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轉 : 中國 >湖南 >張傢界 > 天波府
顯示地圖
目錄
No. 1
  天波府聯繫方式 地址:楊傢界景區。
  郵編:472000 天波府投訴電話 張傢界旅遊投訴電話: 0744-8202020
  湖南省旅遊投訴電話:0731—4717614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 天波府門票價格 30元 天波府節慶活動 土傢三過年
  土傢人每年要過三次年,臘月二十九(或二十八)"過趕年",農歷六月二十五過"六月年",十月初一過"十月年"。
  "過趕年"的晚上,寨中空場燃起篝火,土傢人圍着篝火跳擺手舞,唱調年歌。"六月年"是因土傢人歷史一次重要的遷移,完成遷移的這一天是農歷六月二十五,土傢人在這天宰牛祭神,慢慢形成過"六月年"的習俗。"十月年"是土傢人在遷移後為迎接新傢園第一個豐收季節而進行的,十月初一,土傢人組織起慶祝活動,互相拜年,共慶"十月年"。
  白族火把節
  張傢界市區域內的白族人舉行的火把節與消滅害蟲、保護莊稼有關。每年農歷六月二十五這天晚上,各傢都要點火把,全村的火把集中起來後,人們從火堆上來回跨越,以祈求火神祛邪避災。
  此外,張傢界地區有特色的節日還有:
  二月初二,土地神生日,作土地會。
  二月十五日,為花朝大期,幼女穿耳;男女多於此時婚配。
  三月三日,這天吃蒿子粑粑,叫“蒿子節”。
  清明插柳葉於門,謂之“清門”,取一年閤家清吉之兆。又以絲棉五色紙製彩幡,挂於祖墳頂,親族為死者祭掃墳墓,叫“插青”或“挂青”,意為挂念親人。
  四月初八“浴佛節”。此日,農夫俱休息一日,是鄉間古老勞動節。
  端午節,凡附近寺觀,必印送張真人圖像,至節日必懸挂堂中,小兒輩則以雄黃塗額,以避“邪毒”。當日則食棕子飲菖蒲,係艾蒿懸於門楣。永定及慈利九溪等地,喜於澧水賽竜舟。端午節有大小之分,五月初五為小端午,十五為大端午。
  六月初六日,土傢人曬衣服,謂之“覃後曬皮”,傳說這天是明初土傢首領覃後王殉難忌日,為土傢族一大民族節日。
  七月七夕,婦女結彩綢對月穿織,陳瓜果於道以祀牛郎織女。
  中秋節,土傢族不興賞月,吃月餅則是土漢共有的習俗。土傢人過中秋別有特色,他們披着皎潔的月光,去鼕瓜園裏偷瓜,給無生育之夫婦“送子”。
  十一月十九日,為太陽神生辰,各傢皆晨起焚香,極恭敬。
  天波府開放時間 7:00——18:00 天波府最佳旅遊時間 旅遊的最佳時間是每年的4月和10月,在這兩個月份,張傢界的自然風光最美。
  張傢界7月會有雨,雨天路滑,並且有大霧,不宜登山,雨後1、2個小時的山景最美,煙霧繚繞,有如仙境;鼕天會下雪,但不會封山,大雪中的張傢界別有一番情趣。 天波府特別提醒 別在雨天去爬山,一則路滑,二則山頂會有大霧,什麽也看不見,應該是雨後的1、2個小時內去山頂觀景最好;也不要在天氣炎熱的時候去爬山,一則體力消耗太大,二則幾處山頂均無緑蔭遮陽,人會被曬得很暈。 張傢界風景區每年以春節、勞動節、暑假、國慶節為旅遊旺季。 天波府美食 湘味極具地方色彩,小吃更以辛香酸辣而聞名。 臭豆腐、春捲、竜脂豬血、紅燒豬蹄、麻辣子雞、發絲牛百葉、土傢臘肉、 石蛙、岩耳燒雞、侗傢腌魚、芷江鴨、洪江鴨血粑、臨武鴨、湘黃雞等都別具特色。
  另外,土傢臘味菜係列有臘豬肉、臘羊肉、臘牛肉、臘狗肉、臘豬蹄、臘豬腸、臘血豆腐等;酸辣菜係列有酸野薤、酸青菜、酸豬肉、酸魚、酸辣玉米糊等 ;土傢傢常係列有和渣、南瓜湯、米豆腐、粉蒸肉、扣肉、岩耳燉雞、泥鰍煮豆腐、魚兒辣子等 ;腌菜類有腌肉、腌魚、腌辣椒、腌蘿蔔、腌辣玉米粉、腌生薑等;野菜類有地米菜、野葛粉、蕨粑、南金薑等都不可不嘗。
  在張傢界景區的餐飲比較貴,一份肉菜至少要30元,一份野味要80元或更多,蔬菜每份15元,張傢界郊區的餐飲不那麽貴。晚上,旅遊者在街上隨處可見小吃攤,土傢火鍋不錯。但景區中有不少小攤,可以買到便宜的土傢小吃,麻辣醬汁是不可不嘗的土傢風味。 天波府住宿 一般到張傢界旅遊最好是住在風景區內,儘管那裏的住宿價格要比市區貴些,但可以省卻來回奔波之纍,還節省了時間。
  市內有四星級的祥竜國際酒店、張傢界國際大酒店,還有金都大酒店、南航富麗來大酒店等都是理想的住處。景區內有天子國際大酒店、亙立國際大酒店、江漢山莊、湘水賓館等,條件都還不錯。
  提醒:背包族也許會覺得住賓館比較奢侈,那也可住單位招待所或私人旅館,服務熱情,價格低廉,如果想衛生些,自己帶上一個睡袋就有備無患了。 天波府購物 與大都市相比,張傢界的商業雖然尚欠發達,但這兒的土特産特多,尤以獼猴桃、青岩茗翠茶、竜蝦花茶、鬆菌等較為著名,原汁原味,價廉物美;桑植????豆腐幹是清朝貢品,“葛根寶”純天然緑色係列飲品,集保健益壽於一體,茅坪毛尖茶清香撲鼻,味醇色美,飲後潤肺提神,都是不錯的特産;此外還可以買些土傢風味的“辣妹子辣臘”係列食品帶回傢去。 天波府玩法 訪古、遊覽、旅遊、
  天波府位於楊傢界景區,數十座絶壁,交纏錯落,參差不齊,場面悲壯,若殘垣斷壘,令人不由感嘆大自然的威力及滄海桑田的變幻。
  
  位於楊傢界景區,數十座絶壁,交纏錯落,參差不齊,場面悲壯,若殘垣斷壘,令人不由感嘆大自然的威力及滄海桑田的變幻。相傳此乃楊傢“天波府”的遺址。
天波府簡介 About Tianbo House
  天波楊府是北宋抗遼民族英雄楊業的府邸,位於北宋京城汴梁(今開封市)城內西北隅天波門的金水河旁,故名“天波楊府”。
  因楊業忠心報國,楊傢將世代忠良,宋太宗趙光義愛其清正剛直,不善巧言諂媚的性格,敕在天波門的金水河邊建無佞府一座,賜金錢五百萬蓋“清風無佞天波滴水樓”,並親筆御書“天波楊府”匾額,下旨凡經天波府門前通過的滿朝官員,文官落轎、武官下馬,以示敬仰。
  天波楊府建築佈局由東、西、中三個院落組成,其建築規格按當時正一品武官級別修建,與楊業受封太尉和大同節度使的官職相一致。
  楊業(俗稱令公)的祖先是麟州(今陝西神木縣北)人,到楊業時遷往太原,其父楊信是五代時抗遼的著名將領,曾鎮守過河麯(今山西河麯)和麟州。楊業原名重貴,是五代末年割據太原一帶的北漢政權的將領。由於他勇敢善戰,人稱“楊無敵”。北漢統治者劉繼元替他改名劉繼業。在北漢時期,楊業做過建雄節度使,鎮守今山西代縣。由於契丹的侵擾,經常發生武裝衝突,北宋政權建立後,楊業一度勸說劉繼元歸附宋朝,共同抵抗契丹,劉繼元沒有答應。公元979年,宋太宗趙光義圍攻太原,北漢割據政權垮臺,楊業恢復原姓,成為北宋王朝的一名將軍。這時,他已五十多歲。宋太宗知道他熟悉北方邊疆情況,委派他為代州(今山西代縣)剌史。
  楊業的妻子折氏,是一個很有軍事才能的人。她出身於去州(今山西大同)大族。她的祖父、父親和兩個兄弟都是邊關將領,在後周和北宋先後鎮守過府州(今陝西神木東北),多次與契丹交戰,保護北方的邊防門戶。出身於武將世傢的折氏,善騎射,能徵戰,曾幫助丈夫楊業鎮邊建功。今山西保德折窩村還有折太君墓。在傳統戲麯中,都作“佘太君”,是由於“折”、“佘”讀音相近的關係。
  七朝古都開封,自北宋以來素有“文包武楊”之美稱,楊傢將的英雄故事,在北宋中葉已在民間廣泛流傳。著名文學家歐陽修曾稱贊楊業、楊延昭“父子皆名將,其智勇號稱無敵,至今天下之士至於裏八野竪,皆能道之”。楊傢將的故事千百年流傳下來,傢喻戶曉,說明中國人民自古以來就具有光榮的愛國鬥爭傳統。人民總是懷念、尊敬歷史上抗敵愛國的英雄人物。當年“包青天”的清政廉潔為後人樹立了吏治的典範,因而受到歷代百姓的崇敬。北宋以楊業為代表的楊傢將滿門忠烈,捍衛祖國、不顧個人安危、捨生忘死的獻身精神,是我們宣揚愛國主義的榜樣。
  楊傢將經過千百年的流傳,在中國歷史上久負盛名,他們的英雄業績將伴隨着中華民族的歷史發展永存史册,光照後人。“楊門女將”、“穆桂英挂帥”、“四郎探母”、“十二寡婦徵西”這些壯烈的傳說都和一個名字緊密相連——楊傢將。楊傢一門忠烈,是北宋的柱石之臣。
  據傳,北宋時有天波街,因天波門得名。楊業府第建在天波門內,後人稱之為天波楊府,而當時稱之為楊府。《如夢錄》載:“(五神廟)廟西水坑內有古鐘,僅露鐘鈕,掘之不能出,俗傳為楊府聚將鐘。西臨孝嚴寺宋太尉楊業故宅。業死節朔方,其子彥昭,請改建為寺,追薦其父,太宗賜名為‘孝嚴寺’。“天波街應在孝嚴寺南。現今的天波楊府坐落在竜亭北路,是異地而建。
  孝嚴寺於北宋末年毀於戰火。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由僧人本福重建,孝嚴寺門前的街(即天波楊府)稱為孝嚴寺街。明末,孝嚴寺毀於水患。清康熙年間重建,道光二十一年,黃河水圍開封城,孝嚴寺部分建築被拆除,用於護城。民國初期,孝嚴寺衹剩一座孤寺,沒有圍墻,山門前有一對石獅,前院剩正殿三間,後院有東西廓房各四間,正殿三間,西北角有古井一口,周圍無居民。抗日戰爭期間,孝嚴寺被日寇拆除。建國初期,此處一片荒涼,後逐漸形成街道。1995年,由竜亭區地名辦公室和市地名辦公室嚮市政府申報,經批準,命名為現在的孝嚴寺街。孝嚴寺的古井,早已被填平,毫無痕跡。現在的孝嚴寺街不是一條街,但作為歷史的見證會保留下去。
楊傢將傳說 Legend Yangs
  關於楊傢將的傳說 
  楊傢將前仆後繼、滿門忠烈的高尚民族氣節和精神為世人所景仰。楊傢將的傳說和故事,在我國可謂是傢喻戶曉、盡人皆知。在民間的口碑文學裏,經久傳誦,歷千年而不衰。“楊傢將血戰金沙灘”、“楊門女將”、“穆桂英挂帥”、“十二寡婦徵西”等等,當聆聽着這些楊傢將出生入死的動人故事時,我們心中便會翻捲起歷史的波瀾和真實的感動……
  北宋歐陽修在楊使君墓志銘中有提到楊傢:「父子皆為名將,其智勇號稱無敵,至今天下之士,至於裏兒野竪,皆能道之。」由此可知,楊傢將的故事早在歐陽修時就已普遍流傳在街頭巷尾了。其後由於宋元說話風氣十分盛行,楊傢將的故事自然成為說書人最好的題材。
  楊傢將故事從第一代的楊業(即楊令公)歸宋開始,即展開一場又一場可歌可泣的故事。楊令公遭潘仁美陷害,在狼牙𠔌撞李陵碑而死,長子淵平、次子延廣、三郎延慶,皆死於戰場;楊四郎為番兵所擒,後來在遼國暗助宋朝;楊五郎出傢逃難;七郎遭潘仁美萬箭攢身而死,其慘烈直可謂驚天地,泣鬼神。至此,楊傢僅存楊六郎接續血脈,再由楊宗保傳至楊文廣,承繼祖先之餘烈,為大宋江山拋頭顱,撒熱血。
  更難得的是,其間還寫到楊門女將不讓須眉的事跡,例如:穆桂英、琪八娘、瑛九妹、宣娘等。楊傢一門五代,不分男女,皆為不世之英雄。最後寫至楊懷玉因不堪姦臣凌辱與殘害,舉傢歸隱太行,躬耕田野。結束了楊傢忠義的事跡,歷經六朝天子〈太祖、太宗、真宗、仁宗、英宗、神宗〉。其影響力之大,古今罕見。楊傢將可為國之柱石,換言之,沒有楊傢將就沒有安定的大宋江山。
  宋朝開國之初,太祖趙匡胤見五代軍人擁立將帥之風,妨害國傢之安定,於是定下了重文輕武的基本國策,壓抑武將的發展空間,雖使宋朝文風大盛,卻也使國勢積弱不振,屢遭外族侵凌而無力抵抗。此時如果沒有這些良將保衛國傢,大宋江山早已成為外族的囊中物了。可悲的是,武將常受文官的摯肘於陷害,往往抑鬱不得志,甚至隨時可能遭到殺身之禍。楊傢身負抗遼保宋的大任,自然也不例外。歷代都難逃姦臣的迫害,從潘仁美、王侁、王欽、謝金吾、狄青以及張茂,皆無所不用其目的想打倒楊傢將,楊傢衆將也數次險遭抄傢拆屋的命運。
  所幸尚有一些忠貞之士鼎力支持,纔使楊傢將的英勇事跡得以代代相續。其中代表人物有八大王、寇準、包拯、以及後來的周王。使讀者在觀賞本書之餘,除了有感於楊傢為朝廷出生入死,卻換來姦臣陷害,人君何其不明,天道何其不彰。道盡忠臣的凄涼與辛酸;更讓人切齒深恨姦臣殘害忠良。是一部傢喻戶曉的歷史演義小說。讀者不僅贊嘆楊傢將的忠義,楊傢衆將更是個個身懷絶藝,楊令公勇猛過人,六韜三略無一不精。楊六郎更是武藝超群,以其勇猛與智慧收伏山野強寇,使其為國傢出力。楊宗保、楊文廣更得神人傳授仙術。除了楊傢將之外,還有些值得一提的人物,如膽大心細的孟良;勇猛樸實的焦贊,以及嶽勝的驍勇,使《楊傢將演義》更加生動活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