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品牌 : 北京話 > 大發
目錄
謂發高科 That made Hi-Tech
  謂發高科。《續兒女英雄傳》第二三回:“大公子十九歲,已進學,如此相貌,將來一定大發。”
超過了適當的限度;過度 Exceed the appropriate limit; over
  超過了適當的限度;過度。《紅樓夢》第六三回:“ 琴 姑娘罷了,他在大奶奶屋裏叨登的大發了。”《兒女英雄傳》第四十回:“先別樂大發了!這一來咱們娘兒們不是都去不成了嗎?” 王統照 《刀柄》:“攻城?還怕劫獄呢!反正事情鬧大發了。”
No. 3
  “大發”是 “大坂發動機”的簡稱,公司標志圖案中的 “d”取自大發拼音 “daihatsu”的第一個大寫字母。該公司的轎車商標將大發拼音的 “d”圖案化, 寓意大發汽車公司 “永葆青春活力。”
  1907年,大發發動機製造株式會社在日本的池田大發町發立,1951年改為大發工業株式會社,是豐田集團的重要成員,主要生産微型小汽車。1986年,該公司與中國天津汽車工業公司合作生産汽車,取名 “天津華利”和 “天津夏利。”
  大發charade牌轎車,曾獲1978年日本汽車年奬。它不但在撒法裏拉力賽上多次奪魁,還在蒙特卡洛拉力賽、世界越野賽、新西蘭大賽、英國rac拉力賽獨領風騷。大發feroza牌轎車,在第七屆法老大賽中稱雄。
  1.謂發高科。2.超過了適當的限度;過度。
天津大發——中國汽車工業曾經的輝煌
  “要發傢,買大發,發發發!”這是上世紀八十年代末曾經在中央電視臺播放的天津大發廣告。僅從字面上,已經顯示出了大發車當年的火爆態勢已經席捲全國。
  今天,中國成長為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站在這個高點回望過去,天津大發曾經的輝煌不僅僅成就了一代人的記憶,更為重要的是成為了中國汽車工業發展的一個藉鑒。
  一切從這一天開始。
  1984年9月25日晚上10點05分,中國第一輛由中日合作生産的微型汽車在市郊楊柳青鎮的天津市汽車製造廠順利開出生産綫。
  第一批汽車是日本零件中國組裝,裝焊、油漆、總裝、質檢,一共 8個人參加裝配。開始時,由於是來件組裝的形式,而且技術條件並不成熟,在 1984年最初生産的兩三個月裏,總共衹生産了幾十輛車。
  天津大發的出現,伴隨着的是天津汽車工業的發展。
  1965年天津汽車工業開始起步,建立了天津汽車製造廠,當時國內衹有一汽、上汽、天汽三傢汽車生産廠傢。
  1973年到1979年,天津生産了63輛740型仿豐田轎車。1980年天津汽車廠的輕型卡車一炮打響。
  “1983年國傢香山會議,確定在天津建設微型汽車生産基地,引進日本大發汽車技術。”曾任天津汽車廠廠長,後為天津華利汽車工業公司總經理的趙傢良回憶說。
  大發汽車在日本是廂式貨車,儘管有很多設計缺陷。但是這種車型油耗低,經濟適用,價格低。引進大發車的目的,是以民用為主,加裝座位後,既可以送貨又可以坐人,為當時的城鄉老百姓出行提供了轎車的替代品。當時天津汽車廠通過談判,從日本引進了大發總裝生産綫,生産“天津大發”汽車。
  “黃大發”、“黃蟲”是對天津大發的另類稱謂。
  在當時,天津大發的車身之所以選擇了黃色調,是為了與美國接軌。黃色的透視性很好,在一片車輛中,很容易就能夠識別,引人註目。可能當初將大發帶到中國專傢們並沒有想到,短短幾年時間之後,大發車竟會成為中國北方諸多城市街道上的一道風景。
  1986年2月19日天津大發的燈具零部件開始國産化。1987年年底,零部件的國産化已由1984年的8%上升至85%,這一速度令日本人咋舌。也正是在1987年,天津出現了第一輛大發車型的出租車。
  大多數人對天津大發的記憶也就是從作為出租車的“面的”這個時候開始。
  打出租的目的,不是為了顯示身份,而是為了到達目的地。有一輛出租車,能夠將人與捎帶的東西安全地送達目的地,就完成了一輛“的士”的基本使命。
  “大發汽車的結構比較簡單,整車的承載能力也很強,既能拉貨又可以拉人,使用起來特別方便。”天津汽車製造廠的老職工講,當時津城城市的街道還很窄,大發車不僅轉彎方便,停在路邊也省地。在當時那段特定的歷史時期,黃面的以其空間大、載重大、承載人數多、省油、方便、快捷等諸多優勢,替代轎車,給老百姓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
  有人回憶,當時全國各地到天津購買華利大發的人,幾乎住滿了天津的一條街。
  資料顯示,從1984年9月至1999年,天津汽車製造廠總共生産了30萬輛大發車,其中有90%是供給全國各地的出租行業使用。
  僅天津,就有超過5萬輛的黃大發挂上了“出租”的頂燈。
  大發車受到歡迎,是因為出租車正在成為普通人出行的交通工具之一。大發車在中國誕生的使命,正是為了帶給國人這種廉價實惠的出行享受。
  從現在的角度來看,大發這款産品適合了當時的市場需求。這種供求高度契合的“火花”,成就了天津大發供不應求的輝煌。
  隨着中國汽車工業的快速發展,天津大發在出租車領域的競爭已經現出疲態。一係列新的車型如夏利、富康、捷達逐漸進入這個行業。
  “夏天熱、鼕天冷”的大發已經不適宜市場的需求,逐漸淘汰並遠離人們的視野。
  2002年,一汽與天汽合併。一汽集團出於整體發展的考慮,因為旗下的企業也有微型車在製造生産,於是在之後將天津大發停産。
  對於這個事實,今天許多人都很遺憾,因為在今天的中國市場,微型車依舊熱銷。但是,對於天津大發的這種遺憾可能更多的是來自“天津大發”這個品牌。
  天津汽車製造廠歷史
  1965年天津汽車正式起步,建立了天津汽車製造廠,曾經試製生産過TJ210輕型越野車和TJ740轎車,1978年更名為天津市汽車製造廠。1973年到 1979年,天津生産了 63輛 740型仿豐田轎車。1978年,天津市汽車製造廠開始改變産品方向,參照北京130圖紙,上馬輕型載貨車。
  1988年,天津市汽車製造廠具有歐洲風格的TJ1041輕型載貨車車已經形成了年産3萬輛的生産能力。“八五”期間,天汽的重點技術改造項目是天津市汽車模具設計製造中心(二期工程)的技術改造和天津大發微型汽車年産4萬輛技改項目。“八五”期末,天津市汽車製造廠形成了年産7萬輛輕卡的生産能力。 1995年,天津市汽車製造廠與馬來西亞金獅集團合資,企業更名為天津華利汽車有限公司,主導産品由雁牌輕卡轉為華利牌微型汽車。
日本大發牌汽車
  “大發”是 “大發工業株式會社”的簡稱,公司標志圖案中的 “D”取自大發拼音“DAIHATSU”的第一個大寫字母。該公司的轎車商標將大發拼音的 “D”圖案化, 寓意大發汽車公司 “永葆青春活力。”
  大發工業株式會社,1907年創立於日本大阪,百年來始終致力於小型車領域的拓展,在發動機、空間、車輛安全及環境保護等方面都擁有先進的技術,是全球領先的小型車製造企業,被譽為“小型車專傢”。作為豐田集團的一員,專門生産低油耗・省資源・省空間的小型車,並以成為“真正的國際企業”為目標,積極推動全球化。
  大發CHARADE牌轎車,曾獲1978年日本汽車年奬。它不但在撒法裏拉力賽上多次奪魁,還在蒙特卡洛拉力賽、世界越野賽、新西蘭大賽、英國RAC拉力賽獨領風騷。大發FEROZA牌轎車,在第七屆法老大賽中稱雄。
近義詞
大發社區
大發
大發街道
大發
相關詞
浙江模具
包含詞
大發作大發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