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 > 大原雷獸
  中文名稱( chinese)→ 大原雷獸
  拉丁文學名( name)→ protitan major
  含義(meaning)→ 表示該動物是已知最大的一種原雷獸
  門(division)→ chordata 脊索動物門
  綱(class)→ chondrichthyes 哺乳綱
  目(order)→ perissodactyla 奇蹄目
  科(family)→ brontotheriidae 雷獸科
  屬(genus)→ protitan 原雷獸
  其它種(other species)→p.grangeir 𠔌氏原雷獸
  p.major 大原雷獸
  p.minor 小原雷獸
  p.bellus 美麗原雷獸
  p.robustus 粗壯原雷獸
  p.obliquidens 斜齒原雷獸
  p.cingulatus 齒帶原雷獸
  時代(period)→ 始新世中期
  分佈(found in)→ 中國雲南省
  發現地層(stratum)→ 中始新世路美邑組下部
  食性(diet)→ 植食
  發現者(discoverer)→ 古脊椎所云南隊,20世紀
  命名者(first described)→黃學詩,鄭傢堅,2004
  雷獸是一類生活在古近紀始新世的奇蹄類哺乳動物。歸於馬型亞目,單置為雷獸超科。化石主要發現在古北區的亞洲和北美。最早的雷獸類動物是北美洲始新世早期的蘭布達獸(lambdotherium),我國的雷獸類動物則最早出現於始新世中期的阿山頭期。雷獸類演化至漸新世突然全部滅絶,在它們不算長的歷史中,主流方向是個體體型不斷增大,侏儒雷獸和迷你雷獸除外,一般認為,雷獸的角也是不斷增大的。
  原雷獸屬是雷獸中較早的一個類群,在我國始新世早期的路南組也有發現。大原雷獸的所有化石都是頜部和牙齒,因此其作為新種也是在與其他雷獸類動物的牙齒做對比後得出的結論:首先根據其臼齒具有“w型外脊”和“完全孤立的原尖及次尖”將它歸入雷獸科;然後根據其“後面的上臼齒比較窄長”的特點,歸於晚叉額雷獸亞科;又根據其牙齒長寬比例和p4無次尖的特徵,歸於原雷獸屬;最後,由於這些牙齒特別大,明顯超過了已知的所有原雷獸,便將這個標本列為新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