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大別山五針鬆,學名pinus fenzeliana var. dabeshanensis,國傢Ⅱ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國務院1999年8月4日批準)。
現狀 瀕危種。僅殘存於大別山局部地區。由於大樹不多,結果較少,種子又常受鬆鼠危害,林下雖有不同齒級幼苗、幼樹,但多數處於林下或灌木全中,壓抑現象嚴重,生長緩慢, 樹形彎麯,急需采取措施。
形態特徵 常緑喬木,高達30餘米,胸徑約50釐米;樹皮灰緑色至灰褐色,呈片狀剝落;1年生枝黃褐色,無毛,有光澤;鼕芽長卵圓形,無樹脂,針葉5針1束,長5-12釐米,寬約1毫
米,邊緣具細鋸齒,腹面兩側具3-4條白色氣孔綫,橫切面三角綫,北部有2個邊生樹脂道; 葉鞘早落;鱗葉不下延。球果圓柱狀橢圓形、下垂,長11-14釐米,直徑4-5.5釐米;種鱗近
長方狀倒卵形,長3-4釐米,寬2-2.5釐米,鱗質斜方形,上部寬三角狀圓形,邊緣薄,顯著地嚮外反捲,鱗臍頂生;種子倒卵狀橢圓形,淡褐色,長1.3-1.6釐米,直徑約8毫米,頂端 具極短的木質翅,種皮較薄。
地理分佈 分佈於安徽嶽西、金寨,湖北羅田及河南商城商城等地。生於海拔800-1 350米的 山脊,懸岩陡坡及溝𠔌兩側的坡地林中。
生態學和生物學特性 大別山五針鬆生於亞熱帶北部大別山中山上部。氣候特別是雨量豐富,夏季多雲霧,鼕季較寒冷。年平均溫14-15℃,極端量低溫-14.2℃,年降水量1350-1400毫米以上,無霜期212天。土壤為山地棕壤,ph值5-5.5。本種為陽性樹,幼樹較耐陰蔽、 根係發達、常盤結或伸入岩面縫隙中、生活力強,抗風害,耐嚴寒。在土層深百肥活、排水良好之處生長迅速。通常和黃山鬆pinus taiwanensis hayata 混生,或與黃山鬆、茅慄cas tanea sequinii dode、短柄櫟quercus glandulifera var.brevipetiolata等組成針闊葉 混交林。大別山五針鬆的樹高生長盛期在10-40年,胸徑速生期在15-45年,而材積量成熟齡則出現在120年之後,輪伐期長,適宜培育大徑材。4月開花,球果次年9-10月成熟。
保護價值 為我國特有種。對研究鬆屬的係統發育有一定的科學意義。材質輕軟,樹脂多, 經久耐用,為亞熱帶北部海拔900米以上山地的造林樹種。
保護措施 已在分佈集中的嶽西縣聞坳及南河設立社隊林場,開展保護和經營管理工作。今後可建立母樹林,加強母樹保護及天然幼樹、幼苗的撫育管理,並積極做好育苗造林工作。
栽培要點 用種子繁殖。播種育苗時註意防治立枯病,造林時避免單純林。 |
|
大別山五針鬆,學名Pinus fenzeliana var. dabeshanensis,國傢Ⅱ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國務院1999年8月4日批準)。
現狀 瀕危種。僅殘存於大別山局部地區。由於大樹不多,結果較少,種子又常受鬆鼠危害,林下雖有不同齒級幼苗、幼樹,但多數處於林下或灌木全中,壓抑現象嚴重,生長緩慢, 樹形彎麯,急需采取措施。
形態特徵 常緑喬木,高達30餘米,胸徑約50釐米;樹皮灰緑色至灰褐色,呈片狀剝落;1年生枝黃褐色,無毛,有光澤;鼕芽長卵圓形,無樹脂,針葉5針1束,長5-12釐米,寬約1毫
米,邊緣具細鋸齒,腹面兩側具3-4條白色氣孔綫,橫切面三角綫,北部有2個邊生樹脂道; 葉鞘早落;鱗葉不下延。球果圓柱狀橢圓形、下垂,長11-14釐米,直徑4-5.5釐米;種鱗近
長方狀倒卵形,長3-4釐米,寬2-2.5釐米,鱗質斜方形,上部寬三角狀圓形,邊緣薄,顯著地嚮外反捲,鱗臍頂生;種子倒卵狀橢圓形,淡褐色,長1.3-1.6釐米,直徑約8毫米,頂端 具極短的木質翅,種皮較薄。
地理分佈 分佈於安徽嶽西、金寨,湖北羅田及河南商城商城等地。生於海拔800-1 350米的 山脊,懸岩陡坡及溝𠔌兩側的坡地林中。
生態學和生物學特性 大別山五針鬆生於亞熱帶北部大別山中山上部。氣候特別是雨量豐富,夏季多雲霧,鼕季較寒冷。年平均溫14-15℃,極端量低溫-14.2℃,年降水量1350-1400毫米以上,無霜期212天。土壤為山地棕壤,pH值5-5.5。本種為陽性樹,幼樹較耐陰蔽、 根係發達、常盤結或伸入岩面縫隙中、生活力強,抗風害,耐嚴寒。在土層深百肥活、排水良好之處生長迅速。通常和黃山鬆Pinus taiwanensis Hayata 混生,或與黃山鬆、茅慄Cas tanea sequinii Dode、短柄櫟Quercus glandulifera var.brevipetiolata等組成針闊葉 混交林。大別山五針鬆的樹高生長盛期在10-40年,胸徑速生期在15-45年,而材積量成熟齡則出現在120年之後,輪伐期長,適宜培育大徑材。4月開花,球果次年9-10月成熟。
保護價值 為我國特有種。對研究鬆屬的係統發育有一定的科學意義。材質輕軟,樹脂多, 經久耐用,為亞熱帶北部海拔900米以上山地的造林樹種。
保護措施 已在分佈集中的嶽西縣聞坳及南河設立社隊林場,開展保護和經營管理工作。今後可建立母樹林,加強母樹保護及天然幼樹、幼苗的撫育管理,並積極做好育苗造林工作。
栽培要點 用種子繁殖。播種育苗時註意防治立枯病,造林時避免單純林。 |
|
大別山五針鬆介紹
大別山五針鬆 (Pinus dabeshanensis Cheng et Law)
科屬:
鬆科
別名:
形態特徵:
常緑喬木,高達30餘米,胸徑約50釐米;樹皮灰緑色至灰褐色,呈片狀剝落;1年生枝黃褐色,無毛,有光澤;鼕芽長卵圓形,無樹脂,針葉5針1束,長5-12釐米,寬約1毫米,邊緣具細鋸齒,腹面兩側具3-4條白色氣孔綫,橫切面三角綫,北部有2個邊生樹脂道;葉鞘早落;鱗葉不下延。球果圓柱狀橢圓形、下垂,長11-14釐米,直徑4-5.5釐米;種鱗近長方狀倒卵形,長3-4釐米,寬2-2.5釐米,鱗質斜方形,上部寬三角狀圓形,邊緣薄,顯著地嚮外反捲,鱗臍頂生;種子倒卵狀橢圓形,淡褐色,長1.3-1.6釐米,直徑約8毫米,頂端具極短的木質翅,種皮較薄。
分佈與習性:
分佈於安徽嶽西、金寨,湖北羅田及河南商城商城等地。生於海拔800-1350米的山脊,懸岩陡坡及溝𠔌兩側的坡地林中。大別山五針鬆生於亞熱帶北部大別山中山上部。氣候特別是雨量豐富,夏季多雲霧,鼕季較寒冷。年平均溫14-15℃,極端量低溫-14.2℃,年降水量1350-1400毫米以上,無霜期212天。土壤為山地棕壤,pH值5-5.5。本種為陽性樹,幼樹較耐陰蔽、根係發達、常盤結或伸入岩面縫隙中、生活力強,抗風害,耐嚴寒。在土層深百肥活、排水良好之處生長迅速。通常和黃山鬆PinustaiwanensisHayata混生,或與黃山鬆、茅慄CastaneasequiniiDode、短柄櫟Quercusglanduliferavar.brevipetiolata等組成針闊葉混交林。大別山五針鬆的樹高生長盛期在10-40年,胸徑速生期在15-45年,而材積量成熟齡則出現在120年之後,輪伐期長,適宜培育大徑材。4月開花,球果次年9-10月成熟。
繁殖與栽培:
用種子繁殖。播種育苗時註意防治立枯病,造林時避免單純林。
應用:
瀕危種。為我國特有種。對研究鬆屬的係統發育有一定的科學意義。材質輕軟,樹脂多,經久耐用,為亞熱帶北部海拔900米以上山地的造林樹種。
圖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