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地圖 |
|
|
大連大學投訴電話大連市旅遊投訴電話:0411-84339970
遼寧省旅遊投訴電話:024-86230222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
大連大學是一所服務大連、面嚮全國,擁有教育、文、史、法、理、工、醫、經濟、管理和哲學10大學科門類的多學科綜合性普通高等學校。學校成立於1987年10月,1995年在大連經濟技術開發區新建了占地108萬平方米、建築面積30餘萬平方米的新校園。2003年9月,大連大學成為碩士學位授權單位。
大連大學現有21個學院,41個本科專業,35個碩士點,專任教師900餘人。全日製在校學生近14000人,國際文化交流學院有外國留學生240餘人,成人教育學院有本專科在校學生4000餘人,大連大學另設附屬衛生學校、附屬中學和3所三級甲等附屬醫院。
大連大學始終把建設高素質的師資隊伍放在首位,努力為學校積聚豐厚的人才資本。學校專任教師中正高職185人,博士183人,師資隊伍結構産生的深刻變化使科研水平、教學質量顯著提高,學校的學術氛圍、文化理念等軟環境建設也産生了質的飛躍。學校被市政府確定為大連市“人才儲備基地”。
近年來,學校利用多學科的綜合優勢,註重專業建設,優化與整合課程體係,為學生提供了“因材施教、教學相長”的學習環境。學生培養質量明顯提高,考取研究生比率和一次性就業率逐年上升。在國際、國內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全國英語、合唱比賽等各種科技、文體比賽中均取得優異成績。
大連大學現已建成信息科學與工程實驗室、生物有機化學實驗室、智能信息處理實驗室3個省和省級高校重點實驗室,有生物醫學材料示範中心、結構與岩土工程技術示範中心2個省級示範中心,有中國古代社會思想與文化研究中心1個省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地。有先進設計技術中心等5個校級重點學科基地、19個實驗室及38個科研所(中心)。近年來學校共承擔國傢級各類基金課題60餘項,近年來,獲批的國傢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數均列遼寧省60餘所高校中的前列,國傢科技攻關重點課題取得突破。目前在研的國傢級科研項目60餘項。
大連大學註重塑造先進的大學精神,積極樹立現代文化模式,大力倡導求實的文化理念,努力建設以素質教育博物館和紀念園為標志的文化載體,充分調動師生結合素質教育開展文化建設活動的積極性。
大連大學註重吸引國外智力,積極開展國際間交流與合作。先後與日本金澤大學、美國特洛伊州立大學、澳大利亞南十字星大學等20餘所高校建立友好合作關係,聘請外國專傢與知名學者來校任教、講學、訪問,學校也組團或派教師出國進修、考察及學術交流。
目前,大連大學已經進入了上層次、上水平、建特色的新的發展階段。為此,學校正在製訂的“十一五”規劃的定位是:以本科教育為主體,適度發展研究生教育,辦好為地方服務的高職教育和繼續教育,形成多層次、多類型教育相結合的教育體係,不斷提高辦學水平和綜合實力,經過五年努力,使學校成為在大連及遼寧地區有一定影響,有明顯優勢和特色的地方綜合性教學型大學。 |
|
校訓:文明、自強、求實、創新
文明是時代對人才的呼喚,也是我們學校應該追求的特色。未來的世界充滿激烈的競爭。什麽是最強的競爭力?文明是最強的競爭力。靠文明鑄成的綜合素質,把高度科學文明精神融入每個人的血液,中華民族才能像奔流不息的黃河永遠嚮前!大連大學才能實現跨越式發展!
自強是中華民族從屈辱到自強的靈魂,也是大連大學近年來取得重大進步的精神支柱。消極等待,怨天有人,永遠不能成為強者。越是睏難,就越要自己努力,越是後來者就越要自強不息,這纔是大連大學當前和永遠倡導的精神狀態。
求是是歷代偉大革命導師提倡的思想方法。我們前面的路很長,建設一所優秀大學的任務還很艱巨。衹有不倦地學習,崇尚科學,追求真理,把解放思想、堅持改革的氣魄和嚴謹治學、求真務實的科學態度結合起來,我們才能進步,事業才能發展。
創新是歷史前進的鑰匙。時代在飛速前進,事物在不斷變化,衹憑前人的經驗,照搬別人的成果而缺乏研究問題的能力,缺乏超越意識和主體意識,就衹能永遠跟在別人的後面爬行,我們大連大學就是要有自己的個性,自己的特色,自己的語言,自己的行動。
校徽: |
|
連大簡介
原大連大學始建於1949 年4 月;1950 年7 月原大連大學建製撤銷,原大連大學工學院校址
大連大學工學院獨立為大連理工大學,
大連大學醫學院獨立為大連醫科大學,
大連大學科學研究所獨立為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1987年10月在原大連理工大學分校的基礎上,合併了大連醫學、師範等專科學校,組建了新的大連大原大連大學醫學院校址學。大連市委、市政府對大連大學高度重視,時任大連市副市長的趙亞平教授出任新大連大學的首任校長、黨委書記。
多年來,大連大學在先進大學文化的引領下下,秉承“讓每一個人都成功”的核心理念,堅持“面嚮未來,發展是硬道理”的科學發展觀,實現了歷史性的跨越。大連大學是一所擁有哲、法、經原大連大學師範學院校址濟、教育、文、史、理、工、醫、管理10大學科門類的綜合性普通高等學校。現有24個學院,42個本科專業,35個碩士點。全日製在校學生10000餘人,其中專科1800人,音樂學院1400人,美術學院1200人,體育學院800人,國際學員1000人,碩士研究生、外國留學生、成人教育學院學生5700餘人,主要以非本科或非正規本科生為主,大連大學有附屬中山醫院、附屬新華醫院2所三級甲等直屬附屬醫院。
大連大學始終把建設高素質的師資隊伍放在首位,努力為學校積聚豐厚的人才資本。學校現有教職工和醫護人員3300餘人,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343人,列遼寧省70餘所高校中的前列。專任教師中有中國工程院院士 1人,有博士生導師16人,正高職人員308人,副高職人員830人。國傢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 、國傢百千萬人才工程百人層次人選入選者、教育部優秀青年教師資助計劃入選者 、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師奬” 獲得者4人,全國優秀教師1人,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14人,遼寧省高等學校教學名師奬獲得者3人、遼寧省百千萬人才工程百人層次人選12人。師資隊伍結構産生的深刻變化使科研水平、教學質量顯著提高,學校的學術氛圍、文化理念等軟環境建設也産生了質的飛躍。學校被市政府確定為大連市“人才儲備基地”。
學校利用多學科的綜合優勢,註重專業建設,優化與整合課程體係,為學生提供了“因材施教、教學相長”的學習環境。學生培養質量明顯提高,考取研究生比率和一次性就業率逐年上升。在國際、國內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亞太大學生機器人大賽、“挑戰杯”創業計劃大賽、全國高校機械創新設計大賽、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大賽、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舒曼國際青少年鋼琴比賽、CCTV模特電視大賽、全國青年學生室內設計大賽等各種科技、文體比賽中均取得優異成績。學校建有國傢大學生素質教育基地、國傢級大學基礎物理實驗示範中心、國傢級高校特色專業建設點等一批國傢級基地;建有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及培養基地5個,省級精品課程13門,省微電子通信與IT産業人才培養、培訓基地。2005年以來,學校獲得國傢級、遼寧省教學成果奬15項,啓動校級教改課題332項,建有226個穩定的教學實踐基地。
大連大學註重塑造先進的大學精神,積極樹立現代文化模式,大力倡導求實的文化理念,努力建設以素質教育博物館和紀念園為標志的文化載體,充分調動師生結合素質教育開展文化建設活動的積極性。
大連大學有計算機應用、有機化學、專門史、結構工程、機械製造、企業管理、外科學7個遼寧省省級重點學科、重點培育學科;已建成遼寧省智能信息處理重點實驗室、遼寧省生物有機化學重點實驗室、遼寧省復雜結構體係災害預測與防治重點實驗室、遼寧省高校岩土與結構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遼寧省高校生物物理學實驗室、遼寧省高校通信與信號處理重點實驗室、遼寧省生物材料醫學研究中心、遼寧省高校中國古代社會與思想文化研究中心10個部、省級重點實驗室、工程中心及人文社科基地。近年來,學校承擔一批國傢863和973項目、國傢自然科學基金級和國傢社科基金項目、國傢支撐計劃項目等,其中國傢863、973項目和國傢科技攻關計劃項目近30項,國傢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基金項目116項;學校獲國傢科技進步二等奬2 項,國防、軍隊科技進步一、二等奬6項,省部級自然科學和科技進步一、二等奬16項,列遼寧省80餘所高校的前列。
學校總占地面積128.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50.3萬平方米,圖書館面積2.16萬平方米,館藏圖書135.4萬餘册。由綜合體育館、中心體育館、網球館、遊泳館等組成的體育場館面積達2.07萬平方米,體育設施達到國際比賽標準,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美國田徑隊的訓練基地。
大連大學註重吸引國外智力,積極開展國際間交流與合作。先後與日本築波大學、中央大學、名古屋外國語大學、北陸先端科技大學院大學、金澤大學,美國特洛伊州立大學,韓國中南大學院、群山大學、昌原大學校、鮮文大學等50餘所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友好合作關係,聘請外國專傢與知名學者來校任教、講學、訪問,學校也組團或派教師出國進修、考察及學術交流。
目前,大連大學已經進入了上層次、上水平、建特色的新的發展階段。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學校工作的指導思想——全面貫徹黨和國傢的教育方針,積極探索和尊重高等學校辦學規律,實施“質量立校,人才強校,文化興校,依法治校”的辦學方略,以學科建設為竜頭,以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為核心,以文化建設和隊伍建設為基礎,以管理創新和辦學資源多元化為保障,以加快內涵發展為主題,以改革創新為動力,立足大連,面嚮遼寧,服務全國,努力培養“會做人、會學習、能做事”的應用型人才,不斷提高學校的整體辦學水平和教育質量。抓住國傢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建設大連東北亞國際港運中心的雙重歷史性機遇,依托遼寧省五點一綫沿海發展戰略,結合大連市Intel微電子基地、軟件與服務外包基地、現代裝備製造基地、區域金融與物流中心、最佳旅遊中心建設的實際需求,實施人才強校戰略,到“十一五”末期,將學校建成有一定優勢和鮮明特色、在遼寧地區有較大影響的綜合性大學;經過10到15年的努力,將學校辦成綜合優勢明顯、學科特色鮮明,在全國有一定影響的教學研究型綜合性大學。 |
|
大連大學博物館文化理念
衹有大樓,不是大學,有了大師纔是大學。
衹有大師不是優秀的大學,有了優秀的大學文化纔是優秀的大學。
衹有少數人的成功不是成功,有了每個人的成功纔是成功。
學校成功的關鍵在於不甘落後、自強不息、在於抓住機遇、跨越發展。
每個人都能成功的關鍵,在於每個人都能正確的對待自己,正確對待別人,正確對待集體和社會,其中更重要的是領導幹部能承認每個人的個性,尊重每個人的情感,關心每個人的發展。
大學不同於企業和其他部門最明顯的地方,是大學的一切活動都要始終把註意力投嚮學生的需求,學生的發展。衹有把對學生成功的關懷融入到我們的教學,融入到我們的管理裏面去,這樣的改革纔有價值。
理念核心——讓每一個人都成功。
【現任領導】
國傢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鐘樓)黨委書記 王志強
校 長 潘成勝
副 書 記 劉正寧
副 校 長 王文波
苑 迅
王一波
李玉光
校長助理 宋 力
宋協毅
麻鳳海 |
|
日 期 友 好 作 對 象
1995 年 03 月 10 日 阪南大學産業經濟研究所(日本)
1995 年 03 月 25 日 經營技術指導研究所(韓國)
1995 年 09 月 05 日 秋明大學(俄羅斯)
1995 年 09 月 28 日 鮮文大學(韓國)
1995 年 10 月 23 日 得剋薩斯教育學院(美國)
1997 年 07 月 02 日 符拉迪沃斯托剋經濟大學(俄羅斯)
1997 年 07 月 05 日 法國高級服裝工會(法國)
1998 年 04 月 17 日 阪南大學(日本)
1998 年 06 月 15 日 亞洲國際公開大學(澳門)
1998 年 11 月 30 日 北溫哥華華凱璞瀾諾教育學院(加拿大)
1999 年 02 月 23 日 基督教堂城教育學院(新西蘭)
1999 年 04 月 14 日 長崎純心大學(日本)
1999 年 05 月 05 日 查理 · 斯竇大學(澳大利亞)
1999 年 06 月 08 日 長崎綜合科學大學(日本)
1999 年 06 月 18 日 愛達和大學(美國)
1999 年 07 月 03 日 九州文化學院(日本)
1999 年 12 月 24 日 羽衣學院短期大學(日本)
2001 年 03 月 08 日 金澤大學(日本)
2001 年 09 月 01 日 日本海國際交流中心(日本)
2002 年 03 月 09 日 山梨英和大學(日本)
2002 年 03 月 17 日 群山大學(韓國)
2002 年 05 月 24 日 奧剋蘭大學(美國)
2002 年 10 月 24 日 特洛伊州立大學(美國)
2003 年 04 月 04 日 布蘭登大學(加拿大)
2003 年 06 月 30 日 島根大學(日本)
2003 年 07 月 01 日南十字星大學(澳大利亞)
2003 年 10 月 16 日 基督城教育學院(新西蘭)
2004 年 02 月 05 日 名古屋外國語大學(日本)
2004 年 02 月 17 日 精神文化研究院(韓國)
2004 年 04 月 27 日 宇部創新大學(日本)
2004 年 05 月 04 日 東義大學(韓國)
2004 年 05 月 21 日 中央大學(日本)
2004 年 08 月 20 日 山口大學(日本)
2005 年 01 月 11 日 東京服飾專門學校(日本)
2005 年 03 月 14 日 昌原大學校(韓國)
2005 年 04 月 01 日 愛知學院大學(日本)
2005 年 04 月 04 日 北陸尖端科學技術研究院大學(日本)
2005 年 04 月 08 日 宮城大學(日本)
2005 年 04 月 11 日 西南女學院大學(日本)
2005 年 07 月 15 日 北陸大學(日本)
2005 年 10 月 13 日 石川縣立大學(日本)
2005 年 10 月 18 日 國際教育文化院(韓國)
2005 年 12 月 19 日 蒙納士大學(澳大利亞)
2005 年 12 月 23 日 忠南大學校(韓國)
2006 年 06 月 28 日 加州路德大學(美國)
2006 年 08 月 23 日 順天鄉大學(韓國)
2006 年 09 月 13 日 國立格裏菲思大學(澳大利亞)
2006 年 11 月 17 日 岡山商科大學(日本)
2007 年 02 月 18 日 築波大學(日本)
2007 年 03 月 12 日 國際平和大學院大學(韓國)
2007 年 07 月 24 日 大真大學校(韓國)
2007 年 09 月 14 日 相愛大學(日本)
2007 年 11 月 16 日 國際腦教育綜合大學院(韓國)
2008 年 03 月 18 日 布魯內爾大學(英國)
2008 年 03 月 27 日 廣島大學(日本) |
|
教學單位
醫學院 人文學部(法學院、社科部、文學院、歷史學院) 體育學院 英語學院 建築工程學院 信息工程學院 國際學院 日語學院 藝術研究院 經濟管理學院 音樂學院 師範學院 生物工程學院 國際文化交流學院 美術學院 旅遊學院 機械工程學院 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 女子學院 研究生部 職業技術學院 環境與化學工程學院
機關單位
教務處 財務處 保衛處 審計處 學生處 總務處 工會 離退休處 人事處 設備處 産業處 黨委工作部 團委 外事處 監察處 學校辦公室 紀委 基建處 科技處 人文社科處
教輔單位
圖書館 校 報 電教中心 檔案館 門診部 學 報 動物中心 高教所
直屬單位
成教學院 衛生學校 附屬新華醫院 附屬中山醫院
其它單位
校園網建設辦公室 學科辦 文化建設辦公室 大連大學博物館 人才辦 交通運輸服務中心 招生就業指導中心 宿舍管理中心 大連大學科技開發總公司 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 愛衛會辦公室 婦女委員會 國傢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
重點實驗室
生物有機化學重點實驗室 信息科學與工程重點實驗室 醫學研究中心
研究中心
省圖學學會 先進設計中心 土木研究中心 東北史中心 文化研究中心 性別研究中心 綜合研究中心 循環經濟工程研究院 |
|
截至2005年,共有社團82個,分佈全校14個院係。
其中文體類社團45個,例如:鴻繹劇社、陽光劇社等文藝社團都多次在校內舉行了專場活動,健美操協會、武術協會等體育社團曾組織過周五健美操廣場、晨曦太極等健康活動。這些社團豐富了校園文化生活,開展了積極、健康的活動,使同學在活動中體會到了樂趣。
公益類社團16個,分佈全校各個院係,如碧宇環保協會、青年志願者協會,踐行志願精神和環保精神,他們用實際行動愛護我們的校園,用愛心感動身邊的每一個人,立足本校,服務社會。
科技類社團4個,他們積極參與到學科建設和大學生創新立項活動當中,把自己的專業知識和創新能力充分的相結合,組織科技展等豐富多彩的活動,在各類活動和大賽中都取得了優異的成績。
學研類社團9個,這些社團擴展了學生的知識領域,使不同專業之間的同學能夠進行知識互補,如英語協會,數學協會等,使各個專業的同學都更多的瞭解到了課外知識。
實踐類社團8個,組織各種社會實踐和調研活動,發揮專業優勢,與學科內老師及時交流,分析現實問題,在實踐中總結經驗,並將其運用到自己所學的專業中來。
同時學校擁有大學生工作室90餘所,豐富校園文化,開拓學生視野,提高實踐能力。 |
|
高滿堂
高滿堂高滿堂,1955年鼕至生於大連,下過鄉、讀過大學、當過老師、寫過小說,現為大連電視臺電視劇製作中心國傢一級編劇。創作電影四部;電視劇五百部(集),中短篇電視劇《午夜有軌電車》、《相依年年》、《遠山遠水》獲得第五屆亞洲電視節金奬、第三十九屆亞廣聯ABU娛樂類金奬、“飛天奬”一等奬。長篇電視劇《小樓風景》、《抉擇》、《突圍》獲得“飛天奬”、全國“五個一工程奬”、“金鷹奬”。個人獲得全國“電視百佳”、遼寧省優秀專傢稱號。
有人叫他平民作傢。
有人叫他金牌編劇。
傳說中他的稿酬創了中國新高。
傳說中他還有一個背後的助手。
千萬別跟他提《闖關東》。
否則他會忿忿地說:“也不回去翻翻,我高滿堂在《闖關東》之前早就火了。”
“我不重複自己!”高滿堂討厭重複,每一次創作,他都在尋找不一樣的視角。在他的最新力作《天大地大》裏,雖然與《闖關東》一樣,都是平民史詩,同樣都是艱苦卓絶的抗戰奮鬥史,《天大地大》卻講出了一番別有風味的真實故事。用高滿堂的話說,“我的好作品不止一部,就這部作品來說,我覺得我在嚮上走。”為了尋找一個不同於以往抗戰題材的角度,高滿堂前往黑竜江山邊的小村莊,尋訪當年抗日民間英雄,整理出了大量真實的歷史事件。這部另類抗戰題材的電視劇全綫突破了抗戰題材的固有模式,添加了其他作品無法比擬的喜劇色彩。
高滿堂用輕鬆真實的筆調勾畫出了東北民間小人物在面對外敵侵略、國傢即將傾覆時,所表現出的令人嘖嘖稱嘆的機智與民族氣節。
入行25年,在他的心裏,一直有一個夢想在召喚着他,就是:“要寫出別人沒有認識到的東西。”為了這個夢想,這個當年從山東闖到大連的關東漢子,這個當年窩在十平米的小平房裏筆耕不輟的文學青年,這個如今已經開上好車住上大房子的“金牌編劇”,依舊執着着一顆不肯媚俗的心,躲在他的小屋裏孜孜不倦地書寫着他的下一個故事。
高滿堂作品一覽:
《傢有九鳳》 《闖關東》 《大工匠》 《常回傢看看》 《天大地大》 《錯愛》
素素素素
姓 名: 素素
性 別: 女
出生年月:1955年4月2日
現為中國作傢協會會員,中國散文學會會員,遼寧省作傢協會理事,遼寧省散文學會理事,大連市散文學會副會長,大連市作傢協會副主席,大連日報高級編輯。
已出版的散文有《北方女孩》、《女人書簡》、《素素心羽》、《相知天涯近》、《與你私語》、《獨語東北》、《女人心緒》、《佛眼》和《歐洲細節》等9部。
其創作的散文《北方女孩》於1989年獲“全國青年散文大奬賽”銀奬,《佛眼》於1994年獲“全國散文大賽”一等奬。1996年,獲“第四屆遼寧省優秀青年作傢奬”。2002年,其散文集《獨語東北》獲中國“首屆冰心散文奬”、遼寧文學奬“遼河散文奬”。《獨語東北》獲第三屆魯迅文學奬全國優秀散文、雜文奬。 |
|
學校主頁:http://www.dlu.edu.cn/
教務處首頁:http://202.199.155.1/
圖書館主頁:http://ldlu.dlu.edu.cn/
《大連大學報》:http://202.199.159.216/
海天白雲論壇: http://bbs.dlu.edu.cn/
大連大學評估網:http://202.199.159.243/article/index.asp
大連大學沁苑工作室網址:http://www.qinyuaner.cn/
大連大學就業指導中心網址:http://zsjy.dlu.edu.cn/
大連大學招生網:http://zsjy.dlu.edu.cn/zsw/
大連大學學生處:http://202.199.159.202/ |
|
美術 | 美術學院 | 山東 | 人物 | 學者 | 書法傢 | 大連 | 名人 | 民進 | 政治人物 | 音樂 | 教育 | 藝術 | 畫傢 | 藝術傢 | 畫院 | 長號 | 大學 | 高校 | 醫學院 | 醫院 | 附屬醫院 | 醫療衛生 | 物理 | 物理學院 | 校長 | 更多結果... |
|
|
大連大學生 | 大連大學學報 | 大連大學文學院 | 大連大學法學院 | 大連大學檔案館 | 大連大學博物館 | 大連大學醫學院 | 大連大學圖書館 | 大連大學附屬醫院 | 大連大學師範學院 | 大連大學英語學院 | 大連大學歷史學院 | 大連大學體育學院 | 大連大學女子學院 | 大連大學國際學院 | 大連大學旅遊學院 | 大連大學音樂學院 | 大連大學美術學院 | 大連大學土建學院 | 大連大學雲南分院 | 大連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 大連大學藝術研究院 | 大連大學日本語言文化學院 | 大連大學信息工程學院 | 大連大學建築工程學院 | 大連大學機械工程學院 | 大連大學生物工程學院 | 大連大學成人教育學院 | 大連大學附屬口腔醫院 | 大連大學附屬中山醫院 | 大連大學附屬新華醫院 | 遼寧大連大學附屬中山醫院 | 大連大學附屬醫院分院 | 大連大學醫學院老年病醫院 | 大連大學醫學院附屬醫院 | 大連大學醫學院機能實驗室 | 大連大學醫學院護理實驗室 | 大連大學醫學院形態實驗室 | 大連大學醫學院院辦 | 大連大學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 | 大連大學環境與化學工程學院 | 大連大學創想房地産開發有限公司 | 大連大學成人教育學院培訓部 | 大連大學成人教育學院培訓中心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