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兩棲動物,體長而扁,眼小,口大,四肢短,前肢四趾,後肢五趾。生活在山𠔌的溪水中,吃魚、蛙、蝦等小動物。因叫聲似嬰兒啼,故俗稱娃娃魚。在我國多産於 廣西 。是珍貴食品。 |
|
又稱“娃娃魚”。兩棲綱,隱鰓鯢科。現存最大的有尾兩棲動物。頭和軀幹扁平,尾側扁。四肢短,前肢四指,後肢五趾。棲息於山𠔌溪水中,叫聲似嬰兒啼。分佈於中國西南地區。中國特産,為國傢二級保護動物。 |
|
【中文名稱】:大鯢
【拉丁學名】:andrias davidianus
【俗名】:娃娃魚,人魚,孩兒魚,狗魚,鱈魚,腳魚,啼魚,臘狗
【國傢重點保護動物級別】:二級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未定(i)
【特有種】:是
【瀕危等級】:瀕危
【瀕危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附錄i
【生態環境】:山溪或水潭中
【海拔上限】: 2800 【海拔下限】: 100
【緻危因素】:因為貿易被捕獵,作為醫藥成分被捕獵,作為食物被捕獵,回遊被切斷,環境污染
【保護措施】:人工飼養,人工繁殖,國傢級等級,已有保護區
【國內分佈】:河北, 山西, 江蘇,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河南, 湖北, 湖南, 廣東, 廣西, 四川, 貴州, 雲南, 陝西, 甘肅, 青海 |
|
動物界 fauna →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 脊椎動物亞門 vertebrata → 兩棲綱 amphibia → 有尾目 caudata → 隱鰓鯢亞目 cryptobranchoidea → 隱鰓鯢科 cryptobrachidae → 大鯢屬 andrias →大鯢 andrias davidianus |
|
現存有尾目中最大的一種,在兩棲動物中要數它體形最大,全長可達1米至1.5米,體重最重的可超百斤,而外形有點類似蜥蜴,衹是相比之下更肥壯扁平。大鯢棲息於山區的溪流之中,在水質清澈、含沙量不大,水流湍急,並且要有回流水的洞穴中生活。大鯢頭部扁平、鈍圓,口大,眼不發達,無眼瞼。身體前部扁平,至尾部逐漸轉為側扁。體兩側有明顯的膚褶,四肢短扁,指、趾前五後四,具微蹼。尾圓形,尾上下有鰭狀物。體表光滑,布滿粘液。身體背面為黑色和棕紅色相雜,腹面顔色淺淡。 |
|
它不善於追捕,衹是隱蔽在灘口的亂石間,發現獵物經過時,進行突然襲擊。因它口中的牙齒又尖又密,獵物進入口內後很難逃掉。它的牙齒不能咀嚼,衹是張口將食物囫圇吞下,然後在胃中慢慢消化。娃娃魚有很強的耐饑本領,甚至二、三年不吃也不會餓死。它同時也能暴食,飽餐一頓可增加體重的五分之一。食物缺乏時,還會出現同類相殘的現象,甚至以卵充饑。 喜食魚、蟹、蝦、蛙和蛇等水生動物。 |
|
在雲南的滇東北和滇東南的山溪中有發現,中國17個省區均有分佈。
生活在山區的清澈溪流中,一般都匿居在山溪的石隙間,洞穴位於水面以下。叫聲也似嬰兒啼哭,故俗稱“娃娃魚”。
中國特有物種,産於華北、華中、華南和西南各省。心髒構造特殊,已經出現了一些爬行類的特徵,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數量稀少,需加強保護。 |
|
每年7~8月間産卵,每尾産卵300枚以上,雌鯢産卵後,“任務”即告結束。雄鯢將卵帶繞在背上,2~3周後孵化。 雄鯢從此就要擔當所有的孵卵任務,直至15—40天後,小“娃娃魚”分散生活為止。 |
|
由於它肉嫩味鮮,所以長期遭到人們大量捕殺。各産地數量銳減,有的産地已瀕臨滅絶。
目前面臨的現實是大鯢這一珍貴野生資源,主要因為人的因素,尤其是生存環境喪失、棲息地破壞以及過度利用對大鯢生存造成了嚴重威脅,導致種群急劇下降,分佈區成倍縮小,處於瀕危狀態。 |
|
中國大鯢的野生資源。有人估計全國總的蓄積量為5萬尾,真正的野生大鯢仍在大自然中可能未達到5萬尾,當然比較切合實際的數有待於深入的調查研究來評估;大鯢的人工繁殖全國每年繁殖量,有人報道為10萬尾,實際上可能不足。根據國內主要人繁點的情況在8萬尾左右。
要高度重視拯救與保護大鯢的種質資源,因為有“種”纔有苗,不然,則會變成無源之水,無本之木。也就是說大鯢的苗種繁育,首先要從種質資源的源頭抓起,要迅速建立中國大鯢種質資源庫與中國大鯢原種繁育基地,徹底解决大鯢苗種繁育的“種源”問題。 |
|
大鯢為我國特有物種,因其叫聲也似嬰兒啼哭,故俗稱“娃娃魚”。
大鯢的心髒構造特殊,已經出現了一些爬行類的特徵,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
中國大鯢是二類保護動物,其經濟價值高,在美食、保健、醫藥、觀賞等方面均具有廣泛開發利用的前景,因而頗受社會各界關註。
大鯢是一種傳統的名貴藥用動物。現代臨床觀察發現,大鯢具有滋陰補腎、補血行氣的功效,對貧血、霍亂、瘧疾等有顯著療效。同時,大鯢也是一種食用價值極高的經濟動物,其肉質細嫩、風味獨特、營養價值極高,其肉蛋白中含有17種氨基酸,其中有8種是人體必需的氨基酸。 |
|
1、大鯢養殖池的設計建造
自然界大鯢生活在海拔300~800m的山區溪流中,有喜陰怕風、喜靜怕驚、喜潔怕髒的特點,人工建造大鯢養殖池最好應仿照大鯢自然界的生活狀況等來進行。
1.1養殖場址的選擇要求
1.1.1水資源要求
根據我所多年采水樣分析結果表明,大鯢養殖對水的總體要求是:水源充足,無毒無害,符合漁業用水標準。具體在水源上,以山區溪流水、水庫水、地下水等清、涼、活水為好,能做到排灌自如;在水溫上,應嚴格控製在0~28℃以內,以10~22℃為好;在水質上,要求溶氧豐富,在3.5mg/l以上,ph值在6.5~7.5。水中的總硬度和總鹼度及氯化物、硫酸????、硅酸????、氨態氮等都不能超過漁業用水標準。
1.1.2環境要求
養殖池四周要求環境安靜、陰涼、空氣清新,以四周群山環繞、樹木茂盛、人煙稀少、環境相對獨立為好,另外,要求交通方便,當地魚蝦蟹或動物內臟等餌料資源豐富。
1.2養殖場的設計建造
大鯢生長有明顯的階段性,並有變態過程,人工養殖大鯢其養殖池須分階段設計建造。其養殖池面積應視大鯢規格大小而定,稚鯢池(蝌蚪階段1齡以內)0.5~1平方米,幼鯢池(幼鯢階段1~2齡)1~2平方米,成鯢池(成鯢階段2~4齡)2~4平方米,親鯢池(4齡以上)5平方米左右。大鯢各階段養殖池,其形狀以長方形或橢圓形為佳,長寬比為3:2,其高度要求在所養殖大鯢其全長的二至三倍,養殖場池四周及底部應光滑,頂部建防逃設施或加蓋防逃網,在池內可設計多個洞穴,便於大鯢隱蔽躲藏,各養殖池應建造獨立的排灌設施,做到水位能有效調節,水進出自如,排污方便。 整個養殖場應建立完善的大鯢防逃、防偷、防害設施。
2、大鯢苗種放養及種苗鑒定
2.1養殖池的消毒
新建的養殖池,特別是水泥池,必須浸泡二個月以上,待其鹼性消失後方可放養苗種。對於原有養殖池要進行消毒,消毒藥物一般用1ppm的漂白粉或0.5ppm的90%晶體敵百蟲殺滅細菌或寄生蟲等敵害生物,然後用清水衝洗後註入新水方可放養苗種。
2.2鯢種消毒
為防止鯢種將病原微生物帶入養殖池內,應將所有放養的鯢種用呋喃類藥物每立方米水體0.2g或亞甲基0.5g兌水浸泡5分鐘,然後將藥水和鯢種一同輕輕放入養殖池內。
2.3種苗鑒定
2.3.1大鯢苗種與其他苗種的區別
在兩棲類中。有尾目中的小鯢科、蠑螈科、洞源科等種類與大鯢極為相似,區別它們最主要的是比較其形態特徵,主要有以下三點: 隱鰓鯢科(大鯢)、小鯢科、蠑螈科形態特徵比較
2.3.2大鯢苗體質優劣的鑒定 大鯢苗種體質的優劣直接關係到飼養的成功與否。優質的大鯢苗種應該是機體健壯、肌肉肥厚、體表無傷痕和寄生蟲,未變態前外鰓完整無病變。反之,則為劣質鯢苗。
2.4放養密度
大鯢養殖池其放養密度視養殖大鯢規格和養殖場水源、水體、餌料等因素而定。一般情況下,苗種階段考慮大鯢其活動範圍較小,攝食能力較弱,放養密度可適當偏大,便於集中管理飼養。在成鯢階段考慮大鯢活動範圍大,攝食能力強,加之有互相攻擊性,其放養密度應小。我們多年的養殖實踐認為,苗種階段其放養密度為60~100尾/平方米,成鯢階段5~20尾/平方米。放養時,要求規格盡量保證整齊,個體之間不宜相差0.5倍以上。
3、養殖管理
3.1餌料投喂
大鯢餌料以鮮活的魚蝦蟹蛙及動物內臟為好,其餌料投喂與魚類養殖餌料投喂一樣,應做到“四定”即“定時、定位、定質、定量”。定時,根據大鯢活動狀況,投喂多在傍晚進行;定位,餌料投放位置應在大鯢洞穴附近,便於懶惰的大鯢取食;定質,大鯢對餌料質量要求較嚴,要求鮮活,並且對餌料的品種不能變化太大,避免大鯢拒食;定量,大鯢貪食,喂食量應由少到多,循序漸進,一般按體重的10~15%進行投喂,具體投喂時還應根據水溫、天氣狀況、大鯢個體等情況進行適當調整。 另外,在大鯢餌料投喂吃食時,應盡量保持大鯢不受驚嚇,避免其吐食。
3.2調節水質
養殖大鯢應經常保持大鯢池內水質清爽無污染,水體透明度大,溶氧量高,ph值在6.8~7.8間。在實際養殖過程中,要及時清除殘餌和排泄物,定期用生石灰調節水質,長期保持池水流動。
3.3調節水溫和光照
大鯢對水體溫度要求較嚴,超出其忍受力會造成大鯢鼕眠或夏眠,在炎熱的夏季和寒冷的鼕季,必須采取降溫或增溫措施,確保大鯢有一個適宜的水溫生長環境。另外,大鯢畏光,養殖場應采取措施避免日光強射,夜晚巡查時,不能用強光對射。
3.4防逃防偷
大鯢逃跑能力特強,其陸上或水中運動較為敏捷,並能爬高頂重,稍有不慎便會逃逸,必須時刻註意防逃,尤其在下暴雨時要註意。養殖池和整個養殖場所有進出水口和陸上通道口都要裝防逃設施。 大鯢其經濟價值較高,在養殖過程中要時刻註意防止不法分子的偷盜。
4、病害防治
大鯢在人工養殖環境中,由於環境、餌料、密度等影響,人工養殖大鯢比野外大鯢發病率、死亡率高出幾十倍以上,要提高養殖大鯢成活率必須在加強日常管理的前提下,註重預防為主,方能保證大鯢養殖成功出成效。
4.養殖條件:
室內外均可養殖。室外為露天專門修建的養殖池,室內為各種閑置設施改造成的養殖池。養殖池衹需保證安全牢固不滲漏水,保持流水或配備增氧機。室內養殖池的大小可從1平方米到幾十平方米不等。養殖池在放養前需用水浸池1個月,使ph值在6.4以下,一般不要強光照,衹保持微光或無光均可。
5.種苗放養:
大鯢養殖一般引進10釐米以上的幼鯢,每平方米水面可放鯢20條左右。種苗放養前養殖地用硫酸銅2毫剋/升浸泡5小時消毒,鯢體用氯化鈉5%藥浴10分鐘。事先在池內用麻石搭建洞穴,放置水草以供大鯢躲藏。
6.飼喂:
養殖池設餌料臺,臺面高出水面少許。投喂飼料,以天然餌料為好,主要有浮遊生物類、蟲類、肉類及魚類、貝類等。每天早晚各投餌一次,時間為早晨7:30前及晚上10:30前為好。在投餌料時應先清理掉上次的殘餌。投喂量為體重的5-10%。當水溫在16-23℃時應加大投餌量,次數及時間可保持不變。
7.日常管理。
大鯢的日常管理簡單,但很重要。投餌時保持三定:定時、定點、定量。瞭解大鯢的生態習性很重要,大鯢喜靜怕吵,喜清水怕渾水,喜陰暗怕強光,養殖中要盡量照顧它的這些習性。另外,定時對鯢體及養殖池消毒防病,註意水溫變化,夏季控製水溫不超過26℃,以防“夏眠”,鼕季防止水溫低於結冰溫度。 |
爛尾病防治 Disease control schedule |
一、大鯢爛尾病發生的原因
(一)水質的影響
大鯢常生長在有流水的深山溪流之中,水質新爽快活,無污染。而人工養殖大鯢的水質容易被污染,被污染的水體中常繁衍着大量病原微生物,當大鯢機體受到創傷時,這些病原微生物乘虛而入,引發病變。
( 二)環境條件的影響
由於人工建造的養鯢場,難以達到野生自然環境條件,特別是新建的養鯢池池壁(底)較為粗糙,易使大鯢肌膚擦傷,當大鯢爬行活動時,因尾部不停地擺動,更易受損。
(三)放養規格大小懸殊的影響
一般來說人工放養大鯢的密度比較大,如規格大小相差懸殊,餌料缺乏時,常為爭食而發生格鬥,個體小的爭食能力較弱,常遭受大個體的攻擊和撕咬,其尾部又常是受攻擊的對象。
(四)餌料營養不良的影響
大鯢屬肉食性兩棲動物,常以動物性餌料為主食,當所投喂的餌料適口性較差,又缺乏必需的營養成份,尤其是動物蛋白質及某些微量元素,如鋅、鐵、鈣、微生素等,會誘發大鯢相互之間的殘殺。
二、大鯢爛尾病癥狀
大鯢患此病初期,尾柄基部至尾部末端常出現紅色小點或紅色斑點狀,周圍組織充血發炎,表皮略呈灰白色,當病期過長,形成瘡樣病竈,病竈處常粘附大量病原菌及雜物,嚴重時病竈部位出現肌肉壞死,尾部骨骼外露,病鯢食欲減退或停止進食,活動能力明顯減弱,尾部擺動無力,不久便會死亡。
三、預防方法
(一)營造舒適的環境條件
在修建養鯢場時應考慮到光照,排灌水管、餌料臺、棲息陸地等設施。由於大鯢具有喜獨居怕光照的特性,池內可用磚頭砌成多個人工洞道,洞口直徑12~20cm,洞內較寬敞,洞壁盡可能做得光滑,養鯢池建成後不能立即放養鯢種,因為新水泥池有較強的鹼性,而大鯢適宜的ph值為6~7。
可將新建成的水泥池註滿水,連續浸泡2~3天,再放幹,並重複數次,使池水ph值接近中性及池壁、洞壁粘上一層光滑的附着物時,再投放鯢種。
(二)消毒處理
鯢種放養前應用1%濃度的竜膽紫藥水作消毒處理,其方法是藥與水的比為1∶100兌好後,將鯢種浸洗20分鐘,竜膽紫藥水對大鯢皮膚刺激小,可有效地防止真菌和細菌的體表感染。
(三)控製水質與水溫
養鯢池水質要保持清爽,無污染,盡可能地應用溪水或清泉水。並做到定期更換池水,條件允許時,養鯢池可保持有常年流水。大鯢適宜生長水溫為14℃~28℃,炎熱夏季,更換池水顯得更為重要。
(四)放養個體規格整齊
現階段的鯢種來源,均由人工繁殖,個體規格基本一致,但經過一段時間的飼養,個體大小差別越來越明顯。這時應進行篩選,分級分池飼養,可避免以大欺少,以強欺弱的現象發生。
(五)投喂優質餌料
大鯢餌料應富含蛋白質及微量元素等營養成份,如鮮活水魚蝦、動物內臟、動物血液、下腳料等是大鯢的好餌料。投喂餌料時堅持“定時、定位、定質、定量”的科學投喂方法,切忌將動物內臟、血塊、下腳料等直接投入水中,否則,易造成對水體的污染,既要防止餌料浪費,又要防止部分個體吃不到或吃不好。
四、治療方法
(一)當發現大鯢患爛尾病時,應及時將病鯢隔離飼養,如不分開飼養而後患無窮,有可能殃及整個養鯢場。一是病原體在池水中不斷擴散,感染其他個體;二是健康個體隨時都可吸吮病鯢患處的血液,致使病鯢病情愈加嚴重,並將病原體傳染給健康個體。
(二)用強氯精0.3~0.4ppm濃度或二氧化氯0.2~0.3ppm濃度全池潑灑(包括棲息陸地、餌料臺等)每天一次,連用3~4天為一療程。
(三)對病情較重的大鯢,先用15~25ppm濃度高錳酸鉀或0.3~0.5ppm孔雀石緑溶液浸洗病鯢15~20分鐘,並徹底清洗創傷表面的附着物,隨後用消治竜軟膏或硫磺軟膏等消炎藥物塗敷患處,每天一次,4~7天可治愈。
(四)用氯黴素2~3g十卡那原粉2g+vc2g+ve2g+vb2g(每公斤體重用藥量),將上述藥物均勻拌入餌料中投喂,連用3~4天。 |
同名小吃 The same name snacks |
山東菏澤的一種小吃。
用涼粉做成小小的水滴狀,也類似於小小的魚,因此叫娃娃魚。
做的時候將娃娃魚煮熟,將碗內放入醬油、醋、孜然等調料,將煮熟的娃娃魚盛入碗內即可。
一碗小小的、白白的、彈性十足、稍一動便不停遊的娃娃魚,用勺子食用,可根據自己的口味添加調料。 |
|
【中文名稱】:大鯢
【拉丁學名】:Andrias davidianus
【俗名】:娃娃魚,人魚,孩兒魚,狗魚,鱈魚,腳魚,啼魚,臘狗
【國傢重點保護動物級別】:二級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待定(I)
【特有種】:是
【瀕危等級】:瀕危
【瀕危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附錄I
【生態環境】:山溪或水潭中
【海拔上限】: 2800米
【海拔下限】: 100米
【緻危因素】:因為貿易被捕獵,作為醫藥成分被捕獵,作為食物被捕獵,回遊被切斷,環境污染
【保護措施】:人工飼養,人工繁殖,國傢級等級,已有保護區
【國內分佈】:寧夏,河北, 山西, 江蘇,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河南, 湖北, 湖南, 廣東, 廣西, 四川, 貴州, 雲南, 陝西, 甘肅, 青海,遼寧
大鯢是世界上現存最大的也是最珍貴的兩棲動物。它的叫聲很像幼兒哭聲,因此人們又叫它“娃娃魚”,是國傢二類保護水生野生動物,是農業産業化和特色農業重點開發品種;是野生動物基因保護品種。二十多年來,娃娃魚尚未實現規模化繁殖。對此,我們深入研究了娃娃魚的發育生物學,發育神經生理學及繁殖生物學等基礎學理論。運用現代分子生物學、基因學等新技術,創新了娃娃魚繁殖技術,實現了娃娃魚規模化繁殖,這對保護、增殖其資源提供了一個技術平臺。 |
|
動物界 Fauna →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 脊椎動物亞門 Vertebrata → 兩棲綱 Amphibia → 有尾目 Caudata → 隱鰓鯢亞目 Cryptobranchoidea → 隱鰓鯢科 Cryptobrachidae → 大鯢屬 Andrias → 大鯢 Andrias davidianus |
|
大鯢生性兇猛,肉食性,以水生昆蟲、魚、蟹、蝦、蛙、蛇、鱉、鼠、鳥等為食。捕食方式為“守株待兔”。大鯢夜間靜守在灘口石堆中,一旦發現獵物經過時,便進行突然襲擊,因它口中的牙齒又尖又密,獵物進入口內後很難逃掉。它的牙齒不能咀嚼,衹是張口將食物囫圇吞下,然後在胃中慢慢消化。娃娃魚有很強的耐饑本領,飼養在清涼的水中二、三年不進食也不會餓死。它同時也能暴食,飽餐一頓可增加體重的五分之一。食物缺乏時,還會出現同類相殘的現象,甚至以卵充饑。 |
|
中國大鯢除新疆、西藏、內蒙、吉林、遼寧、臺灣未見報道外,其餘省區都有分佈,主要産於長江、黃河及珠江中上遊支流的山澗溪流中,一般都匿居在山溪的石隙間,洞穴位於水面以下。叫聲也似嬰兒啼哭,故俗稱“娃娃魚”。
中國大鯢原産地自然分佈主要集中在我國的四大區域:一是湖南張傢界、江永、嶽陽和湘西自治州;二是湖北房縣、神農架;三是陝西安康、漢中、商洛;四是貴州遵義和四川宜賓、文興等地。其他零星分佈於湖北鶴峰、恩施,江西靖安、廣西柳州、玉林,甘肅文縣,河南盧氏縣、蒿縣,貴州黔東南,其中貴州貴陽貴定縣岩下鄉成為“中國娃娃魚之鄉”。據統計,大鯢自然資源藴藏量約為9萬尾,以丘陵山區資源量為多,在經濟發達地區由於工業污染的加劇,資源更顯不足。 |
|
雌鯢每年7~8月間産卵,卵産於岩石洞內,每尾産卵300枚以上,剩下的撫育任務就交給了雄鯢。雄鯢把身體麯成半圓狀,將卵圍住,以免被水衝走或遭受敵害,直至2~3周後孵化出幼鯢,15—40天後,小“娃娃魚”分散生活,雄鯢纔肯離去。大鯢的壽命在兩棲動物中也是最長的,在人工飼養的條件下,能活130年之久。 |
|
我國地域遼闊、地貌復雜、河流縱橫、湖泊衆多、氣候多樣,為各種生物及生態係統類型的形成與發展提供了優越的自然條件,從而成為世界上生物多樣性最為豐富的國傢之一。 我國的生態係統主要包括森林、草原、荒漠、農田、濕地及海洋六大類型。其中森林是最重要的陸地生態係統,她藴藏了大量的生物物種,是生物多樣性最為豐富的生態係統類型。我國的森林類型繁多、功能齊備,對中國乃至全球的環境和氣候都具有特別重要的影響。我國的森林按氣候帶分佈從北嚮南有寒溫帶針葉林、溫帶針闊葉混交林、暖溫帶落葉林和針葉林、亞熱帶常緑闊葉。
中國大鯢的野生資源。有人估計全國總的蓄積量為5萬尾,真正的野生大鯢仍在大自然中可能未達到5萬尾,當然比較切合實際的數有待於深入的調查研究來評估;大鯢的人工繁殖全國每年繁殖量,有人報道為10萬尾,現在人工繁育已經突破20萬尾。
要高度重視拯救與保護大鯢的種質資源,因為有“種”纔有苗,不然,則會變成無源之水,無本之木。也就是說大鯢的苗種繁育,首先要從種質資源的源頭抓起,要迅速建立中國大鯢種質資源庫與中國大鯢原種繁育基地,徹底解决大鯢苗種繁育的“種源”問題。
中國首座大鯢生態園日前在江西省靖安縣三爪侖國傢示範森林公園內開工建設。該項目總投資1500萬元、占地面積80公頃,是國傢農業部重點建設項目。
該項目首期工程將在今年10月完成,可形成年繁養大鯢5萬尾、救護大鯢1000尾的能力。生態園集大鯢資源保護、養殖觀賞、旅遊休閑、文化交流及開發利用為一體,在全國開創了綜合性保護開發利用大鯢資源先例。
靖安縣是中國大鯢資源的主要産地,是獨有的“中國娃娃魚之鄉”。該縣在全國第一個發佈保護大鯢佈告,第一個設立大鯢自然保護區,第一個建立專門的大鯢研究所,第一個人工繁育出大鯢子一代、子二代、子三代。2001年,靖安又將娃娃魚定為縣吉祥物予以保護。 |
|
生物 | 動物 | 有尾目 | 隱鰓鯢科 | 兩棲動物 | 中國 | 張傢界 | 娃娃魚 | 中國娃娃魚 | 馴養 | 諾水河 | 繁育研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