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拼音: dà miù bù rán
用法: 聯合式;作謂語、賓語;用於書面語
解釋: 謬:荒謬,錯誤;然:如此,這樣。大錯特錯,完全不是這樣。
資料來源: 西漢·司馬遷《報任少卿書》:“日夜思竭其不肖之才力,務一心營職,以求親媚主上。而事乃有大謬不然者夫!”
例子: 從表面看,似乎既稱紅軍,就可以不要黨代表了,實在~。(《毛澤東選集·井崗山的鬥爭》)
|
|
極其錯誤,完全不符合實際你未經調查,所論大謬不然。 |
dà miù bù rán dà miù bù rán |
大錯特錯,與實際完全不符合 |
|
而事乃有大謬不然者。——漢· 司馬遷《報任少卿書》 |
|
謂大錯特錯,完全不是這樣。 漢 司馬遷 《報任少卿書》:“日夜思竭其不肖之才力,務一心營職,以求親媚於主上。而事乃有大謬不然者夫!” 毛澤東 《井岡山的鬥爭》:“從表面看,似乎既稱紅軍,就可以不要黨代表了,實在大謬不然。”亦作“ 大繆不然 ”。 明 張敬修 《文忠公行實》:“太師心知其事大繆不然,為解説於上,請以百口保其無他。” |
|
dà miù bù rán
【解釋】謬:荒謬,錯誤;然:如此,這樣。大錯特錯,與實際完全不符。
【出處】漢·司馬遷《報任少卿書》:“而事乃有大謬不然者夫
【示例】從表面看,似乎既稱紅軍,就可以不要黨代表了,實在~。 ——《毛澤東選集·井岡山的鬥爭》
【英文】be absurd;be entirely wrong
【典故】 司馬遷是我國著名史學家,著有《史記》。漢武帝時繼其父司馬談任太史令。公元前99年,司馬遷因為給
投降匈奴的李陵辯護,被處腐刑。對此,司馬遷極度苦惱和憤恨,在《報任少卿書》裏,他發泄了這種情緒。他說:
自己因為恩蒙漢武帝重用,本想鞠躬盡瘁報知遇之恩,但萬萬沒有想到。由於自己的過分忠心,反而受到了摧殘,
天下的事情真是太荒謬、太離奇了,大大地出乎人的意料之外。
後人用“大謬不然”這個典故比喻料想不到的絶大荒謬,也謂大錯特錯,事情完全不是這樣。
【近義】 荒謬絶倫
【反義】 毋庸置疑 |
|
- n.: be absurd; be entirely wrong
|
|
大錯特錯, 荒謬絶倫, 誕妄不經, 荒誕無稽, 荒謬不經, 怪誕不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