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種名稱:大沙錐
學名:capella megala
物種命名人及年代:swinhoe, 1861
英文俗名:swinhoe's snipe
分類:鴴形目、鷸科、沙錐屬
描述:體型略大(28釐米)而多彩的沙錐。兩翼長而尖,頭形大而方,嘴長。野外易與針尾沙錐混淆,但大沙錐尾較長,腿較粗而多黃色,飛行時腳伸出較少。與扇尾沙錐區別在尾端兩側白色較多,飛行時尾長於腳,翼下缺少白色寬橫紋,飛行時翼上無白色後緣。與澳南沙錐較難區別,但大沙錐初級飛羽長過三級飛羽。春季時胸及頸較暗淡。
虹膜-褐色;嘴-褐色;腳-橄欖灰。
叫聲:粗啞喘息的大叫聲,似扇尾沙錐但音較高而不清晰。通常衹叫一聲。 分佈範圍:繁殖於東北亞;鼕季南遷至婆羅洲北部、印度尼西亞,並遠及澳大利亞。
分佈狀況:遷徙時常見於中國東部及中部,越鼕在海南島、臺灣、廣東及香港,偶見於河北。
習性:棲居於沼澤及濕潤草地、包括稻田。習性同其他沙錐但不喜飛行,起飛及飛行都較緩慢較穩定。以蠕蟲、昆蟲、軟體動物和甲殼類為食。
該物種已被列入國傢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佈的《國傢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