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氣象水文 : 監測 : 軍事 : 環境保護 : 水力 : 醫學 > 天氣預報
目錄
No. 1
  氣象臺(站)預先發出關於未來一定時期內的天氣變化和趨勢的報告。氣象臺運用現代科學技術(如衛星、雷達等)收集了全國甚至全世界的氣象資料,根據天氣演變規律,進行綜合分析,科學判斷,然後作出大範圍的天氣預報。氣象站、哨根據大範圍天氣預報,結合本地區地形、天氣特點、群衆測天經驗,作出單站補充預報。可分為短期、中期和長期預報。
No. 2
  ◎ 天氣預報 tiānqì yùbào
No. 3
  有關一項或多項天氣要素的未來大氣狀態的預報
No. 4
  對未來一定時期內天氣變化的預報。根據天氣形勢、天氣圖的分析,結合有關氣象資料、地形及季節特點、群衆經驗等綜合研究後作出。就空間範圍講,有本地和區域等;就時效長短講,通常分短期(一般指2—3天)、中期(3—15天)及長期(10—15天)三種。按農業、漁業、航空、交通運輸等生産部門的特點和需要,又有各種不同的專業天氣預報天氣預報是氣象為國防和國民經濟建設服務的重要手段
No. 5
  嚮有關地區發出的關於未來一定時間內天氣變化的報告。
No. 6
  天氣預報(weather forecasting)
天氣預報的誕生
  如今人們外出,衹須收聽或觀看天氣預報,就可以决定是否帶雨具,而在過去,則要顧慮天有不測風雲。那麽,氣象臺每天最重要的工作 天氣預報是怎樣誕生的呢?
  1853~1856年,為爭奪巴爾幹半島,沙皇俄國同英法兩國爆發了剋裏木戰爭,結果沙俄戰敗,正是這次戰爭,導致了天氣預報的出現。
  這是一場規模巨大的海戰,1854年11月14日,當雙方在歐洲的黑海展開激戰時,風暴突然降臨,最大風速超過每秒30米,海上掀起了萬丈狂瀾,使英法艦隊險些全軍覆沒。事後,英法聯軍仍然心有餘悸,法軍作戰部要求法國巴黎天文臺臺長勒佛裏埃仔細研究這次風暴的來竜去脈。那時還沒有電話,勒佛裏埃衹有寫信給各國的天文、氣象工作者,嚮他們收集1854年11月12~16日5天內當地的天氣情報。他一共收到250封回信。勒佛裏埃根據這些資料,經過認真分析、推理和判斷,查明黑海風暴來自茫茫的大西洋,自西嚮東橫掃歐洲,出事前兩天,即11月12日和13日,歐洲西部的西班牙和法國已先後受到它的影響。勒佛裏埃望着天空飄忽不定的雲層,陷入了沉思:“這次風暴從表面上看來得突然,實際上它有一個發展移動的過程。電報已經發明了,如果當時歐洲大西洋沿岸一帶設有氣象站,及時把風暴的情況電告英法艦隊,不就可避免慘重的損失嗎?”
  於是,1855年3月19日,勒佛裏埃在法國科學院作報告說,假如組織氣象站網,用電報迅速把觀測資料集中到一個地方,分析繪製成天氣圖,就有可能推斷出未來風暴的運行路徑。勒佛裏埃的獨特設想,在法國乃至世界各地引起了強烈反響。人們深刻認識到,準確預測天氣,不僅有利於行軍作戰,而且對工農業生産和日常生活都有極大的好處。由於社會上各方面的需要,在勒佛裏埃的積極推動下,1856年,法國成立了世界上第一個正規的天氣預報服務係統。
  天氣預報的誕生歷史說明,氣象條件可以影響局部戰爭或戰役的勝敗,而由於戰爭的需要,又推動和發展了氣象事業。
天氣預報的定義
  那麽,什麽叫天氣預報呢?天氣預報就是應用大氣變化的規律,根據當前及近期的天氣形勢,對未來一定時期內的天氣狀況進行預測。它是根據對衛星雲圖和天氣圖的分析,結合有關氣象資料、地形和季節特點、群衆經驗等綜合研究後作出的。如我國中央氣象臺的衛星雲圖,就是我國製造的“風雲一號”氣象衛星攝取的。利用衛星雲圖照片進行分析,能提高天氣預報的準確率。天氣預報就時效的長短通常分為三種:短期天氣預報(2~3天)、中期天氣預報(4~9天),長期天氣預報(10~15天以上)。中央電視臺每天播放的主要是短期天氣預報
  天氣預報的主要內容是一個地區或城市未來一段時期內的陰晴雨雪、最高最低氣溫、風嚮和風力及特殊的災害性天氣。就我國而言,氣象臺準確預報寒潮、臺風、暴雨等自然災害出現的位置和強度,就可以直接為工農業生産和群衆生活服務。隨着生産力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人類活動範圍空前擴大,對大自然的影響也越來越大,因而天氣預報就成為現代社會不可缺少的重要信息。
  根據氣象觀測資料,應用天氣學、動力氣象學、統計學的原理和方法,對某區域或某地點未來一定時段的天氣狀況作出定性或定量的預測。它是大氣科學研究的一個重要目標。對人們生活有重要意義。
天氣預報的發展
  天氣預報的發展可分為3個階段:①單站預報。17世紀以前人們通過觀測天象、物象的變化,編成天氣諺語,據以預測當地未來的天氣。17世紀以後,溫度表和氣壓表等氣象觀測儀器相繼出現,地面氣象站陸續建立,這時主要根據單站氣壓、氣溫、風、雲等要素的變化來預報天氣。②天氣圖預報。1851年,英國首先通過電報傳送觀測資料,繪製成地面天氣圖,並根據天氣圖製作天氣預報。20世紀20年代開始,氣團學說和極鋒理論先後被應用在天氣預報中。30年代,無綫電探空儀的發明、高空天氣圖的出現、長波理論在天氣預報上的廣泛應用,使天氣演變的分析,從二維發展到了三維。40年代後期,天氣雷達的運用,為降水以及臺風、暴雨、強風暴等災害性天氣的預報,提供了有效的工具。③數值天氣預報。20世紀50年代以來,動力氣象學原理、數學物理方法、統計學方法等,廣泛應用於天氣預報。用高速電子計算機求解簡化了的大氣流體力學和熱力學方程組,可及時作出天氣預報。尤其是60年代發射氣象衛星以來,衛星的探測資料彌補了海洋、沙漠、極地和高原等地區氣象資料不足的缺陷,使天氣預報的水平顯著提高。
天氣預報的分類
  形勢預報
  即預報未來某時段內各種天氣係統的生消、移動和強度的變化。
  要素預報
  即預報氣溫、風、雲、降水和天氣現象等在未來某時段的變化。形勢預報是要素預報的基礎。
  預報種類
  按天氣預報的時效長短,可分為:①短時預報。預報未來1~6小時的動嚮。②短期預報。預報未來24~48小時天氣情況。③中期預報。對未來3~15天的預報。④長期預報。指1個月到1年的預報。預報時效1~5年的稱為超長期預報,10年以上的則稱為氣候展望。
  按預報範圍可將天氣預報分為:①大範圍預報。一般指全球預報、半球預報、大洲或國傢範圍的預報。②中範圍預報。常指省、州和地區範圍的預報。③小範圍預報。如一個縣範圍的預報、城市預報、水庫範圍的預報和機場、港口的預報等。
天氣預報的分類
  形勢預報
  即預報未來某時段內各種天氣係統的生消、移動和強度的變化。
  要素預報
  即預報氣溫、風、雲、降水和天氣現象等在未來某時段的變化。形勢預報是要素預報的基礎。
  預報種類
  按天氣預報的時效長短,可分為:①短時預報。預報未來1~6小時的動嚮。②短期預報。預報未來24~48小時天氣情況。③中期預報。對未來3~15天的預報。④長期預報。指1個月到1年的預報。預報時效1~5年的稱為超長期預報,10年以上的則稱為氣候展望。
  按預報範圍可將天氣預報分為:①大範圍預報。一般指全球預報、半球預報、大洲或國傢範圍的預報。②中範圍預報。常指省、州和地區範圍的預報。③小範圍預報。如一個縣範圍的預報、城市預報、水庫範圍的預報和機場、港口的預報等。
  天氣預報的歷史
  許多人的生活受氣象的影響。因此從史前開始人類就試圖預測一天或者一個節氣之後天氣會是怎樣。前650年左右巴比倫人使用雲的樣子來預測天氣。前340年左右亞裏士多德在他的《天象論》中描寫了不同的天氣狀態。中國人至少在前300年左右有進行天氣預報的紀錄。
  古代天氣預報主要是依靠一定的天氣現象,比如人們觀察到晚霞之後往往有好天氣。這樣的觀察積纍多了形成了天氣諺語。不過許多這些諺語後來被證明是不正確的。
  從17世紀開始科學家開始使用科學儀器(比如氣壓表)來測量天氣狀態,並使用這些數據來做天氣預報。但很長時間裏人們衹能使用當地的氣象數據來做天氣預報,因為當時人們無法快速地將數據傳遞到遠處。1837年電報被發明後人們才能夠使用大面積的氣象數據來做天氣預報
  20世紀氣象學發展迅速。人類對大氣過程的瞭解也越來越明確。1970年代數字天氣預測隨電腦硬件發展出現並且發展迅速,今天成為天氣預報最主要的方式。
  現代天氣預報
  現代天氣預報有五個組成部分:
  收集數據
  數據同化
  數據天氣預報
  輸出處理
  展示
  收集數據
  最傳統的數據是在地面或海面上通過專業人員、愛好者、自動氣象站或者浮標收集的氣壓、氣溫、風速、風嚮、濕度等數據。世界氣象組織協調這些數據採集的時間,並製定標準。這些測量分每小時一次(METAR)或者每六小時一次(SYNOP)。
  使用氣象氣球氣象學家還可以收集上空的氣溫、濕度、風值。氣象氣球可以一直上升到對流層頂。
  氣象衛星的數據越來越重要。氣象衛星可以採集全世界的數據。它們的可見光照片可以幫助氣象學家來檢視雲的發展。它們的紅外綫數據可以用來收集地面和雲頂的溫度。通過監視雲的發展可以收集雲的邊緣的風速和風嚮。不過由於氣象衛星的精確度和分辨率還不夠好,因此地面數據依然非常重要。
  氣象雷達可以提供降水地區和強度的信息。多普勒雷達還可以確定風速和風嚮。
  數據同化
  在數據同化的過程中被採集的數據與用來做預報的數字模型結合在一起來産生氣象分析。其結果是目前大氣狀態的最好估計,它是一個三維的溫度、濕度、氣壓和風速、風嚮的表示。
  數據天氣預報
  數字天氣預報是使用電腦來模擬大氣。它使用數據同化的結果作為其出發點,按照今天物理學和流體力學的結果來計算大氣隨時間的變化。由於流體力學的方程組非常復雜,因此衹有使用超級計算機才能夠進行數字天氣預報。這個模型計算的輸出是天氣預報的基礎。
  輸出處理
  模型計算的原始輸出一般要經過加工處理後才能成為天氣預報。這些處理包括使用統計學的原理來消除已知的模型中的偏差,或者參考其它模型計算結果進行調整。
  過去氣象學家必須自己做處理工作,今天24小時以上的天氣預報主要是使用多種不同模型後對其結果進行綜合。氣象學家還必須分析預報出來的模型數據來使最終用戶能夠理解它。此外天氣預報的模型一般分辨率不是特別高。當地的氣象學家還必須通過當地的經驗在涉及地區性的影響,使得當地的天氣預報更加精確。不過隨着天氣預報模型的不斷精密化這個工作量越來越小了。
  展示
  對於最終用戶來說天氣預報的展示是整個過程中最重要的。衹有知道最終用戶需要什麽信息、如何才能將這些信息易懂地傳達給最終用戶才能完成這個任務。
  公衆
  報紙中的天氣預報,圖中為《觀察者》和《世界報》的天氣預報欄公衆是天氣預報的一個主要用戶。不但天氣災害如冰雹、颶風等等對公衆生活有巨大的影響和威脅,即使日常生活、節假日安排、穿衣等等也要依靠天氣預報。電視、廣播、報紙、因特網中均有對公衆的天氣預報服務。
  航空
  天氣對航空的影響非常大。幾乎所有的飛機場均有自己的氣象站。在飛機起飛前機組人員要獲得整個的飛行路綫上的天氣情況以及天氣預報數據。
  電力係統
  天氣對用電量的影響非常大,因此電力公司通過天氣預報預測用電量。
  其它私營企業
  其它私人企業也可以通過天氣預報來調整它們的需求和供給。比如超市在熱天是可以提供更多的飲料,等等。
百科辭典
  tianqi yubao
  天氣預報
  weather forecasting
    根據氣象觀測資料,應用天氣學、動力氣象學、統計學的原理和方法,對某區域或某地點未來一定時段的天氣狀況作出定性或定量的預測。它是大氣科學研究的一個重要目標。
    天氣變化和人們的生産活動、社會活動、軍事活動以至日常生活,都有十分密切的關係。準確的天氣預報,能幫助人們充分利用有利的天氣,避免和預防不利的天氣,減免不必要的損失,為人民造福。
    發展 天氣預報的發展,大體上可分為單站預報、天氣圖預報、數值天氣預報三個階段。
    單站預報 17世紀以前人們通過觀測天象、物象的變化,用簡潔生動的語言編成天氣諺語,據以預測當地未來的天氣。17世紀以後,溫度表和氣壓表等氣象觀測儀器相繼出現,地面氣象站陸續建立,這時則主要根據單站氣壓、氣溫、風、雲等要素的變化來預報天氣。這是天氣預報的初始階段。
    天氣圖預報 1851年,英國首先通過電報及時將各地氣象站同時間的觀測資料傳至該國的氣象中心,繪製成地面天氣圖,並根據天氣圖上高壓和低壓係統的移動,製作天氣預報。隨後,歐美等許多地區也相繼發展了天氣圖預報。20世紀20年代開始,氣團學說和極鋒理論先後被應用在天氣預報中。30年代,無綫電探空儀的發明、高空天氣圖的出現、長波理論在天氣預報上的廣泛應用,使天氣演變的分析,從二維發展到了三維(見天氣分析)。40年代後期,天氣雷達的運用,為降水以及臺風、暴雨、強風暴等災害性天氣的預報,提供了有效的工具。
    數值天氣預報 自20世紀50年代使用電子計算機以來,動力氣象學原理、數學物理方法、統計學方法等,廣泛應用於天氣預報。用高速電子計算機求解簡化了的大氣流體力學和熱力學方程組(見大氣動力方程),可及時作出天氣預報。尤其是自60年代發射氣象衛星以來,利用衛星的探測資料,彌補了海洋、沙漠、極地和高原等地區因氣象站稀少而資料不足的缺陷,使天氣預報的水平有顯著的提高。
    隨着衛星技術、通信技術和計算機技術的進步,天氣預報正嚮全盤自動化的方向發展。從氣象觀測、發報、通信、資料收集和分發、填繪天氣圖、按模式進行計算,直到作出數值天氣預報和輸出預報結果等,均由電子計算機所控製。工作人員可按熒光屏上顯示所需的各種天氣圖表進行預報(見氣象情報傳輸、氣象業務服務自動化)。
    1982年初,中國的北京氣象中心,已將數值天氣預報投入業務,並逐步嚮自動化、定量化的方向發展。
    形勢預報 即預報未來某時段內各種天氣係統的生消、移動和強度的變化。它是氣象要素預報的基礎。形勢預報的方法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數值預報方法,即直接積分大氣方程組或其簡化方程組,按所得結果對未來的氣壓場、溫度場和風場作出預報;另一類是天氣圖方法。後者有以下幾種作法:
    經驗外推法 又稱趨勢法,是根據天氣圖上各種天氣係統過去的移動路徑和強度變化趨勢,推測它們未來的位置和強度。這種方法,在天氣係統的移動和強度無突然變化或無天氣係統的新生、消亡時,效果較好;而當其發生突然變化或有天氣係統的新生、消亡時,預報往往不符合實際。
    相似形勢法 又稱模式法,是從大量歷史的天氣圖中,找出一些相似的天氣形勢,歸納成一定的模式。如當前的天氣形勢與某種模式的前期情況相似,則可參照該模式的後期演變情況進行預報。由於相似總是相對的,完全相同是不可能的,因此,用此法也往往出現誤差。
    統計資料法 又稱相關法,是用歷史資料,對歷史上不同季節出現的各種天氣係統的發生、發展和移動,進行統計,得出它們的平均移速,尋找預報
英文解釋
  1. n.:  the weather forecast,  Weather prediction,  weather forecast
法文解釋
  1. n.  prévisions météorologiques
相關詞
濕度相對濕度氣象學百科大全廣西人物藝術繪畫
軟件網絡導航氣象大霧預警信號氣象信號加拿大土撥鼠
節日安大略主持人名人氣象局CCTV天氣桌面天氣秀
XDeskWeather百科辭典更多結果...
包含詞
天氣預報員遠期天氣預報農用天氣預報
統計天氣預報火星天氣預報數值天氣預報
概率天氣預報長期天氣預報短期天氣預報
中期天氣預報航空天氣預報預約天氣預報
單站天氣預報天氣預報機構宣威天氣預報
天氣預報人員本地天氣預報短時天氣預報
區域天氣預報機場天氣預報人類天氣預報
火險天氣預報航站天氣預報航綫天氣預報
天氣預報查詢咱們的天氣預報氣象站天氣預報
奧運會天氣預報中長期天氣預報天氣預報的分類
天氣預報的發展天氣預報的定義天氣預報的誕生
不關心天氣預報單艦補充天氣預報數理統計天氣預報
統計動力天氣預報鴻飛天氣預報係統短期天氣預報指導
行星與長期天氣預報天氣預報技術文集(2006)現代天氣預報技術和方法
數值天氣預報常用計算方法天氣預報理論與技術天氣預報查詢v1.02
鴻飛天氣預報係統v2007歐洲中期天氣預報中心WAP天氣預報
天氣預報專傢V1.76天氣預報的數值方法天氣預報小姐誘拐事件
動力氣象學與天氣預報數值天氣預報資料的處理和分析中國主要遠洋航綫危險天氣預報
拓思電視天氣預報自動生成係統v1.3.12短期天氣預報的流體力學方法引論數值天氣預報的數學物理基礎
拓思電視天氣預報自動生成係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