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大夢覺醒。道傢比喻了悟大道。《莊子·齊物論》:“且有大覺而後知此其大夢也。” 成玄英 疏:“唯有體道聖人,朗然獨覺。”《雲笈七籤》捲四三:“習事超倫,謂之大覺。” |
|
佛教語。謂正覺。《楞嚴經》捲六:“空生大覺中,如海一漚發。”《初刻拍案驚奇》捲二八:“但今生更復勤修精進,直當超脫玄門,上證大覺。” 清 黃景仁 《黃山尋益然和尚塔不得》詩:“大覺上上乘,立腳宜堅牢。” |
|
指佛。 南朝 宋 謝靈運 《佛贊》:“惟此大覺,因心則靈。” 北齊 顔之推 《顔氏傢訓·歸心》:“遂使非法之寺,妨民稼穡,無業之僧,空國賦算,非大覺之本旨也。” 盧文弨 補註:“《阿育王經》:‘如來大覺於菩提樹下覺諸法。’《佛地論》:‘佛者,覺也,覺一切種智,復能開覺有情。’” 宋 嶽珂 《桯史·獻陵疏文》:“更冀大覺垂慈,三靈協佑。” 章炳麟 《國傢論》:“大覺有情,期於普度衆生得離苦趣。” |
|
dà jué
大覺乃江蘇靖江一古鎮,位於靖江之東,毗鄰長江。因其地為清乾隆帝下江南休憩之地,乾隆帝曾於此蕩腳,故後人設一庵,曰"蕩腳庵",春秋代序,四時遊移,"蕩腳庵"這稱呼先流變成"大甲",後又成今之"大覺"。
上世紀末,大覺曾與鄰近的長安市(靖江鎮名)合併,現在,大覺在行政上與東南邊的斜橋鎮合併為斜橋。
大覺古鎮呈十字街佈局,乃自然渾成之村落。此地有茂竹修林,流觴麯水,醫療、教育、生活設施等一應俱全,為世外桃源。人才輩出的古鎮大覺歡迎你的到來!
1.大夢覺醒。道傢比喻了悟大道。《莊子·齊物論》:“且有大覺而後知此其大夢也。” 成玄英 疏:“唯有體道聖人,朗然獨覺。”《雲笈七簽》捲四三:“習事超倫,謂之大覺。”
2.佛教語。謂正覺。《楞嚴經》捲六:“空生大覺中,如海一漚發。”《初刻拍案驚奇》捲二八:“但今生更復勤修精進,直當超脫玄門,上證大覺。” 清 黃景仁 《黃山尋益然和尚塔不得》詩:“大覺上上乘,立腳宜堅牢。”
3.指佛。 南朝 宋 謝靈運 《佛贊》:“惟此大覺,因心則靈。” 北齊 顔之推 《顔氏傢訓·歸心》:“遂使非法之寺,妨民稼穡,無業之僧,空國賦算,非大覺之本旨也。” 盧文弨 補註:“《阿育王經》:‘如來大覺於菩提樹下覺諸法。’《佛地論》:‘佛者,覺也,覺一切種智,復能開覺有情。’” 宋 嶽珂 《桯史·獻陵疏文》:“更冀大覺垂慈,三靈協佑。” 章炳麟 《國傢論》:“大覺有情,期於普度衆生得離苦趣。”
偉大的覺悟,亦即佛的覺悟。凡夫無覺悟,聲聞緣覺菩薩雖有覺悟但不大,衹有佛徹底覺悟宇宙人生的真理,所以稱為大覺。 |
|
【大覺】偉大的覺悟,亦即佛的覺悟。凡夫無覺悟,聲聞緣覺菩薩雖有覺悟但不大,衹有佛徹底覺悟宇宙人生的真理,所以稱為大覺。 |
|
【大覺】 (術語)佛之覺悟也。凡夫無覺悟,聲聞菩薩有覺悟而不大,佛獨覺悟實相,徹底盡源,故稱大覺。又聲聞雖自覺,而不使他覺,菩薩雖自覺亦使他覺,而覺事未滿。佛自覺覺他皆圓滿,故獨稱之為大覺。仁王經上曰:“四無所畏,十八不共法五眼法身大覺世尊。”心地觀經一曰:“敬禮天人大覺尊。”止觀一曰:“大覺世尊,積功行滿。涉六年以伏見,舉一指而降魔。” |
|
大覺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