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逸事 : 成語 > 大樹將軍
目錄
大樹將軍 General trees
拼音: dà shù jiāng jūn

解釋: 原指東漢馮異。後常指不居功自傲的將領。

資料來源: 《後漢書·馮異傳》諸將軍並坐論功,異常獨屏樹下,軍中號曰‘大樹將軍’。”

例子: 武帝嘗指道根示尚書令瀋約,美其口不論勳。約曰:“此陛下之~也。”(南史·馮道要列傳《)

稱東漢大將馮異 Said the general Feng Yi Han
  稱 東漢 大將 馮異 。《東觀漢記·馮異傳》:“ 異 為人謙退,每止頓,諸將共論功伐, 異 常屏止樹下,軍中號‘大樹將軍’。”
No. 3
  詞目 大樹將軍
  發音 dà shù jiāng jūn
  釋義 原指東漢馮異。後常指不居功自傲的將領。
  出處 南朝·宋·范晔《後漢書·馮異傳》:“諸將軍並坐論功,異常獨屏樹下,軍中號曰‘大樹將軍’。”
  示例 武帝嘗指道根示尚書令瀋約,美其口不論勳。約曰:“此陛下之~也。”(南史·馮道要列傳)
  原文:《後漢書捲十七 馮岑賈列傳 第七》
  (馮)異為人謙退不伐,行與諸將相逢,輒引車避道。進止皆有表識,軍中號為整齊。每所止捨,諸將升坐論功,異常獨屏樹下,軍中號曰“大樹將軍”。及破邯鄲,乃更部分諸將,各有配隸,軍中皆言願屬大樹將軍,光武以此多之。
  《資治通鑒》的描述:大樹將軍者,偏將軍馮異①也。為人謙退不伐②。敕③吏士:非交戰受敵,常行諸營之後。每所止捨,諸將並坐論功,異常獨屏④樹下,故軍中號曰“大樹將軍”。
  ①馮異:助劉秀建立東漢政權的元勳之一,善於用兵,恩威並施,纍建奇功,封陽夏侯,徵西大將軍,死謚節侯。 
  ②伐:功勞,誇耀功勞。
  ③敕:告誡,囑咐。
  ④屏:退,隱退。
  譯文:馮異為人處事謙虛退讓,不自誇。出行與別的將軍相遇,就把馬車駛開避讓。軍隊前進停止都有標明旗幟,在各部隊中號稱最有紀律。每到一個地方停下宿營,其他將軍坐在一起討論功勞時,馮異經常獨自退避到樹下,軍隊中稱他為“大樹將軍”。等到攻破邯鄲,要重新安排各將領任務,每人都有被分配隸屬,士兵們都說願意跟隨大樹將軍。光武帝因為這個而贊揚他。
  評說:馮異能屢立戰功,名垂青史,原因固然很多,但他“為人謙退不伐”,應該說是一個重要的方面。因為一個人如果妄自尊大,好大喜功,甚至攬功邀賞,居功自傲,以至聲色犬馬,作威作福,飛揚跋扈,必然導致衆叛親離,更談不上建功立業。衹有不居功自傲,不追名逐利,纔有可能胸懷全局,擺脫爾虞我詐的幹擾,加強凝聚力和戰鬥力,團结一切可以團结的力量,最終取得大成。然而事實上,翻開歷史,從古到今,能做到“謙退不伐”者又有幾人。在權勢和利益面前,為了滿足個人的私欲,勾心鬥角,爾虞我詐成了傢常之事。甚至於殺兄嗜弟如唐代的李世民,扼殺親女如武則天,同室操戈如三國的曹氏兄弟,真是無所不用其極。在競爭日益加劇的今天,誠然,“不想當元帥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沒有人甘願做一名默默無聞的小卒。但是,人的欲望是無止境的,如果為了錢財、榮譽、地位而不擇手段,知其不可為而為之,雖然能得一時之利,最終必落個多行不義必自斃,死無葬身之地的下場。所以,人生在世,還是學一下大樹將軍,謙退不伐一點好。
相關詞
馮異名將
包含詞
大樹將軍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