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高等院校 : 中國 >雲南 >大理 >大理市區 > 大理學院
顯示地圖
目錄
No. 1
  大理學院投訴電話大理州旅遊投訴電話:0872-96927
  雲南省旅遊投訴電話:0871-4608315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
  大理學院是經國傢教育部批準,由具有20多年辦學歷史的原大理醫學院、大理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合併組建而成的一所融醫、文、理、工、藝、教育、法學、管理等綜合性、多學科門類的雲南省屬普通本科高等院校。全日製在校學生8000餘人。學校具有碩士學位授予權,2005年在多個學科招收碩士研究生40名。學校現有30個本科專業、30多個專科專業,部分專業和學科已經具有較高的教學和科研水平,在雲南省具有一定的特色和優勢。學校加強教育國際化合作,現在讀外國留學生近200人,與國外多所大學建立了聯合辦學關係。
  學校坐落在國傢歷史文化名城、優秀旅遊城市、國傢級重點風景名勝區和最佳魅力城市之一的大理市。學校分為三個校區,即下關人民南路校區、荷花校區和古城校區,占地面積2500畝,校園背靠蒼山、面嚮洱海、新穎獨特、環境優美、自然和諧,是讀書治學的理想之地。有較完善的教學、服務設施,建有設施完善的學生公寓,擁有計算機中心、電教中心、校園寬帶網絡、多媒體教室、多功能語音實驗室、地面衛星接收站、電化教育閉路係統等現代化教學服務設施和門類齊全、設備先進、成果衆多的各種實驗室和研究室。有附屬醫院二所,教學、實習、見習醫院和其它綜合類、教育類專業實習基地和單位40多個,為學生的實習實踐教學提供了良好的條件。
  學校現有教職員工1500餘人,各類專業技術人員1300多人,其中具有教授、副教授等高級專業技術職稱的人員占30%以上,具有博士學位和碩士學位的人員占20%。有享受國傢特殊津貼的專傢2人,雲南省有突出貢獻的專傢3人,雲南省中青年學術和技術帶頭人2人。有50餘人具有在國外學習、進修和研究的經歷。
  學校設臨床醫學院、藥學院、護理學院、公共衛生學院、基礎醫學院、政法與經管學院、生命科學與化學學院、文學院(對外漢語教育學院)、理學院、外國語學院、體育科學學院、計算機與電氣工程學院、教育科學學院(師範學院)、藝術學院、繼續教育學院等15個下屬學院和現代技術教育中心。有5個科研機構(藥物研究所、藥用植物研究室、病原生物學研究室、民族文化研究所、高教研究室),3個省級重點學科(病原生物學、藥理學、藥物化學),1個省級重點專業(藥學專業)。
  近五年來,承擔各類科研課題140餘項,其中國傢"九五"重點科技攻關項目1項,國傢自然科學基金項目8項;獲省部級以上科技成果奬和優秀教學成果奬40餘項,其中國傢級科技進步奬3項;獲國傢發明專利12項。在醫藥學、政治思想理論、基礎教育、民族文化研究、藝術創作、民族音樂與舞蹈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立足大理、服務雲南、面嚮全國、輻射東南亞,把大理學院建設成為具有特色的省內先進、國內知名的綜合性本科學校,成為雲南省培養高素質人才、科學研究和成果轉化、社會服務的重要基地"是學校的定位。培養"基礎實、學識廣、能力強、品德好、有特長、適應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應用性人才"是學校的人才培養目標。學校將緊緊抓住國傢實行西部大開發的機遇,以"生物醫藥學科群"、"民族文化學科群"建設為竜頭,做好"調結構、升層次、擴規模、保質量、上水平、重特色、求效益"。
  學校2005年招收日製生4690人,其中本科專業30個、專科專業6個,面嚮雲南、四川、貴州、重慶、廣西、湖南、湖北、山西、陝西、廣東、江西、江蘇、河南、河北、山東、浙江、安徽、福建、海南、甘肅、內蒙古、黑竜江、新疆、遼寧、吉林、青海等26個省、市、自治區招生。
No. 2
  大理學院是經國傢教育部批準,2001年10月29日由原雲南省大理醫學院、大理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合併,雲南廣播電視大學大理分校和大理工業學校並入組建而成的一所融文、理、醫、工、農、教、經、管、法9個學科門類的省屬綜合性本科院校。
  學校坐落在集國傢級歷史文化名城、國傢級風景名勝區、國傢級自然保護區和蒼山國傢地質公園於一域的大理。全校占地總面積2500畝,建築面積45萬多平方米,合併組建以來已完成投資近7億元,有古城和下關兩個校區,學校本部設在古城校區,其中芳草凝緑、鳥語花香。學校因其“大學中的山水、山水中的大學”的魅力,成為在蒼洱風光中極具新意的人文景觀。
  學校本部現有教職工1100多人,其中專任教師近800人。專任教師中,教授81人、副高級職稱人員226名。具有博士和碩士學位的教師占專任教師的40%以上。學校現有國傢級突出貢獻專傢1名,雲南省有突出貢獻的大理學院專傢8名,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傢4名、享受雲南省政府特殊津貼專傢7名,雲南省中青年學術和技術帶頭人5名,雲南省教學科研帶頭人2名,雲南省教學名師2名。
  學校設有基礎醫學院、臨床醫學院、藥學院、公共衛生學院、護理學院、生命科學與化學學院、文學院(對外漢語教育學院)、馬剋思主義學院、政法與經管學院、外國語學院、數學與計算機科學學院、物理與電子信息學院、體育科學學院、藝術學院、教育科學學院(師範學院)、繼續教育學院等16個下屬學院;有圖書館和現代教育技術中心等2個教輔機構;有藥物研究所、民族文化研究所、病源與媒介生物學研究所、東喜馬拉雅生物資源與環境研究所等5個科研機構;擁有3所附屬醫院和100多個實踐教學基地和單位。
  學校目前有36個本科專業、21個專科專業,有1個國傢級一類特色專業建設點,5個省級重點學科,3個省級重點建設專業,2個省級重點實驗室,1個省級人文社科研究基地,1個省級示範性實驗室,4門省級精品課程。2003年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為碩士學位授權單位,現有馬剋思主義基本原理、思想政治教育、內科學、外科學、兒科學、藥物化學、病原生物學、流行病與衛生統計學8個碩士學位授權點。學校面嚮28個省、市、自治區招收學生,全日製生在校生10967人,其中外省籍學生達3100人;招收研究生176人;招收成教生8000人。近年來,學校加強教育國際化合作,確立了“立足大理、服務雲南、面嚮全國、輻射南亞和東南亞”的辦學服務面嚮定位,與國外多所大學建立了教育、科技合作關係;現有歐美、南亞、東南亞15個國傢留學生近500人。
  多年來,學校緊緊圍繞培養“基礎厚、學識廣、能力強、品德好、有特長、適應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目標,在人才培養取得了明顯成效。在全國就業形勢十分嚴峻的情況下,大理學院2006年、2007年連續兩年獲得雲南高校畢業生就業率一等奬。據《中國大學校友會網》報道:中國大學排行榜排名:大理學院在2005年、2006年、2007年,三年的名次依次為552、437、322。
  “十一五”期間,大理學院將繼續堅定“圍繞目標打基礎,突出特色創品牌,深化改革求發展”的基本方略;以“實現更名‘大理大學’為奮鬥目標,突出教學科研兩個重點,加強教學、人才和條件三項建設,發揮醫藥學、教師教育的兩大優勢,打造民族文化研究、輻射南亞和東南亞兩大特色”為發展思路;以“立足大理、服務雲南、面嚮全國、輻射南亞和東南亞”為定位;以“培養思想品德優良,基礎理論紮實,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為己任;努力把學校建設成為省內先進、在國內和南亞、東南亞有一定知名度的區域性綜合大學。
相關詞
醫師藥師紅旗橋雲南蜘蛛醫院天文愛好者中國天文科普網
包含詞
大理學院附屬醫院大理學院天文愛好者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