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拉丁文名稱:chicoreusramosus
英文名稱:branchedmurex 、 white murex
貝類動物:腹足綱、骨蠃超科、骨蠃科。
簡介:貝殼大而重,蠃塔低,體層膨大,肩部有棱角。每層蠃層上有三層縱脹肋,其間有一至二枚瘤狀縱肋。縱脹肋和前水管溝上均有皺邊的短棘,纖細的蠃脊布滿了殼身。外唇邊呈鋸齒狀,近下端正處有一強齒。蠃軸光滑,殼表白色,有褐色脊紋和斑塊;蠃軸粉紅色。(註:骨蠃中最大、最重的一種,常作裝飾用。)
尺寸:20cm
分佈區域:印度太平洋
棲息地:珊瑚礁。 |
|
【物種名稱】大千手蠃
【拉丁學名】Chicoreus ramosus
【命名者】 Linnaeus, 1758
【英文名稱】Branched Murex 、 white Murex
【科屬分類】貝類動物,軟體動物門,腹足綱,新腹足目、骨蠃科 |
|
貝殼大而重,蠃塔低,大千手蠃體層膨大,肩部有棱角。每層蠃層上有三層縱脹肋,其間有一至二枚瘤狀縱肋。縱脹肋和前水管溝上均有皺邊的短棘,纖細的蠃脊布滿了殼身。外唇邊呈鋸齒狀,近下端正處有一強齒。蠃軸光滑,殼表白色,有褐色脊紋和斑塊;蠃軸粉紅色。(註:骨蠃中最大、最重的一種,常作裝飾用。)殼體蠃旋部中等大小,體蠃層膨大。殼表面通常具雕刻飾、結節突起或棘刺。殼口圓形或卵圓形,厴角質,多旋。尺寸:20cm |
|
世界分佈 印度太平洋,臺灣澎湖大千手蠃、南海、印尼、馬來西亞
臺灣分佈 澎湖,蘭嶼,屏東縣恆春半島,南沙太平島 |
|
棲所環境 低潮綫下。棲息地:珊瑚礁。 |
|
- lat.: Chicoreus ramosus (Linnaeus, 175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