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近現代史 : 影視歌麯 > 大决戰
目錄
大决戰》係列電影簡介
  【基本介紹】
  《大决戰》,中國彩色寬銀幕電影。八一電影製片廠1991年出品。史超、李平分、王軍編劇,李俊總導演;楊光遠、蔡繼渭、韋廉、景慕逵、翟俊傑等導演,主要演員有古月、蘇林、馬紹信、趙恆多、盧奇、郭法曾、路希等。
  影片分為 《遼瀋戰役》、《淮海戰役》、《平津戰役》3 部,以史詩般宏偉的氣魄藝術地再現了中國解放戰爭中兩大軍事集團 3次决定性的戰役。創作者在雙方統帥部門的戰略方針、作戰計劃、戰役指揮上完全忠實於歷史史實;在細節描寫上、戰爭場面上以及人物形象的塑造上進行適度的渲染、鋪襯,因而使銀幕形象在巨大的、真實的歷史背景上顯得更加豐滿、生動,具有較強的感染力。影片既描述了雙方統帥及高級將領的思想、感情、性格,也表現了下級軍官、士兵和群衆的思想、感情、性格,而且在描述中避免了臉譜化、模式化的傾嚮。在此基礎上,影片最大的成功之處在於,它表明决戰的勝負並非單純是軍事指揮决定的,而是一種歷史的必然趨勢。
  【導演簡介】
  李俊(1922--)於1951年從影,先從事紀錄片導演。1959年與馮一夫合導《回民支隊》取得成功。“文革”前,李俊的代表作是《農奴》,這部描寫西藏農奴命運的影片拍得氣勢雄偉,感情深沉,色調濃烈,激起強烈反響。“文革”中他與人合導《閃閃的紅星》也廣受好評。1979年,李俊執導的《歸心似箭》描寫抗日聯軍某部連長掉隊後所經受金錢、死亡、愛情考驗,表現他剛毅、堅定、百折不撓的精神。影片拍得質樸、自然、真切、動人,令人耳目一新。之後,他執導的《許茂和他的女兒們》,別具特色。進入九十年代以後,他擔任了3部6集大型史詩影片《大决戰》的總導演,為保證這部巨片的總體質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影史地位】
  九十年代初由李俊擔任總導演拍攝的三部6集《大决戰》堪稱是真正的鴻篇巨製。從1948年到1949年初,在東北、華東、華北地區進行的遼瀋、淮海、平津三大戰役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打垮國民黨反動派的戰略大决戰。“三大戰役”以中國人民的偉大勝利和國民黨的慘重失敗為結局,為新中國的成立奠定了基礎,是人民革命戰爭史上的光輝篇章。
  影片《大决戰》三部6集(《遼瀋戰役》、《淮海戰役》、《平津戰役》),既獨立成篇,又可以聯成一個整體,構成了對這一偉大史實的總體再現。《大决戰》是一部氣勢宏偉、規模空前的作品。自有中國電影以來,中國的銀幕上還未出現過這樣結構復雜、人物衆多、場面壯觀、氣勢磅礴的作品。創作者是站在一個偉大歷史的轉折點上來寫“大决戰”的。影片不僅表現了共産黨與國民黨之間的軍事鬥爭,而且展示了這兩個政黨在政治、經濟、外交等多方面的較量,通過多側面、多角度、立體式的描寫,展示了中國社會各個方面的風貌,揭示出决定戰爭勝負和歷史變革的最深層的動因,成為一部名副其實的全景式的戰爭巨片。該片獲第12屆電影金雞奬最佳故事片奬等多項國內奬。
  影片上映後,以它歷史的真實、人物性格的鮮明和場面的宏大而獲得高度評價,同時受到觀衆的熱烈歡迎,獲得第十五屆《大衆電影》百花奬最佳故事片奬、第十二屆金雞奬最佳故事片奬、最佳導演奬、最佳美術奬、最佳剪輯奬、最佳道具奬和最佳煙火奬。
大决戰(第一部:遼瀋戰役)
  電影片名 大决戰:遼瀋戰役
  影片類型 劇情 / 戰爭 / 歷史
  片長 222 min
  國傢/地區 中國
  對白語言 漢語普通話
  色彩 彩色
  膠片長度 23本
  製作公司 八一電影製片廠
  年份 1991年
  【演職員表】
  導演
  李俊 總導演
  楊光遠 首席導演
  韋廉
  蔡繼渭
  趙繼烈
  翟俊傑
  景慕逵
  副導演/助理導演 王曉民
  編劇
  李平分、史超、王軍
  演員
  古月 -毛澤東
  蘇林 -周恩來
  馬紹信-林彪
  魯繼先-羅榮桓
  張衛國-劉亞樓
  高惠彬-譚政
  姚居德-蘇靜
  郭法曾-劉少奇
  劉懷正-朱德
  路希-任弼時
  趙恆多-蔣介石
  吳志遠-宋美齡
  盧學公-衛立煌
  徐正運-杜聿明
  周志宇-廖耀湘
  陳學剛-何應欽
  【劇情介紹】
  1948年3月,已經在東北站住了腳的解放軍,在林彪的領導下,已經發展為近50萬大軍。毛澤東、周恩來、任弼時等離開西北來到河北與劉少奇、朱德等會合,並討論了當時形勢,毛、朱等及時把握戰略决戰時機,命令東北野戰軍南下北寧,強攻錦州,切斷東北蔣軍退華北的路。以徹底殘滅東北國民黨軍衛立煌集團。林彪為了有把握,提出先打長春,以圍點殲滅瀋陽援敵。經過毛主席多次做工作,1948年7月,林彪决定按毛澤東意見辦,南下攻擊錦州。此期間,蔣介石對東北蔣軍的撤、守,也猶豫不絶,出於政治利害考慮,終於沒有下從東北全部撤至華北的决心。1948年9月12日,遼瀋戰役終於在毛澤東的堅持下打響了。10月14日,東野主力嚮錦州發起總攻,31個小時便剋錦州。接着,長春宣告解放。未幾,瀋陽、營口亦相繼解放。在東北野戰軍南下北寧綫同時,華東野戰軍勝利舉行了濟南戰役,中央軍委决定發起淮海戰役。
  【影片評價】
  影片從史實出發,深入挖掘了歷史人物深刻的內心活動,表現出了毛澤東、林彪等人的軍事才能和解放軍的歷史功績,並對國民黨內部不團结、勾心鬥角、爾虞我詐和政治腐敗也進行了描述。電影相較於以往革命戰爭題材電影,在場面設計和人物造型上都屬於經典之作,在問世時便以其宏大的戰爭場面而引起強烈反響,加之影片對於人物的細膩刻畫,使該片在觀賞性和藝術性方面均取得一定成就。
大决戰(第二部:淮海戰役)
  電影片名 大决戰:淮海戰役
  影片類型 劇情 / 戰爭 / 歷史
  片長 219 min
  國傢/地區 中國
  語言 漢語普通話
  色彩 彩色
  膠片長度 23本
  製作公司 八一電影製片廠
  年份 1991年
  【演職員表】
  導演
  李俊 總導演
  蔡繼渭 首席導演
  韋廉
  楊光遠
  景慕逵
  翟俊傑
  副導演/助理導演 王曉民
  編劇 李平分、史超、王軍
  演員
  古月 -毛澤東
  蘇林 -周恩來
  盧奇-鄧小平
  傅學誠-劉伯承
  劉錫田-陳毅
  謝偉纔-粟裕
  鮑海鳴-張震
  餘忠-譚震林
  郭法增-劉少奇
  劉懷正-朱德
  路希-任弼時
  趙恆多-蔣介石
  吳志遠-宋美齡
  魯非-顧祝同
  徐正運-杜聿明
  繩中-邱清泉
  金世馴-劉峙
  許還山-黃伯韜
  郭碧川-黃維
  秦昭-蔣經國
  謝剛-蔣緯國
  【劇情介紹】
  “三大戰役”中規模最大的“淮海戰役”於1948年11月6日打響了,在遼瀋戰役的打擊下,國民黨軍隊已心無鬥志。這天,華東野戰軍某部從國民黨起義部隊的防區悄悄進軍,及時斷了黃百韜兵團退路,將其圍住。同時,中原野戰軍攻占了軍事要地宿縣。國民黨危機時刻,蔣介石懇請已經病重的杜聿明回徐州擔任總指揮。這時,解放軍幾路兵團逼近徐州,淮海大戰一觸即發。1948年11月16日,中央軍委决定由劉伯承、鄧小平、粟裕等組成淮海戰役總前委,統一指揮中野和華野。經過十幾天激戰,黃百韜兵團被全殲。12月底,黃維兵團又被圍困於雙堆集,蔣介石的高級顧問陳布雷見大勢已去,自殺身亡。蔣介石為保實力命杜聿明棄徐州南下與黃維會合。我軍早有準備,將杜睏在半路。12月底,黃維兵團被全殲。為穩住傅作義集團,中央軍委决定兩星期內不對杜聿明部作最後殲滅,同時展開政治攻勢及心理戰術,瓦解敵人。1949年1月初,華野和東野對傅作義兵團展開分割包圍,華東野戰軍對杜聿明集團發起總攻。1949年1月10日,杜聿明部被殲,杜被俘。兵團司令邱清泉被擊斃。
  【影片評價】
  影片較真實地再現了戰爭的殘酷,也詳細描繪瞭解放軍的指揮高明和英勇善戰。許多戰爭的場景都有可看可取之處,歷史地藝術地把十分復雜的戰爭用電影的手法進行了詮釋,讓人們感受到了戰爭影片的獨特魅力。
大决戰(第三部:平津戰役)
  電影片名 大决戰:平津戰役
  影片類型 劇情 / 戰爭 / 歷史
  片長 218 min
  國傢/地區 中國
  對白語言 漢語普通話
  色彩 彩色
  膠片長度12本
  製作公司 八一電影製片廠
  年份 1992年
  【演職員表】
  導演
  李俊 總導演
  韋廉 首席導演
  楊光遠
  景慕逵
  翟俊傑
  蔡繼渭
  編劇 李平分、史超、王軍
  演員 Actor
  古月 -毛澤東
  蘇林 -周恩來
  馬紹信-林彪
  魯繼先-羅榮桓
  史崇仁-聶榮臻
  張衛國-劉亞樓
  薑申-楊得志
  邸國強-羅瑞卿
  高發-耿彪
  戈文義-楊成武
  李心敏-李天煥
  郭法曾-劉少奇
  劉懷正-朱德
  路希-任弼時
  趙恆多-蔣介石
  李定保-傅作義
  江化霖-郭景雲
  徐光明-陳長捷
  裏坡-鄧寶珊
  吳志遠-宋美齡
  【劇情介紹】
  1948年秋,國民黨華北“剿總司令”傅作義,明是為了守住平津,暗是為了保存自己的實力,終於打消了蔣介石將傅作義部60萬軍隊撤出華北的决定,掌握了國民黨在華北的軍政大權。為拖住並殲滅傅作義部,中共中央命令東北野戰軍提前秘密入關與聶榮臻率領的華北野戰軍會合,發起平津戰役。很快,傅作義的嫡係35軍被圍殲於新保安。這時,解放軍不僅完成了對張傢口的包圍,並鉗製住了傅作義的主力部隊及蔣介石的部分嫡係軍隊。林彪率領的東北野戰軍已經突然進入平津地區,與聶榮臻會合,完成了對北平的包圍。平津戰役打響後,傅作義見抵抗沒有希望,秘密地與中共聯繫進行和談。為掩蓋傅作義的秘密起義準備,1949年新年獻詞中中共列出戰犯名單中仍舊有傅作義,傅作義得知自己成為戰犯的真相後,起義的决心日重,但由於雙方所條件距離太大,談判沒有成功。傅錯誤認為天津好守,可以有討價的資本,下令陳長捷死守天津。同時,派代表繼續與中共談判。談判未幾,天津在30小時內時失守,傅作義幻想破滅,衹好宣佈接受和平解决北平的協議。當天,蔣介石不得不假裝“引退”。為感謝傅作義對和平解放北平的貢獻,毛澤東、周恩來在西柏坡熱情接待了來訪的傅作義。
  【影片評價】
  影片深入刻畫了中共中央領導人的政治大智慧,也把傅作義既深明大義,卻又不甘心輕易退出歷史舞臺的心理。同時,電影也表現出了在中國共産黨領導下的解放軍英勇善戰,不怕犧牲的精神。歷史地再現瞭解放天津的部分史實,讓人們瞭解到了真實的戰爭場面。
《大决戰》
  《大决戰
  Decisive Campaigns
    《大决戰》(劇照) 楊永芳攝
  Daluezhan
  《大决戰))(Deeisiv£campaigns)表現
  中國人民解放戰爭遼瀋、淮海、平津三大戰
  役的紀實性歷史影片。中國人民解放軍八
  一電影製片廠1992年攝製完成。彩色寬銀
  幕。共三部六集:第一部《遼瀋戰役》(上、
  下集),第二部《淮海戰役》(上、下集),第
  三部《平津戰役》(上、下集)。放映時間總
  計11小時。藝術指導徐懷中,攝製指揮蕭
  穆,編劇史超、王軍、李平分;總導演李
  俊,第一部首席導演楊光遠,第二部首席導
  演蔡繼渭,第三部首席導演韋廉,導演景慕
  連、翟俊傑等;攝影麯培明、丁善發、徐連
  慶、張馳、朱鹿
  童、殷喬芳;作麯
  施萬春、溫濤等;
  主要演員古月、趙
  恆多、蘇林、劉懷
  正、郭法曾、路
  希、傅學誠、劉錫
  田、盧奇、馬紹
  信、魯繼先、張衛
  國、史崇仁、李定
  保、徐正運、、盧學
  公、吳志遠等。
  影片創作堅
  持馬剋思主義的
  戰爭觀和文藝觀,以歷史唯物主義的態
  度,通過精心填密的藝術構思,第一次在
  銀幕上真實、藝術地再現了中國共産黨領
  導人民解放軍同國
  民黨軍進行戰略决
  戰所取得的偉大勝
  利。影片緊緊圍繞
  國共雙方統帥部在
  戰略决策上鬥智鬥
  勇的兩條相對應的
  主綫,既忠實再現
  了三大戰役的重大
  歷史事實,又深刻
  展示了這一歷史階
  段廣阔的國際、國
  內社會背景,反映
  出衆多重要歷史事
  件的發展過程、重要歷史人物的活動,以
  及政治、經濟、文化等各方面具體生動的
  社會生活風貌,給予人們深刻的歷史昭
  示:中國共産黨人最終取得戰略决戰的勝
  利,不僅是軍事鬥爭的結果,而且是歷史
  和人民的必然選擇。
  影片出場的歷史人物達238人,其中重
  要角色50餘人。影片成功地塑造了毛澤東
  的藝術形象,着力表現他的博大精深的戰
  略思想、高超的指揮藝術和偉大的領袖品
  格。劇中其他重要人物如周恩來、朱德、劉
  少奇、任弼時、鄧小平、劉伯承、陳毅、羅
  榮桓、聶榮臻等藝術形象的刻畫也相當生
  動、豐滿。對於林彪這一特定人物,也同樣
  還其歷史的本來面目。在塑造國民黨方面
  的重要人物蔣介石、傅作義、杜幸明、衛立
  煌等形象時,摒棄了模式化、簡單化,深人
  細緻地揭示了他們獨特和復雜的個性,使
  銀幕形象鮮明、生動而又真實可信。影片將
  三大戰役有機地結合起來,使三部影片既
  相對獨立,又渾然一體,以宏觀和微觀相結
  合的造型手法,多視角、多側面地展現了規
相關詞
人物將軍軍事藝術傢演員電影電影人中國歷史
歷史事件民主革命戰爭百科大全
包含詞
勝利大决戰華東大决戰川西大决戰
坦剋大决戰怪竜大决戰長城大决戰
銀城大决戰怪物大决戰核子大决戰
世界大决戰空中大决戰叢林大决戰
超時空大决戰大决戰三部麯日本海大决戰
奧特曼大决戰竜虎山大决戰坦剋大决戰版
集結頂上大决戰世界坦剋大决戰世界航母大决戰
大决戰:平津戰役大决戰:遼瀋戰役大决戰:淮海戰役
馴養猛獸大决戰溫泉火熱大决戰吞食魚2:海難大决戰
大决戰!超奧特8兄弟君士坦丁堡大决戰大决戰之淮海戰役
大决戰之平津戰役大决戰之遼瀋戰役KERORO對KERORO天空大决戰
蠟筆小新之溫泉火熱大决戰足球小將之世界大决戰决定兩軍命運的大决戰:淮海戰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