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別名:紅柳
英名:branchy tamarisk
學名:tamarix ramosissma ledeb.
檉柳科檉柳屬灌木或小喬木。高2~3m,多分枝,莖紅色。葉披針形,卵狀披針形,長0.5~2mm,先端銳尖。總狀花序,淡紅或紫紅色。蒴果長圓錐形。
耐????潛水旱生植物。耐旱、耐熱、耐????鹼、耐寒,喜光,不耐陰。生於幹旱地區的湖邊、河岸、????化低地、古河道。
分佈於中國西北、華北、東北;阿富汗、伊朗、土耳其、蒙古、俄羅斯也有分佈。
青鮮時駱駝采食,幹枯後山羊、綿羊采食脫落的枝條。
多枝檉柳為檉柳科落葉小喬木或灌木,樹高1.3~8米,在新疆阿勒泰地區廣泛分佈,多生於公路兩側及荒漠地帶。其小枝柔軟,葉茂密叢生,花期較長,夏季開花時,粉紅色穗狀花序布滿全樹,遠遠望雲,猶如一團粉紅色的的火焰,光彩奪目,常引得外地旅客停車觀看,贊嘆不已。
多枝檉柳喜光,抗幹旱,耐高溫,在極端高溫47.6℃,降水量20毫米,蒸發量達3000毫米以上的地區仍能利用地下水正常生長;抗寒能力強,在極端最低溫-44℃時無凍害;耐????鹼能力尤為突出,在土壤總含 ????量達1.4%時生長良好,當土壤總含????量達2%~3%時仍能頑強生長;耐沙埋,當流沙埋沒枝條後,枝條生出不定根,新梢還能長出地面;耐 水濕,在低窪水濕的????鹼地也能正常生長。
多枝檉柳用途廣泛。
1.由於多枝檉柳具有抗嚴寒、耐高溫、耐幹旱、耐????鹼、耐瘠薄、耐風蝕、耐病蟲的特性,所以將其作為防風、固沙、改良????鹼地的重要造林樹種。阿勒泰地區的開展緑色通道建設及退耕還林工作中,就把多枝檉柳作為了重要的造林樹種加以推廣種植,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其次,它的枝幹堅硬、燃燒時間長,可作為沙荒地區人民的重要燃料。枝條還可編製擡把、筐簍等用具。
2.可作為園林觀賞植物。多枝檉柳花期長(5~9月),花色豔麗,枝條婀娜多姿,再加上其耐修剪的特性,可將其修剪成各種動物形狀,惟妙維肖、極具特色,是庭院緑化的優良灌木。
3.藥用價值。多枝檉柳枝葉可入藥,據《哈醫藥》書記載,對於感冒、風濕性腰痛、牙痛、扭傷、創口壞死、脾髒疾病等均有很好的療效,目前正在進一步開發之中。 |
|
牧草科名檉柳科
牧草科拉丁名Tamaricaceae
牧草科英文名Tamarix Family
牧草屬名檉柳屬
牧草屬拉丁名Tamarix L.
牧草屬英文名Tamarisk
天然牧草多枝檉柳
牧草學名Tamarix ramosissima Ledeb.
牧草英文名Branchy Tamarisk
牧草圖片
地理分佈多枝檉柳(別名紅柳)廣泛分佈於中國新疆塔裏木盆地、準噶爾盆地和吐魯番盆地,甘肅河西走廊,內蒙古巴丹吉林沙漠、烏蘭布和沙漠、庫布齊沙漠、騰格裏沙漠、毛烏素沙地、烏蘭察布高原,寧夏河東沙地及青海柴達木盆地。阿富汗、伊朗、土耳其、蒙古、俄羅斯及歐洲東部也有分佈。
形態特徵檉柳科灌木或小喬木,通常高2~3米,多分枝,枝紫紅色或紅棕色。葉披針形、卵狀披針形或三角狀披針形,長0.5~2毫米,先端銳尖,略內彎。總狀花序生於當年枝上,長2~5毫米,寬3~5毫米,組成頂生的大型圓錐花序;苞片卵狀披針形;花梗短;萼片5,卵形;花瓣5,倒卵形,淡紅色或紫紅色;花盤5裂;雄蕊5;花柱3,棍棒狀。蒴果長圓錐形,3瓣裂。種子頂端簇生柔毛。細胞染色體:2n=24。
生物學與生態學特性多枝檉柳3月中旬至4月開始萌發生長,5月下旬至7月開花,或花期一直延續到9月底至10月初,6月下旬開始結果,7月上旬開始成熟。在一個花序上,果熟期不一致,下部果實先熟,頂部者最後成熟,持續時間較長。果熟後種子即行飛散,種子小難於採集。故若採種,應及早采果,以防籽落。種子長0.4~0.5毫米,每剋種子約6萬粒。根係發達,直根深入土中,接地下水,最深者可達10餘米。側根多水平分佈,甚廣阔,且多細根。根株萌發力強,耐沙埋,沙埋後可於根頸處萌發大量纖細的不定根,枝條亦迅速嚮上生長。由於這種特性,在沙區往往形成高大的檉柳沙堆,成為獨特的景觀。也耐風蝕,因風蝕而暴露的根係,可萌發出很多新枝條。它還極耐沙害,據觀察,即使迎風面的樹皮被沙石打光,仍能依賴背風面殘留的樹皮頑強生長。生長較快,壽命長,在適宜條件下,幼齡期年平均生長高度為50~80米,4~5年高達2.5~3米,10年生可達4~5米,地徑7~8釐米。壽命可達百年以上。多枝檉柳耐旱、耐熱,尤其對沙漠地區的幹旱和高溫有很強的適應力。據測定,當沙地水分降低到0.5%時(遠低於一般的凋萎濕度),仍能維持生命達20餘天。在絶對最高氣溫達47.6℃、地面高溫達70℃的新疆吐魯番盆地,能正常生長。它的耐寒性也很好,可耐-40℃的嚴寒。多枝檉柳為喜光灌木,不耐蔭蔽。喜低濕而微具????鹼的土壤,在土壤含????量0.5%~0.7%%的????漬化土壤上能很好地生長,但在土壤表層0~40釐米含????量2%~3%的????土上生長不良。對流沙適應能力差,在高大流沙丘上栽植,亦生長不良。多枝檉柳主要生長在幹旱地區的湖盆邊緣和河流沿岸,成為????化低地及其沙丘群上的一種建群植物,群落覆蓋度20%~30%至40%~70%,伴生植物種隨生境條件亦有很大差別。在塔裏木盆地地下水位2~4米較濕潤的????漬化較輕的????化草甸土和草甸????土上,在額濟納河下遊草甸????土上,伴生有黑果枸杞(Lycium ruthenicum)、大花白麻(Poacynum hendersonii)、芨芨草(Achnatherum splendens)等,總蓋度達40%~60%。在烏蘭布和沙漠北部湖盆周圍重????漬土上,伴生有小果白刺(Nitraria sibirica)、鹼蓬(Suaeda sp.)、蘆葦等,總蓋度30%~40%。
飼用價值多枝檉柳在我國幹旱地區對養駝業是重要的飼料。在春、夏季節,駱駝樂食其嫩枝;到秋季則不喜食其粗硬的枝條。青鮮時其他傢畜不食,秋後山羊和綿羊采食其脫落的細枝,馬和牛不食多枝檉柳。多枝檉柳的嫩枝葉富含無氮浸出物和灰分,粗蛋白質含量中等,而粗纖維含量較低。其蛋白質品質中等,9種必需氨基酸總量占其幹物質的4%,大體同𠔌實、玉米中所含者相仿。綜合論之,多枝檉柳可評為中等的飼用植物。多枝檉柳當前除飼用外,主要用於營造農田防護林和固沙林。造林可植苗或扦插,一般以植苗為好。采用播種或扦插育苗,種子在發芽期和苗期要求土壤濕潤,宜經常灌水。播種以春播為好,也可夏播。多采用“水面落種法”播種,每平方米水面撒種子10剋,如方法正確,每平方米可得苗500餘株。當年苗高50~80釐米時,即可出圃。扦插育苗時,選1釐米粗的一年生枝條,截成30~40釐米長的插穗,在春季扦插。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