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大黃甘草湯
【來源】《金匱要略》捲中。
【組成】大黃12 甘草3
【用法】上二味,用水600毫升,煮取200毫升,分二次溫服。
【功用】通便止嘔。
【主治】胃腸積熱,濁腐之氣上逆,食已即吐,吐勢急迫,或大便秘結不通,苔黃,脈滑實者。 | | 大黃甘草湯
【來源】《金匱要略》捲中。
【組成】大黃12 甘草3
【用法】上二味,用水600毫升,煮取200毫升,分二次溫服。
【功用】通便止嘔。
【主治】胃腸積熱,濁腐之氣上逆,食已即吐,吐勢急迫,或大便秘結不通,苔黃,脈滑實者。
方劑名稱 大黃甘草湯
藥物組成 大黃(銼,炒)半兩,甘草(炙)半兩。
處方來源 《聖濟總錄》捲六十一。
方劑主治 水黃。面目俱青,狂言妄語,語聲不出。
製備方法 上銼,如麻豆大,分為2服。
用法用量 每服水1盞,煎至6分,去滓,食後溫服。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