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釋義一)歷史人物大刀王五(1844—1900年)
京師武林名俠。本名王正誼,字子斌,祖籍河北滄州,回族。因他拜李鳳崗為師,排行第五,人稱“小五子”;又因他刀法純熟,德義高尚,故人人尊稱他為“大刀王五”。王正誼一生行俠仗義,曾支持維新,靖赴國難,成為人人稱頌的一代豪俠。位列民間廣泛流傳的晚清十大高手譜中,與燕子李三、霍元甲、黃飛鴻等著名武師齊名。
王五出生貧寒,三歲時父親又因疾去世。他衹得與母親相依為命,很小便開始幹各類雜活,後來又拜肖和成為師,為習武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滄州當時最有名的武師當屬雙刀李鳳崗。為了修習更高的武藝,王五便想拜他為師,卻多次吃了閉門羹,他就長跪李門前以示誠心,李鳳崗為其精神打動,便收其為徒。王五不負師父重望,幾年下來功夫已不在師父之下。為了把他鍛煉成更加全面的人才,李把他推薦給自己的師兄劉仕竜,一起押鏢,行走江湖。經過幾年的鍛煉,王五告別了師父,周治十年,他先到天津,後又到北京,經人介紹到了一傢鏢局當了鏢師。
光緒三年,王五利用自己的積蓄,加上朋友的幫忙,在北京半壁街(崇文區)自開了順源鏢局(後來遷往廣安大街)。源順鏢局活動範圍廣大,北自山海關,南到江蘇淮安市清江浦。他規範從業,收費合理,德義高尚,生意十分紅火,很短時間內便聲名鵲起。
王五不僅本行中受人尊敬,他的愛國義舉更是被人們廣泛傳頌。甲午戰爭失敗後,御史安維峻上疏,力陳議和之弊,要求嚴懲誤國者,卻遭到清廷的貶斥,被革職戍邊。王五出於義憤毅然擔負起了護送安維峻的責任。回京後,王五便在香廠籌開學堂街,名為“父武義學”。更為人們所稱道和廣為流傳的是王五與譚嗣同的交往。王五俠義心腸,與譚嗣同兄弟相稱,傳授譚武藝刀劍之法,二人由此建立了深厚的友誼。
1898年,戊戌變法進入高潮,譚嗣同應詔入京,任四品軍機章京,參預變法。在此期間,王五擔負起了譚嗣同的衣食住行和保安工作。變法失敗後,譚嗣同為表白自己變法决心,醒悟大衆,甘願受捕。王五得知後心急如焚,多方打探消息,買通獄吏,還廣泛聯絡武林志士,密謀救譚,卻被譚嗣同堅决拒絶了。9月27日,譚嗣同等“戊戌六君子”被剛毅監斬於宣武門外菜市口,王五得知後悲痛欲絶。為了繼承譚嗣同的遺志和復仇,王五多次組織人員進行暗殺活動,終未果,使王五反抗清廷的决心自此更加強烈。
1900年,義和團反帝愛國運動在北方興起。王五率衆積極參加,與義和團衆並肩作戰,殺洋人,攻打教堂。10月25日,清兵將順源鏢局團團圍住。終因寡不敵衆,八國聯軍槍殺於前門,死時56歲。
大刀王五被殺後,頭被挂在城門上,傢人無法給王五入殮。天津的霍元甲聽說後,衹身趕來,夜裏將王五的頭取下、埋葬。當天晚上,霍元甲就住在現在王五故居南房西側的一間房子裏。
當年王五在北京頗有威信,衆人贈有“德容感化”和“義重解驂”兩塊匾額,挂在門的東西兩側,後來院裏的人搭建房屋,匾被取下來當了床板。門前原來有個軒豁空場,高高飄揚着源順鏢局的杏黃大旗,現在已經被公厠占了大半個地方。據說王五那把一百多斤重的“青竜偃月大刀”一直保存到1958年,在“大躍進”時期進了煉鋼爐。
大刀王五的事跡被編入邵氏影片《大刀王五》、電視劇《大刀王五》和李敖小說《北京法源寺》。
(釋義二)電影人物大刀王五(1985)·西安電影
導演: 於連起
編劇: 馬賢達、賈琪、王吾增
類型: 故事片
地區: 中國大陸
製作單位:西安電影製片廠
主要演員
戈春豔 (飾 飛鳳)
王曉忠 (飾 王五)
趙長軍 (飾 猴俠)
姬麒麟 (飾 譚嗣同)
王華 (飾 苟風濤)
馬振邦 (飾 馬芬)
趙志剛 (飾 扁擔張)
蘇文玲 (飾 玉娘)
董洪林 (飾 阿布都拉)
路峻 (飾 鬍七)
牛盛文 (飾 光緒)
尋峰 (飾 小五)
攝影: 牛漢、駱永晟
美術: 蘆廣纔、韓世華
錄音: 洪嘉惠、李萍
作麯: 嚮音
剪輯: 許月蘭
副導演:於琦
化裝: 孫偉
照明: 姚卓璽、朱秦生
道具: 姚振田、雷小剛
服裝: 劉新年
煙火: 張東海
置景: 黃雲福
繪景: 王影兵
演奏: 西安電影樂團
演唱: 李明著
指揮: 張玉竜、閻惠昌
武打設計:馬振邦、趙長軍、董洪林
製片: 趙潤生、申增起
【主要簡介】:
清朝末年,在以慈祥為首的後黨和以光緒為首的帝黨之間鬥爭日漸激烈之際,“京師大俠”大刀王五開設鏢局,奔走江湖,擺設擂臺,招聚愛國俠客義士,以圖共同舉事,反清滅洋、振興中華。但他原來的師兄弟苟風濤賣身投靠了刑部尚書,告王五謀反,衝散擂臺並捉拿王五問罪。
邵氏影片《大刀王五》
年代: 1973
地區: 香港
片長:
導演: 張徹 (cheh chang) / 鮑學禮 (hsueh li pao)
編劇:
類型:
別名: 大刀王五(港)
主要演員: 嶽華 陳觀泰
劇情簡介:
清未民初,一個目不識丁的草莽英雄,大刀王五原為京城鏢師,為人仗義,廣結天下義士,認識了革命六君子。他為了救康有為,梁啓超,不惜深入險境。他最佩服鼓吹革命的譚嗣同,認同他的理想,要革命,必先流血,唯有從容就義。這個獻身愛國的理想其實是張徹的個人寫照,張徹的文章極佳,寫過影評和政評,觀點獨到,甚得兩岸重視。電影充滿張徹澎湃的愛國情操。在最後高潮,王五在屋頂被包圍,被人開機槍橫掃,電光激閃,以死明志,拍出俠之大者的至高境界。
(釋義三)人名王五,人名。
多見於小說、電影或媒體中,應場景不同,有如下意義:
-跑竜套的角色(電影、小說)
-不願透露姓名的角色(媒體)
多數情況下,張三、李四、王五這幾個名字會一同出現。 |
|
大刀王五(1844—1900年)
京師武林名俠。本名王正誼,字子斌,祖籍河北滄州,回族。因他拜李鳳崗為師,排行第五,人稱“小五子”;又因他刀法純熟,德義高尚,故人人尊稱他為“大刀王五”。王正誼一生行俠仗義,曾支持維新,靖赴國難,成為人人稱頌的一代豪俠。位列民間廣泛流傳的晚清十大高手譜中,與燕子李三、霍元甲、黃飛鴻等著名武師齊名。
王五出生貧寒,三歲時父親又因疾去世。他衹得與母親相依為命,很小便開始幹各類雜活,後來又拜肖和成為師,為習武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滄州當時最有名的武師當屬雙刀李鳳崗。為了修習更高的武藝,王五便想拜他為師,卻多次吃了閉門羹,他就長跪李門前以示誠心,李鳳崗為其精神打動,便收其為徒。王五不負師父重望,幾年下來功夫已不在師父之下。為了把他鍛煉成更加全面的人才,李把他推薦給自己的師兄劉仕竜,一起押鏢,行走江湖。經過幾年的鍛煉,王五告別了師父,周治十年,他先到天津,後又到北京,經人介紹到了一傢鏢局當了鏢師。
光緒三年,王五利用自己的積蓄,加上朋友的幫忙,在北京半壁街(崇文區)自開了順源鏢局(後來遷往廣安大街)。順源鏢局活動範圍廣大,北自山海關,南到江蘇淮安市清江浦。他規範從業,收費合理,德義高尚,生意十分紅火,很短時間內便聲名鵲起。
王五不僅本行中受人尊敬,他的愛國義舉更是被人們廣泛傳頌。甲午戰爭失敗後,御史安維峻上疏,力陳議和之弊,要求嚴懲誤國者,卻遭到清廷的貶斥,被革職戍邊。王五出於義憤毅然擔負起了護送安維峻的責任。回京後,王五便在香廠籌開學堂街,名為“父武義學”。更為人們所稱道和廣為流傳的是王五與譚嗣同的交往。王五俠義心腸,與譚嗣同兄弟相稱,傳授譚武藝刀劍之法,二人由此建立了深厚的友誼。
1898年,戊戌變法進入高潮,譚嗣同應詔入京,任四品軍機章京,參預變法。在此期間,王五擔負起了譚嗣同的衣食住行和保安工作。變法失敗後,譚嗣同為表白自己變法决心,醒悟大衆,甘願受捕。王五得知後心急如焚,多方打探消息,買通獄吏,還廣泛聯絡武林志士,密謀救譚,卻被譚嗣同堅决拒絶了。9月27日,譚嗣同等“戊戌六君子”被剛毅監斬於宣武門外菜市口,王五得知後悲痛欲絶。為了繼承譚嗣同的遺志和復仇,王五多次組織人員進行暗殺活動,終未果,使王五反抗清廷的决心自此更加強烈。
1900年,義和團反帝愛國運動在北方興起。王五率衆積極參加,與義和團衆並肩作戰,殺洋人,攻打教堂。10月25日,清兵將順源鏢局團團圍住。終因寡不敵衆,八國聯軍槍殺於前門,死時56歲。
大刀王五被殺後,頭被挂在城門上,傢人無法給王五入殮。天津的霍元甲聽說後,衹身趕來,夜裏將王五的頭取下、埋葬。當天晚上,霍元甲就住在現在王五故居南房西側的一間房子裏。
當年王五在北京頗有威信,衆人贈有“德容感化”和“義重解驂”兩塊匾額,挂在門的東西兩側,後來院裏的人搭建房屋,匾被取下來當了床板。門前原來有個軒豁空場,高高飄揚着源順鏢局的杏黃大旗,現在已經被公厠占了大半個地方。據說王五那把一百多斤重的“青竜偃月大刀”一直保存到1958年,在“大躍進”時期進了煉鋼爐。
講述大刀王五的事跡的文藝作品很多,小說如:平江不肖生(嚮愷然)的《近代俠義英雄傳 (大刀王五·霍元甲)》,王和《大刀王五》,李敖《北京法源寺》。傳統說書,於樞海(於德祥)的《大刀王五》. 還有不少連環畫。 王五的故事還被編入影片《大刀王五》、電視劇《大刀王五》等。 |
|
(釋義一)歷史人物大刀王五(1844—1900年)
京師武林名俠。本名王正誼,字子斌,祖籍河北滄州,回族。因他拜李鳳崗為師,排行第五,人稱“小五子”;又因他刀法純熟,德義高尚,故人人尊稱他為“大刀王五”。王正誼一生行俠仗義,曾支持維新,靖赴國難,成為人人稱頌的一代豪俠。位列民間廣泛流傳的晚清十大高手譜中,與燕子李三、霍元甲、黃飛鴻等著名武師齊名。
王五出生貧寒,三歲時父親又因疾去世。他衹得與母親相依為命,很小便開始幹各類雜活,後來又拜肖和成為師,為習武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滄州當時最有名的武師當屬雙刀李鳳崗。為了修習更高的武藝,王五便想拜他為師,卻多次吃了閉門羹,他就長跪李門前以示誠心,李鳳崗為其精神打動,便收其為徒。王五不負師父重望,幾年下來功夫已不在師父之下。為了把他鍛煉成更加全面的人才,李把他推薦給自己的師兄劉仕竜,一起押鏢,行走江湖。經過幾年的鍛煉,王五告別了師父,周治十年,他先到天津,後又到北京,經人介紹到了一傢鏢局當了鏢師。
光緒三年,王五利用自己的積蓄,加上朋友的幫忙,在北京半壁街(崇文區)自開了順源鏢局(後來遷往廣安大街)。源順鏢局活動範圍廣大,北自山海關,南到江蘇淮安市清江浦。他規範從業,收費合理,德義高尚,生意十分紅火,很短時間內便聲名鵲起。
王五不僅本行中受人尊敬,他的愛國義舉更是被人們廣泛傳頌。甲午戰爭失敗後,御史安維峻上疏,力陳議和之弊,要求嚴懲誤國者,卻遭到清廷的貶斥,被革職戍邊。王五出於義憤毅然擔負起了護送安維峻的責任。回京後,王五便在香廠籌開學堂街,名為“父武義學”。更為人們所稱道和廣為流傳的是王五與譚嗣同的交往。王五俠義心腸,與譚嗣同兄弟相稱,傳授譚武藝刀劍之法,二人由此建立了深厚的友誼。
1898年,戊戌變法進入高潮,譚嗣同應詔入京,任四品軍機章京,參預變法。在此期間,王五擔負起了譚嗣同的衣食住行和保安工作。變法失敗後,譚嗣同為表白自己變法决心,醒悟大衆,甘願受捕。王五得知後心急如焚,多方打探消息,買通獄吏,還廣泛聯絡武林志士,密謀救譚,卻被譚嗣同堅决拒絶了。9月27日,譚嗣同等“戊戌六君子”被剛毅監斬於宣武門外菜市口,王五得知後悲痛欲絶。為了繼承譚嗣同的遺志和復仇,王五多次組織人員進行暗殺活動,終未果,使王五反抗清廷的决心自此更加強烈。
1900年,義和團反帝愛國運動在北方興起。王五率衆積極參加,與義和團衆並肩作戰,殺洋人,攻打教堂。10月25日,清兵將順源鏢局團團圍住。終因寡不敵衆,八國聯軍槍殺於前門,死時56歲。
大刀王五被殺後,頭被挂在城門上,傢人無法給王五入殮。天津的霍元甲聽說後,衹身趕來,夜裏將王五的頭取下、埋葬。當天晚上,霍元甲就住在現在王五故居南房西側的一間房子裏。
當年王五在北京頗有威信,衆人贈有“德容感化”和“義重解驂”兩塊匾額,挂在門的東西兩側,後來院裏的人搭建房屋,匾被取下來當了床板。門前原來有個軒豁空場,高高飄揚着源順鏢局的杏黃大旗,現在已經被公厠占了大半個地方。據說王五那把一百多斤重的“青竜偃月大刀”一直保存到1958年,在“大躍進”時期進了煉鋼爐。
大刀王五的事跡被編入邵氏影片《大刀王五》、電視劇《大刀王五》和李敖小說《北京法源寺》。
(釋義二)電影人物大刀王五(1985)·西安電影
導演: 於連起
編劇: 馬賢達、賈琪、王吾增
類型: 故事片
地區: 中國大陸
製作單位:西安電影製片廠
主要演員
戈春豔(飾飛鳳)
王曉忠(飾王五)
趙長軍(飾猴俠)
姬麒麟(飾譚嗣同)
王華(飾苟風濤)
馬振邦(飾馬芬)
趙志剛(飾扁擔張)
蘇文玲(飾玉娘)
董洪林(飾阿布都拉)
路峻(飾鬍七)
牛盛文(飾光緒)
尋峰(飾小五)
攝影: 牛漢、駱永晟
美術: 蘆廣纔、韓世華
錄音: 洪嘉惠、李萍
作麯: 嚮音
剪輯: 許月蘭
副導演:於琦
化裝: 孫偉
照明: 姚卓璽、朱秦生
道具: 姚振田、雷小剛
服裝: 劉新年
煙火: 張東海
置景: 黃雲福
繪景: 王影兵
演奏: 西安電影樂團
演唱: 李明著
指揮: 張玉竜、閻惠昌
武打設計:馬振邦、趙長軍、董洪林
製片: 趙潤生、申增起
【主要簡介】:
清朝末年,在以慈祥為首的後黨和以光緒為首的帝黨之間鬥爭日漸激烈之際,“京師大俠”大刀王五開設鏢局,奔走江湖,擺設擂臺,招聚愛國俠客義士,以圖共同舉事,反清滅洋、振興中華。但他原來的師兄弟苟風濤賣身投靠了刑部尚書,告王五謀反,衝散擂臺並捉拿王五問罪。
邵氏影片《大刀王五》
年代: 1973
地區: 香港
片長:
導演: 張徹 (cheh chang) / 鮑學禮 (hsueh li pao)
編劇:
類型:
別名: 大刀王五(港)
主要演員: 嶽華 陳觀泰
劇情簡介:
清未民初,一個目不識丁的草莽英雄,大刀王五原為京城鏢師,為人仗義,廣結天下義士,認識了革命六君子。他為了救康有為,梁啓超,不惜深入險境。他最佩服鼓吹革命的譚嗣同,認同他的理想,要革命,必先流血,唯有從容就義。這個獻身愛國的理想其實是張徹的個人寫照,張徹的文章極佳,寫過影評和政評,觀點獨到,甚得兩岸重視。電影充滿張徹澎湃的愛國情操。在最後高潮,王五在屋頂被包圍,被人開機槍橫掃,電光激閃,以死明志,拍出俠之大者的至高境界。
(釋義三)人名王五,人名。
多見於小說、電影或媒體中,應場景不同,有如下意義:
-跑竜套的角色(電影、小說)
-不願透露姓名的角色(媒體)
多數情況下,張三、李四、王五這幾個名字會一同出現。 |
|
大刀王五(1985)·西安電影
導演: 於連起
編劇: 馬賢達、賈琪、王吾增
類型: 故事片
地區: 中國大陸
製作單位:西安電影製片廠
主要演員
戈春豔 (飾 飛鳳)
王曉忠 (飾 王五)
趙長軍 (飾 猴俠)
姬麒麟 (飾 譚嗣同)
王華 (飾 苟風濤)
馬振邦 (飾 馬芬)
趙志剛 (飾 扁擔張)
蘇文玲 (飾 玉娘)
董洪林 (飾 阿布都拉)
路峻 (飾 鬍七)
牛盛文 (飾 光緒)
尋峰 (飾 小五)
攝影: 牛漢、駱永晟
美術: 蘆廣纔、韓世華
錄音: 洪嘉惠、李萍
作麯: 嚮音
剪輯: 許月蘭
副導演: 於琦
化裝: 孫偉
照明: 姚卓璽、朱秦生
道具: 姚振田、雷小剛
服裝: 劉新年
煙火: 張東海
置景: 黃雲福
繪景: 王影兵
演奏: 西安電影樂團
演唱: 李明著
指揮: 張玉竜、閻惠昌
武打設計:馬振邦、趙長軍、董洪林
製片: 趙潤生、申增起
【主要簡介】:
清朝末年,在以慈祥為首的後黨和以光緒為首的帝黨之間鬥爭日漸激烈之際,“京師大俠”大刀王五開設鏢局,奔走江湖,擺設擂臺,招聚愛國俠客義士,以圖共同舉事,反清滅洋、振興中華。但他原來的師兄弟苟風濤賣身投靠了刑部尚書,告王五謀反,衝散擂臺並捉拿王五問罪。 |
|
Da dao Wang Wu
年 代: 1973
地 區: 香港
導 演: 張徹 (Cheh Chang) / 鮑學禮 (Hsueh Li Pao)
類 型: 動作 冒險
別 名: 大刀王五(港)
主要演員:
陳觀泰 Kuan Tai Chen
嶽華 Hua Yueh
李麗麗 Li-Li Li
貝蒂 Betty Pei Ti
廬迪 Ti Lu
江島 Donald Kong
劇情簡介:
清未民初,一個目不識丁的草莽英雄,大刀王五原為京城鏢師,為人仗義,廣結天下義士,認識了革命六君子。他為了救康有為,梁啓超,不惜深入險境。他最佩服鼓吹革命的譚嗣同,認同他的理想,要革命,必先流血,唯有從容就義。這個獻身愛國的理想其實是張徹的個人寫照,張徹的文章極佳,寫過影評和政評,觀點獨到,甚得兩岸重視。電影充滿張徹澎湃的愛國情操。在最後高潮,王五在屋頂被包圍,被人開機槍橫掃,電光激閃,以死明志,拍出俠之大者的至高境界。
王五在京開設鏢局, 以勇知名, 刀法尤其精純無敵手, 人皆以“大刀王五”稱之! 朝廷蓄意變法, 維新黨人有:康有為、梁啓超、譚嗣同等. 譚助王痛懲其仇傢之爪牙, 並與王一見如故. 康等入軍機, 助光緒皇推行新政, 舊官僚進讒於慈禧, 謂康、梁等亂朝政. 京中一時風聲鶴淚, 新黨不能免禍. 康、梁得王之助, 終能僥幸獲脫, 而譚留於京師, 欲身殉維新. 譚妹求助於王於斬决之日救譚等出險...... |
|
王五,人名。
多見於小說、電影或媒體中,應場景不同,有如下意義:
- 跑竜套的角色(電影、小說)
- 不願透露姓名的角色(媒體)
多數情況下,張三、李四、王五這幾個名字會一同出現。 |
|
簡介
片名:大刀王五
地區:中國香港(TVB)
類型:古裝武打
集數:1集
首播:TVBI
語言:粵語
演員:鄭浩南 尹揚明 藍潔瑛
劇情介紹
一把大刀 、沾盡血腥無數 、刀客淪為欽犯 、問世間誰是英雄。
清末年間,捕快王五 (鄭浩南) 專替朝廷緝拿欽犯,因擅用一把大刀而被稱為「大刀王五」。時御史安曉仁直言上疏,彈劾太監李連英幹預朝政,觸怒慈禧。禧命五剿殺仁全家,五為免錯殺忠良,竟公然抗命,因此招致滅門之禍。五之妻子 (藍潔瑛) 慘遭殺害,五遂攜幼子流浪天涯。 大內都統薩多 (尹揚明) 受命追殺五父子,五與多雖惺惺相惜,然而二人最終仍難逃一場生死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