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湖
顯示地圖
目錄
dà mínɡ hú dà mínɡ hú
  在山東省濟南市舊城北部。由珍珠泉﹑芙蓉泉﹑王府池等多處泉水匯成﹐湖面46.5公頃﹐出小清河流入渤海。大明湖之名始見於北魏酈道元《水經註》。據載城西南有濼水﹐北為大明湖﹐宋代稱四望湖◇漸湮塞﹐半為街市。金代起以今城內湖沿襲大明湖之名〓水清澈﹐有遐園﹑浩然亭﹑北極閣﹑南豐祠﹑匯波樓﹑歷下亭﹑鐵公祠﹑小滄浪﹑辛棄疾紀念祠等名勝古跡﹐為遊覽勝地。
No. 2
  大明湖聯繫方式地址:濟南市區中心、舊城區北部。
  郵編:250000大明湖投訴電話濟南市旅遊投訴電話:0531-87937762
  山東省旅遊投訴電話:0531-82963423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大明湖景區榮譽aaaa級景區大明湖門票價格15元大明湖節慶活動濟南國際武術節8、9月份
  來自世界100多個國傢和地區的武術愛好者雲集濟南,切磋武藝,習武會友。大明湖開放時間8:00——17:00大明湖最佳旅遊時間秋天。大明湖特別提醒春天的趵突泉和鼕天值得一遊。大明湖美食濟南以清香、鮮嫩、味純著稱,一菜一味,百菜不重。用高湯調製是濟南菜的一大特色。糖醋鯉魚、宮爆雞丁、九轉大腸、湯爆雙脆、奶湯蒲菜、南腸、玉記扒雞、濟南烤鴨等都是傢喻戶曉的濟南名菜。濟南著名的風味小吃有:鍋貼、灌湯包、盤絲餅、糖穌煎餅、羅汗餅、金錢酥、清蒸蜜三刀、水餃等。
  推薦餐廳:
  1、魯菜經典:
  舜耕山莊
  招牌菜:大舜宴(菜品源自“舜帝耕於歷山”之典故,由果品、冷葷、熱菜、面點四個部分構成)
  特色:山莊鄰近千佛山景區,環境優雅,服務上乘,是泉城的著名餐廳之一。
  地址:濟南舜耕路28號電話:0531-2951818
  東方大廈
  招牌菜:金牌化皮乳豬(菜品口感爽脆,入口即化)
  地址:濟南經七路223號,可乘坐6、13、49、102、103路公交車到達
  金三杯酒傢
  招牌菜:北菇扣鵝掌(選用法國鵝掌和長白山野山菇製成,菜品色澤明亮,鮮香醇厚,回味無窮)
  地址:濟南玉函路4號電話:0531-2950890
  白鶴樓大酒店
  招牌菜:白鶴一品鮮、白鶴茶藝、山東大菜、啞巴辣椒、粉皮魚頭湯
  特色:精心選擇上等茶葉,汲取九百米深玄武岩下之白鶴泉水,配以高級茶具,提供茶湯鮮醇、原汁原味的香茶,還有免費的正宗茶藝講座。
  地址:北園大街346號電話:0531-8966196
  濟南趵突泉賓館
  招牌菜:金錢沙竜(由煙臺活海腸和日本豆腐製成,脆爽鮮嫩,口感極佳)、香酥雞、鬆鼠魚、幹燒鯽魚、九轉大腸
  地址:濟南經六路119號電話:0531-6051198
  濟南微山湖魚館
  招牌菜:芝麻魚筒、三吃墨魚、孜然魚串、微山湖荷香鴨、微山湖香辣小竜蝦
  特色:首創微山湖魚宴係列,是品嚐海鮮魚蝦的最佳選擇。
  地址:濟南濟南大學路18號電話:0531-2988989
  2、異國風味:
  湖畔飯店
  風味:意大利餐
  特色:飯店位於大明湖南岸,供應比薩餅、意式菜湯、燴小牛骨等口味純正的意大利餐。
  地址:明湖路271號電話:0531-6091166
  鬆川日本料理
  風味:日本料理
  特色:泉城最大的日本料理店,提供壽司、天婦羅、生魚片、牛肉火鍋等日本傳統名菜。
  地址:濟南市文化西路10號電話:0531-2616047
  金三杯酒傢千佛山分部
  風味:韓國料理
  特色:毗鄰千佛山景區,提供以烤肉為主的韓國美食。
  地址:千佛山路5號電話:0531-2961446
  3、特色小吃:
  泉城大酒店
  特色招牌:泉城大包,選料精細、做工考究、配料豐富有特色,味道醇厚、花色品種多樣,是濟南的傳統名小吃。
  地址:濟南南門大街2號電話:0531-6921911-3300
  名士多烤全羊
  特色招牌:烤全羊,選用梁山青山羔羊,以祖傳秘方烤製,保持原汁原味,色香味俱佳。是泉城十大名小吃之一,至今已有百年歷史。
  地址:濟南經三緯九路26號電話:0531-7931027
  草包飯店
  特色招牌:草包包子,濟南名吃,精緻皮薄,味美多汁,始創於20世紀30年代,因創始人張文漢先生憨厚淳樸的綽號“草包”而得名。
  地址:濟南普利街15號,乘1路公交車到普利街下車前行10米即到
  便宜坊飯店
  特色招牌:便宜坊鍋貼,皮薄餡多,底面深黃酥脆,色澤誘人,美味可口。這裏是濟南最有名的老字號飯店。
  地址:緯四路93號
  亮亮拉麵
  特色招牌:豬肉肘湯拉麵
  地址:(總店)經四緯十二路西商業街(分店)濟微路38號電話:0531-7106042
  天天炸雞
  特色招牌:炸雞,工藝精湛、風味獨特,是泉城十大名小吃之一。
  地址:天橋醫院東鄰電話:0531-5959187
  4、美食街:
  濟南美食街(原經十一路小吃街,近省體育中心):雲集了數十傢風味小吃店,可提供上千種全國各地的特色名優小吃。
  濟南緯九路一條街——燒烤一條街
  濟南泉城路——西餐一條街大明湖住宿在濟南旅遊,您總可輕而易舉找到滿意的住宿。濟南有各類賓館、飯店、旅館不計其數,僅星級賓館就有近五十傢,另有數十傢國內旅遊定點飯店,可滿足衆多遊客不同層次需求。
  位於濟南市商業中心北園路的竜都國際大酒店(五星級標準,豪華涉外),升平街的山東貴都大酒店(三星級),均享有盛名,可優先考慮餐宿。
  濟南星級賓館標準間的房價,經打折後實際成交的,四星級一般不低於320元,三星級一般不低於220元,二星級一般不低於160元,相當於一星級飯店的標準間價格在百元左右。
  大明湖購物濟南著名的工藝品有:磁銹、黑陶、木魚石、面塑、羽毛畫、絹花等;土特産有:明湖蓮藕、平陰阿膠、北園蒲菜、大貨山查、核桃、泰山小白梨等。其中,平陰阿膠是一種名貴的中藥,價格從幾十元到數百元不等,以質量的好壞而論。
  濟南最繁華的商業街是泉城路,大觀園附近、人民商場附近和南門附近也是較熱鬧的商業街區。
  大明湖交通6、11、31、33、36、37、41、k54、遊66路可達。大明湖玩法觀光、旅遊、
   大明湖位於濟南市區中心、舊城區北部,與趵突泉、千佛山並稱濟南三名勝。濟南號稱“泉城”,有泉水百餘處,其中名泉七十二處。明湖即是由衆泉匯流而成的天然湖泊。泉水由南岸流入,水滿時從宋代修建於北岸的北水門流出,湖底由不透水的火成岩構成,因而湖水“恆雨不漲,久旱不涸”,常年保持較固定的水位。公園面積86公頃,其中湖面46公頃。湖上有歷下亭、匯泉堂、湖心島等大小島嶼六處,公園自然景觀優美宜人。湖水波光粼粼,鳶飛魚躍,遊船穿行。大明湖自古遍生荷蓮,湖畔垂柳依依,花木扶疏,“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是她風景的最好寫照。公園的人文景觀十分豐富,歷下亭、鐵公祠、南豐祠、北極廟等三十餘處名勝古跡掩映於緑樹繁花之間,展現出悠久的歷史文化。
  大明湖是一天然湖泊,最早見於文字記載是北魏酈道元《水經註》,隋唐時名蓮子湖,歷水波,宋時曾名西湖,到金元時始稱大明湖。公園內碑刻石碣較多,著名者有杜甫詩句:“海右此亭古,濟南名士多”為清代何紹基書寫,另有鐵保書對聯,何紹基、翁方綱等的碑記,皆具深厚文化內涵和藝術水平。
  公園主要遊覽點有牌坊、遐園、稼軒祠、鐵公祠、歷下亭、北極廟、南豐祠、匯波樓、明昌鐘亭、明湖寶鼎、曾公畫壁、湖心百米大型噴泉等,其中歷下亭、鐵公祠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公園每年舉辦多種遊園活動,有春節文化廟會、新春花展、荷花展及民俗文化活動和花卉盆景展覽、奇石展等。
  明湖湖心歷下亭島為著名海右古亭。唐代詩人杜甫於天寶四年(公元745年)與書法傢李邕在此歡宴,杜甫即席賦“海右此亭古,濟南名士多”詩句,歷下亭以此而名播天下。北岸鐵公祠為紀念明兵部尚書鐵鉉而建,他曾固守濟南,抵抗燕王,後兵敗不屈被殺。南豐祠為紀念宋代文學家曾鞏而建。曾鞏字子固,江西南豐人,於熙寧五年(公元1072年),任齊州(即濟南)知州,他修北水門,治理明湖水患,政績卓著,深得民心。
大明湖 Daming Lake Daming Daming Lake
  【大明湖簡介】
  大明湖是濟南三大名勝之一,是繁華都市中一處難得的天然湖泊,也是泉城重要風景名勝和開放窗口。它位於市中心偏東北處、舊城區北部。大明湖是一個由城內衆泉匯流而成的天然湖泊,面積甚大,幾乎占了舊城的四分之一。市區諸泉在此彙聚後,經北水門流入小清河。現今湖面46公頃(690畝),公園面積86公頃(1290畝),湖面約占百分之五十三,平均水深2米左右,最深處約4米。蛇不見,蛙不鳴;淫雨不漲,久旱不涸是大明湖兩大獨特之處。
  大明湖景色優美秀麗, 湖上鳶飛魚躍,荷花滿塘,畫舫穿行,岸邊楊柳蔭濃,繁花似錦,遊人如織,其間又點綴着各色亭、臺、樓、閣,遠山近水與晴空融為一色,猶如一幅巨大的彩色畫捲。大明湖一年四季美景紛呈,尤以天高氣爽的秋天最為宜人。春日,湖上暖風吹拂,柳絲輕搖,微波蕩漾;夏日,湖中荷浪迷人,蔥緑片片,嫣紅點點;秋日,湖中蘆花飛舞,水鳥翺翔;鼕日,湖面雖暫失碧波,但銀裝素裹,分外妖嬈。
  大明湖水色澄碧,堤柳夾岸,蓮荷疊翠,寧榭點綴其間,南面千佛山倒映湖中,形成一幅天然畫捲,沿湖的亭臺樓閣,水榭長廊參差有緻,湖的南面有清宣統年間仿江南園林建造的遐園。遐園內麯橋流水,幽徑回廊,假山亭臺,十分雅緻,被稱為“濟南第一庭園”湖邊假山上建有浩然亭,登臨其上,大明湖的景色一覽無餘。湖對面北岸高臺上有元代建的北格閣,依閣南望,遠山近水,樓臺煙樹,皆成圖畫。清代書法傢鐵保留下的“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名句,繪聲繪色地道出了大明湖的佳絶之處。
  大明湖名聞遐邇,遊客衆多,每年接待國內外遊客約二百萬人次,在濟南諸公園中最多。大明湖歷史悠久,景色秀美,名勝古跡周匝其間,湖畔有歷下亭、鐵公祠、南豐祠、匯波樓、北極廟和遐園等多處名勝古跡,其中歷下亭、鐵公祠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尤其大明湖乃繁華都市之中的天然湖泊,實屬難得。
  地址: 濟南市歷下區大明湖路271號
  國傢評級:AAAA
  【大明湖的形成】
  作為一處天然湖泊,大明湖水來源於城內珍珠泉、濯纓泉、芙蓉泉、王府池子等諸泉,有“衆泉匯流”之說,水質清冽,天光雲影,遊魚可見。大明湖水源充足,排水便利,故有“恆雨不漲,久旱不涸”的長處,經年水位恆定。水深平均兩米左右,最深處約四米,沿湖岸邊一米左右。“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是大明湖風景的最好寫照。
大明湖歷史沿革 Big Lake History
  大明湖歷史悠久,湖名見諸文字已有一千四百多年,早在北魏年間,著名地理學家酈道元所著《水經註·濟水註》中便有記載:“濼水北流為大明湖,西即大明寺,寺東、北兩面則湖。”文中所指大明湖位置在今五竜潭一帶,而現今大明湖一帶水域則名“歷水陂”。另有史料記載,那時的大明湖稱歷下波或歷水波,南至濯纓湖,北至鵲山和華不註山,也就是說現在的大明湖、五竜潭和北園是相連的一個大湖,湖闊數十裏,平吞濟濼。六朝時,因湖內多生蓮荷,曾名“蓮子湖”,隋唐時它既名“蓮子湖”(見段成式《酉陽雜俎》)又名“歷水陂”。宋代時又有“西湖”之稱。
  大明湖勝景自唐代起就名揚四海,宋時曾鞏曾有詩道:“問吾何處避炎蒸,十頃西湖照眼明。”可知當時此處已是消暑遊憩之地。北宋熙寧五年(公元1072年),曾鞏任齊州(即今濟南)知州時,為防禦水患,修建了北水門,引湖水入小清河,使得湖水經年水位恆定,並在沿湖修建亭、臺、堤、橋,使之漸成遊覽景觀。古時湖面甚闊,今五竜潭一帶也包括在內。後歷經變遷,至金代起,大明湖專指城內湖區。至金代,詩人元好問在《濟南行記》中,始稱大明湖。明代重修城墻,大明湖遂初成今日形貌。經過歷代清淤整治,植荷栽柳,至清代已形成“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出色半城湖”的秀麗景色。
  1958 年市政府將大明湖一帶正式闢建為大明湖公園,並疏瀎湖底,修砌湖岸,維修古建,廣植花木。經過疏瀎清淤、修繕擴建,砌築了湖岸,美化了園容,恢復重建了名勝古跡,增添了茶社飯店、遊船和遊樂設施,使之舊貌變新顔,姿容勝往昔,成為濟南著名風景遊覽區之一。
大明湖全景一覽 Daming Lake Panorama List
  大明湖自然景色秀美,名勝古跡爭輝。沿湖八百餘株垂柳環繞,柔枝垂緑,婀娜點水。湖中現有四十餘畝荷池,碧葉田田,白荷紅蓮,交相輝映,爭奇鬥豔,荷香飄溢,沁人心脾。波光粼粼的湖面上,時有魚兒跳波,偶見鳶鳥掠水。碧波之上,畫舫穿行,小舟蕩波。各處遊客雲集,指點觀賞,歡聲笑語,一派繁華景勝,儼若北國江南。若於湖之北岸遠眺,南山蒼翠,環列似屏,倒映入湖,畫圖難足。漫遊湖畔,處處花繁樹茂,點點亭臺樓閣掩映緑蔭之間,歷下亭、鐵公祠、北極廟、匯波樓等二十多處名勝景點,令人應接不暇,可謂步移景換,遊趣無窮。濟南八景中的鵲華煙雨、匯波晚照、佛山倒影、明湖泛舟均可在湖上觀賞。
  大明湖以它的秀美風姿贏得了古往今來衆多人士的詠贊篇章: “鼕泛冰天, 夏挹荷浪, 秋容蘆雪,春色楊煙,鼓枻其中,如遊香國” ;“鷗鷺點乎清波, 蕭鼓助其遠 , 固江北之獨勝也。”晚清大文學家劉鶚對“佛山倒影”的描寫,更是引人入勝:“到了鐵公祠前,朝南一望,衹見對面千佛山上,梵宇僧樓,與那蒼鬆翠柏,高下相間,紅的火紅,白的雪白,青的靛青,緑的碧緑,更有那一株半株的丹楓夾在裏面,仿佛宋人趙千裏的一幅大畫,做了一架數裏長的屏風。正在嘆賞不絶,忽聽一聲漁唱。低頭看去,誰知那明湖業已澄淨的同鏡子一般。那千佛山的倒影映在湖裏,顯得明明白白。那樓臺樹木格外光彩,覺得比上頭的一個行佛山還要好看,還要清楚。”
  大明湖便隨着這佳句文章廣為流傳,聞名遐邇。加之解放後的多次修繕擴建,疏瀎清淤,姿容更加秀麗,成為濟南著名風景遊覽區之一,吸引了大量海內外遊客,每年客流量約在二百萬人次左右,位居濟南衆公園之首。據有關資料統計,解放以來,黨和國傢領導人毛澤東、周恩來、朱德、萬裏、徐特立、郭沫若、江澤民、李鵬等先後泛舟湖上,對大明湖的建設和發展提出了很好的建議。
  為了滿足不同層次的遊人的要求,自八十年代開始,公園在湖西岸建成了總面積約9200平方米的遊樂場。場內設有海盜船、Disco健身車、電子遊戲、五爪章魚、碰碰車、直升飛機、電瓶車、天使轉椅、蹦蹦床等各種遊樂設施,驚險刺激,新穎有趣,既滿足成年人的需求,又令孩子們開心。
  大明湖不僅是遊覽觀光的極好場所,湖內還盛産蓮藕湖魚。湖北岸還有數處茶社和明湖樓、荷香村兩處飯店,供遊客休息就餐。明湖樓建於1983年,是一座“外古內今”的中國傳統式仿古建築,樓高二層,總面積約2735平方米。明湖樓的飯菜講究色、香、味、型和營養,以魯菜係中濟南菜的“歷下風味”為主,尤擅長魚的烹製,以湖中鮮魚、嫩藕、香蓮為料的全魚宴、冰糖蓮子、水晶藕、蒲菜水餃等具“歷下風味”的名吃製做的全魚宴令人叫絶。荷香村飯店位於鐵公祠院內,為一古典式二層樓建築。該店除烹製魯菜係中的“歷下風味”菜餚外,還擅長鍋貼製作。其配料和加工技術均引進濟南鍋貼老店便宜坊,所製鍋貼令遊客一飽口福。
  公園內現還闢建有書畫展覽館、碑刻展等文化層次較高的觀賞點。整個公園已初步形成集遊覽觀賞、購物娛樂、文化欣賞、飲食服務於一體的多功能旅遊區。明湖風姿甲歷下,歡顔笑迎八方賓。
大明湖沿湖古建 Daming Lake ancient lake
  大明湖一帶歷代建築甚多,素有“一閣、三園、三樓、四祠、六島、七橋、十亭”之說,所有建築均建造精美,各具特色。其中最著名的有:
  〖海右古亭-歷下亭〗
   歷下亭位於明湖水面諸島中最大的湖心小島上,因處歷山之下而得名。它四面臨水,緑柳環繞,它挺拔端莊,古樸典雅,紅柱青瓦,八角重檐,朱梁畫棟,是一座軒昂古雅的木結構建築。歷下亭年代久遠,幾多變遷。唐天寶四年(公元745年),著名詩人杜甫曾與北海太守李邕飲宴於歷下亭,並寫下《陪李北海宴歷下亭》詩。詩中“海右此亭古,濟南名士多”一句被人廣為傳誦,歷下亭也因此名揚天下。不過,當時的歷下亭在五竜潭一帶,唐朝末年就傾塌了。北宋以後,歷下亭移建於今大明湖南岸,清康熙三十二年(公元1693年)纔在湖心島上重建。現在的歷下亭雖幾經整修,但基本上保持了清代原貌。亭中匾額“歷下亭”三字,為清乾隆皇帝手書。亭北名士軒中,墻上嵌有杜甫、李邕的石刻畫像及濟南歷代名人的畫像,門前抱柱上刻有郭沫若撰寫的對聯:“楊柳春風萬方極樂,芙渠秋月一片大明。”
  〖道教廟宇-北極閣〗
   北極閣坐落在大明湖北岸,又名北極廟、真武廟,是一座道教廟宇。北極閣建於元代至元十七年(公元1280年),明代永樂年間重修。廟宇建在7米多高的石砌高臺上,由前後殿、鐘鼓樓、東西配房組成。正殿內供奉北方水神真武帝君像,像旁有龜蛇二將、四天君塑像,均栩栩如生,口目傳神。正殿兩側壁上繪有關於真武修煉成仙的壁畫,具有極高藝術價值。後殿名啓聖殿,供奉着真武父母的塑像。
  〖匯波樓〗
  匯波樓位於大明湖東北岸北水門之上。北水門為曾鞏任齊州知州時,於宋神宗熙寧五年(公元1072年)所建,是濟南唯一的北城門,既可設閘泄水、防水,又可通舟楫。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修建新城墻時,在北水門上建了一座兩層高的城樓,因城內諸泉水匯流入大明湖,再經北水門流出城外,故命名為匯波樓。匯波樓建成後,成為人們登臨遊覽,集宴賦詩的好去處,歷代文人墨客多有題詠。解放前,匯波樓毀於戰火。1982年,市政府在原址重建。新樓基本保持原貌,為重檐兩層城樓式建築,氣勢宏偉。登匯波樓,北可眺望鵲、華兩山秀色,南可俯看明湖美景,夕陽西下時,更可領略到濟南八景之一匯波晚照的壯麗景象。
  〖園中之園-鐵公祠〗
  鐵公祠坐落在大明湖北岸西端,建於清乾隆五十七年(公元1792年),是為紀念明代兵部尚書、山東參政鐵鉉而建。明建文帝時,燕王朱棣南下奪權,攻至濟南,鐵鉉率軍民堅守,屢挫燕王。朱棣攻下南京,自立為帝後,鐵鉉終因兵微將寡,被俘犧牲。後人敬其英烈,立祠祀之。鐵公祠是一民族式庭院,占地6000餘平方米,由麯廊、三間祠堂和一座“湖山一覽樓”組成。園內楊柳垂蔭,藤蘿攀緣,院外南臨一湖碧水,北枕幽密鬆林,環境清幽曠遠,建築古樸典雅,其中小滄浪亭更是獨具秀色。著名對聯:“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就鑲嵌在這裏。劉鶚《老殘遊記》中曾寫道,在鐵公祠前看大明湖,可見千佛山之倒影。但近幾十年來,由於空氣和湖水受到污染,這一奇景一直沒有再現。直到最近兩年,經過市政府堅持不懈地治理大氣、湖水污染,佛山倒影纔又得以重現。遊人如果在風和日麗的日子遊覽大明湖,偶爾能欣賞到這一奇觀。
  〖小滄浪〗
  小滄浪位於鐵公祠旁,是一處具有江南風格的小園林。始建於清乾隆五十七年(公元1792年),由小滄浪亭、麯廊、荷池等組成,因係效法蘇州滄浪亭風格修建,且規模較小,故取名小滄浪。麯廊沿湖而建,湖水穿渠引入荷池,池邊建有八角形的小滄浪亭,整組建築佈局奇巧新雅,境界超凡脫俗。小滄浪國門兩旁,鎸有清大劉鳳誥描繪濟南風光的著名對聯“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牛城湖。”為清代書法傢鐵保所書。
  〖濟南第一標準庭院-遐園〗
  遐園坐落在大明湖南岸,為清宣統元年(公元1909年)山東提學使羅王鈞創辦山東圖書館時所建,原為山東圖書館的一部分,後分開劃歸大明湖公園。遐園佈局設計均仿照浙江寧波著名藏書樓天一閣的格式,四周麯廊相連。建成後因景緻清雅,藏書豐富,在當時頗負盛名,有“南閣(天一閣)北園(遐園)”之譽。國內假山突兀,花木扶疏,山石嶙峋,遊廊迂回,亭臺巧置,有讀書堂、明漪舫、浩然亭等建築,均造型巧妙,古樸典雅,被譽為“濟南第一標準庭院”。另外,園內西北角長廊壁上還嵌有嶽飛手書的諸葛亮《前後出師表》石刻。
  此外,大明湖周圍還有南豐祠堂,稼軒祠、月下亭、秋柳園、明昌鐘亭等二十多處名勝景點周匝公園各處。
大明湖的新發展 Daming Lake of the new development
  近年來,隨着改革的深入發展和旅遊業競爭的日趨激烈,大明湖公園的領導者們團结務實,開拓進取,利用自身優勢,舉辦多種活動,提高知名度,增強競爭力和吸引力,並逐步形成傳統。例如,大明湖中新建了百米噴泉、水幕電影和江北第一大蘭花培育基地蘭島,便明湖風光更加絢麗多彩。市政府還計劃對大明湖公園進行擴建,擴建後公園面積將由86公頃擴大為106公頃,屆時大明湖將會以嶄新的面貌呈現在遊人面前。
  荷花展是公園一年一度的大型活動。自86年開始,已舉辦九屆了,其中有兩屆是全國規模的。荷花是我國傳統的十大名花之一,也是濟南市的市花,舉辦荷花展覽,旨在宣傳市花,突出荷花的君子品質。荷展一般在7、8月份舉辦,此時荷花長勢最旺,花繁葉茂,最宜觀賞,是賞荷納涼的好去處。
  竜舟賽也是公園大型的活動。大明湖水域遼闊,條件得天獨厚,自93年開始,已成功舉辦了三屆。參賽單位均來自我市各大企業,規模逐步增大,是一項群衆性的文化娛樂活動,對於促進全民健身和增強企業嚮心力、凝聚力具有積極的作用。
  民族風情藝術節是最火爆、最熱烈的活動。大明湖是歷史的湖、人民的湖,在此舉辦民族風情藝術節,可謂珠聯璧合。06年4、5月份,公園與北京海澱區文化局聯合邀請了全國9個省市自治區40個少數民族200餘名演員來公園表演了各具特色的民族風情,轟動了整個泉城,這樣的活動要形成傳統,一年一度地搞下去。
  迎春花展、蘭花展及盆景展,在公園也是傳統的活動。公園有全省最大規模的蘭花基地天香園,有一支技術比較過硬的花卉隊,他們日日辛苦勞作,將美和溫馨奉獻給遊客。
  為了增加文化氣氛,提高檔次,公園內還闢建了書畫展覽館、碑刻展等文化層次較高的觀賞點。自06年6月份開始,公園又邀請了湖北隋州曾都古編鐘展演團來公園作為期半年的表演,嚮遊人展現中國古典音樂之精華。古編鐘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舉辦古編鐘展演,既豐富了觀賞內容,又使遊人進一步瞭解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燦爛的文化。
  社會在發展,人民的物質文化生活水平在提高,大明湖公園將適應潮流,大膽創新,逐步形成集遊覽觀賞、購物娛樂、文化欣賞、飲食服務於一體的多功能、現代與古典相結合的旅遊區。
大明湖之謎探尋相關新聞報道 Daming Lake to explore the mystery related news
  久居濟南的人,幾乎都知道大明湖裏有“四怪”——青蛙不鳴,蛇蹤難尋,久旱不落,久雨不漲。但隨着科技的逐漸發展,大明湖的四怪之謎也逐一找到了合理的解釋,唯獨“青蛙不鳴”這一怪,卻始終找不到正確的答案。
  〖明湖四謎已解其三〗
  大明湖的四大謎,由來已久。明末的左詩壇巨擘王象春,就曾經在自己所寫的《齊音·大明湖》中有過詳細的記載——“湖在城中,宇內所無,異在恆雨不漲,久旱不涸;至於蛇不現,蛙不鳴,則又誕異矣。”後該文又被清朝人收錄在《歷城縣志》中,應該是較早對明湖四怪提出的文字記載。
  事實上,隨着科技的不斷進步,這些睏擾着古人們的四大謎已經有三個被我們解開了謎底。所謂的“蛇不現”是因為大明湖內的水鳥衆多,使得蛇類很難在其中生存下去;而“恆雨不漲”,則是因為大明湖的出水口衆多,當水漲時候,自然而然的就流了出去;至於“久旱不涸”,則是因為大明湖的湖底為質地細密的火成岩,致使源源不斷流註湖中的泉水不能下泄。但是對於所謂的大明湖裏“蛙不鳴”之謎,時至今日仍無人能找到一個合理的答案。面對這個奇怪的蛙不鳴之謎,濟南民間又有什麽樣的說法呢?
  〖民間說法係清朝杜撰〗
  在濟南民間,對於大明湖的蛙不鳴蛇不現的奇怪現象,有着一個美麗的傳說,但已被證明係後人杜撰。大約是在清朝乾隆年間,乾隆皇帝下江南路過濟南,遊覽了趵突泉、千佛山等名勝後,於中午來到了大明湖畔的歷下亭休息。真竜天子降臨大明湖,自然也就驚動了大明湖裏的各路神仙,於是百蛙齊鳴,衆蛇會聚,大明湖上空更是鳥飛蟲跑,一衆生靈都希望能夠一睹天子竜顔。但已經非常疲憊的乾隆皇帝此刻正想休息,偏偏窗外的蛇啊、蛙啊、鳥啊的不知趣的在這裏湊熱鬧,於是竜顔大怒,一拍桌子,頒下一道聖旨,命令:“蛇歸洞,蛙不鳴。”衆生靈見竜顔大怒,於是立刻慌慌張張的溜掉了。從那以後,大明湖裏就再也見不到蛇了,也聽不到蛙鳴了。
  當然,這個所謂的民間說法自然是人為杜撰而成,要知道早在明朝萬歷年間,王象春就曾經對大明湖四怪進行了記載,因此這個說法,也僅僅是清朝人為了討好乾隆後者後人牽強附會所做的杜撰罷了。那麽,大明湖就真的沒有蛙鳴嗎?
  〖記者夜訪大明湖未聞青蛙鳴〗
  深夜的大明湖裏很熱鬧,蟋蟀等昆蟲的鳴叫此起彼伏,然而偏偏少了青蛙們的“合唱”。大明湖裏究竟有沒有青蛙,大明湖裏的青蛙究竟叫不叫,也算是衆說紛紜了,記者决定夜訪大明湖,去親耳聽一聽大明湖裏的青蛙究竟叫不叫。
  8 月15日傍晚,記者來到了大明湖畔,通過對遊人和工作人員的詢問,記者發現,很多人對於大明湖裏究竟有沒有青蛙還抱有疑問。幾位經常在大明湖裏散步釣魚的老人告訴記者說,大明湖裏很難見到青蛙,而在大明湖負責清理湖面衛生的大媽告訴記者說,大明湖裏確實有青蛙,但是比較少,自己還撈到過幾衹青蛙,和普通青蛙沒有任何的區別。就在這時,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說,在大明湖月下亭前的藕池裏,確實有青蛙叫。“每年的春天,當這些青蛙開始繁殖的時候,就會整夜的叫個不停。現在雖然已經過了交配期,但是偶爾也會聽到蛙鳴,而且有時候還能看到青蛙卵。”記者當即决定,在月下亭裏守“亭”待蛙鳴。
  隨着夜色漸漸的籠罩上大明湖,原本安靜的大明湖畔,響起了陣陣有節奏的鳴叫,記者用心辯聽後發現,這些叫聲大多是蟋蟀等昆蟲所發出的,但是並沒有聽到青蛙的叫聲,一直到晚上8點,月下亭的藕池裏,依然沒有蛙鳴。就在這時,另外一位在此散步的市民告訴記者說,在大明湖東頭的藕池裏有青蛙。於是記者决定前往大明湖東的藕池裏一探究竟。然而這一次記者依舊沒能聽到青蛙的叫聲,但是采訪附近的居民,他們都承認大明湖裏確實有青蛙存在,而至於青蛙是否鳴叫,則說法不一。
  記者一直等到了夜深以後,始終沒有聽到青蛙的叫聲,衹好離開了大明湖,而就當記者經過大明湖西南門的護城河時,卻聽到有蛙聲隱隱從河邊傳出,據居住在附近的居民反映,護城河裏的青蛙確實不少,每到春天四五月份的時候,就會傳出此起彼伏的蛙鳴。
  〖記者10個小時親自實驗〗
  為了驗證大明湖裏的青蛙究竟是否鳴叫,記者决定做一個試驗,將捉來的青蛙投放到大明湖裏,看看它們究竟叫不叫。
  大明湖裏的青蛙究竟叫不叫?如果叫會在什麽時候什麽地方叫?為了一探究竟,記者特地托人在齊河縣附近的農田裏,捉了6衹會鳴叫的青蛙進行試驗。8月16日下午,記者再次來到了大明湖畔,將6衹青蛙分別放生在了大明湖畔的荷塘和蘆葦地中。時間一點一滴的過去了,當晚七點二十分左右,一位幫助記者守候在大明湖南門的熱心市民通過短信告訴記者說,他聽到了蛙鳴,但是當記者趕到南門附近的荷塘放生點時卻發現,所謂的蛙鳴其實衹是一種昆蟲的叫聲。不甘心的記者隨後又呆在荷塘附近直到8點,蛙鳴始終沒有響起。
  記者隨後又前往了大明湖東畔的蘆葦地中,在這裏依舊沒有聽到蛙鳴。一直到午夜,近10個小時,記者和幾位守候在放生點的熱心市民始終沒有聽到蛙鳴。無奈的記者衹好離開了大明湖
  〖蛙不鳴的多個版本〗
  面對大明湖裏“蛙不鳴”的現象,大明湖公園的管理人員有自己的解釋,而不少熱心的市民也提出了各自的看法。
  為了探訪大明湖裏的青蛙究竟是否鳴叫,記者采訪了大明湖的工作人員。工作人員嚮記者提供了公園方面的解釋——由於大明湖水是泉水彙聚而成,因此水溫較低,衹有水溫超過23℃後,青蛙纔會鳴叫。而大明湖公園的工會主席任正先生,則提出了自己的另外一種看法,他認為大明湖的湖水是地下水形成的,因此富含豐富的礦物質,而這些礦物質中,可能有一種礦物質會影響到動物的聲帶,使得它們無法鳴叫。也有市民認為,大明湖的青蛙不鳴是由於大明湖的自身特點造成的,大明湖屬於深水湖,而青蛙則喜歡在有蘆葦的淺水區裏鳴叫,因此大明湖的青蛙不會鳴叫。
  〖多種解釋皆不能令人信服〗
  面對這些解釋,記者决定再次展開探訪,看看究竟哪一種說法是正確的。然而記者經過親自試驗和走訪專傢發現,關於蛙不鳴的各種解釋,都難以讓人信服,而有些專傢則提出了自己的假設。
  記者首先從一傢化工單位裏藉到了幾個專門用來測量水溫的溫度計,對大明湖和護城河的水溫進行了測量。經過測量記者發現,大明湖的水溫在下午五點的時候,約在 28~30℃之間,而同一時期的護城河水溫度,則在26~29℃之間,可見二者的水溫相差不大。那麽,究竟是不是大明湖的水溫關係影響到了青蛙鳴叫呢?對此,山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王金星教授明確的告訴記者說,青蛙的鳴叫和水溫沒有任何關係。王教授告訴記者說,青蛙屬於兩棲類動物,性喜陰涼。一般地說,衹有雄性青蛙纔會發出鳴叫,而且它們也衹有在發情期和有其它雄性青蛙入侵自己領地的時候纔會鳴叫,其餘時間它們多是呆在自己的領地內捕食,很少鳴叫。可見,所謂的“水溫說”,是無法成立的。
  而對於任正先生所提出的“礦物說”以及有市民所提出的“淺水說”,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的幾位資深“兩棲類動物”研究員也表示了懷疑,他們告訴記者說,青蛙的鳴叫依靠的是嘴巴兩側的鳴囔而不是聲帶,所謂的礦物質不可能影響到青蛙的鳴囔;而青蛙的産卵必須在水裏進行,而且每次産卵的時候,青蛙們也會發出鳴叫,因此所謂的“淺水區”的說法也是站不住腳的。
  那麽大明湖的蛙不鳴現象究竟是怎麽回事呢?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的王躍招研究員提出了一個大膽的假設:由於某種原因,大明湖的水質並不適合青蛙發情,因此在青蛙的繁殖期間,青蛙們往往會離開大明湖前往另外一個比較適宜的地方進行繁殖,而由於大明湖是由泉水彙聚而成的,因此存在這樣一種可能:每年大明湖的青蛙在繁殖過後,可能就不會再回到湖中,而泉水邊的青蛙們排卵後,卵和蝌蚪可以順着水道進入大明湖中。因此不管濟南的泉是否噴涌,泉邊的蝌蚪和青蛙都可以通過水路進入大明湖中,而集體搬遷出大明湖去“結婚”的青蛙們,也可以通過水路不被人查覺的離開大明湖進行“蜜月旅行”。當然,由於無法提供大明湖的青蛙種類,也沒有進行實地考察,因此王躍進研究員的大膽猜想也衹能推測到這一步,至於大明湖是否適宜蛙類繁殖,至今也沒有一個權威的答案。
  〖“蛙不鳴”並非大明湖獨有〗
  記者通過搜集資料發現,其實所謂的“蛙不鳴”現象,並非是大明湖所獨有的,在湖北、河南等地,也存在着湖中青蛙不叫的奇怪現象。
  河南省新野縣有一個奇怪的湖,名叫彈子湖。據說當年的漢光武帝劉秀就是新野的女婿,據《嘉靖鄧州志》(嘉靖年間新野屬鄧州轄區)中載:“彈子湖在板橋鋪西,世傳光武帝當年遊息於此,聞池蛙喧鬧,以彈擊之。至今池內有蛙不鳴。”因此在彈子湖裏,青蛙們也是不叫的。
  而在湖北省當陽縣的玉泉寺內的丹池裏,青蛙也是不叫的,相傳這是當年宋真宗趙恆的明肅皇后劉氏曾到玉泉寺還願,一天清晨,皇后起床梳妝,聽得樓外的水塘裏,無數衹青蛙呱呱地叫個不停,皇后聽了,一時心煩,隨口說了聲:“這些畜牲,一時不叫,讓我安心梳頭吧!” 而水塘裏的青蛙們卻將“一時不叫”聽成了“一世不叫”,於是直到現在玉泉寺的青蛙也不叫。
  可見,蛙不鳴的現象並不是大明湖所獨有的。而如何來解開這個蛙不鳴的現象,衹怕還要等待科學家們來解開這個謎底。
大明湖擴建工程 Daming Lake Expansion Project
  大明湖擴建工程於2007年10月開工。省委、省政府對這項工程高度重視,市委、市政府把大明湖擴建作為迎全運重點項目、泉城特色標志區核心工程和重要的民心工程,精心組織實施,優質高效推進。該工程總投資21億元,拆遷居民2961戶、國有單位21個,擴建後總面積由74公頃擴大到103.4公頃,新增水面11.7公頃、陸地17.7公頃。恢復重建超然樓、明湖居、聞韶驛等歷史古跡;增闢老捨與濟南、秋柳人傢等文化展館;新建七橋風月、稼軒悠韻、秋柳含煙等八大景觀,建成橋梁28座、仿古建築8組;修繕老建築10組;挖湖65.1萬立方米,清淤21.53萬立方米,假山石砌疊2.79萬噸,駁岸砌壘7052米,道路廣場鋪裝7.48萬平方米,緑化15萬平方米,鋪設管綫11.5萬米。整個景區呈現出麯徑通幽、溪橋相映、草木蔥蘢、瑞鳥翔集的良好景觀效果。
  作為2007年確定的迎全運會重點工程,大明湖風景名勝區擴建工程同時也是泉城特色標志區的核心內容。根據《大明湖風景名勝區總體規劃》、《大明湖風景名勝區詳細規劃》,結合泉城特色標志區規劃的編製,市園林局和市規劃局專門邀請全國知名城市規劃、歷史名城保護、園林規劃設計等方面的專傢,經充分研究討論,編製完成了《大明湖風景名勝區擴建規劃》。
  按照規劃,擴建後的大明湖風景名勝區東至黑虎泉北路,南至明湖路,西、北分別至西護城河和北護城河,總面積將由74公頃擴大到103.4公頃。大明湖擴建區域分為8個景區,根據歷代詩詞典故或歷史記載,分別暫定名稱為:七橋風月、秋柳含煙、明昌晨鐘、竹港清風、稼軒悠韻、超然致遠、縈堤遠水、鳥啼緑蔭。
  擴建後,大明湖將由“園中湖”變為“城中湖”,並實現與護城河的通航,為市民和遊人提供良好的休閑、遊覽環境,再現“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泉城特色。
大明湖擴建“新八景” Daming Lake expansion of the "New Eight"
  據瞭解,2004年,大明湖景區曾與媒體合作,通過市民投票和專傢推薦,評選出新的明湖十景,有匯波晚照、明湖秋月、佛山倒影、遐園好音、滄浪荷韻、畫船煙波、丹坊耀日、鐘明蛙靜、柳岸春深、歷下秋風。其中,鐘明蛙靜、柳岸春深、遐園好音景觀與本次擴建規劃中的八景命名有重複,鵲華苑故去掉,這樣保留的七景與恢復再現的鵲華煙雨景觀以及擴建後的八景共同組成明湖十六景。
  目前,已經確定擴建中的橋及其名稱如下——
  古街巷橋5處:學院橋、匯泉橋、思敏橋,閣子橋、曾傢橋;歷史上的橋8處:芙蓉、水西、湖西、北池、百花、鵲華、秋柳、匯波;以大明湖四季景色命名的橋4處:柳煙橋(春色楊煙)、藕香橋(夏挹荷浪)、蘆花橋(秋容蘆雪)、凝雪橋(鼕泛冰天);與大明湖有關的橋8處:玉涵橋、稼軒橋、北渚橋、淇園橋、涵清橋、囍喆橋、灰山橋、瀛洲橋;以“歲寒三友”命名的橋3處:梅溪橋、蘭青橋、竹韻橋。
  “新八景”都有哪些景
  據悉,第一個景區為“方圓天地”片區,主要包括稼軒園、晏公祠,該景區以紀念辛棄疾的稼軒園為主體建築,小橋流水,鏡裏樓臺,藴含豐富的文化底藴。“方圓天地”是規劃中的景觀名,有關專傢建議改為“稼軒悠韻”或“詞宗覽勝”、“辛祠聽雨”。
  第二個景區為“明湖晚鐘”片區,主要有鐘樓遺基、康和尚院、明湖居、聞韶館、聞韶臺(戲臺)、司傢碼頭、枕湖草堂、鐘樓廣場(全民健身場所)。“明湖晚鐘”是規劃中的景觀名,還有提議改為“明昌晨鐘”。
  第三個景區為“大明幹坤”片區,主要有超然樓、博藝堂,閣子戲臺、賀勝戲場、漪舫池、牌坊(坊名“超然致遠”)等。“大明幹坤”是規劃中的景觀名,還有提議改為“超然遠眺”。
  第四個景區為“秋柳聞風”片區,主要有秋柳園、秋柳詩社、天心水面亭等。該景區主題為秋柳園,清代着名詩人王士禎曾在此讀書會友賦詩,在水面亭寫下了轟動大江南北的詩章《秋柳四首》,不着一字,盡得風流,合者甚衆。此次擴建將恢復重建秋柳園,“秋柳聞風”是規劃中的名稱,還有提議將該景觀名稱改為“秋柳臨風”或“秋柳含煙”。
  第五個景區為“湖山天地”,主要有小淇園、一竿亭、拂雲竹林、流杯池等。該區域修竹成林,榆柳夾集,麯徑蜿蜒,景趣幽絶,被譽為“歷城十六景”之一——“竹港清風”。“湖山天地”是規劃中的名稱,還有提議該景觀仍以“竹港清風”命名為好。
  第六個景區為“縈堤遠水”,主要有曾堤(百花堤)、北渚亭、煙雨亭、牌坊。曾堤,歷史上稱百花堤,宋代曾鞏修建;北渚亭、煙雨亭也是歷史上的景點。“縈堤遠水”是規劃中的名稱,有提議改為“曾堤縈水”或“芳堤臥波”。
  第七個景區為“鳥啼千步”,主要有瀛洲亭、青蘿館、水香亭、白鷗島、放鶴島、水雲居。“鳥啼千步”是規劃中的名稱,有提議改為“鳥啼緑蔭”。
  第八個景區為“七橋風月”片區,“七橋風月”是規劃中的名稱,主要有鵲華、芙蓉、水西、湖西、北池、百花、秋柳七座景觀橋。因鵲華橋在該區域,鵲華苑歷史上曾有“鵲華煙雨”景觀,而且非常有名,後來被湮沒,故本次擴建,隨着鵲華橋的恢復重建,該景觀也將再現。
  大明湖交通綫路
  自駕遊:
  可以選擇京福高速濟南西出口下,沿經十路東行,在省體育中心上順河高架橋北行在明湖北路出口下來便是大明湖湖北門,下高速後約30分鐘到達。
  公交車
  西南門:市內乘坐11、41、66、106、k54、k98、k109、k91、k95路公交車可到;
  東門:市內乘坐41、83、30、31、36、37、63、118、122、201路公交車可到;
  北門:市內乘坐6、30、33、83、118、122路公交車可到;
  南門:市內乘坐11、41、106、k54、k95、k98、k109路公交車可到。
  小貼士:大明湖景區內為遊客提供環保觀光遊覽車,即招即停,票價2元。
陳州大明湖 Chen Daming Lake State
  出現於電腦遊戲《仙劍奇俠傳四》中的陳州城,陳州城東、西、北三面被湖水包圍。湖中湖心島建有千佛塔。其原型可能來源於河南淮陽竜湖。
近義詞
大明湖街道
相關詞
旅遊濟南地理景點廣東江西山東名勝
鐵鉉歷史古跡歷下亭文化
包含詞
大明湖街大明湖鷗社大明湖街道
大明湖公園大明湖風景區濟南大明湖滄浪亭
濟南大明湖錦江之星濟南錦江之星大明湖濟南7天酒店(大明湖店)
濟南市大明湖路小學甘肅大明湖商貿有限公司大明湖西南門啓盛街
如傢快捷酒店濟南大明湖北門店濟南如傢七鬥星連鎖酒店大明湖北門店濟南如傢快捷酒店大明湖北門店
濟南市大明湖公園明湖樓飯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