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湯鎮西試刀山下峽山之麓,山色空蒙,翠峰環抱,林木蔥蘢。古木寒橋橫跨澗上,橋下細流淙淙,清澈見底。四周鳥語鬆濤,景物趣然。拾級登山,山形裸露,怪石嶙峋,嵯峨林立,有的氣勢磅礴,有的嬌小玲瓏,有的平地怒拔,有的精巧雅緻,千姿百態,引人入勝。青藤野葛,交織糾纏;奇花異草,光彩奪目。山道彎彎,進入幽𠔌。淡竹叢生,鬆檜掩映,內有古剎,名大力寺。
大力寺始建於南宋理宗趙昀景定年間(1260——1264年),寺分三進,約五六十間。大雄寶殿,宇高數丈,氣勢雄偉,莊嚴古樸,粉墻青瓦,溢彩流光,翹角飛檐,畫棟雕梁。
元至元二年(1265年),元人鐵蹄踐踏至半湯,大力寺古剎遭兵燹。至明英宗朱祁鎮天順年間(1457——1464年),經維修、擴建,寺捨達97間半。立佛數百,山門有金剛,前殿有彌勒、韋馱,中殿有毗盧,後殿為三尊大佛,還有三清殿、十八羅漢殿、閻羅十殿等。東西兩廡為法堂僧捨,內有長方形院落,左置三友亭,右設翠微亭。並在此召聚僧徒,晨鐘暮鼓,布道傳經,以廣其說。每逢春節、廟會,鐘鼓齊鳴,聲震霄壤,紫煙燎繞,香飄雲天,善男信女,紛至沓來。
清仁宗嘉慶四年(1799年),於寺左建竜王廟,廟宇三進。大雄寶殿供奉竜王神像,左供關聖帝,右供牛王爺。《康熙·巢縣志》記載:“大力寺,去巢十裏,在王喬洞東北,宋景定間創,明天順間重修。傍有大力泉”。《道光·巢縣志》亦載:“大力寺在金庭山右,嘉慶四年,於寺左建竜王廟”。寺廟主持僧妙悟等五人,繼後有果泉、道蓮、作人、馬和尚。寺廟歷盡滄桑,屢遭兵燹。古大力寺毀於太平天國烽火,竜王廟前殿同時被焚。抗日戰爭期間,竜王廟大殿又遭戰火毀棄,至新中國成立前夕,衹剩下後殿和東西兩廡。1956年興修力寺水庫時,後殿及兩廡拆毀。
1994年,僧人釋彌悟來此山發願心,在原寺舊址(水庫中)的山坡上率信衆重建大力寺。6年中,構築廟捨24間,佛像13尊。2000年釋彌悟圓寂。臨終遺囑,由朱明蘭(女)全權接管負責寺廟的法務和廟務工作。由此,朱明蘭出傢,取法號為釋彌賢(尼)。2000年授戒。釋彌賢主持期間,嚴守戒律,為人師表,苦行苦修,一心為公;把寺院的硬件建設列入高質量、高標準的長遠規劃,本着對歷史負責的高度責任感逐步實施。率護法大德信衆,於2000年增建齋堂、客堂、庫房10間、寮房10間。2002年建大型山門荷花石臺階一組,雕刻精緻,用料講究,聳立在大力水庫的一側,有“心境先瑩碧波中”的清淨意境。2003年建成天王殿,殿內供奉的四大天王、彌勒佛、韋駝菩薩的造像神態、形姿,堪稱江淮一流。2005年大雄寶殿落成。500平方的雙檐重欄與古燈宮墻相輝映,竜騰鳳翔、梵樂飛天的精湛彩繪和“國泰民安”篆書大字橫嵌在大殿頂前,九竜頌太平的大型木雕寶頂把大殿妝點得一派佛日增輝、光明世界的寶相。殿前的重達20噸“二竜盤珠”的禦道由一塊石頭雕鑿而成,為山東著名的嘉祥石城邵兆穩石雕大師傑作,八公分深的鏤空圖紋雲涌竜騰、珠焰翻滾,氣勢非凡。
寺院的倒影與水庫碧波交融,雄渾的石雕蓮花臺階與山色襯映,一派挺秀靈氣。由高速公路乘車至此,側面眺瞄,大力寺猶如小布達拉宮的視覺;當車呼呼而去,大力寺又似覺海上航船,車飛船行,有一種慈航普度的動態境界。2001年,大力寺被巢湖市政府批準為宗教活動場所。
大力寺左有大力泉,水質純淨甜美,乃巢境第一佳泉。釀酒沏茶,芳香可口,是天然理想飲料。盛夏季節飲之,可防暑降溫,長期飲用,有益健康。用此泉澆灌莊稼,米飯味香撲鼻,食不知飽。將泉水註入杯中,可高出杯口不溢,再投入幾枚銀幣,仍保持原貌。《康熙·巢縣志》載:“大力泉,泉源石洞中,其深不可測,嘗有白龜出沒,又名白龜洞,泉味極佳。”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