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 > 大連商品交易所
目錄
No. 1
  中國最大的農産品期貨交易所,全球第二大大豆期貨市場:
  大連商品交易所(dalian commodity exchange,縮寫:dce)
  大連商品交易所網址:http://www.dce.com.cn
  大連商品交易所簡介大連商品交易所成立於1993年2月28日,是經國務院批準的三傢期貨交易所之一,是實行自律性管理的法人。成立以來,大商所始終堅持規範管理、依法治市,保持了持續穩健的發展,成為中國最大的農産品期貨交易所。
  經中國證監會批準,大商所目前的交易品種有玉米、黃大豆1號、黃大豆2號、豆粕、豆油、啤酒大麥,正式挂牌交易的品種是玉米、黃大豆1號、黃大豆2號、豆粕和豆油。開業至2005年底,大商所纍计成交期貨合約7.9億張,纍计成交額22.6萬億元。大商所目前已發展成世界第二大大豆期貨市場。
  近年來,大商所國際交流與合作不斷拓展,分別與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東京𠔌物商品交易所(tge)、東京工業品交易所(tocom)、巴西期貨交易所(bm&f)、芝加哥期權交易所(cboe)、日本中部商品交易所(c-com)、芝加哥商業交易所(cme)簽署合作諒解備忘錄和合作意嚮書,在信息共享、市場開發等方面積極與國際期貨機構展開全方位合作。
  多年來,大連期貨市場規範穩健運行,有力地保障了期貨市場功能的發揮,玉米和大豆期貨價格已成為國內玉米、大豆市場的權威價格,在保護農民利益、引導農産品生産與流通、為市場主體提供避險工具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為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和糧食市場體製改革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大連商品交易所機構設置
  辦公室(與黨委辦公室、紀檢監察辦、工會辦公室合署辦公)
  負責組織、協調全所的日常工作,處理所領導及辦公室日常行政事務;負責草擬領導講話等重要文字材料;負責公文審核、文件及檔案資料管理;負責重要事項的催辦、督辦工作;負責統籌和協調重要接待及交易所綜合會議和大型活動的會務工作;負責與上級部門、地方政府及有關方面的協調、聯絡工作;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負責黨委辦公室、紀檢辦公室、工會辦公室日常工作;負責理事會日常事務;承擔保密委員會辦公室職責。
  交易部
  負責期貨、期權交易制度研究與設計、交易風險控製及制度設計;負責交易大廳管理、交易參數、交易編碼等日常交易運作管理;負責會員會籍、出市代表、席位管理,為會員和投資者提供交易服務。
  交割部
  負責交割流程業務管理,主要包括質檢管理、倉單管理、倉庫抵押金及保證金管理、套期保值等業務管理;組織實物交割的實施,防範和化解交割風險;負責檢查、監督和管理交割倉庫;負責交割業務制度、規則以及現貨市場相關問題研究;負責指導三個市場發展與服務總部做好交割倉庫管理的有關工作。
  結算部
  負責每日交易清算和結算服務,主要包括辦理日常交易、交割結算業務,資金往來匯劃業務,質押業務及保證金管理;負責編製結算帳表,統計、報告交易結算情況;負責監督結算銀行期貨業務;負責期貨結算制度研究,控製結算風險。
  技術部
  負責交易所信息係統(含基礎設施、服務器、網絡、數據庫、信息安全等)的建設(軟件開發除外)、運行維護和管理;負責交易所、會員單位的技術支持服務;負責交易所新建項目的基礎設施、服務器、網絡、數據庫、信息安全等係統的設計、實施及集成工作。
  信息部
  負責交易所數據信息的分析、利用、統計和報送;負責期貨市場、現貨市場和相關行業的信息採集、組織、整理與分析研究;負責網站管理;負責交易所對外宣傳的策劃、組織和實施,與媒體進行溝通和協調。
  規劃研究部
  負責交易所發展戰略研究以及相關政策研究;負責新品種規劃研究;負責國內外市場比較研究;負責博士後工作站的日常管理;承擔市場發展創新委員會辦公室職責。
  市場發展部
  負責研究製定交易所市場開發戰略規劃;負責三個發展與服務總部所轄區域以外地區的市場開發工作,組織市場調研,搜集和分析市場反饋;負責全所市場宣傳資料的編寫、製作和管理;負責全所市場培訓以及市場服務工作的組織和協調;負責指導和協調三個市場發展與服務總部的市場開發工作。
  法律事務部
  負責組織擬訂和完善交易所的章程、規則和實施細則;審理違規、違約事件;負責司法協助、出證,代表交易所對外進行法律訴訟;負責市場糾紛調解工作;審核交易所出臺的規章、法律文件;監督和協調交易所各部門有關法律、法規、規章、政策的執行;對會員和客戶進行期貨相關法律知識培訓。
  監察部
  負責監控市場風險,防止市場操縱;對會員、客戶遵守交易所業務規則情況進行監督檢查;負責調查各類市場違規、違約行為;受理信訪、投訴;配合證監會係統及其他相關部門開展市場監管事務;對市場參與主體進行風險教育和培訓;承擔市場風險防範委員會辦公室職責。
  財務部
  負責交易所各項財務活動的管理、並指導監督直屬單位的財務管理工作;負責建立、健全並執行交易所各項財務管理規章制度,組織實施交易所預算管理、編製年度預决算;負責資金籌措與使用,進行會計核算與財務分析;參與資産購置、資産管理、工資福利制度等工作;承擔財務工作委員會辦公室職責。
  人力資源部
  負責交易所人力資源規劃、開發和管理工作。負責編製內設機構設置、職能以及人員使用規劃;辦理員工招聘、調配、職務聘任手續;負責績效考核、薪酬制度設計、員工培訓、人才引進、在職再教育工作;負責與共青團組織的聯繫。
  審計室
  負責對交易所有關財經工作進行監督、定期進行分析、評價,提出意見和建議。對交易所財務收支及資産管理情況,重大投資事項,內部控製制度的製定及執行情況,財務預算編製及執行情況,經濟管理和效益情況實施監督;負責對交易所派出機構、內設部門、下屬單位負責人及財務狀況的內部審計。
  行政部
  負責交易所行政服務和後勤保障工作。協助辦公室負責交易所的綜合會議和大型活動的組織、安排;負責全所設備、物品的採購及合同、協議的簽署和管理;負責固定資産和低值易耗品的管理和發放;負責設備的維修和保養;負責員工公寓管理、員工的醫療保健服務等工作。
  派出機構
  北京發展與服務總部(負責區域:北京、天津、河北、山東)
  負責與中國證監會及其派出機構、國傢有關部委、當地政府等相關單位的公共關係聯絡和協調;協助信息部做好與當地媒體的溝通與合作;負責搜集、分析所轄區域的市場等相關信息;協調、組織交易所在當地開展的各項活動;配合相關部門為當地會員提供市場、交易、監察等各項業務支持;按照授權負責和協助交割部做好所轄區域交割倉庫的監督管理。
  上海發展與服務總部(負責區域:上海、江蘇、浙江)
  負責與當地政府、中國證監會派出機構、行業組織等相關單位的公共關係聯絡和協調;協助信息部做好與當地媒體的溝通與合作;負責搜集、分析所轄區域的市場等相關信息;協調、組織交易所在當地開展的各項活動;配合相關部門為當地會員提供市場、交易、監察等各項業務支持;按照授權負責和協助交割部做好所轄區域交割倉庫的監督管理。
  廣州發展與服務總部(負責區域:廣東、廣西、海南)
  負責與當地政府、中國證監會派出機構、行業組織等相關單位的公共關係聯絡和協調;協助信息部做好與當地媒體的溝通與合作;負責搜集、分析所轄區域的市場等相關信息;協調、組織交易所在當地開展的各項活動;配合相關部門為當地會員提供市場、交易、監察等各項業務支持;按照授權負責和協助交割部做好所轄區域交割倉庫的監督管理。
大連商品交易所簡介
  大連商品交易所成立於1993年2月28日,是經國務院批準的四傢期貨交易所之一,是實行自律性管理的法人。成立以來,大商所始終堅持規範管理、依法治市,發展持續穩健,成為中國最大的農産品期貨交易所和全球第二大農産品期貨交易所,在全球期貨期權交易所中期貨期權綜合排名中位居第17位。
  大商所目前的交易品種有玉米、黃大豆1號、黃大豆2號、豆粕、豆油、棕櫚油、聚乙烯、聚氯乙烯和啤酒大麥,正式挂牌交易的品種是玉米、黃大豆1號、黃大豆2號、豆粕、棕櫚油、豆油和聚乙烯。開業至2007年底,大商所纍计成交期貨合約15.2億手,纍计成交額39.7萬億元,總交割量為1013萬噸,已發展成世界第二大玉米期貨市場。大商所會員數量近年來規模保持穩定,截至2006年底會員總數為189傢,其中經紀會員176傢,自營會員13傢。
  近年來,大商所國際交流與合作不斷拓展,分別與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東京𠔌物商品交易所(TGE)、東京工業品交易所(TOCOM)、巴西期貨交易所(BM&F)、芝加哥期權交易所(CBOE)、日本中部商品交易所(C-COM)、芝加哥商業交易所(CME)簽署合作諒解備忘錄和合作意嚮書,在信息共享、市場開發等方面積極與國際期貨機構展開全方位合作。
  多年來,大連期貨市場規範穩健運行,有力地保障了期貨市場功能的發揮,玉米和大豆期貨價格已成為國內玉米、大豆市場的權威價格,在保護農民利益、引導農産品生産與流通、為市場主體提供避險工具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為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和糧食市場體製改革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大連商品交易所機構設置
  辦公室(與黨委辦公室、紀檢監察辦、工會辦公室合署辦公)
   負責組織、協調全所的日常工作,處理所領導及辦公室日常行政事務;負責草擬領導講話等重要文字材料;負責公文審核、文件及檔案資料管理;負責重要事項的催辦、督辦工作;負責統籌和協調重要接待及交易所綜合會議和大型活動的會務工作;負責與上級部門、地方政府及有關方面的協調、聯絡工作;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負責黨委辦公室、紀檢辦公室、工會辦公室日常工作;負責理事會日常事務;承擔保密委員會辦公室職責。
  交易部
  負責期貨、期權交易制度研究與設計、交易風險控製及制度設計;負責交易大廳管理、交易參數、交易編碼等日常交易運作管理;負責會員會籍、出市代表、席位管理,為會員和投資者提供交易服務。
  交割部
  負責交割流程業務管理,主要包括質檢管理、倉單管理、倉庫抵押金及保證金管理、套期保值等業務管理;組織實物交割的實施,防範和化解交割風險;負責檢查、監督和管理交割倉庫;負責交割業務制度、規則以及現貨市場相關問題研究;負責指導三個市場發展與服務總部做好交割倉庫管理的有關工作。
  結算部
  負責每日交易清算和結算服務,主要包括辦理日常交易、交割結算業務,資金往來匯劃業務,質押業務及保證金管理;負責編製結算帳表,統計、報告交易結算情況;負責監督結算銀行期貨業務;負責期貨結算制度研究,控製結算風險。
  技術部
  負責交易所信息係統(含基礎設施、服務器、網絡、數據庫、信息安全等)的建設(軟件開發除外)、運行維護和管理;負責交易所、會員單位的技術支持服務;負責交易所新建項目的基礎設施、服務器、網絡、數據庫、信息安全等係統的設計、實施及集成工作。
  信息部
  負責交易所數據信息的分析、利用、統計和報送;負責期貨市場、現貨市場和相關行業的信息採集、組織、整理與分析研究;負責網站管理;負責交易所對外宣傳的策劃、組織和實施,與媒體進行溝通和協調。
  規劃研究部
  負責交易所發展戰略研究以及相關政策研究;負責新品種規劃研究;負責國內外市場比較研究;負責博士後工作站的日常管理;承擔市場發展創新委員會辦公室職責。
   市場發展部
   負責研究製定交易所市場開發戰略規劃;負責三個發展與服務總部所轄區域以外地區的市場開發工作,組織市場調研,搜集和分析市場反饋;負責全所市場宣傳資料的編寫、製作和管理;負責全所市場培訓以及市場服務工作的組織和協調;負責指導和協調三個市場發展與服務總部的市場開發工作。
  法律事務部
  負責組織擬訂和完善交易所的章程、規則和實施細則;審理違規、違約事件;負責司法協助、出證,代表交易所對外進行法律訴訟;負責市場糾紛調解工作;審核交易所出臺的規章、法律文件;監督和協調交易所各部門有關法律、法規、規章、政策的執行;對會員和客戶進行期貨相關法律知識培訓。
  監察部
   負責監控市場風險,防止市場操縱;對會員、客戶遵守交易所業務規則情況進行監督檢查;負責調查各類市場違規、違約行為;受理信訪、投訴;配合證監會係統及其他相關部門開展市場監管事務;對市場參與主體進行風險教育和培訓;承擔市場風險防範委員會辦公室職責。
  財務部
  負責交易所各項財務活動的管理、並指導監督直屬單位的財務管理工作;負責建立、健全並執行交易所各項財務管理規章制度,組織實施交易所預算管理、編製年度預决算;負責資金籌措與使用,進行會計核算與財務分析;參與資産購置、資産管理、工資福利制度等工作;承擔財務工作委員會辦公室職責。
  人力資源部
  負責交易所人力資源規劃、開發和管理工作。負責編製內設機構設置、職能以及人員使用規劃;辦理員工招聘、調配、職務聘任手續;負責績效考核、薪酬制度設計、員工培訓、人才引進、在職再教育工作;負責與共青團組織的聯繫。
   審計室
  負責對交易所有關財經工作進行監督、定期進行分析、評價,提出意見和建議。對交易所財務收支及資産管理情況,重大投資事項,內部控製制度的製定及執行情況,財務預算編製及執行情況,經濟管理和效益情況實施監督;負責對交易所派出機構、內設部門、下屬單位負責人及財務狀況的內部審計。
  行政部
  負責交易所行政服務和後勤保障工作。協助辦公室負責交易所的綜合會議和大型活動的組織、安排;負責全所設備、物品的採購及合同、協議的簽署和管理;負責固定資産和低值易耗品的管理和發放;負責設備的維修和保養;負責員工公寓管理、員工的醫療保健服務等工作。
  派出機構
  北京發展與服務總部(負責區域:北京、天津、河北、山東)
  負責與中國證監會及其派出機構、國傢有關部委、當地政府等相關單位的公共關係聯絡和協調;協助信息部做好與當地媒體的溝通與合作;負責搜集、分析所轄區域的市場等相關信息;協調、組織交易所在當地開展的各項活動;配合相關部門為當地會員提供市場、交易、監察等各項業務支持;按照授權負責和協助交割部做好所轄區域交割倉庫的監督管理。
  上海發展與服務總部(負責區域:上海、江蘇、浙江)
  負責與當地政府、中國證監會派出機構、行業組織等相關單位的公共關係聯絡和協調;協助信息部做好與當地媒體的溝通與合作;負責搜集、分析所轄區域的市場等相關信息;協調、組織交易所在當地開展的各項活動;配合相關部門為當地會員提供市場、交易、監察等各項業務支持;按照授權負責和協助交割部做好所轄區域交割倉庫的監督管理。
  廣州發展與服務總部(負責區域:廣東、廣西、海南)
  負責與當地政府、中國證監會派出機構、行業組織等相關單位的公共關係聯絡和協調;協助信息部做好與當地媒體的溝通與合作;負責搜集、分析所轄區域的市場等相關信息;協調、組織交易所在當地開展的各項活動;配合相關部門為當地會員提供市場、交易、監察等各項業務支持;按照授權負責和協助交割部做好所轄區域交割倉庫的監督管理。
股票證券
  大連商品交易所簡介
    大連商品交易所(Dalian Commodity Exchange,縮寫:DCE)
    大連商品交易所(以下簡稱為大商所)成立於1993年2月28日;1994年,被確定為全國15傢試點期貨交易所之一;1998年8月,又被經國務院批準確定為全國四傢期貨交易所之一,另外三所期貨交易所分別為:上海期貨交易所、鄭州商品交易所以及2006年9月成立的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成立以來,大商所始終堅持規範管理、依法治市,保持了持續穩健的發展,成為中國最大的農産品期貨交易所。
    經中國證監會批準,大商所目前的交易品種有玉米、黃大豆1號、黃大豆2號、豆粕、豆油、啤酒大麥,正式挂牌交易的品種是玉米、黃大豆1號、黃大豆2號、豆粕和豆油。開業至2006年底,大商所纍计成交期貨合約11.5億手,纍计成交額27.8萬億元,總交割量為807萬噸,已發展成世界第二大玉米期貨市場。
    近年來,大商所國際交流與合作不斷拓展,成為美國期貨業協會(FIA)和英國期貨與期權協會(FOA)成員,與芝加哥商業交易所(CME)等十多傢境外期貨交易所簽署了合作諒解備忘錄和合作意嚮書,在信息共享、市場開發等方面積極與國際期貨機構展開全方位合作。
    多年來,大連期貨市場規範穩健運行,有力地保障了期貨市場功能的發揮,玉米和大豆期貨價格已成為國內玉米、大豆市場的權威價格,在保護農民利益、引導農産品生産與流通、為市場主體提供避險工具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為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和糧食市場體製改革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在保持市場穩健發展基礎上,交易所已確立了“一個目標、兩個轉變、三個面嚮”的發展思路。
    “一個目標”即是將大連商品交易所建設成為市場功能發揮充分、在國傢經濟建設中作用明顯、商品價格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綜合性的一流交易所。用一流的人才、一流的管理、一流的技術、一流的服務實現新的跨越。“兩個轉變”即是通過加強品種創新,實現由單一農産品期貨交易所嚮綜合性期貨交易所的轉變;通過強化市場服務,實現區域性市場嚮全國性、國際性市場的轉變。“三個面嚮”即是面嚮市場、面嚮世界、面嚮未來,全面提升大商所的服務能力、開拓能力、競爭能力,使大商所不斷邁上新臺階。 大連商品交易所組織結構
    會員大會是交易所的權力機構,由全體會員組成。
    理事會是會員大會的常設機構,現有副理事長1人。理事會由14名理事組成,其中會員理事為9名、非會員理事為5名。
    理事會下設監察、交易、交割、會員資格審查、調解、財務、技術等7個專門委員會。
    交易所領導班子現有總經理1人、副總經理4人、總經理助理3人。總經理為交易所法定代表人。
    交易所設有辦公室、交易部、交割部、結算部、技術部、信息部、規劃研究部、市場發展部、法律事務部、監察部、財務部、人力資源部、審計室、行政部等14個職能部門,3個派出機構:北京發展與服務總部、上海發展與服務總部、廣州發展與服務總部,2個直屬單位:大連飛創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大連商品交易所服務中心。 大連商品交易所機構設置
  大連商品交易所交易場景
    辦公室(與黨委辦公室、紀檢監察辦、工會辦公室合署辦公)
    負責組織、協調全所的日常工作,處理所領導及辦公室日常行政事務;負責草擬領導講話等重要文字材料;負責公文審核、文件及檔案資料管理;負責重要事項的催辦、督辦工作;負責統籌和協調重要接待及交易所綜合會議和大型活動的會務工作;負責與上級部門、地方政府及有關方面的協調、聯絡工作;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負責黨委辦公室、紀檢辦公室、工會辦公室日常工作;負責理事會日常事務;承擔保密委員會辦公室職責。
    交易部
    負責期貨、期權交易制度研究與設計、交易風險控製及制度設計;負責交易大廳管理、交易參數、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