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 > 大泉五百
目錄
No. 1
  中國古代錢幣之一。
  三國時期東吳大帝孫權嘉禾五年(公元236年)鑄造,面文“大泉五百”,旋讀,面背均有內外闊。有合背錢,且形製大小不一,面文書體有別於新莽大泉,泉字中竪不斷,一般直徑為2.9釐米,大者重為12剋,越後鑄造分量越輕。另鑄有“大泉二千”,“大泉五千”。
No. 2
  中國古代錢幣之一。
  三國時期東吳大帝孫權嘉禾五年(公元236年)鑄造,面文“大泉五百”,旋讀,面背均有內外闊。有合背錢,且形製大小不一,面文書體有別於新莽大泉,泉字中竪不斷,一般直徑為2.9釐米,大者重為12剋,越後鑄造分量越輕。另鑄有“大泉二千”,“大泉五千”。
  孫權稱帝後,吳國於公元236年春鑄造了“大泉五百”,重十二銖,與當時的五百個五銖錢等值,該錢幣比王莽的“大泉五十”又大幅度減重。隨後吳國又相繼鑄造了“大泉當千”、“大泉二千”和“大泉五千”。錢幣面額越鑄越大,物價則越貴,人民深受其害,紛紛起來反對和抵製使用大錢。孫吳不得不於赤烏九年(公元246年)回收大錢。實際上,這種“大泉五百”錢衹流通了10年,就“香消玉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