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轄區 : 中國 >山東 >濟南 > 天橋區
顯示地圖
目錄
概況 Tianqiao District
  郵編:250031 代碼:370105 區號:0531
  拼音:Tiān Qiáo Qū 英譯:Tianqiao District
  
  天橋區位於濟南市區北部,北緯36°40′00〞-36°45′00〞、東經116°56′15"-117°03′00〞。區境四周與濟南市歷下區、歷城區、市中區、槐蔭區、濟陽縣及德州市齊河縣相鄰。總面積249.05平方千米。總人口50萬人(2007年末)。
  
  全區轄13個街道、2個鎮:無影山街道、天橋東街道、北村街道、南村街道、堤口街道、北坦街道、製錦市街道、寶華街道、官紮營街道、緯北路街道、藥山街道、北園街道、洛口街道、桑梓店鎮、大橋鎮。區政府駐無影山街道。
  
  地勢西南高、東北低。黃河流經區內,小清河航運也始自於此。平均氣溫14.3℃,年降水量695毫米。膠濟、津浦鐵路交會於此。火車站、長途汽車站、濼口浮橋渡口皆在境內,成為全市的交通樞紐。堤口莊有清真寺。有中共山東省委秘書處舊址、毛澤東主席視察北園紀念地等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處。有列為齊煙九點的藥山、標山、鵲山等風景點,有濟南動物園和五竜潭公園。
基本概況
  天橋區----山東省省會濟南市的中心城區,位於市區北部,地跨黃河兩岸,面積249平方公裏,人口47.2萬。始建於1911年的天橋,橫跨津浦、膠濟兩條鐵路綫,連接市區南北,氣勢雄偉,是泉城濟南的一大景觀,天橋區由此而得名。
  天橋區古代文明源遠流長。晚商古墓群、春秋名醫扁鵲墓、唐朝開國名將秦瓊故居、元代大散麯傢張養浩墓、濟南著名景觀“齊煙九點”中的鳳凰山、標山、北馬鞍山、黃擡山、粟山、藥山、鵲山以及由24處泉池組成的五竜潭公園、依森林秀蔚的金牛山而建的濟南動物園等皆在本區內。
  天橋區地理位置優越。區內有濟南火車站、濟南長途汽車站兩大交通樞紐和國際集裝箱陸路口岸;有北園大街、堤口路等21條交通幹綫;距濟南國際機場僅25公裏,交通極為方便。
  天橋區是濟南市的工業密集區,轄區內有工業企業800余家,有汽車製造,紡織、造紙、食品、包裝等工業;第三産業持續繁榮,有50餘處大型專業批發市場,以清河商貿區為中心的北園大街,以成為濟南市最繁華的第三産業城;農業以種植小麥、水稻、蔬菜等作物為主,有耕地8000多公頃。
  天橋區城市建設日新月異。城區煙控區達到100%,緑化覆蓋率達到36%,環境質量明顯改善。
風土人情
  過去每逢七月三十日晚,各佛寺舉行盂蘭盆會打醮育經。有的人傢要燒上大批綫香,沿院內墻根和甬路一根根插在地上,嚮地藏王表示虔誠;有的則用放河燈的形式超度死在河裏的鬼魂。據說,農歷七月三十日是佛教中地藏王菩薩成道的日子。他在成道時,曾發誓要普度有罪孽的衆生,使他們脫離苦海。因此,七月三十日便成了超度“亡魂”的日子。
  河燈是用濕面做成的。晾幹後,在燈碗裏倒上豆油,再用棉花搓成燈芯,點燃之後,放在河裏,讓它順流飄去。這時,衹見滿河點點燈火,閃閃爍爍,飄飄蕩蕩,河水映得彤紅。據說河裏的溺死“鬼”見到燈火,就可以得到超生。放河燈是佛教的一種迷信活動。
  當年濟南大明湖北岸北極廟裏的道士們,也在農歷七月三十日這天打醮超度亡魂。他們白天念經,招待來廟裏燒香的“施主”,並找紮紙工人用彩紙糊成大型的“法船”,放在廟前的湖水裏,吸引遊人。到了晚上,道士們穿上花花緑緑的錦綉法衣,敲響鐃鈸,吹起笙笛,從幾十層臺階高的北極廟列隊出來,到法船前面焚化“疏頭”,同時,把彩紙紮的大型法船燒掉。一時間,烈火熊熊,照得滿湖通明,使整個濟南市為之轟動。以致廟內、湖畔,萬頭攢動,擁擠不堪。解放後,隨着封建迷信的破除,“放河燈”等活動已不復見。
經濟概況
  1.國民經濟持續快速發展。2001年國內生産總值達到35.5億元,比1998年增長30%;其中第一産業增加值1.81億元,比1998年增長6.2倍;第二産業增加值12.56億元,比1998年增長46%;第三産業增加值20.94億元,比1998年增長17.7%。
  2.工業經濟運行質量和效益明顯提高。2001年全區工業完成産品銷售收入43.52億元,利稅2.24億元,分別比1998年增長36.2%和65.9%;其中限額以上工業企業完成銷售收入10.79億元,利稅5488萬元,分別比1998年增長56.4%和48.7%。工業園區建設取得積極進展,基礎設施建設逐步完善,投資主體日趨多元化,已成為全區工業和民營經濟發展的主要載體和陣地。
  3.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取得新成果。2001年全區完成農業總産值1.93億元,比1998年增長6.1倍。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3396元。
  4.外嚮型經濟健康發展。對外經濟技術合作取得積極進展,三資企業數量和獲得自營進出口權的企業數量逐年增加,出口渠道不斷擴展。2001年全區海關口徑實際利用外資271萬美元,出口創匯1355萬美元。
  5.民營經濟發展步伐加快。加強了對個體私營企業的扶持、引導,將民營經濟納入了計劃管理渠道,民營就發展的軟硬環境不斷改善,經濟總量平穩增長,經營規模不斷擴大,經濟效益明顯提高,對社會的貢獻能力不斷增強,民營經濟已占全區經濟總量的50%以上,已成為具有活力的經濟增長點。
  6.財政收入保持大幅增長。對街鎮財政管理體製進行了改革,全區財稅型區域經濟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實現財政收入大幅增長。2001年完成地方財政收入25871萬元,比1998年增長1.04倍。
工業發展
  2007年全區地域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增加值27.13億元、銷售收入94.44億元,分別增長15.5%和26.9%。實現利稅5.04億元,增長101.9%,工業經濟效益增幅高於生産增幅。106戶中有14戶業企業年銷售收入過億元,骨幹企業和重點行業支撐作用明顯。2007年全區圍繞“老城提升、新區開發”兩篇文章,積極打造並基本形成了以“兩路、一街、一區、一河、一園、一湖”為框架的新的發展平臺和藍圖。“兩路”,濟濼路、明湖西(北)路綜合改造全面完成,周邊環境面貌、整體形象明顯改觀,鑫苑碧水尚景、巴黎花園等一批房地産項目相繼開工建設,衆多投資商紛至沓來,“兩路”顯現出良好的社會效益和投資價值;“一街”,北園大街道路改造基本完成,快速高架路和地面快車道已經通車,兩側環境整治和連片開發同步有序推進,昔日“黃金走廊”將再度煥發青春;“一區”,藥山科技園區基礎設施日益完善,魯能康橋發展中心、時代總部基地、藍翔技校等大項目建設進展順利,初步實現了由傳統工業園區嚮現代都市型科技園區的轉變;“一河”,小清河綜合治理工程開工建設,沿綫兩側濼口、徐李、梁府等片區開發已與多傢客商達成合作協議,對“老城提升”起到強勢帶動作用。
  圍繞濟南新一輪發展規劃,積極策劃推進“北跨”發展,確立實施了以“一園、一湖”為竜頭的“新區開發”。“一園”,化工産業園作為省級工業園,基礎設施不斷完善,達到“六通一平”,並已有8傢企業入駐建設,年産60萬噸PTA和濟南裕興化工廠遷建兩大項目取得實質進展,其中裕興化工廠遷建項目近期即將開工;“一湖”,鵲山竜湖項目列入了全市“十一五”發展規劃,按照“原生態、純自然”的原則,通過挖土成湖、堆土成島,全面完成了占地6500畝的一期工程建設,生態景觀初步顯現,並已同香港客商達成整體開發建設合作框架協議,市場化運作前景良好。同時,為解决跨越黃河問題,建邦黃河公路大橋近期將開工建設,濼口穿黃隧道的前期工作正有序推進,天塹變通途,“北跨”發展進一步加快。
農業及農村經濟
  2007年全年農林牧漁業實現總産值3.91億元。增長8.7%;糧食總産量6.25萬噸,增長3.8%;蔬菜總産量7.11萬噸;肉類禽蛋奶魚類總産量2.41萬噸。引進100畝無公害蓮藕種植項目,市級重點竜頭企業發展到7傢,無公害農産品達到5個。
  新農村建設穩步推進。立足統籌城鄉發展,以改善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為切入點,持續加大對黃河北地區的政策傾斜和財政投入,自2000年區劃以來,區財政已纍计投入2.58億元對黃河北地區開展體製性補助、轉移支付、教師工資統發、校捨改造、衛生、社保補助、通路、通水等工作。相繼完成了村村通柏油(水泥)路、村村通自來水工程,新建道路153公裏,鋪設自來水管道610公裏,設計建設了日供水能力10萬噸的自來水廠;改造新建村級辦公場所28處,新建農村文化大院24處,完成改厠1357座、建沼氣池 870個,安裝太陽能熱水器1800臺;農村教育、衛生經費納入財政收支預算,兩鎮學校、衛生院、敬老院的升級改造基本完成,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覆蓋率 100%、參合率96.2%;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6752元,增長13.8%,農村勞動力轉移步伐明顯加快,農民的生活質量和生活方式發生了積極變化,農村經濟社會呈現出新的活力。
建設環保
  2007年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82.55億元,比上年增長28.3%。堅持規劃領先,黃河以南地區的控製性詳細規劃編製基本完成,大橋、桑梓片區的控製性詳細規劃編製工作也已啓動,城區發展框架更加清晰。投資近8億元,完成了明湖西(北)路、濟濼路的綜合改造;相繼對無影山北路、歷山北路、二環北路等28條主次幹道實施了改造整修,道路景觀明顯提升,百姓出行更加方便。全力配合做好省市重點工程建設,北園大街綜合改造創造了工程建設與環境整治、改造與開發“兩個同步”以及“和諧拆遷”的新模式,保證了工程的順利推進。在全市率先開展了背街小巷綜合整治,老城區整治覆蓋率達到100%,得到了各級領導的充分認可和廣大群衆的普遍贊譽。棚戶區改造全面啓動,館驛街西片區和茂新、順河街、聚賢片區已實施動遷,涉及居民3700餘戶。
  以治理“八亂”為重點,深入開展城鄉環境綜合整治,對製錦市、陳傢樓、南村、北村等敞開式小區和火車東站廣場、大橋路、鐵路沿綫、王爐周邊等窗口部位全面整治,環境面貌明顯改觀。相繼實施了工商河、東濼河、西濼河北園大街以南河段的截污工程,對二環北路、濟濼路、明湖西(北)路、藥山公園等主幹道和重點區域實施緑化整治,新增緑化面積118.7萬平方米,建成區緑化覆蓋率達到40.5%,人居環境明顯改善。
  積極推進城市管理重心下移,推行千分製考核,強化監管檢查,城市長效管理體係逐步建立完善。堅持依法行政和城市管理集中執法,嚴厲打擊違法違章建設行為,全區違法違章建設得到有效遏止。
行政區劃
  天橋區位於濟南市區北部。區境四周與濟南市歷下區、歷城區、市中區、槐蔭區、濟陽縣及德州市齊河縣相鄰。
  Tianqiao Qu
  0531
  370105
  250031
  區人民政府駐地。
  天橋區轄13個街道、2個鎮。
  製錦市街道 面積0.66平方千米,人口2.12萬,8個居委會。
  緯北路街道 面積2.24平方千米,人口3.68萬,8個居委會。
  工人新村北村街道 面積2.06平方千米,人口2.90萬,8個居委會。
  官紮營街道 面積1.24平方千米,人口1.59萬,6個居委會。
  寶華街街道 面積0.83平方千米,人口1.42萬,6個居委會。
  北坦街街道 面積0.85平方千米,人口1.72萬,8個居委會。
  工人新村南村街道 面積1.37平方千米,人口2.87萬,9個居委會。
  天橋東街街道 面積0.54平方千米,人口1.32萬,3個居委會。
  藥山街道 面積15平方千米,人口2.05萬,14個居委會。
  北園街道 面積20平方千米,人口14.60萬,17個居委會。
  桑梓店鎮 面積64.57平方千米,人口3.06萬,48個村委會。
  堤口路街道 面積3.83平方千米,人口5.28萬,9個居委會。
  無影山街道 面積1.77平方千米,人口3.49萬,7個居委會。
  濼口街道 面積23平方千米,人口6.44萬,18個居委會。
  大橋鎮 面積111.17平方千米,人口4.49萬,72個村委會。
歷史沿革
  因轄區內橫跨膠濟、津浦兩鐵路的天橋而得名。
  本轄區域,西周時期屬譚國。周莊五十三年(前684年)屬齊國濼邑。戰國時期改稱歷下邑。秦統一中國後,屬濟北郡歷下邑。西漢景帝四年(前153年)屬新設置的歷城縣。三國時,歷城縣屬魏國青州安平郡,後屬濟南國。西晉時,屬青州濟南郡。十六國後燕時,屬齊州濟南郡。劉宋時,屬青州濟南郡。北魏高齊時,屬齊州濟南郡。隋屬齊州、齊郡。唐代先後屬齊州河南道臨淄郡、濟南郡。五代後梁時,歷城縣曾一度改稱歷山縣。至後唐復稱歷城縣,屬濟南道齊州。北宋時,屬京東東路齊州,後升為濟南府。元代,屬中書省直轄的濟南路總管府。明清時期,屬山東省(1368年置)濟南府。本轄區自東至西為歷城縣鵲華一裏到鵲華八裏和仙臺一裏,轄88個村莊,98條街巷。民國初期沿用清製。1913年山東省廢府改道,歷城縣屬山東省岱北道,1914年改稱濟南道。1927年山東省廢除道製,歷城縣隸屬山東省。自西漢時期至1929年濟南設市前,今天橋區境均屬歷城縣轄領。
  1929年7月1日成立濟南市,今轄區由歷城縣析出劃歸濟南市,歷城縣仍屬山東省。1930年濟南市劃分為10個區,本區境域屬第四、五、六、八、九、十區分轄。日本侵占時期,濟南劃分為11個區,本地區分屬東鄉區、北鄉區、西南鄉區、西鄉區、中鄉區等區管轄。1945年日本投降後,濟南市設防11個區,本區域屬第八、十一、四、五區分轄。
  1948年9月24日濟南解放後,第八、第十一兩個區政府機關駐天橋地區大楊莊和天橋東街36號。1950年月12月,濟南市劃分為6個市區、5個郊區、2個直屬鄉(鎮)。本區分屬第三區、第四區、郊一區、郊二區、郊三區、郊四區和濼口鎮轄領。其中第四區人民政府機關駐天橋東街36號,郊一區人民政府機關駐黃臺板橋,效二區人民政府機關駐鳳凰山村,濼口鎮駐濼口。
  1955年9月8日,第四區更名為天橋區,隸屬於濟南市。1956年濼源區撤銷,部分地區劃歸天橋區。全區轄9個街道辦事處,14個鄉,1個鎮(濼口鎮)。1957年12月25日,濟南市郊區並入歷城縣,歷城縣劃歸濟南市,今天橋轄區分屬天橋區、歷城縣和齊河縣等。1960年6月18日,歷城縣北園人民公社劃歸天橋區轄領,翌年7月,北園人民公社復歸歷城縣領導。1974年,天橋區寶華街街道辦事處劃出7個居委會,成立堤口路街道辦事處。
  1978年,歷城縣北園人民公社的堤口、畢傢窪、官紮營、北坦、黃屯5個大隊,分別劃歸天橋區堤口路、工人新村、官紮營、北坦、寶華街街道辦事處。同年,歷城縣北園人民公社的東關、菜市2個大隊劃歸歷下區。1980年,濟南市復建郊區。歷城縣北園人民公社劃歸郊區。1981年工人新村街道辦事處劃為工人新村北村、工人新村南村2個街道辦事處。1983年,撤銷北園人民公社。原北園人民公社分為2個鎮,即北園鎮和濼口鎮。1984年,建立郊區北園辦事處,轄北園鎮、濼口鎮和藥山鄉。
  1985年7月,天橋區堤口路街道辦事處劃出第一、二、三居委會,工人新村南村街道辦事處劃出第十居委會,寶華街街道辦事處劃出無影山居委會,官紮營街道辦事處劃出第九居委會,組建了無影山街道辦事處。同年9月,郊區撤銷北園辦事處和所轄兩鎮一鄉建製,建立北園鎮。鎮下設北園、濼口、藥山、鵲山4個辦事處。天橋區轄製錦市、劉傢莊、北坦、陳傢樓、緯北路、天橋東街、堤口路、寶華街、官紮營街、無影山、工人新村北村、工人新村南村12個街道辦事處,121個居委會。面積15平方千米。
  1987年5月,濟南市撤銷郊區建製,原屬郊區的北園鎮劃歸天橋區。本區共轄工人新村北村、工人新村南村、無影山、堤口路、寶華街、官紮營、陳傢樓、天橋東街、緯北路、劉傢莊、北坦、製錦市12個街道辦事處和北園鎮。
  1997年5月23日,設立濟南市天橋區藥山街道辦事處,將北園鎮的黃崗、北辛、王爐、盧傢莊、安樂鎮、小魯、張莊、太平莊、丁莊、大魯莊、洋涓、東沙、大魏、新徐14個村劃歸藥山街道辦事處(魯政函民字24號)。1997年6月26日正式挂牌。
  2000年1月4日,山東省人民政府(魯政字2號)批準:將原屬歷城區的大橋鎮、桑梓店鎮、靳家乡整建製劃歸天橋區管轄。1月16日,濟南市區劃調整工作會議交接儀式簽字後,實施管轄。(1)靳家乡所屬村 下轄34個村委會,37個自然村:靳傢、劉光照、張公店、祝傢、丁屯、西營子、東營子、前吳寶店、後吳寶店、𠔌傢、陳傢、左傢、高李(高傢莊、高李莊)、范家、太平、蔣傢、司傢、邢傢、姚店、杏園店、雙廟、小寨鬍、張竜圖、𠔌廟、李傢、楊傢、平房朱、敬傢(大敬莊、小敬莊)、高傢、盧傢、魏梁(魏莊、梁莊)、路店、徐傢、焦傢。(2)大橋鎮所屬村 下轄38個村委會,38個自然村:大王莊、趙傢、大莊、西車、東車、南車、焦傢集、小店、尹店、鬍傢、賈傢、大吳、香王店、大劉傢、小王、小張、韓傢、高傢、吉傢、坡西、坡東、馬店、小劉、蓋傢、毛傢、倪傢、甜水井、辛莊、馮塘、桃園、王傢鎮、後市、齊傢、八裏、楊傢、山後陳、大王廟、南範。(3)桑梓店鎮所屬村 下轄48個村委會,52個自然村:桑梓店、石門孫、小吳、後房、小辛、北王堂、高王、前房、大鄭、小鄭、小馬、耿傢、周閻、安莊、康辛、草廟王、石廟、北董、三教堂(三教堂、門劉黨、李堂、樓房)、馮傢堂、田傢、小張、懷莊(懷莊、小韓莊)、沙李、三官廟、老寨、小寨、鄧營、張王堂、姚呂莊、袁傢、左莊、小呂、倉上、小屯、老屯、老匠丁莊、東秦、西秦、街後、彭傢、大馬、南鄭、邱岸、朱河圈、丁口。
  2000年,天橋區轄13個街道、3個鎮、1個鄉。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總人口570296人,其中各鄉鎮人口(人) 堤口路街道 52849 製錦市街道 21251 緯北路街道 11523 工人新村北村街道 28986 官紮營街道 15936 劉傢莊街道 10778 寶華街街道 14228 北坦街道 17221 工人新村南村街道 28695 陳傢樓街道 14536 天橋東街街道 13228 無影山街道 34936 藥山街道 20496 北園鎮 208124 桑梓店鎮 30642 大橋鎮 23755 靳家乡 23112 
  2001年5月25日,濟南市人民政府(濟政字37號)批準:撤銷陳傢樓街道辦事處、劉傢莊街道辦事處,將其管轄範圍並入緯北路街道辦事處,辦事處機關駐原陳傢樓街道辦事處。
  2001年5月25日,山東省人民政府(魯政函民字76號)批準下:撤銷靳家乡,將其行政區域並入大橋鎮。撤銷北園鎮。以原北園鎮的行政區域設立北園街道辦事處和濼口街道辦事處。北園街道辦事處轄:邊莊村、楊莊村、聯四村、柳雲村、黃臺村、板橋村、石橋村、獅子張村、水屯村、成大村、清河村11個行政村和黃橋、白鶴、標山、柳行、沃傢、鳳凰山6個居委會,辦事處機關駐清河路25號。濼口街道辦事處轄袁莊村、北閘子村、李莊村、新城村、北徐村、南徐村、梅花山村、月牙壩村、鵲山東村、鵲山南村、鵲山北村11個行政村和濼口、趙莊、金牛、田莊、崔廟、香磨李、林橋7個居委會。以上調整於6月4日正式實施。
  2001年,全區總面積249.1平方千米。轄15個鎮(辦事處),244個行政村(居委會)。年底全區總人口47.66萬人。
  2002年,全區總面積249.1平方千米。轄13個街道、2個鎮,85個居委會、85個行政村。年底全區共161298戶,總人口475349人,其中非農業人口396135人。少數民族16500人。
  2003年,官紮營街道新設立第六居委會,北坦街道新設立第八居委會。2003年,全區總面積249.05平方千米。轄13個街道、2個鎮,121個居委會、120個村委會。年底全區共164108戶,總人口485773人,有回、滿、蒙古、朝鮮、壯、苗等25個少數民族。
鄉鎮簡介
  堤口路街道 面積3.83平方千米,人口5.28萬,9個居委會。
  製錦市街道 面積0.66平方千米,人口2.12萬,8個居委會。
  緯北路街道 面積2.24平方千米,人口3.68萬,8個居委會。
  工人新村北村街道 面積2.06平方千米,人口2.90萬,8個居委會。
  官紮營街道 面積1.24平方千米,人口1.59萬,6個居委會。
  寶華街街道 面積0.83平方千米,人口1.42萬,6個居委會。
  北坦街街道 面積0.85平方千米,人口1.72萬,8個居委會。
  工人新村南村街道 面積1.37平方千米,人口2.87萬,9個居委會。
  天橋東街街道 面積0.54平方千米,人口1.32萬,3個居委會。
  無影山街道 面積1.77平方千米,人口3.49萬,7個居委會。
  藥山街道 面積15平方千米,人口2.05萬,14個居委會。
  北園街道 面積20平方千米,人口14.60萬,17個居委會。
  濼口街道 面積23平方千米,人口6.44萬,18個居委會。
  桑梓店鎮 面積64.57平方千米,人口3.06萬,48個村委會。
  大橋鎮 面積111.17平方千米,人口4.49萬,72個村委會。
  * 總人口57.02萬人,以上人口為2000年全國人口普查數,區劃建製截止至2003年。
自然條件
  (1)地質。天橋區大地構造位於泰山穹隆的北緣和華北衝積大平原的東南邊緣綫上。地層發育比較齊全,南老北新。南部以古生界灰岩為景,北部以新生界第四係黃土及沙礫沉積為主。本區基性岩漿岩岩體平面形狀長軸約為東北—西南嚮的橢圓形,以岩床、岩株、岩脈等各種構造形狀存在,奠定了天橋地區的構造基礎。
  (2)地形。天橋區地處泰山山脈北麓,南部靠以石灰岩為主的山地丘陵區,北部為山前傾斜平原和有典型黃泛微地貌的黃河衝積平原區。轄區北部由於燕山期岩漿岩的侵入體局部突出地面,形成黃臺山、鵲山、鳳凰山、金牛山、北以鞍山、藥山、粟山、標山等孤丘。在黃河、小清河沿岸左近有湖沼窪地。全區整個地勢南、西兩面略高,北、東兩面稍低。海拔高度在21—120.8米之間。
  (3)氣候。天橋區地處中緯度地帶,屬暖溫帶半濕潤區的大陸性季風氣候。其主要特徵是季風明顯,四季分明,鼕寒夏暖,雨量集中。本地區風嚮隨季節而變化,鼕季多偏北風,夏季多南風或偏南風,春、秋季多偏南風。全年以4月份風速最大且最多,平均最大風速在18—26米/秒之間。年平均氣溫14.3℃,最冷月為1月,最熱月為7月。年降水總量666.7毫米,鼕、春季降水較少,夏、秋季降水頗多,7月降水較集中。年日照總時數2710小時,≥10℃積溫4500℃。乾燥度年平均為1.23,屬水分不足的半濕潤氣候區。
  (4)水文。天橋區境內河流較多,主要分屬於黃河、小清河兩大水係。黃河在境內流長13.4公裏,多年平均徑流總量437.26億立方米,含沙量24.22公斤/立方米,含沙量為世界河流之冠,槽灘泥沙淤積嚴重,濼口壩頂海拔為37.6米,較本區工人新村地面高出14.1米,黃河已成為地上懸河。小清河在境內流長12.15公裏,是濟南市區主要排水河道。轄區擁有濟南四大泉群之一的五竜潭泉群,有27餘處泉眼出露,為“泉城”濟南的一大景觀。黃河北岸建有鵲山調蓄水庫。
自然資源
  (1)土地資源。天橋區土地資源總面積249.05平方公裏。其中,城區面積73.71平方公裏,黃河北兩鎮175.74平方公裏。全區土壤有棕壤、褐土、潮土、沙薑黑土、水稻土、風沙土6個土類。耕地面積(區統計局提供2001年底數據 公頃。
  (2)水資源。天橋區水資源主要是降水及黃河、小清河側滲補給的天然水,地表水占水資源總量的38%,地下水占水資源總量的62%。在地表水徑流中,分佈在黃河水係的占53.7%,分佈在小清河水係的占46.3%。天然水資源分佈特點:南部山前平原地下水富集,泉水衆多,自然噴涌。北部沿黃地區淺層水富集。
  (3)礦産資源。天橋區主要礦産資源有砂、石。黑砂石,又名“濟南青”,堅硬色黑,研磨後有美麗光澤,是堅固名貴的裝飾材料,主要分佈於北部孤山丘中。青砂儲量豐富,是重要的建築材料,主要分佈於無影山、黃崗嶺一帶。
  (4)生物資源。天橋區植物有149科,1175種和變種。有陸棲野生脊椎動物200餘種。
城區學校
  小學:濟南市製錦市街小學 濟南市錦纏街小學 濟南市天成路小學 濟南市北坦小學 濟南市明珠小學 濟南市匯文實驗學校(9年連讀) 濟南市天橋區實驗小學 濟南市師範路小學 濟南市堤口路小學 濟南市博文小學 濟南市寶華街小學 濟南市新苑小學 濟南錦苑學校小學部 濟南市柳雲小學 濟南市重汽一小 濟南市桑梓回民小學等
  初中:濟南第13中學 濟南第29中學 濟南第54中學 濟南第56中學 濟南錦苑學校初中部 濟南匯文實驗學校(前濟南第28中學) 濟南明湖中學
  濟南市重汽初中等
  高中、中專:濟南市第十一中學 濟南第三職業中專等
  大學:山東交通學院、山東科技大學
英文解釋
  1. n.:  Tianqiao District
近義詞
天橋
相關詞
文化傳統老北京皇城文化濟南市
包含詞
天橋區北園衛生院濟南市天橋區北園楊莊小學濟南市天橋區北園黃臺小學
濟南市天橋區衛生防疫站濟南市天橋區第二人民醫院濟南市天橋區飲食公司天齊大酒店
濟南市天橋區官紮營三居飯店
分類詳情
張開桑梓店鎮張開大橋鎮張開北村街道火車站
北園大街製錦市街道寶華街道官紮營街道
緯北路街道無影山街道天橋東街道南村街道
堤口街道北坦街道藥山街道北園街道
洛口街道堤口路街道工人新村北村街道寶華街街道
北坦街街道工人新村南村街道天橋東街街道濼口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