中國高等院校 : 中國 >天津 >天津市區 > 天津醫科大學
顯示地圖
目錄
No. 1
  天津醫科大學投訴電話天津旅遊投訴電話:022-28359093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
  天津醫科大學的前身天津醫學院創建於1951年,是新中國成立後國傢政務院批準新建的第一所高等醫學院校,著名內分泌學家、醫學教育傢朱憲彝教授首任校長。1958年,天津醫學院更名為天津醫科大學,1962年,天津市委、市人委决定將天津醫科大學與市衛生局所屬的天津醫學院合併,再次恢復原名天津醫學院。1993年,天津市委、市政府决定天津醫學院與天津第二醫學院合併組建天津醫科大學,同年12月得到國傢教委批準。1994年6月,天津醫科大學正式組建成立。學校現任黨委書記為楊桂華教授,校長為著名腫瘤學專傢、中國工程院院士郝希山教授。學校為國傢“211工程”重點建設院校。
  學校發展層次類型定位為教學研究型,建設以醫學為核心,以生命科學為主要依托的多科性醫科大學。學校現有16個學院、4個學係、3個教學部:基礎醫學院、第一臨床學院、第二臨床學院、腫瘤臨床學院、公共衛生學院、口腔醫學院、藥學院、護理學院、眼視光學院、成人教育學院、中西醫結合國際學院、高等職業技術學院、天津醫科大學一中心臨床學院、天津醫科大學三中心臨床學院、天津醫科大學南開臨床學院、天津醫科大學泰達國際心血管病臨床學院、生物醫學工程學係、醫學影像學係、醫學檢驗學係、醫學人文科學係、社會科學部、體育教學部、外語教學部。
  學校現有全日製本科以上在校生7500多人。其中,研究生1600人,留學生740餘人。天津醫科大學是繼協和醫學院後,國傢最早批準試辦八年製的醫學院校,也是首批試辦七年製的15所院校之一。學校現有本科專業16個:臨床醫學(七年製、五年製)、口腔醫學(七年製、五年製)、麻醉學(五年製)、醫學影像學(五年製)、醫學檢驗(五年製)、預防醫學(五年製)、護理學(五年製)、生物醫學工程學(四年製)、藥學(四年製)、藥物製劑(四年製)、法學(四年製)、眼視光學(四年製)、運動康復與健康(四年製)、公共事業管理(四年製),其中護理學、生物醫學工程學、醫學影像學為全國首辦專業。本科專業方向6個:生物醫學工程學(信息工程方向四年製)、臨床醫學(基礎醫學方向七年製)、臨床醫學(醫學影像學方向七年製)、臨床醫學(臨床心理學方向五年製)、醫學影像學(影像技術方向五年製)、護理學(涉外護理方向五年製)。
  學校現有博士後流動站3個,博士學位授權點44個,碩士學位授權點60個,博士生導師118人,碩士生導師500名.自建校以來,學校已培養了26000餘名各層次醫學人才。其中,博士436名,碩士2614名。2000年,博士生王桂琴的學位論文被評選為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2002年,學校以優秀成績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和七年製高等醫學教育教學工作水平評估。
  1996年以來,學校共承擔國傢科技攻關、“863”、“973”國傢自然基金項目,天津市科委、教委、衛生局等縱嚮科研項目2085項。獲國傢級科技奬勵10項,其中科技進步二等奬5項,三等奬3項,自然科學二等奬1項,國際合作奬1項;獲得中華醫學科技一等奬2項、二等奬1項。天津市科技奬勵212項,其中科技進步一等奬3項、二等奬46項。
  學校現有國傢級重點學科3個:中西醫結合臨床、腫瘤學、泌尿外科學。天津市重點學科9個:內分泌與代謝病、神經病學、影像醫學、心血管病學、核醫學、普通外科學、生物醫學工程學、微生物學與免疫學、病理學與病理生理學。天津市重點發展學科2個:眼科學、口腔修復學。省部級重點實驗室7個:衛生部激素與發育重點實驗室、教育部乳腺癌防治重點實驗室、天津市腫瘤防治實驗室、天津市泌尿外科基礎醫學實驗室、天津市神經損傷變異與再生實驗室、天津市激素與發育實驗室、天津市生命科學實驗室。
  學校擁有一批國內外知名的教授、學者,現有教職工7493人,其中正高級專業技術人員485人,副高級專業技術人員877人,中國工程院院士2人,“長江學者”特聘教授等進入國傢級人才資助項目人員、國傢人事部、衛生部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傢13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貼專傢135人,天津市授銜專傢28人。
  臨床教學基地有6所大學醫院、4所非直屬臨床學院、26所教學醫院,11950張教學床位。大學醫院有: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天津醫科大學第二醫院、天津醫科大學腫瘤醫院、天津醫科大學口腔醫院、天津醫科大學代謝病醫院和天津醫科大學眼科中心;其中四所為三級甲等醫院,總醫院是天津市首傢三甲醫院,獲得全國“百佳醫院”稱號;教學醫院中附屬第一中心醫院、附屬第三中心醫院等均為三級甲等醫院。
  學校先後與16個國傢的50餘所大學建立了學術交流與合作關係。聘請了108位世界知名醫學專傢、教授擔任我校各學科的名譽教授和客座教授。學校是教育部首批認定接收外國留學生的74所大學之一,目前在校學歷留學生規模位居我國西醫院校之首,與北京大學等四所高校一起被選為教育部醫學(西醫)專業來華留學生教育專傢工作組成員單位。
No. 2
  天津醫科大學( Tianjin medical university)的前身天津醫學院創建於1951年,是新中國成立後國傢政務院批準新建的第一所高等醫學院校,著名內分泌學家、醫學教育傢朱憲彝教授為首任校長。1993年,天津市委、市政府决定天津醫學院與天津第二醫學院合併組建天津醫科大學,同年12月得到國傢教委批準。1994年6月,天津醫科大學正式組建成立。學校現任黨委書記為楊桂華教授,校長為著名腫瘤學專傢、中國工程院院士郝希山教授。學校為國傢“211工程”重點建設院校。
  學校發展層次類型定位為研究教學型,以醫學為核心,以生命科學為主要依托的多科性醫科大學。
  學校現有17個學院、5個學係、3個教學部:基礎醫學院、第一臨床學院、第二臨床學院、腫瘤臨床學院、公共衛生學院、口腔醫學院、藥學院、護理學院、眼視光學院、成人教育學院、中西醫結合國際學院、高等職業技術學院、天津醫科大學一中心臨床學院、天津醫科大學三中心臨床學院、天津醫科大學南開臨床學院、天津醫科大學泰達國際心血管病臨床學院、眼科臨床學院、生物醫學工程係、醫學影像學係、醫學檢驗學係、醫學人文科學係、運動康復與健康係、社會科學部、體育教學部、外語教學部。
  學校現有全日製在校生8453人,其中,本科生5127人,博士生347人,碩士生1593人,學歷留學生892人(留學生總數1183人),專科生494人。
  天津醫科大學是繼協和醫學院後,國傢最早批準試辦八年製的醫學院校,也是首批試辦七年製的15所院校之一。學校現有本科專業15個:臨床醫學(七年製、五年製)、口腔醫學(七年製、五年製)、麻醉學(五年製)、醫學影像學(五年製)、醫學檢驗(五年製)、預防醫學(五年製)、護理學(五年製)、生物醫學工程學(四年製)、藥學(四年製)、藥物製劑(四年製)、法學(四年製)、眼視光學(四年製)、運動康復與健康(四年製)、公共事業管理(四年製)、英語(四年製),其中護理學、生物醫學工程學、醫學影像學為全國首辦專業。本科專業方向7個:生物醫學工程學(信息工程方向四年製)、臨床醫學(基礎醫學方向七年製)、臨床醫學(醫學影像學方向七年製)、臨床醫學(臨床心理學方向五年製)、醫學影像學(影像技術方向五年製)、護理學(涉外護理方向五年製) 、護理學(社區護理方向五年製)。
  學校現有博士後流動站3個,博士學位授權點44個,碩士學位授權點61個,博士生導師158人,碩士生導師500餘名。
  自建校以來,學校已培養了30000餘名各層次醫學人才。2000年,博士生王桂琴的學位論文被評選為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2002年,學校以優秀成績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和七年製高等醫學教育教學工作水平評估。
  1996年以來,學校共承擔國傢科技攻關、“863”、“973”國傢自然基金項目,天津市科委、教委、衛生局等縱嚮科研項目2085項。獲國傢級科技奬勵10項,其中科技進步二等奬6項,三等奬2項,自然科學二等奬1項,國際合作奬1項;獲得中華醫學科技一等奬2項、二等奬1項。獲省部級奬勵241項,其中一等奬10項、二等奬65項。
  學校現有國傢級重點學科5個:中西醫結合臨床、腫瘤學、外科學(泌尿外科學)、外科學(神經外科學)、內科學(內分泌與代謝病)。“211工程”重點建設學科8個:中西醫結合臨床、腫瘤學、泌尿外科學、神經外科學與神經病學、內分泌與代謝病、影像醫學與核醫學、病原生物學與免疫學、病理學與病理生理學。省部級重點實驗室8個:教育部乳腺癌防治重點實驗室、衛生部激素與發育重點實驗室、天津市腫瘤防治實驗重點室、天津市泌尿外科基礎醫學重點實驗室、天津市神經損傷變異與再生重點實驗室、天津市激素與發育重點實驗室、天津市細胞與分子免疫學重點實驗室、天津市肺癌轉移與腫瘤微環境重點實驗室。
  學校擁有一批國內外知名的教授、學者,現有教職工7493人,其中各類專業技術人員6610人,包括正高級專業技術人員562人,副高級專業技術人員924人,中國工程院院士2人,“長江學者”特聘教授等進入國傢級人才資助項目人員、國傢人事部、衛生部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傢20餘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貼專傢163人,天津市授銜專傢29人。
  臨床教學基地有6所大學醫院、5所非直屬臨床學院、1所非直屬附屬醫院、14所教學醫院、32所實習基地,1.5萬餘張教學床位。大學醫院有: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天津醫科大學第二醫院、天津醫科大學腫瘤醫院、天津醫科大學口腔醫院、天津醫科大學代謝病醫院和天津醫科大學眼科中心;其中四所為三級甲等醫院,總醫院是天津市首傢三甲醫院,獲得全國“百佳醫院”稱號;教學醫院中附屬第一中心醫院、附屬第三中心醫院等均為三級甲等醫院。
  學校先後與16個國傢的50餘所大學建立了學術交流與合作關係,成立了“外國專傢顧問委員會”。聘請了108位世界知名醫學專傢、教授擔任我校各學科的名譽教授和客座教授。學校是教育部首批認定接收外國留學生的74所大學之一,與北京大學等四所高校一起被選為教育部醫學(西醫)專業來華留學生教育專傢工作組成員單位,目前在校學歷留學生規模位居我國西醫院校之首。
  父命之下改學醫科
  醫學教育奉獻畢生
  朱憲彝,字良初,其高祖父、曾祖父都曾是在天津經營金銀首飾的商人,雖然沒有天津“八大傢”那樣聲名顯赫,倒也殷實富裕,有房産幾處,都在老城廂一帶。他們都遺憾自己遠離翰墨,不近書香,於是衹能寄厚望於子輩。朱憲彝沒有辜負祖先的希望,從北平協和醫學院畢業後不僅獲得了美國紐約州立大學醫學博士學位,更創建了全國解放後第一所高等醫學院校———天津醫學院,並擔任院長33年。
  1922年,朱憲彝中學畢業,他不願意謀求銀行、鐵路、海關等俸祿優厚的職位,而幻想着走“教育救國”、“科學救國”的道路。於是,他曾想報考南開大學哲學係專攻哲學,探求萬物的奧秘;也想報考北洋大學數學係,覺得定能有所作為。而對於醫學等應用科學,他自己毫無興趣,認為中國經濟落後,這些學科難以迅速發展。可是,父親偏偏讓他報考中國的最高醫學學府———北平協和醫學院,希望他將來獨立開業,萬事不求人。朱憲彝聽從了父親的意見,以幾乎全優的成績考入北平協和醫學院,而且由於成績名列前茅,第一年就獲得了奬學金。學習中,他領會到醫生是造福人類的崇高職業,最終立志獻身醫學事業。
  創辦天津醫學院,是朱憲彝對我國醫學教育事業的特殊貢獻,也是他作為醫學教育傢的新的里程碑。解放前的天津曾經有過高等醫學教育的記錄,北洋醫學堂曾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所培養西醫的高等教育機構,河北醫學院在抗戰後也曾一度遷來天津,但解放後又遷回保定。天津市中央醫院於1946年正式開診後,也曾想和南開大學合辦醫學院,但因時局動蕩沒能實施。而天津擁有大批的中西醫學專傢,全國知名人士也大有人在。能否在天津創辦醫學院校,一直為朱憲彝等有志之士所關切。1951年6月,朱憲彝被正式任命為天津醫學院院長。對於這個任命,他是亦喜亦憂,喜的是如願以償,憂的是個人能力有限,恐有負重托。
  可朱憲彝確實是一位精於籌謀的實幹傢。自任命後3個月,他就完成了籌建醫學院的大部分工作:與南開大學談妥了醫預班教學事宜;購買了南開大學東院房捨(即甘肅路原天津醫學院校址);選派臨床教師赴北京等地高等醫學院校進修基礎醫學、籌建基礎教研室;與正在國外工作的醫學家聯絡,爭取回國執教;選聘有才學的教師來院任教;設計基礎課實驗室,並着手訂購儀器設備;物色精幹的秘書、行政及工勤人員,建立行政機構。到9月份,第一批50名本科生就正式進南開大學生物係學習醫預科了。又經過一年的緊張工作,新校捨基本安排停當,進修教師陸續返校工作。1952年10月15日,天津醫學院舉行了隆重的成立大會。朱憲彝激動得眼睛裏噙着淚花。是成功的喜悅,也是感激的深情,他抑製不住自己的感情,終於流出了熱淚。在朱憲彝的領導下,天津醫學院逐步成為天津市醫療、教學和科學研究的核心力量。
  1984年12月25日上午,朱憲彝教授正在傢伏案工作時,心髒病猝發,沒來得及搶救,就永辭人間了。其實,朱憲彝之前已經病了一個來月了,院領導和同事們都勸他早日住院治療,可一次次的勸說卻被他一次次推辭。就在他逝世前的20分鐘,他仍然沉靜地嚮秘書交待着一件又一件要做的工作。按照朱憲彝的遺囑,他的兩萬元存款全部交給天津醫學院作為奬學金;全部藏書和期刊交圖書館公用;他的一套私人住房交給學校使用;他自己的遺體獻給醫學事業。他什麽也沒有帶走,什麽遺産也沒有給子孫們留下,而是把畢生所得都無私地奉獻給醫學院,奉獻給了醫學教育事業。
相關詞
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四川大學華西臨床醫學院胸心血管外科宜賓衛生學校天津醫院醫療衛生圖書館
高校圖書館神經外科醫學奉獻遺體捐獻神經解剖學人體解剖學山東大學醫學院
南京醫科大學消化係統腫瘤天津市腫瘤醫院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京都大學老年病學
包含詞
天津醫科大學東院天津醫科大學藥廠天津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
天津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天津醫科大學護理學院天津醫科大學藥學院
天津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天津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天津醫科大學繼續教育學院
天津醫科大學基礎醫學院天津醫科大學醫學影像學院天津醫科大學北京校區
天津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天津醫科大學第二醫院天津醫科大學臨床醫學院
天津醫科大學代謝病醫院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天津醫科大學口腔醫院
天津醫科大學圖書館天津醫科大學第三醫院天津醫科大學醫學影像學係
天津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天津醫科大學眼科中心天津醫科大學附屬代謝病醫院
天津醫科大學中西醫結合國際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