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wài xīng rén wài xīng rén 假想中地球以外其他星球上的高等動物。也比喻完全不瞭解社會現狀的人 外星人 的解釋
外星人
extra-terrestrial(e.t.)
●外星人 是人類對地球以外智慧生物的統稱,現在人類還不確定是否有外星人 或外星生物的存在。
●比喻完全不瞭解社會現狀的人。
●比喻在某方面能力超過常人的人 恆星演化和行星的形成
生命衹能出現在能發出光和熱的恆星周圍的行星上,但並非所有恆星都必然帶有行星。星雲說認為,恆星是從自轉着的原始星雲收縮形成的。收縮時因角動量守恆使轉動加快,又因離心力的作用星雲逐漸變為扁平狀。當中心溫度達700萬度時出現由氫轉變為氦的熱核反應,恆星就誕生了。盤的外圍部分物質在這過程中會凝聚成幾個小的天體——行星。
星雲說可以合理解釋許多觀測事實,但也存在一些睏難。另一方面,計算機理論模擬計算表明,如果星雲物質在收縮過程中沒有角動量轉移,那結果不會形成一個中央恆星和周圍一些小質量行星,而是會形成雙星。在雙星係統中即使形成行星,不用多久它們也會落入某顆恆星中,或者被拋入宇宙空間,不可能長期在恆星周圍存在。
看來大自然給原始星雲兩種發展的可能:物質保持它原有角動量,演化後形成雙星;或者兩者在演化過程中恰到好處地分道揚鑣,結果生成中央恆星以及繞它運轉的行星。
生成智慧生物的漫長過程
生物的進化是一種極為緩慢的過程,所經歷的時間之長完全可以同太陽的演化過程相比。化石的研究發現,早在35億年前地球上就已有了一種發育得比較高級的單細胞生物,稱為藍——緑藻類。根據恆星演化理論以及對地球上古老岩石和隕星物質的分析知道,太陽和地球的形成比這種生物的出現還要早10~15億年。太陽係形成後大約經過50億年之久地球上纔有人類。
現在設想把每50億年按簡單比例壓縮成1“年”。用這樣的標度1星期相當於現實生活的1億年,1秒鐘相當於160年。從宇宙大爆炸起到太陽係誕生,已經過去了大約2年時間。地球是在第3年的1月份中形成的。3、4月份出現了藍——緑藻類這種古老單細胞生物。嗣後,生命在緩慢而不停頓地進化。9月份地球上出現了第一批有細胞核的大細胞,10月下旬可能已有了多細胞生物。到11月底植物和動物接管了大部分陸地,地球變得活躍起來。12月18日恐竜出現了,這些不可一世的龐然大物僅僅在地球上稱霸了一個星期。除夕晚上11時北京人問世了,子夜前10分鐘尼安特人出現在除夕的晚會上。現代人衹是在新年到來前的5分鐘纔得以露面,而人類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則開始於子夜前的30秒鐘。近代生活中的重大事件在舊年的最後數秒鐘內一個接一個加快出現,子夜來臨前的最後一秒鐘內地球上的人口便增加了兩倍。
由此可見地球誕生後大部分時間一直在撫育着生命,但衹有很短一部分時間生命纔具有高級生物的形式。
行星上誕生生命的苛刻條件
現在我們看到了,智慧生物的誕生要求恆星必須至少能在約50億年時間內穩定地發出光和熱。恆星的壽命與質量大小密切相關。大質量恆星的熱核反映衹能維持幾百萬年,這對於生命進化來說是遠遠不夠的。衹有類似太陽質量的恆星纔是合適的候選者,銀河係內這樣的恆星約有1000億顆,除雙星外單星大約是400億顆。單星是否都有行星呢?遺憾的是我們對其他行星係統所知甚少,但是確已通過觀測逐步發現一些恆星周圍可能有行星存在。考慮到太陽係客觀存在,甚至大行星還有自己的衛星係統,不妨樂觀地假定所有單星都帶有行星。
有行星不等於有生命,更不等於有高等生物。關鍵在於行星到母恆星的距離必須恰到好處,遠了近了都不行。由於認識水平所限我們衹能討論有同地球類似環境條件的生命形式,特別要假定必須有液態水存在。太陽係有八大行星,但明確處在能有條件形成生物的所謂生態圈內的衹有地球。金星和火星位於生態圈邊緣,現已探明在它們的表面都沒有生物。
對一顆行星來說,能具有生命存在所必須滿足的全部條件實在是十分罕見的。太陽係中地球是獨一無二的幸運兒。詳細計算表明,在上述400億顆單星中,充其量也衹有100萬顆的周圍有能使生命進化到高級階段的行星。
另一個限製條件是地外生命應該與地球上生命有類似的化學組成。天文觀測表明,除少數例外,整個宇宙中化學元素的分佈相當均勻,因而完全有理由相信在遙遠行星上也能找到構成全部有機分子所需要的材料。事實上已經在不少地方發現了許多比較復雜的有機分子。因而可以認為,生命在某個地方衹要理論上說可以形成,實際上也確實會形成。於是銀河係中就會有100萬顆行星能有生命誕生,不過每顆行星上的生命應當處於不同的進化階段。
能找到外星人 嗎?
如果我們為100萬這個大數目感到歡欣鼓舞,認為找到外星人 不成問題,那就高興得太早了。對於地外高級生物衹有當能同他們建立聯繫時纔有意義。就人類目前的認識來看,無綫電訊號是建立這種聯繫的唯一可行的途徑,因而必須進一步探討有多少個行星上居住了有能力發送這種訊號的文明生物。如果他們從存在以來一直在發送這種訊號,那就應該有100萬個正在進行無綫電發播的行星。但事實上不要說藻類,就是人類在100多年前也還沒有這種能力。另一方面,技術已遭到破壞,以及本身已遭到毀滅的生命形態也是不會這樣做的。請不要忘記,差不多在能發射無綫電訊號的同時,人類也研製成了大規模核武器,它們足以把地球上全部生物徹底毀滅掉。外星人 會不會為失去理智的戰爭狂所支配而毀掉自己呢?這種可能性也許不能完全排除。
讓我們又一次樂觀地認為外星人 有能力、有理智解决那些我們所擔心的問題,並假定他們在和平繁榮的環境中生活了100萬年。由於科學技術極為發達,生活充分富裕,他們必然會想到、也完全有能力耗費巨資來從事有重大意義的開創性研究,其中包括試圖同外部世界同類建立聯繫。他們在100萬年內不停頓地嚮外界發送強有力的無綫電訊號。這麽一來在上述100萬顆行星中,就有一小部分正在發播這種訊號,這部分所占的比例是100萬年除以40億年,即0.025%。這意味着目前正在發送訊號的衹有250萬顆。如果它們均勻地分佈在銀河係中,則相鄰兩顆之間的距離約為4600光年。人類發出的訊號要經過4600年才能送到離我們最近的外星人 那兒。如果他們收到了並隨即發出回答,那要收到他們的回音我們還得再耐心地等上4600年!奧茲瑪計劃的聯繫對象離開我們衹有十幾光年,這樣做實在沒有多大意義。要使計劃變得有實際意義,必須監聽4600光年範圍內每一顆類似太陽的單星是否在發出有含義的訊號。
要是更實際一點,想想人類有歷史記載的衹有4000年。如果外星人 衹是在4000年長的時間內有能力進行無綫電發播,那麽今天在嚮外界播發訊號的就衹有一顆行星!於是,整個銀河係中除地球外充其量也就再有一種文明生物在發送訊號,我們用射電望遠鏡在銀河係內留心傾聽這種訊號的種種努力就完全是徒勞無功之舉!
讀者也許會為這一結論深感失望。那麽實際情況同這裏所估計的會有多大差異?上面的討論中有許多不確定因素。每顆單星周圍都有行星嗎?生命是否衹能在地球這樣的環境下誕生?還有,實際上我們並不知道一種智慧生物到底能生存多久,他們能一直生存下去嗎?這些問題恐怕在相當長時間內還無法作出明確的回答。然而原始人又何嘗想到今天的大型客機、彩色電視、快速電子計算機和登月飛行呢?衹要人類能在和平繁榮的環境中一直生活下去,科學的發展會逐步回答這些問題。不過就目前來看,外星人 即使存在,我們也暫時無法同他們進行有效的聯繫。因而,把不明飛行物同天外來客的宇宙飛船聯繫在一起恐怕是不可信的。 對外星人 的各種離奇設想 On a variety of bizarre alien ideas 外星人 的報道時常見諸報端,很多人聲稱見過飛碟,甚至見過外星人 ,同時他們也拍到了各種各樣的有關飛碟的照片。這一切到底是真是假,外星人 真的存在麽?
據自稱見過外星人 的人們描述,他們所見到的外星人 大多是一些個子矮小,腦袋圓大、嘴巴窄長如裂縫、身穿緊身衣的類人生物。但也有人聲稱他們見到的外星人 是高大的巨人、機器人狀怪物、滿身長毛的怪獸甚至美麗的裸女。對這種現象,有人認為這些外星人 不止來自一個星球。另一些人則認為,地球上絶不可能有這麽多不同種的外星人 同時光臨,這種混亂的描述正說明外星人 的說法是不足為據的。還有一些人認為,這些確有相當一部分不足為信,但仍有一些可以確認是真實的。
另一些人則熱心於尋找外星人 在古代留下的痕跡。他們認為撒哈拉沙漠壁畫上人物的圓形面具、復活節島和南美的巨石建築以及金字塔等種種無法解釋的史前奇跡都與外星人 有關。還有的學者提出人類是外星人 的後裔,或人類中一些民族(如瑪雅人)是外星人 與地球人交配的後裔等種種觀點。但這些也衹能作為猜測和假說,其中大多數仍缺少足夠的證據。
美國康奈爾大學的著名天文學家卡爾·薩根曾指出,在整個銀河係中差不多有二千億顆恆星,這些恆星中有相當一部分帶有行星。在這些行星中,與地球環境近似的,估計可能多達一百萬顆。既然生命能夠在地球上産生和演化,那也就可能同樣在這些行星上産生和演化,並發展出智慧生物。而其中必定有一部分,要經現在的人類文明更為先進。因此,這些天文學家們認為,在地球以外的別的星球上出現智慧生命,完全是可能的。
但薩根卻對世界各地常常有人遭遇外星人 的消息嗤之以鼻。他認為,這些,都是把一些人類掌握的科技加到所謂外星人 身上,所描述的外星人 形象也大多是人類的變形。而在別的星球,生命進化過程千差萬別,外星智慧生命的演化形態很可能與人類完全不同,其掌握的科學技術也會與人類完全兩樣。而且這些可能産生智慧生命的星球,離地球的距離都在幾千或幾萬光年。因此以為每年甚至每天都有外星人 來訪的說法,更是完全不現實的。
薩根的看法,大致可以代表嚴肅的科學家們的意見。這就是說,外星智慧生命的存在,從理論上講是完全可能的。但各種發現外星人 的消息,卻大都不足為信。然而仍有一些被認為可靠而目前科學界尚無法解釋的事件,以至某些不可理解的史前奇跡,又是否與外星智慧生命有關呢?這一切仍然是個謎。
對於目前外星人 的存在情況,科學家們提出了種種可能的設想,這些設想很大膽,現在看來也很離奇,但是誰又能責怪人類的想象力呢,也許這些幻想有一天會變成可觀的存在。
地下文明說
記得看過一個漫畫故事,說的是在地球上是人類進化的天堂,但是在地球內部卻存在另一個由進化後的昆蟲統治的文明世界,最終地下的昆蟲為了地上的生存權與人類開始了戰爭。據悉,美國的人造衛星“查理7號”到北極圈進行拍攝後,在底片上竟然發現北極地帶開了一個孔。這是不是地球內部的入口?另外,地球物理學者一般都認為,地球的重量有6兆噸的上百萬倍,假如地球內部是實體,那重量將不止於此,因而引發了“地球空洞說”。一些石油勘探隊員都在地下發現過大隧道和體形巨大的地下人。我們可以設想,地球人分為地表人和地內人,地下王國的地底人必定掌握着高於地表人的科學技術,這樣,他們——地表人的同星人,乘坐地表人尚不能製造的飛碟遨遊空間,就成為順理成章的事了。
雜居說
該觀點認為,外星人 就在我們中間生活、工作!研究者們用一種令人稱奇的新式輻射照相機拍攝的一些照片中,發現有一些人的頭周圍被一種淡緑色暈圈環繞,可能是由他們大腦發出的射綫造成的。然而,當試圖查詢帶暈圈的人時,卻發現這些人完全消失了,甚至找不到他們曾經存在的跡象。外星人 就藏在我們中間,而我們卻不知道他們將要做什麽,但沒有證據表明外星人 會傷害我們。
人類始祖說
有這麽一種觀點:人類的祖先就是外星人 。大約在幾萬年以前,一批有着高度智慧和科技知識的外星人 來到地球,他們發現地球的環境十分適宜其居住,但是,由於他們沒有帶充足的設施來應付地球的地心吸引力,所以便改變初衷,决定創造一種新的人種——由外星人 跟地球猿人結合而産生的。他們以雌性猿人作為對象,設法使她們受孕,結果便産生了今天的人類。
平行世界說
我們所看到的宇宙(即總星係)不可能形成於四維宇宙範圍內,也就是說,我們周圍的世界不衹是在長、寬、高、時間這幾維空間中形成的。宇宙可能是由上下毗鄰的兩個世界構成的,它們之間的聯繫雖然很小,卻幾乎是相互透明的,這兩個物質世界通常是相互影響很小的“形影”狀世界。在這兩個疊層式世界形成時,將它們“復合”為一體的相互作用力極大,各種物質高度混雜在一起,進而形成統一的世界。後來,宇宙發生膨脹,這時,物質密度下降,引力衰減,從而形成兩個實際上互為獨立的世界。換言之,完全可能在同一時空內存在一個與我們毗鄰的隱形平行世界,確切地說,它可能同我們的世界相像,也可能同我們的世界截然不同。可能物理、化學定律相同,但現實條件卻不同。這兩個世界早在200-150億年前就“各霸一方”了。因此,飛碟有可能就是從那另一個世界來的。可能是在某種特殊條件下偶然闖入的,更有可能是他們早已經掌握了在兩個世界中旅行的知識,並經常來往於兩個世界之間,他們的科技水平遠遠超出我們人類之上。
四維空間說
有些人認為,ufo來自於第四維。那種有如幽靈的飛行器在消失時是一瞬間的事,而且人造衛星電子跟蹤係統網絡在開機時根本就盯不住,可以認為,ufo的乘員在玩弄時空手法。一種技術上的手段,可以形成某些局部的空間麯度,這種局部的彎麯空間再在與之接觸的空間中擴展,完成這一步後,另一空間的人就可到我們這個空間來了。正如各種目擊報告中所說的那樣,具體有形的生物突然之間便會從一個ufo近旁的地面上出現,而非明顯地從一道門裏跑出來。對於這些情況,上面的說法不失為一種解釋。 外星人的探索 Extraterrestrial exploration 作為探索宇宙奧秘的工作的一個部分,科學家也在積極地探索地球以外的生命,也在積極地搜尋有沒有外星人 的信息。這種科學的探索早在上個世紀50年代就開始了。
1959年,科可尼和莫裏森兩人合寫了一篇文章,登在英國著名的《自然》雜志上。文章說根據他們的計算,如果宇宙中別的地方有智慧生命,而且它們的科學水平和我們1959年的水平相當。那麽,它們應該可以收到地球人發射的無綫電信號。同樣,如果它們想嚮我們發射無綫電信號,我們也可以收到。儘管距離極其遙遠,需要幾千、幾百年才能交談一句話,但是畢竟是可以交流的。他們倆還研究了進行星際無綫電波交流的最佳波長,這個波長是氫原子的21釐米波長。因為,氫是宇宙中最豐富的元素,而且它的21釐米波長也容易探測到。
這篇文章大大的激發了人們探測地外文明的熱情,增強了人們的信心。因為它告訴我們,衹要有外星人 ,衹要外星人 的科技水平和我們差不多,我們之間就可以互相交流。這篇文章是科學的探測外星人 的開始。
人類已經在地球上生活了大約兩三百萬年。從前,人類以為自己是萬物之靈,宇宙間唯一有智慧的生命,甚至認為地球是整個宇宙的中心。後來,隨着科學技術的進步,人們的眼界開闊了,纔懂得宇宙的廣大無邊,它遠遠超越了我們的想象,而地球實在是太小了,當然更不是宇宙的中心。於是人們想象:宇宙這樣寬闊,或許其它星球上會生活着一種與人類相似的智慧生物--外星人 。這樣的想法深深地吸引了一些熱哀於尋找外星人 的人們。
十六世紀,有人用望遠鏡觀測火星時,發現了許多互相交錯的網紋,便以為那是“火星人”開鑿的“運河”。1935年,美國一傢電臺廣播說火星人來到了地球,引起了一場虛驚。而英國一位作傢創作了一本名為《大戰火星人》的科幻小說,其中對火星人作了許多繪聲繪色的描述,更引發了一係列有關"火星人"的小說和電影的誕生。
到底有沒有火星人?在衹有望遠鏡的時代,它一直是個謎。到了六十年代,探測飛船終於上到了火星,解開了這個一直睏擾人們的謎:火星比地球冷得多,表面到處是泥土石塊,經常狂風大作,飛沙走石,上面沒有任何生物,當然更沒有火星人。
這個謎解開以後,天文學家進一步分析認為:在太陽係裏,除地球外,其他行星都沒有生物生存所必須的環境條件。因此,地球上的人類是太陽係裏唯一有智慧的生物,要找外星人 ,必須到太陽係之外。
1972年,美國發射了"先驅者10號"飛船,它於1987年飛出了太陽係,飛船上的金屬片刻畫了人類的形象、人類居住的地球以及太陽係的位置。1977年,美國的"旅行者一號"又給外面的世界帶去了更豐富的信息,包括一部結實的唱機和一張鍍金的唱片,唱片上收錄了幾十種人類語言和多首音樂作品(其中有中國的古麯)。人們熱切地期望外星人 會收到它。
為了和外星人 取得聯繫,科學家們甚至還製造了龐大復雜的設備,試圖嚮外星發射信息和接收來自外星的信息。但是,經過了許多努力,人們依然沒有找到外星人 。一些見到外星人 的說法也僅僅是傳說,難以得到有力的證實。
值得一提的還有飛碟。許多人看到了它。也猜想它就是外星人 駕駛的飛船,可這也僅僅是一種猜想而已。
那麽,到底有沒有外星人 呢?科學家分析,宇宙間象地球這樣這樣的行星肯定還很多,某些與地球環境相似的行星確實很可能有外星人 ,但是由於我們的航天、通訊技術尚未足夠發達,要找到他們我們還必須加倍努力纔行。
尋找地外生命
為了尋找地外生命,1999年5月24日,一個名為"相遇2001"的公司藉助剋裏米亞半島的烏剋蘭葉夫帕托裏亞直徑70米的射電望遠鏡,朝4顆50-70光年遠的類太陽恆星方向發射了一係列射電信號,這是人類25年來第一次有意識的星際廣播。
早在1974年11月16日,美國射電天文學家德雷剋曾用阿雷西博直徑305米的射電望遠鏡嚮24000光年以外的球狀星團m13發送過信號。可那次信息的長度僅為3分鐘,由1679個字節組成,其中包括了地球在太陽係中的位置、人類的外形和dna資料、5種化學元素的原子構成形式以及一個射電望遠鏡的圖形。
相比之下,此次發送的信號比德雷剋的那此內容更為豐富,而且被地外生命接收到的可能性更大。該信號的發送頻率為5010千赫茲,比電視廣播強10萬倍,長度達到40萬比特,它包括一係列頁面,有地球和人類的詳細資料、基本符號、用邏輯描述的數字和幾何、原子、行星及dna等信息,並在三小時內重複發送三遍。
當然,兩次信息的發送都使用同一種二進製數學語言,因為衹有這種語言,我們纔有可能和宇宙中假定存在的地外生命溝通。科學家們相信,任何具有一定數學知識的地外生命都有能力破譯這些二進製編碼,進而瞭解其內容。如果他/她/它真能截取並記錄下這些信號,那麽就會瞭解地球、太陽係、人體、人類文化和技術水平的大致狀況。
另一方面,由於缺乏功能足夠強大的計算機,科學家們還建立了seti@home係統,以便在處理射電望遠鏡收集到的地外生命信號時,得到全球計算機用戶的幫助,防止這些信號溜掉。
除此之外,這個由國際上多傢航天業、信息業和生物化學業領域的知名企業聯合組成的“相遇2001”公司還肩負着另一項重要任務?在2001年年底發射一艘小型宇宙飛船。這艘飛船將一直在宇宙中漂流,直至有一天被地外生命截獲為止。它將載有更多的人類信息,並可以將數以十萬計的志願參加者的照片、手寫信息和頭髮標本送入太空。其中,頭髮標本經過特殊處理後,可以使其所含的人體dna信息保存完整。
培養研究地外生命的專門人才
華盛頓大學1998年9月份宣佈,它將啓動一項由國傢科學基金資助的研究生教育項目,該項目旨在培養研究地外生命的博士研究生,這在宇宙生命學方面尚屬首次。
這門專業看起來似乎挺有意思,但真的學起來並不那麽輕鬆。學生們必須先要瞭解地球上的生命是如何形成的,這就涉及到天文學、大氣科學、海洋學以及微生物學。負責此項目的微生物學家簡姆斯·斯特雷說:“我們想在地球的環境中研究生命,因此必須要研究地球上諸如火山口、海冰和地下玄武岩的形成過程,因為這些都是形成微生物的極好環境,而且很可能與其它星球上的環境相類似。”除此之外,學生們還要研究大量的在地球上瞭解較少的有機體。
給學生嘗嘗尋找地外生命的滋味,並非華盛頓大學衹此一傢,美國航空航天局新成立的宇宙生命學研究所將提供同樣的機會。日前,美國航空航天局的科學家們正和來自五所大學的教授們洽談這項合作項目。 既然天體間的距離極其遙遠,既然宇宙航行睏難重重,為什麽書報雜志,電視臺廣播電臺以及因特網上會有那麽多飛碟和外星人 的報道呢?不明物體在天上飛行的事情,古代就有記載。但是,真正引起註意的不明飛行物的報道,始於1878年1月,當時美國德剋薩斯州一個農民在田間勞動時,看見空中有一個圓盤狀的物體在飛行。當時飛機還沒有問世,這一奇特的現象在報紙上發表後,引起了社會的轟動。有150多傢報紙刊物轉載了這條消息,成為現代不明飛行物報道的最早事例。不明飛行物在英語中是unidentified flying object,取三個單詞的第一個字母組成它的縮寫就是ufo。香港和臺灣有的書上,把ufo三個字母的發音直接用漢字寫出,叫做“幽浮”,這就使它帶上了神秘的色彩。
第一個ufo的報道出現在1947年6月24日,這篇報道說,民航機飛行員肯尼斯·阿諾德在華盛頓州雷尼爾山𠔌附近搜尋一架莫名其妙失蹤飛機的時候,突然發現空中有9個碟狀的閃光飛行物,每個的直徑大約有30米左右,像在水面上打漂的碟子一樣,正在以每小時2000公裏的超高速跳躍着嚮前飛行。記者在報道中使用了“飛碟”這個詞。從此“飛碟”和“ufo”一起成為不明飛行物的代名詞。
然而部分飛碟竟是地球底部的來客,是地球黑子導演出的一種假象!地球黑子a中産生的鎂,它是最易失去外層的2個電子,變成正鎂離子mg+ ,它是一種銀白色的金屬,在粉末狀態下也保持着金屬光澤。在常溫下,與空氣裏的氧緩慢氧化,在地面空氣中放久後,就會慢慢發暗並失去原有的金屬光澤。鋁在表面氧化後,産生一層氧化膜,仍能保持一定的金屬光澤,在陽光照射下會銀光閃閃。當黑子a接近地底的時候,地殼電位由0變正,因同性相斥,帶正電荷的金屬粉塵被斥出地縫。有的散落在大氣層中,慢慢氧化為塵埃,有的一團團粉塵被斥嚮地表,在旋轉着的黑子電場作用下,粉塵在空中成團地旋轉,在風的影響下,時而旋成球形,時而旋成草帽形、碟形、圓錐形、圓柱形、橢圓形等,見者便給它一個形象的名字——“飛碟”!
由於這個事件影響很大,為了查明真相,1950年4月,哥倫比亞廣播公司著名記者愛德華·r·莫羅又采訪了阿諾德,采訪中阿諾德聲明,1947年關於他看見不明飛行物的報道“沒有正確地引用我的話。各傢報紙對我的話誇大其詞……我當時說,這些物體在上下波動,就像,啊,我看就像是漂泊在波浪洶涌的水面上的小船。當我形容它們怎麽飛行的時候,我說它們的飛行就像在水面上拋出一個碟子。大多數報紙誤解了我,並且錯誤地引用了我的話。報紙說我說這些物體就像碟子一樣。而我是說,它們飛行的樣子像碟子。”阿諾德說他看見了一連串9個物體,其中一個發出了“可怕的藍色閃光”。阿諾德得出結論說,它們是一種新式的帶翼飛機。莫羅在采訪報道最後總結說:“1947年的報道是一個歷史性的錯誤。阿諾德先生最初的描述被人們遺忘,而‘飛碟’卻成為傢喻戶曉的詞彙。”
最早把飛碟和外星人 聯繫起來的,是美國亞利桑那的氣象學家麥剋唐納和美國西北大學的海剋兩人。他們在20世紀60年代中期提出,有些飛碟是外星人 造訪地球所乘坐的宇宙飛船。這個觀點非常符合一般人愛幻想、愛獵奇的心理,立即成為新聞炒賣的熱點,至今長盛不衰。
半個多世紀以來,媒體對ufo的報道已經超過100萬次,現在光是美國,平均每天就有200多起關於飛碟或外星人 的報道,其中有10起左右抓住外星人 、或者與外星人 直接接觸的報道。全世界就更多了。這些報道都有非常具體的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經過,很多還有目擊者的照片、錄音和訪談的錄像等等。如果我們都相信這些報道,那麽我們這個世界上外星人 就太多了。隨着我們國傢一步步融入世界大家庭,我國的飛碟和外星人 報道也逐漸多了起來,市面上現在有的書籍,多半還是翻譯或編譯或改寫外國人的,其中相當多的故事是外國報紙上4月1日“愚人節”所編的愚弄人的“新聞”,我們有的作者不知道是真愚蠢,還是真想發財,竟把它當做真事推銷給我們。多數科學家都承認,我們現在的文明還是一個很幼稚的文明,宇宙、地球、人類……還有很多很多的奧秘是我們所不瞭解的,這就是我們還需要科學研究和科學家的原因。但是如果把我們不瞭解,不知道的事都歸結到外星人 頭上,都用外星人 來解釋,那就離科學太遠了。
在新聞自由的國傢裏,出於商業目的,什麽“新聞”都是可以製造的。飛碟和外星人 常常被作為新聞題材進行炒作,半個多世紀以來,已經為各種報紙、電臺、電視臺、電影製片商、出版商創造了豐厚的利潤,同時也把一個嚴肅的科學問題引導到了完全背離科學的歧路上。
截至目前為止,世界上還沒有哪一個嚴肅的科研機構或者嚴肅的科學家(註意,不是帶引號的“科學家”)聲稱發現了外星人 或者外星人 的宇宙飛船——飛碟。
當代最偉大的科學家和科普專傢、美國天文學會行星科學學會主席、美國地球物理學會聯合會行星研究會主席、美國科學促進協會行星協會主席、宇宙生物學的創始人卡爾·薩根,在著名的科普著作《魔鬼出沒的世界》一書中專門講到各種有關外星人 和飛碟的報道的起源,他說:“我們經常被那些支離破碎、吹噓得嚇人的ufo(英文“不明飛行物”的縮寫)的傳說所纏繞,卻很少聽到編造者所受到的懲罰。這並不難理解:什麽能夠推銷更多的報紙和書籍?什麽能夠得到人們更多的關註?什麽能使人感到更有趣?什麽能使我們打發令人難熬的時間?是真的墜毀的外星飛船,還是那些經驗豐富的騙子在騙那些傻瓜兜裏的金錢?是威力無邊的外星人 在耍弄人類,還是有人根據人類的軟弱和缺陷而總結出的看法?”
2001年03月10日,美國中情局首次大規模解密了859份秘密情報文件。這些時間橫跨1947年至1991年的秘密文件,內容五花八門,但其中最讓人感興趣的卻是美國中情局從20世紀40年代末一直到現在對ufo現象的研究。美國中情局對ufo現象50餘年的研究結果證實:前期的ufo現象可能是前蘇聯政府為了製造美國社會混亂的陰謀;後期的ufo現象則是中情局絶密間諜飛機秘密實驗導致的。一句話,ufo迄今為止尚沒有證據表明其存在!
2001年4月22日,英國《泰晤士報》報道,成立於1953年,鼎盛時期在全球各地擁有1500名會員,最多時每星期可以接到30份ufo目擊報告的英國ufo(不明飛行物)部門,由於可供調查的綫索日趨減少,日前已被宣佈撤銷。這從另一方面說明,隨着公衆科技素質的提高,人們對ufo事件的關註越來越少,越來越多的人不再把它和外星人 聯繫在一起,而是更多的用自然科學觀點看待它。 文藝作品中的外星人 Aliens in the literary and artistic works 就像在此前的若幹個世紀一樣,在20世紀,人類對“是否存在外星生命”、“我們是否是宇宙中孤獨的智慧”這些話題持續熱衷着。衹不過,關於“外星人 ”最令人驚奇的發展之一是,他們已經從“科學領域”走進到了“文學藝術領域”。
對於大部分公衆來說,外星生命並不是作為一門科學或哲學進入他們的生活,而是通過幻想小說的形式使讀者以及影片的觀衆得到對外星人 的感性認識。科學激發了文學的創造力,而文學與電影又激發了大衆的想象。在20世紀,外星人 的概念成為新興的科幻小說的主題,這些作品以文學和電影的形成不斷發展並在深受人們喜愛的影片中達到了頂峰:《2001:太空奧德塞》(1968)、《第三類接觸》(1977)、《et外星人 》(1982),以及《獨立日》(1996)等等。
許多生物我們人類的肉眼是看不見的,但是我們看不見就不代表着不存在,在外星球,也有許多我們人類看不見的生物,所以我們不能說我們沒看見外星人 就不存在。 有關“外星人 ”的科幻電影 On "Alien" sci-fi movie plan 9 from outer space,美國,1959 榮獲電影史上最愚蠢的電影頭銜之一
九號行星外層空間計劃
導演: 艾德·伍德
此片可謂西方cult片翹楚,榮獲電影史上最愚蠢的電影頭銜之一。說它爛到無與倫比無人能及,還真是一點不冤枉。在我認識的朋友圈裏,《九號行星外層空間計劃》快成了一個噱頭,就是用來考驗有誰能坐下來從頭看完。這個高難度的任務會令很多耐性十足的科幻迷都感到頭疼不已。在這部電影裏面,有僵屍有活死人還有有吸血鬼,太空服裝是用金屬箔片紮製的,宇宙飛船是用紙盤子疊的,還有能看得你直翻白眼的低級特效…… 主演: gregory walcott, tom keene
你簡直不敢相信,有人會蠢到把所有最糟糕的元素都放到同一部電影裏面去。當然如果你是個十足的cult迷,或者是搞電影專業的,或者幹脆想學習如何搞砸一部電影,那這片子也許會有趣的多。相信我一點都沒有誇張——《九號行星外層空間計劃》真的很爛,而真正令我好奇的是,爛的這麽出名的片子,既能引發一些影迷無數的熱情,同時還會有一大群人連聽都沒聽說過……其實大傢衹要看過蒂姆·波頓導演,約翰尼·德普主演的《艾活傳》,就會知道艾德·伍德這個爛導演是多麽有名了,不過,他那股一往無前破除萬難的執著精神還真是可愛……
《v》1983 一部常青電視迷你影集
v
關於《v》,能說的都已經讓人說盡了。這是一部常青電視迷你影集,獲得了最為持久的成功,擁有大批影迷,其另類獨特的情節曾經被無數影視作品反復引用。《v》講了一群貪婪卑鄙的外星人 (其貪婪卑鄙的程度跟某些人類不分上下)來到地球,密謀掠奪我們這個行星的資源。 後來憑着幾位凡人英雄發現並揭露了他們的陰謀,及時製止了這場災難,最終將外星人 驅逐。現在恐怕很少有人會津津樂道地談論這部播放了20年的老電視劇集了,但衹要人們願意,從這部有感人情節和超酷造型的經典作品中總可以發掘出無限有趣的話題。
independence day, 1996 讓人發狂的影片
獨立日
導演:羅蘭·艾默裏剋
儘管《獨立日》會被影評界時不時拿來當作高票房爛片的批判典型,我卻不敢苟同這種簡單的刻薄。劇情平凡、高潮廉價、漏洞無數,這固然是缺點,但不能不承認這的確是一部讓人發狂的影片,觀衆在觀片過程中大可不必承受過多心理負擔,衹需要享受宏大的特技場面帶來的震撼就好:巨型外星飛船被炸,陸地上真實的目標被毀,人類驚惶失措的混亂場景…… 主演:威爾·施密斯,傑夫·戈德布拉姆
這些都是ufo迷們夢寐以求要看到的。不過使這部影片真正有意義的並不是高成本特技,也不是威爾·施密斯或者傑夫·戈德布拉姆平平的演技;這部電影的真正意義在於:外星人 和人類終於公開對峙,而不是欲蓋彌彰地傳播恐怖了,這就好比將攻擊目標對準白宮與開始轟炸白宮有着天壤之別一樣:《獨立日》選擇了後者,當然會賣出個驚天動地的好價錢。
the war of the worlds, 1953 比任何別的影片都要有價值
天煞末日反擊戰
導演:拜倫·哈斯金
終於輪到最最精彩的“世界大戰”了!!這部電影或許算不上名單中最好看的電影,但卻比任何別的影片都要有價值。這是由 h. g. wells 的同名小說改編的。這部小說是外星人 侵略地球的濫觴,1938年萬聖節在電臺播放時竟有無數聽衆信以為真,産生了大恐慌。不論小說還是電影都相當不錯,但同《人體入侵者》一樣,《天煞末日反擊戰》也犯了政治隱喻的毛病:片中外星人 處處讓人聯想到蘇聯人。不過如果連這個小瑕疵也會讓你覺得不舒服的話,那幾乎可以說這世上沒有合適你看的影片了。 主演:吉恩·巴裏,安妮·羅賓遜
火星人因火星氣候突變無法生存而計劃大舉入侵地球,組織了大批堅不可摧的外星軍團。人類的所有武器都不能對付火星人的死光炮,城市逐個淪陷,全世界的人都在逃命,整個地球亂作一團。正在這時,火星人卻一個接一個的地死去……電影完整的保留了威爾斯小說的精神——要知道那本小說可是被無數電影奉為寶典膜拜的,它將wells的精神完好地繼承了下來,不僅拍出面對外星人 進攻時人類的恐慌,更詮釋了我們內心世界的無助和絶望。 這影片後來逐漸取代了小說在人們心中的地位,幾乎演變成一種科幻的模式,産生的子子孫孫小說電影動漫畫不計其數。
this island earth, 美國,1955 在一片陳詞濫調中獨樹一幟
飛碟徵空/孤島世界
導演:約瑟夫·紐曼(傑剋·阿諾德)
信不信由你,在神秘科學劇場3000 (mystery science theater 3000, 簡稱mst3k,是美國一個著名的科幻電視劇場節目)嚮《孤島世界》公開致敬之前,這部電影幾乎沒什麽人提及。 50年代的科幻恐怖片想象力乏味的要死,而《孤島世界》卻在一片陳詞濫調中獨樹一幟——儘管它算不上是真正意義上的“入侵”電影,卻因着那個獨特而富有創意的外星人 造型——metaluna星人而名聲遠揚。metaluna星球上的人長得跟人類沒有一絲相象之處,它們有一幅大的驚人的腦門兒(可能說大腦更合適,你都能瞧見清晰的溝回紋路……) 主演:傑夫·莫羅 費思·多默格
看上去疑心很重的樣子,還長着一頭女裏女氣的白色毛發。這幫外星人 千裏迢迢來到地球,想靠地球科學家的幫助尋找他們失落的文明。接着發生了很多無關緊要的事,象人類跟蹤飛碟啦,動不動就發生的爆炸啦等等。最關鍵的衝突是地球上的凡人成了metaluna外星人 的犧牲品,被一群長着畸形腦袋,露着內臟,手腳退化成爪狀,睜着一幅誇張金魚眼的怪物反復折磨。這個形象無疑地給我們造成了強烈的視覺震撼,雖然該片被人們長久地遺忘在塵封的角落,卻絲毫沒有影響它在科幻影史上的重要地位。
killer klowns from outer space, 美國,1988 強烈超現實主義風格的影片
外太空殺人小醜
導演:stephen chiodo
拍攝外星人 入侵題材的電影無外乎從兩方面入手:要麽筆調輕快,要麽手法沉重。其中並無捷徑可尋,也不可能草草繞過了事。但遺憾的是《外太空殺人小醜》仍然試圖尋找一條中庸之道,於是他們選中了“馬戲團”這個中介。想象一下所謂的驚天大陰謀就是一群穿着小醜服的外星侏儒在地球上大肆破壞,用激光射綫槍把人類變成噴噴香閃閃亮的棉花糖——除了讓人眼花繚亂一番之外,恐怕很少有人能真正進入情節並真正理解。 製片:the chiodo brothers
實際上《外太空殺人小醜》是一部具有強烈超現實主義風格的影片,幾乎沒有什麽娛樂性,核心題材也不那麽拿人眼球,所以有點不太容易令你坐下來,安安穩穩地把電影看完。而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如果一部關於外星小醜的電影拍的一點也不滑稽,那還有什麽可看的呢?不過幸運的是,在後來的一大堆類似題材的電影中,這一部算是優秀的了。
men in black, 美國,1997 供人消遣的影片
黑衣人
導演:巴利.索南菲爾德
關於《黑衣人》的一個最大的遺憾是他們並沒有充分利用高成本的優勢,作出一個真正像樣的天外生物——我希望看到比一隻巨大的cg蟑螂精更有創意的東西。當然影片還是給了我們足夠的補償——看看那些善惡相雜,大小各異的星際居民就知道了。男主角威爾.史密斯是那陣子好萊塢影壇的招牌搖錢樹,與湯米.李.瓊斯的合作更使表演增加了可信性。 主演:威爾.史密斯 湯米.李.瓊斯
影片公映第一周就幾乎收回了其全部成本九千萬美元。不俗的表現使《黑衣人》及續集帶外星人 登堂入室,排在了好萊塢破首周票房紀錄電影名單的第一位。我承認這衹是一部供人消遣,讓我們一邊大嚼爆米花,一邊嘿嘿傻笑着看完的電影,但我敢肯定,那些掏了錢看過這部片子的人沒有一個失望的。
the day the earth stood still, 美國,1951 科幻史上最經典的里程碑電影之一
地球停轉之日
導演:羅伯特·懷斯
這部電影真正講“入侵”的部分很少,但並不妨礙它成為科幻史上最經典的里程碑電影之一。很難想象以《音樂之聲》聞名世界的羅伯特·懷斯還拍過這麽“先天下之憂而憂”的電影。時間發生在二戰後,michael rennie 飾演的人性化高智慧外星人 klaatu乘飛碟來到地球,隨他一起來的是一個具有恐怖力量的機器人保鏢高特(gort)。他們提出製止人類從事戰爭威脅的警告,願意與人類進行和平交流,沒想到反被地球人視作大敵。不過他們也不是好惹的,一旦被人類激怒,一樣會做出可怕的事情來。 演員:michael rennie, patricia neal
歲月流逝,卻掩不住本片的核心精神大放光輝。希區科剋的御用作麯大師伯那德·赫曼bernard herrmann 陰沉的配樂為本片加分不少。就連機器人高特的臺詞 "klaatu barada nikto" 也成經典——意思是“不要炸飛這個世界”。這是影史上相當重要的科幻片轉折點,裏面的許多內容被其後無數影片引用或參考。不可否認看完這部電影需要些許耐心,因為如今的我們已被大量徒有虛名的電影搞得心浮氣躁,失去了辨別力。像《地球停轉之日》這樣的好片子,是需要靜下心來,細細品味的。
signs,2002 物以稀為貴
天兆
導 演:奈特·沙馬蘭
我對《天兆》的期望值非常低,但奇怪的是居然帶着極大的興趣看完了全片。我也不知道這部影片有什麽東西這麽吸引我,可能是它完美的娛樂性?——沒什麽獨特的想象,看起來也不用費任何腦力。梅爾·吉布森飾演格雷漢姆·海斯,是美國費城某小鎮上一個普通的農場主,一天早上醒來,他和傢人意外的發現自己的玉米田裏出現了一串串龐大環狀圖案(最近的《恐怖電影3》也拿此開涮) 主 演:梅爾·吉布森 羅裏·庫金
看上去像是外星飛船降落的痕跡,很快全世界各地都傳出了一夜之間出現神秘圖案的消息,這正暗暗迎合了人們好奇心理:也許那是一群瘦長高個的緑色生物在報復人類對地球的大肆破壞……就電影本身來講,《天兆》有點故弄玄虛,頭重腳輕,實在不值一看;但它如實反映了“外星人 攻擊地球”是如何在人群中間傳播並形成理論的,這樣的影片在科幻影史上寥寥可數,因此該片也就“物以稀為貴”了。
invasion of the body snatchers ,1956年 有濃厚的政治隱喻色彩
天外魔花/人體入侵者
導演:菲利普·考夫曼
入侵,又是入侵。你可能已經註意到了,這份名單上的大多數入侵電影都出自50年代。那是個患有嚴重“飛碟恐懼癥”的年代,銀幕上涌現出了大量良莠不齊的類似主題,這裏出現的不過是冰山一角。和同時期同類型的大多數影片一樣,《人體入侵者》有濃厚的政治隱喻色彩。美國某個地方的人被外星人 換了腦——很顯然這裏的“外星人 ”就象徵着共産黨。不過這個故事妙就妙在麥卡錫主義者和共産主義者都能認同,因為他們都把對方當作給群衆洗腦的精神毒品。當然這類分析衹有站在歷史角度纔顯得有意義,單就“外星人 入侵”的主題而言,《人體入侵者》的經典地位是不容侵犯的。 演員:唐納德 薩瑟蘭
布魯剋 亞當斯
傑夫 戈德布拉姆
凱文 麥卡錫
影片最棒的地方在於營造出的那種寒徹入骨的恐懼:外星生物悄無聲息的占據人類身體、意識、社會身份,受害者渾然不覺,清醒者拼命呼救卻處於越來越孤立的狀態。原諒人們對這些外星人 作出的應景式的政治評價吧,《人體入侵者》的確是一部真正意義上的精彩的科幻恐怖片,它傳達的那種絶望會令你終身難忘。這片子至少拍過三次,1994年的翻拍版也滿有意思的,很性感的說……
外星人 的電影?自從1945年羅斯韋爾事件以來,ufo和外星人 就是長盛不衰的話題。
先說說,人與外星人 和平共處的電影
《第三類接觸》和《et》都是大導演斯皮爾伯格的作品。當年可是掀起了一片狂潮。
目前在ufo研究領域中,關於人們對不明飛行物與人類關係方面,較為公認的描述是四類接觸方式:
第一類接觸:"指目擊者看到一定距離內的ufo,但是未發生進一步的接觸。"在四類接觸中,這類接觸的發生率最高。我們常常看到類似的節目和報導,某某某處發現不明飛行物,某某某人目擊不明飛行物,某某某人拍照或者攝錄下不明飛行物的圖片或影片等等。
第二類接觸:"指ufo對環境産生影響,如使汽車無法發動,在地上留下燒痕或印痕,對植物和人體産生物理生理效應。"1994年貴州省貴陽都溪林場突發的事件就被歸納為這種接觸方式。
第三類接觸:"指ufo附近出現的人型生物,與我們人類面對面的接觸,包括握手、交談、性接觸及人類被綁架。"這類也是接受質疑最多的一種,畢竟經歷這種接觸的人鳳毛麟角,而他們這類接觸過程往往都是通過事後描述記錄下來,很難留下什麽確實的證據。不過,一般而言,在事後記錄時,當事人往往需經過催眠才能再現出與外星生命接觸的過程。對於承認催眠科學性的人們而言,這類證據還是可以得到認可的,至少不會被認為是經歷者的有意編纂。
第四類接觸:"指心靈接觸。人類並沒有直接看到ufo或人型生物,但是它們透過人類的靈媒,傳下一些特殊的信息。指目擊者看到ufo附近出 現類似人樣的生物,但他們未與目擊者發生更進一步的接觸。"這裏提供的資料,也是一種二手資料的形式,但是比起第三類接觸,這種方式似乎更難使人信服。
第三類接觸》描寫了一段平和的、充滿善意的與外星人 交流的故事,而且交流的方式用的是以數學信號方式發送的音樂--兩種宇宙通用的語言。這是多少人夢寐以求的。起碼,我就做過這樣的美夢。
〈飛碟導航員〉正大劇場引進的經典之一,講述外星飛船與一個小孩的親密感情。
〈失驚無神火星人〉,中央六套播放過的搞笑電影。一個睡一分鐘就醒來的火星人在地球上的故事。
〈星際航行〉係列中有一集,劇情是,人類在21世紀末,發明了光速旅行飛船,從此脫離了野蠻,也讓外星人 青睞有加。
《深淵》:一部有相當的人文色彩的科幻電影,這個人類與外星生命交流的段落堪與《第三類接觸》中的同類場面媲美。
〈teh 4400〉,這是一部近年出的電視劇。外星人 在不同時間綁架了4400名地球人,目的卻是要輓救人類的一場危機。
庫布裏剋的經典作品《2001年漫遊太空》
數來數去,人與外星人 友好的電影實在是少數。大部分都是打來打去的。
像最近比較火暴的〈世界大戰〉
97年的經典〈獨立日〉
帶有黑色幽默的〈火星人玩轉地球〉
洲長的成名作之一〈鐵血戰士〉
恐怖科幻經典〈異形〉係列〈異種〉係列〈異煞〉
經典電視劇〈x檔案〉與電影版
給海非絲做廣告的〈進化危機〉
布魯斯威利斯的〈第五元素〉
黑人帥哥威爾史密斯的〈黑衣人〉係列
講述麥田怪圈事件的〈天兆〉
〈異形總動員〉也還不錯,就是劇情有點老套
還有大傢小時候看的那個黑白電影〈地球停轉之日〉
這部電影真正講“入侵”的部分很少,但並不妨礙它成為科幻史上最經典的里程碑電影之一。很難想象以《音樂之聲》聞名世界的羅伯特·懷斯還拍過這麽“先天下之憂而憂”的電影。時間發生在二戰後,michael rennie 飾演的人性化高智慧外星人 klaatu乘飛碟來到地球,隨他一起來的是一個具有恐怖力量的機器人保鏢高特(gort)。他們提出製止人類從事戰爭威脅的警告,願意與人類進行和平交流,沒想到反被地球人視作大敵。不過他們也不是好惹的,一旦被人類激怒,一樣會做出可怕的事情來。
此外還有〈迷失太空〉《天煞末日反擊戰》《九號行星外層空間計劃》 《v》 《人體入侵者》 等等。 外星人為什麽不露面 Why do not the aliens show up 我們現在終於知道:地球上之所以還沒有外星人 ,是因為他們在有可能到達地球之前,就被伽馬射綫殺死了。
伊利諾伊州費米加速器國傢實驗室的詹姆斯·安妮斯博士說,外星人 尚未到達地球的原因是,衹是直到最近,我們的銀河係纔為生活於太空中的生命提供了繁榮發展的機會。
安妮斯說,直到幾億年以前,我們的銀河係還經常受到伽馬射綫爆發的輻射:死恆星碰撞和黑洞都釋放出大量致命射綫。衹是到了現在,這些碰撞纔變得稀少起來,外星生命纔有可能出現,並從自己居住的行星旅行到相當遙遠的地方。
安妮斯希望,他在英國《新科學家》周刊上提出的理論,將能夠解决有關外星生命是否存在的最著名的爭論之一——費米悖論。這個悖論是根據印度裔物理學家恩裏科·費米這位諾貝爾奬獲得者的名字命名的。據說費米在50年代提出了這個悖論,其要點是:如果外星人 確實存在,他們在什麽地方呢?
這個問題之所以具有說服力,是因為它是基於我們銀河係的兩個事實:一是銀河係非常古老,已有約100億年的年齡;一是銀河係的直徑衹有大約10萬光年。所以,即使外星人 衹能以光速的千分之一在太空旅行,他們也衹需1億年左右的時間就可橫穿宇宙——這個時間遠遠短於宇宙的年齡。所以,外星人 究竟在哪裏呢?
費米顯然把這個理由當成了根本不存在外星人 的證據。如今安妮斯則聲稱,他發現費米的這個推論存在一個漏洞:外星人 很可能存在,但衹是直到最近伽馬射綫的爆發周期纔越來越長,從而為外星人 提供足夠的時間間隙作星際旅行。 外星人的解釋 Interpretation of aliens 外星人
extra-terrestrial(e.t.)
●外星人 是人類對地球以外智慧生物的統稱,現在人類還不確定是否有外星人 或外星生物的存在。
●比喻完全不瞭解社會現狀的人。
●比喻在某方面能力超過常人的人 外星人 探索網:http://www.ufo-1.cn/ 外星係人類
●外星人 是人類對地球以外智慧生物的統稱,現在人類還不確定是否有外星人 或外星生物的存在。
●比喻完全不瞭解社會現狀的人。
●比喻在某方面能力超過常人的人。
●在思維空間生活。
●是人們想象出來的。 外星人 是對地球以外生命的統稱。古今中外一直有關於“外星人 ”的假想,在各國史書中也有不少疑似“外星人 ”的奇異記載,但現今人類還無法確定是否有外星生命,甚至是“外星人 ”的存在。1977年9月5日發射的旅行者1號太空探測器,是人類第一次以科學的方法嘗試聯繫他們。雖然科學家鑒於星球間存在着巨大的距離,認為即使有外星人 ,也不可能飛抵地球,但他們並未否定外太空存在生命的可能。 外星人是否存在 The existence of aliens 恆星演化和行星的形成
生命衹能出現在能發出光和熱的恆星周圍的行星上,但並非所有恆星都必然帶有行星。星雲說認為,恆星是從自轉着的原始星雲收縮形成的。收縮時因角動量守恆使轉動加快,又因離心力的作用星雲逐漸變為扁平狀。當中心溫度達700萬度時出現由氫轉變為氦的熱核反應,恆星就誕生了。盤的外圍部分物質在這過程中會凝聚成幾個小的天體——行星。
星雲說可以合理解釋許多觀測事實,但也存在一些睏難。另一方面,計算機理論模擬計算表明,如果星雲物質在收縮過程中沒有角動量轉移,那結果不會形成一個中央恆星和周圍一些小質量行星,而是會形成雙星。在雙星係統中即使形成行星,不用多久它們也會落入某顆恆星中,或者被拋入宇宙空間,不可能長期在恆星周圍存在。
看來大自然給原始星雲兩種發展的可能:物質保持它原有角動量,演化後形成雙星;或者兩者在演化過程中恰到好處地分道揚鑣,結果生成中央恆星以及繞它運轉的行星。
生成智慧生物的漫長過程
生物的進化是一種極為緩慢的過程,所經歷的時間之長完全可以同太陽的演化過程相比。化石的研究發現,早在35億年前地球上就已有了一種發育得比較高級的單細胞生物,稱為藍——緑藻類。根據恆星演化理論以及對地球上古老岩石和隕星物質的分析知道,太陽和地球的形成比這種生物的出現還要早10~15億年。太陽係形成後大約經過50億年之久地球上纔有人類。
現在設想把每50億年按簡單比例壓縮成1“年”。用這樣的標度1星期相當於現實生活的1億年,1秒鐘相當於160年。從宇宙大爆炸起到太陽係誕生,已經過去了大約2年時間。地球是在第3年的1月份中形成的。3、4月份出現了藍——緑藻類這種古老單細胞生物。嗣後,生命在緩慢而不停頓地進化。9月份地球上出現了第一批有細胞核的大細胞,10月下旬可能已有了多細胞生物。到11月底植物和動物接管了大部分陸地,地球變得活躍起來。12月18日恐竜出現了,這些不可一世的龐然大物僅僅在地球上稱霸了一個星期。除夕晚上11時北京人問世了,子夜前10分鐘尼安特人出現在除夕的晚會上。現代人衹是在新年到來前的5分鐘纔得以露面,而人類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則開始於子夜前的30秒鐘。近代生活中的重大事件在舊年的最後數秒鐘內一個接一個加快出現,子夜來臨前的最後一秒鐘內地球上的人口便增加了兩倍。
由此可見地球誕生後大部分時間一直在撫育着生命,但衹有很短一部分時間生命纔具有高級生物的形式。
行星上誕生生命的苛刻條件
現在我們看到了,智慧生物的誕生要求恆星必須至少能在約50億年時間內穩定地發出光和熱。恆星的壽命與質量大小密切相關。大質量恆星的熱核反映衹能維持幾百萬年,這對於生命進化來說是遠遠不夠的。衹有類似太陽質量的恆星纔是合適的候選者,銀河係內這樣的恆星約有1000億顆,除雙星外單星大約是400億顆。單星是否都有行星呢?遺憾的是我們對其他行星係統所知甚少,但是確已通過觀測逐步發現一些恆星周圍可能有行星存在。考慮到太陽係客觀存在,甚至大行星還有自己的衛星係統,不妨樂觀地假定所有單星都帶有行星。
有行星不等於有生命,更不等於有高等生物。關鍵在於行星到母恆星的距離必須恰到好處,遠了近了都不行。由於認識水平所限我們衹能討論有同地球類似環境條件的生命形式,特別要假定必須有液態水存在。太陽係有八大行星,但明確處在能有條件形成生物的所謂生態圈內的衹有地球。金星和火星位於生態圈邊緣,現已探明在它們的表面都沒有生物。
對一顆行星來說,能具有生命存在所必須滿足的全部條件實在是十分罕見的。太陽係中地球是獨一無二的幸運兒。詳細計算表明,在上述400億顆單星中,充其量也衹有100萬顆的周圍有能使生命進化到高級階段的行星。
另一個限製條件是地外生命應該與地球上生命有類似的化學組成。天文觀測表明,除少數例外,整個宇宙中化學元素的分佈相當均勻,因而完全有理由相信在遙遠行星上也能找到構成全部有機分子所需要的材料。事實上已經在不少地方發現了許多比較復雜的有機分子。因而可以認為,生命在某個地方衹要理論上說可以形成,實際上也確實會形成。於是銀河係中就會有100萬顆行星能有生命誕生,不過每顆行星上的生命應當處於不同的進化階段。
能找到外星人 嗎
如果我們為100萬這個大數目感到歡欣鼓舞的話,認為找到外星人 不成問題,那就高興得太早了。對於地外高級生物衹有當能同他們建立聯繫時纔有意義。就人類目前的認識來看,無綫電訊號是建立這種聯繫的唯一可行的途徑,因而必須進一步探討有多少個行星上居住了有能力發送這種訊號的文明生物。如果他們從存在以來一直在發送這種訊號,那就應該有100萬個正在進行無綫電發播的行星。但事實上不要說藻類,就是人類在100多年前也還沒有這種能力。另一方面,技術已遭到破壞,以及本身已遭到毀滅的生命形態也是不會這樣做的。請不要忘記,差不多在能發射無綫電訊號的同時,人類也研製成了大規模核武器,它們足以把地球上全部生物徹底毀滅掉。外星人 會不會為失去理智的戰爭狂所支配而毀掉自己呢?這種可能性也許不能完全排除。
讓我們又一次樂觀地認為外星人 有能力、有理智解决那些我們所擔心的問題,並假定他們在和平繁榮的環境中生活了100萬年。由於科學技術極為發達,生活充分富裕,他們必然會想到、也完全有能力耗費巨資來從事有重大意義的開創性研究,其中包括試圖同外部世界同類建立聯繫。他們在100萬年內不停頓地嚮外界發送強有力的無綫電訊號。這麽一來在上述100萬顆行星中,就有一小部分正在發播這種訊號,這部分所占的比例是100萬年除以40億年,即0.025%。這意味着目前正在發送訊號的衹有250顆。如果它們均勻地分佈在銀河係中,則相鄰兩顆之間的距離約為4600光年。人類發出的訊號要經過4600年才能送到離我們最近的外星人 那兒。如果他們收到了並隨即發出回答,那要收到他們的回音我們還得再耐心地等上4600年!奧茲瑪計劃的聯繫對象離開我們衹有十幾光年,這樣做實在沒有多大意義。要使計劃變得有實際意義,必須監聽4600光年範圍內每一顆類似太陽的單星是否在發出有含義的訊號。
要是更實際一點是,想想人類有歷史記載的衹有4000年。如果外星人 衹是在4000年長的時間內有能力進行無綫電發播,那麽今天在嚮外界播發訊號的就衹有一顆行星!於是,整個銀河係中除地球外充其量也就再有一種文明生物在發送訊號,我們用射電望遠鏡在銀河係內留心傾聽這種訊號的種種努力就完全是徒勞無功之舉的!
讀者也許會為這一結論深感失望。那麽實際情況同這裏所估計的會有多大差異?上面的討論中有許多不確定因素。每顆單星周圍都有行星嗎?生命是否衹能在地球這樣的環境下誕生?還有,實際上我們並不知道一種智慧生物到底能生存多久,他們能一直生存下去嗎?這些問題恐怕在相當長時間內還無法作出明確的回答。然而原始人又何嘗想到今天的大型客機、彩色電視、快速電子計算機和登月飛行呢?衹要人類能在和平繁榮的環境中一直生活下去,科學的發展會逐步回答這些問題。不過就目前來看,外星人 即使存在,我們也暫時無法同他們進行有效的聯繫。因而,把不明飛行物同天外來客的宇宙飛船聯繫在一起恐怕是不可信的。
外星人 為什麽不露面
有科學家認為:地球上之所以還沒有外星人 ,是因為他們在有可能到達地球之前,就被伽馬射綫殺死了。
伊利諾伊州費米加速器國傢實驗室的詹姆斯·安妮斯博士說,外星人 尚未到達地球的原因是,衹是直到最近,我們的銀河係纔為生活於太空中的生命提供了繁榮發展的機會。
安妮斯說,直到幾億年以前,我們的銀河係還經常受到伽馬射綫爆發的輻射:使恆星碰撞和黑洞都釋放出大量致命射綫。衹是到了現在,這些碰撞纔變得稀少起來,外星生命纔有可能出現,並從自己居住的行星旅行到相當遙遠的地方。
安妮斯希望,他在英國《新科學家》周刊上提出的理論,將能夠解决有關外星生命是否存在的最著名的爭論之一——費米悖論。這個悖論是根據印度裔物理學家恩裏科·費米這位諾貝爾奬獲得者的名字命名的。據說費米在50年代提出了這個悖論,其要點是:如果外星人 確實存在,他們在什麽地方呢?
這個問題之所以具有說服力,是因為它是基於我們銀河係的兩個事實:一是銀河係非常古老,已有約100億年的年齡;一是銀河係的直徑衹有大約10萬光年。所以,即使外星人 衹能以光速的千分之一在太空旅行,他們也衹需1億年左右的時間就可橫穿銀河係——這個時間遠遠短於宇宙的年齡。所以,外星人 究竟在哪裏呢?
費米顯然把這個理由當成了根本不存在外星人 的證據。如今安妮斯則聲稱,他發現費米的這個推論存在一個漏洞:外星人 很可能存在,但衹是直到最近伽馬射綫的爆發周期纔越來越長,從而為外星人 提供足夠的時間間隙作星際旅行。
英國科學家保羅·戴維斯則討論了“生命種源傳播”的假設,即地外智慧生物不一定要用活體來進行星際航行,可以用高智能的機器人攜帶生命種源(存放在絶對零度環境下)乘搭宇宙飛船進行生命傳播殖民,如此一來即可避免星際航行中宇宙伽馬射綫、接近光速航行所需驚人能量以及生命年齡有限的障礙。衹要在航行所需能源充足的情況下,這種“生命種源傳播”方式即可得到實現,據此推理得出在宇宙漫長的時間歷程裏,高智慧生命應該幾乎遍布了整個宇宙中適宜生存的行星,並存在着廣泛的星際交往,包括地球在內。然而事實上地球並沒有接收到外星生命的信息,因此有科學家據此得出結論:外星人 之所以遲遲不露面,是因為地外生命並不存在。
可見,對地外生命是否存在一說,至今科學家們依舊未能統一意見或拿出確切的證實或否定證據。 對外星人 的各種離奇設想 On a variety of bizarre alien ideas 外星人 的報道時常見諸報端,很多人聲稱見過飛碟,甚至見過外星人 ,同時他們也拍到了各種各樣的有關飛碟的照片。這一切到底是真是假,外星人 真的存在麽?
據自稱見過外星人 的人們描述,他們所見到的外星人 大多是一些個子矮小,腦袋圓大、嘴巴窄長如裂縫、身穿緊身衣的類人生物。
另一些人則熱心於尋找外星人 在古代留下的痕跡。他們認為撒哈拉沙漠壁畫上人物的圓形面具、復活節島和南美的巨石建築以及金字塔等種種無法解釋的史前奇跡都與外星人 有關。還有的學者提出人類是外星人 的後裔,或人類中一些民族(如瑪雅人)是外星人 與地球人交配的後裔等種種觀點。但這些也衹能作為猜測和假說,其中大多數仍缺少足夠的證據。
美國康奈爾大學的著名天文學家卡爾·薩根曾指出,在整個銀河係中差不多有二千億顆恆星,這些恆星中有相當一部分帶有行星。在這些行星中,與地球環境近似的,估計可能多達一百萬顆。既然生命能夠在地球上産生和演化,那也就可能同樣在這些行星上産生和演化,並發展出智慧生物。而其中必定有一部分,要經現在的人類文明更為先進。因此,這些天文學家們認為,在地球以外的別的星球上出現智慧生命,完全是可能的。
但薩根卻對世界各地常常有人遭遇外星人 的消息嗤之以鼻。他認為,這些,都是把一些人類掌握的科技加到所謂外星人 身上,所描述的外星人 形象也大多是人類的變形。而在別的星球,生命進化過程千差萬別,外星智慧生命的演化形態很可能與人類完全不同,其掌握的科學技術也會與人類完全兩樣。而且這些可能産生智慧生命的星球,離地球的距離都在幾千或幾萬光年。因此以為每年甚至每天都有外星人 來訪的說法,更是完全不現實的。
薩根的看法,大致可以代表嚴肅的科學家們的意見。這就是說,外星智慧生命的存在,從理論上講是完全可能的。但各種發現外星人 的消息,卻大都不足為信。然而仍有一些被認為可靠而目前科學界尚無法解釋的事件,以至某些不可理解的史前奇跡,又是否與外星智慧生命有關呢?這一切仍然是個謎。
對於目前外星人 的存在情況,科學家們提出了種種可能的設想,這些設想很大膽,現在看來也很離奇,但是誰又能責怪人類的想象力呢,也許這些幻想有一天會變成可觀的存在。
地下文明說
記得看過一個漫畫故事,說的是在地球上是人類進化的天堂,但是在地球內部卻存在另一個由進化後的昆蟲統治的文明世界,最終地下的昆蟲為了地上的生存權與人類開始了戰爭。據悉,美國的人造衛星“查理7號”到北極圈進行拍攝後,在底片上竟然發現北極地帶開了一個孔。這是不是地球內部的入口?另外,地球物理學者一般都認為,地球的重量有6兆噸的上百萬倍,假如地球內部是實體,那重量將不止於此,因而引發了“地球空洞說”。一些石油勘探隊員都在地下發現過大隧道和體形巨大的地下人。我們可以設想,地球人分為地表人和地內人,地下王國的地底人必定掌握着高於地表人的科學技術,這樣,他們——地表人的同星人,乘坐地表人尚不能製造的飛碟遨遊空間,就成為順理成章的事了。
這個理論的荒誕在於地球根本不是空心的.所有有關地球空洞的說法全部都是謠言和假新聞.地球是太陽係中密度最大的星體,如果內部真的有個巨大的空洞,地球的質量决不可能達到這個數字.更何況地球擁有很強的磁場,行星強磁場(恆星磁場産生機理和行星不同)意味着具有一個巨大的鐵質核心,這就徹底排除了地心空洞的可能.
雜居說
該觀點認為,外星人 就在我們中間生活、工作!研究者們用一種令人稱奇的新式輻射照相機拍攝的一些照片中,發現有一些人的頭周圍被一種淡緑色暈圈環繞,可能是由他們大腦發出的射綫造成的。然而,當試圖查詢帶暈圈的人時,卻發現這些人完全消失了,甚至找不到他們曾經存在的跡象。外星人 就藏在我們中間,而我們卻不知道他們將要做什麽,但沒有證據表明外星人 會傷害我們。這個理論就如同信徒無法證明神的存在一樣,把所有需要證明的部分都推給了不可證明的原因.
人類始祖說
有這麽一種觀點:人類的祖先就是外星人 。大約在幾萬年以前,一批有着高度智慧和科技知識的外星人 來到地球,他們發現地球的環境十分適宜其居住,但是,由於他們沒有帶充足的設施來應付地球的地心吸引力,所以便改變初衷,决定創造一種新的人種——由外星人 跟地球猿人結合而産生的。他們以雌性猿人作為對象,設法使她們受孕,結果便産生了今天的人類。
事實上人類的基因演化是很規律的,並沒有大量新型基因在極短時間內(相對於地質時間)爆發性的出現,更重要的是,猿人的存在時間要早的多,數萬年前人類早就成型了,如果外星人 對此做了什麽干涉的話,那應該是在距現在400萬年以上的時代,地質跨度在200萬年以上,這個數字又太大了,决不是高科技的結果.
平行世界說
我們所看到的宇宙(即總星係)不可能形成於四維宇宙範圍內,也就是說,我們周圍的世界不衹是在長、寬、高、時間這幾維空間中形成的。宇宙可能是由上下毗鄰的兩個世界構成的,它們之間的聯繫雖然很小,卻幾乎是相互透明的,這兩個物質世界通常是相互影響很小的“形影”狀世界。在這兩個疊層式世界形成時,將它們“復合”為一體的相互作用力極大,各種物質高度混雜在一起,進而形成統一的世界。後來,宇宙發生膨脹,這時,物質密度下降,引力衰減,從而形成兩個實際上互為獨立的世界。換言之,完全可能在同一時空內存在一個與我們毗鄰的隱形平行世界,確切地說,它可能同我們的世界相像,也可能同我們的世界截然不同。可能物理、化學定律相同,但現實條件卻不同。這兩個世界早在200-150億年前就“各霸一方”了。因此,飛碟有可能就是從那另一個世界來的。可能是在某種特殊條件下偶然闖入的,更有可能是他們早已經掌握了在兩個世界中旅行的知識,並經常來往於兩個世界之間,他們的科技水平遠遠超出我們人類之上。
四維空間說
有些人認為,UFO來自於第四維。那種有如幽靈的飛行器在消失時是一瞬間的事,而且人造衛星電子跟蹤係統網絡在開機時根本就盯不住,可以認為,UFO的乘員在玩弄時空手法。一種技術上的手段,可以形成某些局部的空間麯度,這種局部的彎麯空間再在與之接觸的空間中擴展,完成這一步後,另一空間的人就可到我們這個空間來了。正如各種目擊報告中所說的那樣,具體有形的生物突然之間便會從一個UFO近旁的地面上出現,而非明顯地從一道門裏跑出來。對於這些情況,上面的說法不失為一種解釋。這兩個理論的荒誕在於,現在已經證明除了2維和三維空間,其他所有的維度都捲麯的厲害,.
未來生命說
有些科學家認為,現在所謂的外星人 ,即為人類世界的未來人。有數據表明,人類在近百年來進化程度比原始時期更加迅速。我們也不能否認,也許當人類進化到幾億年以後,就成為今天所說的外星人 的模樣,並且掌握了穿越時空的技術,來到現在的人類世界。 文藝作品中的外星人 Aliens in the literary and artistic works 就像在此前的若幹個世紀一樣,在20世紀,人類對“是否存在外星生命”、“我們是否是宇宙中孤獨的智慧”這些話題持續熱衷着。衹不過,關於“外星人 ”最令人驚奇的發展之一是,他們已經從“科學領域”走進到了“文學藝術領域”。
對於大部分公衆來說,外星生命並不是作為一門科學或哲學進入他們的生活,而是通過幻想小說的形式使讀者以及影片的觀衆得到對外星人 的感性認識。科學激發了文學的創造力,而文學與電影又激發了大衆的想象。在20世紀,外星人 的概念成為新興的科幻小說的主題,這些作品以文學和電影的形成不斷發展並在深受人們喜愛的影片中達到了頂峰:《2001太空漫遊 》(1968)、《第三類接觸》(1977)、《E.T.》(1982),以及《獨立日》(1996)等等。
許多生物我們人類的肉眼是看不見的,但是我們看不見就不代表着不存在,在外星球,也有許多我們人類看不見的生物,所以我們不能說我們沒看見外星人 就不存在。
有關外星人 的科幻電影
外星人 的電影?自從1945年羅斯韋爾事件以來,UFO和外星人 就是長盛不衰的話題。
先說說,人與外星人 和平共處的電影
《第三類接觸》和《E.T.》都是大導演斯皮爾伯格的作品。當年可是掀起了一片狂潮。
目前在UFO研究領域中,關於人們對不明飛行物與人類關係方面,較為公認的描述是四類接觸方式:
第一類接觸:"指目擊者看到一定距離內的UFO,但是未發生進一步的接觸。"在四類接觸中,這類接觸的發生率最高。我們常常看到類似的節目和報導,某某某處發現不明飛行物,某某某人目擊不明飛行物,某某某人拍照或者攝錄下不明飛行物的圖片或影片等等。
第二類接觸:"指UFO對環境産生影響,如使汽車無法發動,在地上留下燒痕或印痕,對植物和人體産生物理生理效應。"1994年貴州省貴陽都溪林場突發的事件就被歸納為這種接觸方式。
第三類接觸:"指UFO附近出現的人型生物,與我們人類面對面的接觸,包括握手、交談、性接觸及人類被綁架。"這類也是接受質疑最多的一種,畢竟經歷這種接觸的人鳳毛麟角,而他們這類接觸過程往往都是通過事後描述記錄下來,很難留下什麽確實的證據。不過,一般而言,在事後記錄時,當事人往往需經過催眠才能再現出與外星生命接觸的過程。對於承認催眠科學性的人們而言,這類證據還是可以得到認可的,至少不會被認為是經歷者的有意編纂。
第四類接觸:"指心靈接觸。人類並沒有直接看到UFO或人型生物,但是它們透過人類的靈媒,傳下一些特殊的信息。指目擊者看到UFO附近出 現類似人樣的生物,但他們未與目擊者發生更進一步的接觸。"這裏提供的資料,也是一種二手資料的形式,但是比起第三類接觸,這種方式似乎更難使人信服。
《第三類接觸》描寫了一段平和的、充滿善意的與外星人 交流的故事,而且交流的方式用的是以數學信號方式發送的音樂--兩種宇宙通用的語言。這是多少人夢寐以求的。起碼,我就做過這樣的美夢。
《飛碟導航員》正大劇場引進的經典之一,講述外星飛船與一個小孩的親密感情。
《失驚無神火星人》,中央六套播放過的搞笑電影。一個睡一分鐘就醒來的火星人在地球上的故事。
《星際旅行》係列中有一集,劇情是,人類在21世紀末,發明了光速旅行飛船,從此脫離了野蠻,也讓外星人 青睞有加。
《深淵》:一部有相當的人文色彩的科幻電影,這個人類與外星生命交流的段落堪與《第三類接觸》中的同類場面媲美。
《TEH 4400》,這是一部近年出的電視劇。外星人 在不同時間綁架了4400名地球人,目的卻是要輓救人類的一場危機。
庫布裏剋的經典作品《2001漫遊太空》
數來數去,人與外星人 友好的電影實在是少數。大部分都是打來打去的。
像最近比較火暴的《世界之戰》
97年的經典《獨立日》
帶有黑色幽默的《火星人攻擊地球》
洲長的成名作之一《鐵血戰士》
恐怖科幻經典《異形》係列《異種》係列《異煞》
經典電視劇《X檔案》與電影版
給海飛絲做廣告的《進化危機》
布魯斯威利斯的《第五元素》
黑人帥哥威爾史密斯的《黑衣人》係列
講述麥田怪圈事件的《天兆》
《異形總動員》也還不錯,就是劇情有點老套
還有較恐怖的《火星人炸地球》
這個電影講述了人類在浩瀚的宇宙中找到了一個“知己”——火星人,可火星人卻出爾反爾,大肆攻擊地球,最後一位老太太與一位少年拯救了地球。
還有大傢小時候看的那個黑白電影《地球停轉之日》
這部電影真正講“入侵”的部分很少,但並不妨礙它成為科幻史上最經典的里程碑電影之一。很難想象以《音樂之聲》聞名世界的羅伯特·懷斯還拍過這麽“先天下之憂而憂”的電影。時間發生在二戰後,Michael Rennie 飾演的人性化高智慧外星人 Klaatu乘飛碟來到地球,隨他一起來的是一個具有恐怖力量的機器人保鏢高特(Gort)。他們提出製止人類從事戰爭威脅的警告,願意與人類進行和平交流,沒想到反被地球人視作大敵。不過他們也不是好惹的,一旦被人類激怒,一樣會做出可怕的事情來。
此外還有《迷失太空》《天煞末日反擊戰》《九號行星外層空間計劃》 《V》 《人體入侵者》《星球大戰》等等。
如果算動畫片的話,還有2009年的《恐竜危機》
《恐竜危機》講了外星人 把從地球帶走的恐竜換了回來,可悲惡毒的“總裁”【外號】請人復製了DNA,於是恐竜在地球為非作歹。
《九號行星外層空間計劃》
Plan 9 from Outer Space,美國,1959 榮獲電影史上最愚蠢的電影頭銜之一
導演: 艾德·伍德
此片可謂西方cult片翹楚,榮獲電影史上最愚蠢的電影頭銜之一。說它爛到無與倫比無人能及,還真是一點不冤枉。在我認識的朋友圈裏,《九號行星外層空間計劃》快成了一個噱頭,就是用來考驗有誰能坐下來從頭看完。這個高難度的任務會令很多耐性十足的科幻迷都感到頭疼不已。在這部電影裏面,有僵屍有活死人還有有吸血鬼,太空服裝是用金屬箔片紮製的,宇宙飛船是用紙盤子疊的,還有能看得你直翻白眼的低級特效…… 主演: Gregory Walcott, Tom Keene
你簡直不敢相信,有人會蠢到把所有最糟糕的元素都放到同一部電影裏面去。當然如果你是個十足的cult迷,或者是搞電影專業的,或者幹脆想學習如何搞砸一部電影,那這片子也許會有趣的多。相信我一點都沒有誇張——《九號行星外層空間計劃》真的很爛,而真正令我好奇的是,爛的這麽出名的片子,既能引發一些影迷無數的熱情,同時還會有一大群人連聽都沒聽說過……其實大傢衹要看過蒂姆·波頓導演,約翰尼·德普主演的《艾活傳》,就會知道艾德·伍德這個爛導演是多麽有名了,不過,他那股一往無前破除萬難的執著精神還真是可愛……
《V》
1983 一部常青電視迷你影集
關於《V》,能說的都已經讓人說盡了。這是一部常青電視迷你影集,獲得了最為持久的成功,擁有大批影迷,其另類獨特的情節曾經被無數影視作品反復引用。《V》講了一群貪婪卑鄙的外星人 (其貪婪卑鄙的程度跟某些人類不分上下)來到地球,密謀掠奪我們這個行星的資源。 後來憑着幾位凡人英雄發現並揭露了他們的陰謀,及時製止了這場災難,最終將外星人 驅逐。現在恐怕很少有人會津津樂道地談論這部播放了20年的老電視劇集了,但衹要人們願意,從這部有感人情節和超酷造型的經典作品中總可以發掘出無限有趣的話題。
《獨立日》
Independence Day, 1996 讓人發狂的影片
導演:羅蘭·艾默裏剋
儘管《獨立日》會被影評界時不時拿來當作高票房爛片的批判典型,我卻不敢苟同這種簡單的刻薄。劇情平凡、高潮廉價、漏洞無數,這固然是缺點,但不能不承認這的確是一部讓人發狂的影片,觀衆在觀片過程中大可不必承受過多心理負擔,衹需要享受宏大的特技場面帶來的震撼就好:巨型外星飛船被炸,陸地上真實的目標被毀,人類驚惶失措的混亂場景…… 主演:威爾·施密斯,傑夫·戈德布拉姆
這些都是UFO迷們夢寐以求要看到的。不過使這部影片真正有意義的並不是高成本特技,也不是威爾·施密斯或者傑夫·戈德布拉姆平平的演技;這部電影的真正意義在於:外星人 和人類終於公開對峙,而不是欲蓋彌彰地傳播恐怖了,這就好比將攻擊目標對準白宮與開始轟炸白宮有着天壤之別一樣:《獨立日》選擇了後者,當然會賣出個驚天動地的好價錢。
《天煞末日反擊戰》
The War of the Worlds, 1953 比任何別的影片都要有價值
導演:拜倫·哈斯金
終於輪到最最精彩的“世界大戰”了!!這部電影或許算不上名單中最好看的電影,但卻比任何別的影片都要有價值。這是由 H. G. Wells 的同名小說改編的。這部小說是外星人 侵略地球的濫觴,1938年萬聖節在電臺播放時竟有無數聽衆信以為真,産生了大恐慌。不論小說還是電影都相當不錯,但同《人體入侵者》一樣,《天煞末日反擊戰》也犯了政治隱喻的毛病:片中外星人 處處讓人聯想到蘇聯人。不過如果連這個小瑕疵也會讓你覺得不舒服的話,那幾乎可以說這世上沒有合適你看的影片了。 主演:吉恩·巴裏,安妮·羅賓遜
火星人因火星氣候突變無法生存而計劃大舉入侵地球,組織了大批堅不可摧的外星軍團。人類的所有武器都不能對付火星人的死光炮,城市逐個淪陷,全世界的人都在逃命,整個地球亂作一團。正在這時,火星人卻一個接一個的地死去……電影完整的保留了威爾斯小說的精神——要知道那本小說可是被無數電影奉為寶典膜拜的,它將Wells的精神完好地繼承了下來,不僅拍出面對外星人 進攻時人類的恐慌,更詮釋了我們內心世界的無助和絶望。 這影片後來逐漸取代了小說在人們心中的地位,幾乎演變成一種科幻的模式,産生的子子孫孫小說電影動漫畫不計其數。
《飛碟徵空/孤島世界》
This Island Earth, 美國,1955 在一片陳詞濫調中獨樹一幟
導演:約瑟夫·紐曼(傑剋·阿諾德)
信不信由你,在神秘科學劇場3000 (Mystery Science Theater 3000, 簡稱MST3K,是美國一個著名的科幻電視劇場節目)嚮《孤島世界》公開致敬之前,這部電影幾乎沒什麽人提及。 50年代的科幻恐怖片想象力乏味的要死,而《孤島世界》卻在一片陳詞濫調中獨樹一幟——儘管它算不上是真正意義上的“入侵”電影,卻因着那個獨特而富有創意的外星人 造型——Metaluna星人而名聲遠揚。Metaluna星球上的人長得跟人類沒有一絲相象之處,它們有一幅大的驚人的腦門兒(可能說大腦更合適,你都能瞧見清晰的溝回紋路……) 主演:傑夫·莫羅 費思·多默格
看上去疑心很重的樣子,還長着一頭女裏女氣的白色毛發。這幫外星人 千裏迢迢來到地球,想靠地球科學家的幫助尋找他們失落的文明。接着發生了很多無關緊要的事,象人類跟蹤飛碟啦,動不動就發生的爆炸啦等等。最關鍵的衝突是地球上的凡人成了Metaluna外星人 的犧牲品,被一群長着畸形腦袋,露着內臟,手腳退化成爪狀,睜着一幅誇張金魚眼的怪物反復折磨。這個形象無疑地給我們造成了強烈的視覺震撼,雖然該片被人們長久地遺忘在塵封的角落,卻絲毫沒有影響它在科幻影史上的重要地位。
《外太空殺人小醜》
Killer Klowns From Outer Space, 美國,1988 強烈超現實主義風格的影片
導演:Stephen Chiodo
拍攝外星人 入侵題材的電影無外乎從兩方面入手:要麽筆調輕快,要麽手法沉重。其中並無捷徑可尋,也不可能草草繞過了事。但遺憾的是《外太空殺人小醜》仍然試圖尋找一條中庸之道,於是他們選中了“馬戲團”這個中介。想象一下所謂的驚天大陰謀就是一群穿着小醜服的外星侏儒在地球上大肆破壞,用激光射綫槍把人類變成噴噴香閃閃亮的棉花糖——除了讓人眼花繚亂一番之外,恐怕很少有人能真正進入情節並真正理解。 製片:The Chiodo Brothers
實際上《外太空殺人小醜》是一部具有強烈超現實主義風格的影片,幾乎沒有什麽娛樂性,核心題材也不那麽拿人眼球,所以有點不太容易令你坐下來,安安穩穩地把電影看完。而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如果一部關於外星小醜的電影拍的一點也不滑稽,那還有什麽可看的呢?不過幸運的是,在後來的一大堆類似題材的電影中,這一部算是優秀的了。
《黑衣人》
Men In Black, 美國,1997 供人消遣的影片
導演:巴利.索南菲爾德
關於《黑衣人》的一個最大的遺憾是他們並沒有充分利用高成本的優勢,作出一個真正像樣的天外生物——我希望看到比一隻巨大的CG蟑螂精更有創意的東西。當然影片還是給了我們足夠的補償——看看那些善惡相雜,大小各異的星際居民就知道了。男主角威爾.史密斯是那陣子好萊塢影壇的招牌搖錢樹,與湯米.李.瓊斯的合作更使表演增加了可信性。 主演:威爾.史密斯 湯米.李.瓊斯
影片公映第一周就幾乎收回了其全部成本九千萬美元。不俗的表現使《黑衣人》及續集帶外星人 登堂入室,排在了好萊塢破首周票房紀錄電影名單的第一位。我承認這衹是一部供人消遣,讓我們一邊大嚼爆米花,一邊嘿嘿傻笑着看完的電影,但我敢肯定,那些掏了錢看過這部片子的人沒有一個失望的。
《地球停轉之日》
The Day The Earth Stood Still, 美國,1951 科幻史上最經典的里程碑電影之一
導演:羅伯特·懷斯
這部電影真正講“入侵”的部分很少,但並不妨礙它成為科幻史上最經典的里程碑電影之一。很難想象以《音樂之聲》聞名世界的羅伯特·懷斯還拍過這麽“先天下之憂而憂”的電影。時間發生在二戰後,Michael Rennie 飾演的人性化高智慧外星人 Klaatu乘飛碟來到地球,隨他一起來的是一個具有恐怖力量的機器人保鏢高特(Gort)。他們提出製止人類從事戰爭威脅的警告,願意與人類進行和平交流,沒想到反被地球人視作大敵。不過他們也不是好惹的,一旦被人類激怒,一樣會做出可怕的事情來。 演員:Michael Rennie, Patricia Neal
歲月流逝,卻掩不住本片的核心精神大放光輝。希區科剋的御用作麯大師伯那德·赫曼Bernard Herrmann 陰沉的配樂為本片加分不少。就連機器人高特的臺詞 "Klaatu barada nikto" 也成經典——意思是“不要炸飛這個世界”。這是影史上相當重要的科幻片轉折點,裏面的許多內容被其後無數影片引用或參考。不可否認看完這部電影需要些許耐心,因為如今的我們已被大量徒有虛名的電影搞得心浮氣躁,失去了辨別力。像《地球停轉之日》這樣的好片子,是需要靜下心來,細細品味的。 著名外星人事件 Famous alien events 1. 解剖外星人 的影片
1995年出現了一部畫面模糊的黑白影片,是由一個華盛頓老攝影師提供的,宣稱是1947年受命前往羅斯韋爾空軍基地負責解剖錄像的拍攝。這增加了1947年“羅斯韋爾飛碟墜毀事件”的可信度。這部絶密影片由軍隊拍攝,展示瞭解剖一個外星人 身體的全過程,成為一些“不明飛行物迷”一直以來聲稱美國政府擁有外星人 身體的證據。然而影片引起轟動之後沒有多久,就引來了很多質疑,包括:其一、在羅斯威爾就有軍方的攝影師,而且是最早可以保守秘密的攝影師,為什麽會在華盛頓再叫一個人過來呢,這沒有必要。其二,美國當時屍體解剖都是用彩色電影來記錄的,而且都有聲音,為何這個這麽重要的影片卻采用了落後的黑白攝錄技術,而且沒有配音?其三,該黑白影片的攝影師的技術很糟糕,根本達不到軍方攝影師的水平;其四,影片中的解剖醫生的操作非常不專業,根本就不算是合格的解剖醫生,試問軍方的解剖醫生怎麽可能這麽業餘,尤其是執行如此重要任務的醫生?
直到2006年4月,“解剖外星人 ”影片的真相纔水落石出:英國著名電視特技師哈姆菲雷斯首次嚮媒體承認,“解剖外星人 ”影片正是他和另外幾名同行炮製的,這部轟動一時的黑白紀錄片,並非是1947年在美國新墨西哥州羅斯威爾附近的沙漠上拍攝的,而是1995年在北倫敦卡姆登地區的一座公寓中拍攝。儘管影片是假的,但其轟動效應卻遍及世界,因此,國內專業的網絡炒作機構,襟抱堂網絡策劃機構曾把該事件稱為世紀級別的炒作,它抓住了全世界人類對外星生命的強烈好奇心,並成功運用了過往事件的餘熱效應,堪稱炒作界的經典之作。
2.大金字塔
科學無法解釋埃及“大金字塔”是如何建造的,無法對它們排列和設計得如此完美作出合理解釋。有人認為,數千年前外星人 一定在建造這些宏偉建築物方面扮演着一個重要角色。
3.羅斯韋爾外星飛碟墜毀事件
1947年7月8日,美國新墨西哥州羅斯維爾的《每日新聞報》刊出一條聳人聽聞的消息:“空軍在羅斯維爾發現墜落的飛碟。”這條新聞馬上被《紐約時報》等各大報刊轉載,無綫電波載訊傳遍世界。這條消息像一枚重磅炸彈,在美國公衆中引起軒然大波。人們從四面八方奔嚮美國南部的新墨西哥州。在距羅斯威爾20公裏外的一片牧場上,蜂擁而至的人流受到一排 排鐵棚欄和一隊隊荷槍實彈的士兵們的阻攔…… 與羅斯維爾外星飛碟墜毀事件相應的。另外,八日在距滿布金屬碎片的布萊索農場西邊五公裏的荒地上,住在梭剋羅(Socorro)的一位土木工程師葛拉第(Grady L.)發現一架金屬碟形物的殘骸,直徑約九米;碟形物裂開,有好幾個屍體分散在碟形物裏面及外面地上。這些屍體體型非常瘦小,身長僅100到130公分,體重衹有18公斤,無毛發、大頭、大眼、小嘴巴,穿整件的緊身灰色製服。當日軍隊馬上進駐發現殘骸的兩地,封鎖現場。
4.動物神秘死亡
外星人 並沒有綁架人類,也沒有在人身裏植入一些奇怪的東西,更沒有在農田裏留下“麥田怪圈”,但外星人 卻到地球來宰殺傢畜。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數百具動物屍體被發現,而且這些動物死亡事件具有無法解釋的特點,比如,體內沒有了血,器官被用“精確手術”摘除等。
5.51區
51區是美國政府存放和研究外星人 身體和飛機的地方,其中包括墜毀在羅斯韋爾的外星人 飛船。一些人甚至說,這裏是得到正式批準的外星人 飛船着陸基地。
6.外星人 綁架事件
數百人聲稱被外星人 綁架,這種事在20世紀80年代出現得最多。他們被強姦,用於實驗,植入外來物,身體還遭受其他折磨。幾位著名的研究人員,其中包括美國哈佛大學的約翰·麥剋,不僅支持這些觀點,還寫書講述受害人的故事。
7.外星人 植入物
外星人 不僅綁架地球人,還在人的大腦和身體裏植入許多種物體,這是外星人 邪惡試驗的一部分。受害者發現他們的身體裏多了些不明不白的東西,這纔意識到他們被綁架過。其中一個植入物被發現,可是對它們進行科學檢測時,卻發現這些物體具有無法毀滅的特點,另外在地球上根本找不到這些材料。
8.史上有關外星人 的新聞
繼報道“外星人 ”在墨西哥農場被捕獲一事後,德國《圖片報》27日又爆出驚人內幕,不僅這個“外星人 ”的DNA無法檢測,而發現它的墨西哥農場主也已離奇死亡。
研究“外星人 ”的UFO專傢毛森宣稱,4傢實驗室運用最先進的科技手段,提取了“外星人 ”屍體的一些組織、骨骼、毛發和皮膚樣本,進行DNA檢測和比較工作,然而科學家們無法檢測出它的DNA。
而在毛森看來,這恰好是證明“外星人 ”確實不是來自地球的有力證據,實驗室檢測失敗,是因為“外星人 ”屍體的DNA還不為人類所熟悉。
墨西哥農場主馬拉·洛佩茲在2007年發現了這個“外星人 ”,並因為害怕而將其溺死。《圖片報》再次透露一個驚人內幕,其實在發現這一奇怪生物幾個月後,洛佩茲便離奇地死在了自己的汽車裏,而當地警方卻不能對此事件給出結論。
美國UFO專傢沃倫指出,這個農場主是被極高溫度的火焰燒死的,屍體完全被燒成灰燼,要達到這種效果,燒死他的火焰溫度要比日常的火焰溫度高得多才行。
一些UFO專傢認為,這起神秘的死亡事件很可能是外星人 的報復行為,因為以往也有UFO目擊者或進行過第三類接觸的人神秘地死於非命。
9、墨西哥“外星嬰兒”事件
墨西哥“外星嬰兒”事件圖片 近日,墨西哥電視臺報導了一起難以置信的事件:一個活生生的“外星嬰兒”於2007年5月在一個農場中的動物陷阱被捕獲。德國圖片報網站8月24日刊登了題為《墨西哥之謎:外星嬰兒被陷阱捕獲》的文章。據環球時報引用這篇文章說,56歲的墨西哥著名主持人與UFO專傢Jaime Maussan在他的節目中第一次公開了這個生物的照片,他聲稱很確定,是真的!文章說,Jaime Maussan偶然間獲知了這件在墨西哥偏遠地區發生的奇事。但是直到去年年底,農場主人才願意將這個生物移交當地大學進行科學研究,並且進行DNA比較分析和CT研究。據稱,當時農場的農民發現這個外星嬰兒陷在陷阱中,並且發出喊叫。出於恐懼,他們首先試圖將其溺死。他們這樣嘗試了三次纔成功。 外星人是否隱居地球 Whether the reclusive alien planet 在1987年,到非洲紮伊爾考察的 7 名科學家無意中闖入一個與世隔絶的古老部落,發現部落裏的人與普通人長得不大一樣。相處了一段時間之後,他們驚奇地瞭解到這些人對太陽係的知識極為瞭解。經過進一步接觸,部落的人才透露出一個驚人的秘密。據說在170 多年前,有一艘火星飛船為避難來到此地,與當地的土著人生活在了一起。1977 年,一本暢銷書《天狼星之謎》中也曾提到,世代居住在西非的多貢人其實是天狼星人的後裔。他們早在上世紀40年代就嚮世人詳細地描述了天狼星的伴星,而這顆星直到1970 年纔完全露出它的真面目。這些報道是真是假還需要進一步確證。但一些古文明中確實存在着令今人都自嘆不如的知識與技術,他們的智慧是不是來源於外星人 呢?
遭遇失事的外星人 來無影去無蹤的UFO 睏擾了人類很長時間。可現在人們發現,功能特異的外星人 也會有失事的時候。前蘇聯科學家杜朗諾剋博士曾透露,1987 年11 月,一支前蘇聯沙漠考察隊在沙漠裏發現了一個直徑22.87 米的碟狀飛行器。飛碟引擎保持完好,裏面有14 具已經風幹成木乃伊的外星人 遺體。1947 年7 月6 日夜(著名的羅斯威爾事件),美國新墨西哥州小鎮羅斯威爾附近風雨大作,電閃雷鳴。第二天天睛後,人們發現了一個圓形的東西躺在草叢裏。駐紮在附近的空軍迅速趕來,封鎖了現場。負責人馬賽爾上尉詳細地檢查了該物體的狀況。它直徑足有10 米,分為內、外兩個艙。令他大吃一驚的是,艙內的座椅上竟然有4 具類人生物的屍體。它們身高僅有1 米左右,皮膚白而細膩,頭很大,鼻子很長,嘴很小。手上衹有4 個指頭,指間有蹼相連。它們身穿黑色有金屬光澤的外套,但是質地很柔軟。這一發現震驚了軍方,五角大樓立即下令封鎖消息,但消息靈通的記者已經將此新聞發佈了出去。許多當地人都證實確實有飛碟在羅斯威爾附近墜毀。 UFO可能跟一種自然現象“精靈閃光”有關 UFO may be a natural phenomenon with the "Wizard Flash" on 科學家最近記錄到的一次精靈閃光
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的地球物理學家科林-普萊斯說:“雷雨天産生的閃電刺激了上空的電場,促使它産生被稱作精靈閃光的光亮。現在我們知道,衹有一種特殊類型的閃電才能在高空引發閃光。”研究人員已經在距離地面35到80英裏的高空發現這種閃光,遠遠超過了閃電經常發生的距地面7到10英裏的高空。雖然以前的研究稱,閃光經常會迅速前行或者旋轉飛奔,但是閃光也會以快速滾動的電球的形式出現。 以色列科學家研究稱,部分神秘的UFO現象可能跟令人費解的一種自然現象“精靈閃光”有關,這是一種由雷暴在大氣高處引發的閃光。 球星羅納爾多的綽號 Star Ronaldo's nickname 效力於巴薩的時候,羅納爾多有一記連過5人的長途奔襲,讓見多識廣的老羅布森都仰天抱頭長嘆:“這是外星人 才能完成的進球” ,故此得名。 四類接觸方式 Four categories of means of contact 目前在UFO研究領域中,關於人們對不明飛行物與人類關係方面,較為公認的描述是四類接觸方式:
第一類接觸:"指目擊者看到一定距離內的UFO,但是未發生進一步的接觸。"在四類接觸中,這類接觸的發生率最高。我們常常看到類似的節目和報導,某某某處發現不明飛行物,某某某人目擊不明飛行物,某某某人拍照或者攝錄下不明飛行物的圖片或影片等等。
第二類接觸:"指UFO對環境産生影響,如使汽車無法發動,在地上留下燒痕或印痕,對植物和人體産生物理生理效應。"1994年貴州省貴陽都溪林場突發的事件就被歸納為這種接觸方式。
第三類接觸:"指UFO附近出現的人型生物,與我們人類面對面的接觸,包括握手、交談、性接觸及人類被綁架。"這類也是接受質疑最多的一種,畢竟經歷這種接觸的人鳳毛麟角,而他們這類接觸過程往往都是通過事後描述記錄下來,很難留下什麽確實的證據。不過,一般而言,在事後記錄時,當事人往往需經過催眠才能再現出與外星生命接觸的過程。對於承認催眠科學性的人們而言,這類證據還是可以得到認可的,至少不會被認為是經歷者的有意編纂。
第四類接觸:"指心靈接觸。人類並沒有直接看到UFO或人型生物,但是它們透過人類的靈媒,傳下一些特殊的信息。指目擊者看到UFO附近出 現類似人樣的生物,但他們未與目擊者發生更進一步的接觸。"這裏提供的資料,也是一種二手資料的形式,但是比起第三類接觸,這種方式似乎更難使人信服。 有關外星人 的科幻電影 Sci-fi movie about aliens 有關外星人 的電影?自從1945年羅斯韋爾事件以來,UFO和外星人 就是長盛不衰的話題。先說說,
人與外星人 和平共處的電影
《第三類接觸》和《E.T.》都是大導演斯皮爾伯格的作品。當年可是掀起了一片狂潮。
《第三類接觸》描寫了一段平和的、充滿善意的與外星人 交流的故事,而且交流的方式用的是以數學信號方式發送的音樂--兩種宇宙通用的語言。這是多少人夢寐以求的。起碼,我就做過這樣的美夢。
《飛碟導航員》正大劇場引進的經典之一,講述外星飛船與一個小孩的親密感情。
《失驚無神火星人》,中央六套播放過的搞笑電影。一個睡一分鐘就醒來的火星人在地球上的故事。
《星際旅行》係列中有一集,劇情是,人類在21世紀末,發明了光速旅行飛船,從此脫離了野蠻,也讓外星人 青睞有加。
《深淵》:一部有相當的人文色彩的科幻電影,這個人類與外星生命交流的段落堪與《第三類接觸》中的同類場面媲美。
《Doctor Who》和它的衍生劇《Torchwood》,是講來自某個已經毀滅於時間大戰中的高度文明星球,自稱Doctor的時間領主外星人 ,帶領幸運的女生進行時空旅行,暗中幫助地球人和外星人 在不同時間,空間抗爭的故事。
庫布裏剋的經典作品《2001漫遊太空》
人與外星人 戰爭的電影
數來數去,人與外星人 友好的電影實在是少數。大部分都是打來打去的。
像最近比較火暴的《世界之戰》
97年的經典《獨立日》
帶有黑色幽默的《火星人攻擊地球》
洲長的成名作之一《鐵血戰士》
恐怖科幻經典《異形》係列《異種》係列《異煞》
經典電視劇《X檔案》與電影版
給海飛絲做廣告的《進化危機》
布魯斯威利斯的《第五元素》
黑人帥哥威爾史密斯的《黑衣人》係列
講述麥田怪圈事件的《天兆》
《異形總動員》也還不錯,就是劇情有點老套
《火星人炸地球》
科幻恐怖片。 這個電影講述了人類在浩瀚的宇宙中找到了一個“知己”——火星人,可火星人卻出爾反爾,大肆攻擊地球,最後一位老太太與一位少年拯救了地球。
《地球停轉之日》
大傢小時候看的那個黑白電影。這部電影真正講“入侵”的部分很少,但並不妨礙它成為科幻史上最經典的里程碑電影之一。很難想象以《音樂之聲》聞名世界的羅伯特·懷斯還拍過這麽“先天下之憂而憂”的電影。時間發生在二戰後,Michael Rennie 飾演的人性化高智慧外星人 Klaatu乘飛碟來到地球,隨他一起來的是一個具有恐怖力量的機器人保鏢高特(Gort)。他們提出製止人類從事戰爭威脅的警告,願意與人類進行和平交流,沒想到反被地球人視作大敵。不過他們也不是好惹的,一旦被人類激怒,一樣會做出可怕的事情來。
此外還有《迷失太空》《天煞末日反擊戰》《九號行星外層空間計劃》 《V》 《人體入侵者》《星球大戰》等等。
如果算動畫片的話,還有2009年的《恐竜危機》
《恐竜危機》講了外星人 把從地球帶走的恐竜換了回來,可悲惡毒的“總裁”【外號】請人復製了DNA,於是恐竜在地球為非作歹。
《九號行星外層空間計劃》
Plan 9 from Outer Space,美國,1959 榮獲電影史上最愚蠢的電影頭銜之一
導演: 艾德·伍德
此片可謂西方cult片翹楚,榮獲電影史上最愚蠢的電影頭銜之一。說它爛到無與倫比無人能及,還真是一點不冤枉。在我認識的朋友圈裏,《九號行星外層空間計劃》快成了一個噱頭,就是用來考驗有誰能坐下來從頭看完。這個高難度的任務會令很多耐性十足的科幻迷都感到頭疼不已。在這部電影裏面,有僵屍有活死人還有有吸血鬼,太空服裝是用金屬箔片紮製的,宇宙飛船是用紙盤子疊的,還有能看得你直翻白眼的低級特效…… 主演: Gregory Walcott, Tom Keene
你簡直不敢相信,有人會蠢到把所有最糟糕的元素都放到同一部電影裏面去。當然如果你是個十足的cult迷,或者是搞電影專業的,或者幹脆想學習如何搞砸一部電影,那這片子也許會有趣的多。相信我一點都沒有誇張——《九號行星外層空間計劃》真的很爛,而真正令我好奇的是,爛的這麽出名的片子,既能引發一些影迷無數的熱情,同時還會有一大群人連聽都沒聽說過……其實大傢衹要看過蒂姆·波頓導演,約翰尼·德普主演的《艾活傳》,就會知道艾德·伍德這個爛導演是多麽有名了,不過,他那股一往無前破除萬難的執著精神還真是可愛……
《V》
1983 一部常青電視迷你影集
關於《V》,能說的都已經讓人說盡了。這是一部常青電視迷你影集,獲得了最為持久的成功,擁有大批影迷,其另類獨特的情節曾經被無數影視作品反復引用。《V》講了一群貪婪卑鄙的外星人 (其貪婪卑鄙的程度跟某些人類不分上下)來到地球,密謀掠奪我們這個行星的資源。 後來憑着幾位凡人英雄發現並揭露了他們的陰謀,及時製止了這場災難,最終將外星人 驅逐。現在恐怕很少有人會津津樂道地談論這部播放了20年的老電視劇集了,但衹要人們願意,從這部有感人情節和超酷造型的經典作品中總可以發掘出無限有趣的話題。
《獨立日》
Independence Day, 1996 讓人發狂的影片
導演:羅蘭·艾默裏剋
儘管《獨立日》會被影評界時不時拿來當作高票房爛片的批判典型,我卻不敢苟同這種簡單的刻薄。劇情平凡、高潮廉價、漏洞無數,這固然是缺點,但不能不承認這的確是一部讓人發狂的影片,觀衆在觀片過程中大可不必承受過多心理負擔,衹需要享受宏大的特技場面帶來的震撼就好:巨型外星飛船被炸,陸地上真實的目標被毀,人類驚惶失措的混亂場景…… 主演:威爾·施密斯,傑夫·戈德布拉姆
這些都是UFO迷們夢寐以求要看到的。不過使這部影片真正有意義的並不是高成本特技,也不是威爾·施密斯或者傑夫·戈德布拉姆平平的演技;這部電影的真正意義在於:外星人 和人類終於公開對峙,而不是欲蓋彌彰地傳播恐怖了,這就好比將攻擊目標對準白宮與開始轟炸白宮有着天壤之別一樣:《獨立日》選擇了後者,當然會賣出個驚天動地的好價錢。
《天煞末日反擊戰》
The War of the Worlds, 1953 比任何別的影片都要有價值
導演:拜倫·哈斯金
終於輪到最最精彩的“世界大戰”了!!這部電影或許算不上名單中最好看的電影,但卻比任何別的影片都要有價值。這是由 H. G. Wells 的同名小說改編的。這部小說是外星人 侵略地球的濫觴,1938年萬聖節在電臺播放時竟有無數聽衆信以為真,産生了大恐慌。不論小說還是電影都相當不錯,但同《人體入侵者》一樣,《天煞末日反擊戰》也犯了政治隱喻的毛病:片中外星人 處處讓人聯想到蘇聯人。不過如果連這個小瑕疵也會讓你覺得不舒服的話,那幾乎可以說這世上沒有合適你看的影片了。 主演:吉恩·巴裏,安妮·羅賓遜
火星人因火星氣候突變無法生存而計劃大舉入侵地球,組織了大批堅不可摧的外星軍團。人類的所有武器都不能對付火星人的死光炮,城市逐個淪陷,全世界的人都在逃命,整個地球亂作一團。正在這時,火星人卻一個接一個的地死去……電影完整的保留了威爾斯小說的精神——要知道那本小說可是被無數電影奉為寶典膜拜的,它將Wells的精神完好地繼承了下來,不僅拍出面對外星人 進攻時人類的恐慌,更詮釋了我們內心世界的無助和絶望。 這影片後來逐漸取代了小說在人們心中的地位,幾乎演變成一種科幻的模式,産生的子子孫孫小說電影動漫畫不計其數。
《飛碟徵空/孤島世界》
This Island Earth, 美國,1955 在一片陳詞濫調中獨樹一幟
導演:約瑟夫·紐曼(傑剋·阿諾德)
信不信由你,在神秘科學劇場3000 (Mystery Science Theater 3000, 簡稱MST3K,是美國一個著名的科幻電視劇場節目)嚮《孤島世界》公開致敬之前,這部電影幾乎沒什麽人提及。 50年代的科幻恐怖片想象力乏味的要死,而《孤島世界》卻在一片陳詞濫調中獨樹一幟——儘管它算不上是真正意義上的“入侵”電影,卻因着那個獨特而富有創意的外星人 造型——Metaluna星人而名聲遠揚。Metaluna星球上的人長得跟人類沒有一絲相象之處,它們有一幅大的驚人的腦門兒(可能說大腦更合適,你都能瞧見清晰的溝回紋路……) 主演:傑夫·莫羅 費思·多默格
看上去疑心很重的樣子,還長着一頭女裏女氣的白色毛發。這幫外星人 千裏迢迢來到地球,想靠地球科學家的幫助尋找他們失落的文明。接着發生了很多無關緊要的事,象人類跟蹤飛碟啦,動不動就發生的爆炸啦等等。最關鍵的衝突是地球上的凡人成了Metaluna外星人 的犧牲品,被一群長着畸形腦袋,露着內臟,手腳退化成爪狀,睜着一幅誇張金魚眼的怪物反復折磨。這個形象無疑地給我們造成了強烈的視覺震撼,雖然該片被人們長久地遺忘在塵封的角落,卻絲毫沒有影響它在科幻影史上的重要地位。
《外太空殺人小醜》
Killer Klowns From Outer Space, 美國,1988 強烈超現實主義風格的影片
導演:Stephen Chiodo
拍攝外星人 入侵題材的電影無外乎從兩方面入手:要麽筆調輕快,要麽手法沉重。其中並無捷徑可尋,也不可能草草繞過了事。但遺憾的是《外太空殺人小醜》仍然試圖尋找一條中庸之道,於是他們選中了“馬戲團”這個中介。想象一下所謂的驚天大陰謀就是一群穿着小醜服的外星侏儒在地球上大肆破壞,用激光射綫槍把人類變成噴噴香閃閃亮的棉花糖——除了讓人眼花繚亂一番之外,恐怕很少有人能真正進入情節並真正理解。 製片:The Chiodo Brothers
實際上《外太空殺人小醜》是一部具有強烈超現實主義風格的影片,幾乎沒有什麽娛樂性,核心題材也不那麽拿人眼球,所以有點不太容易令你坐下來,安安穩穩地把電影看完。而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如果一部關於外星小醜的電影拍的一點也不滑稽,那還有什麽可看的呢?不過幸運的是,在後來的一大堆類似題材的電影中,這一部算是優秀的了。
《黑衣人》
Men In Black, 美國,1997 供人消遣的影片
導演:巴利.索南菲爾德
關於《黑衣人》的一個最大的遺憾是他們並沒有充分利用高成本的優勢,作出一個真正像樣的天外生物——我希望看到比一隻巨大的CG蟑螂精更有創意的東西。當然影片還是給了我們足夠的補償——看看那些善惡相雜,大小各異的星際居民就知道了。男主角威爾.史密斯是那陣子好萊塢影壇的招牌搖錢樹,與湯米.李.瓊斯的合作更使表演增加了可信性。 主演:威爾.史密斯 湯米.李.瓊斯
影片公映第一周就幾乎收回了其全部成本九千萬美元。不俗的表現使《黑衣人》及續集帶外星人 登堂入室,排在了好萊塢破首周票房紀錄電影名單的第一位。我承認這衹是一部供人消遣,讓我們一邊大嚼爆米花,一邊嘿嘿傻笑着看完的電影,但我敢肯定,那些掏了錢看過這部片子的人沒有一個失望的。
《地球停轉之日》
The Day The Earth Stood Still, 美國,1951 科幻史上最經典的里程碑電影之一
導演:羅伯特·懷斯
這部電影真正講“入侵”的部分很少,但並不妨礙它成為科幻史上最經典的里程碑電影之一。很難想象以《音樂之聲》聞名世界的羅伯特·懷斯還拍過這麽“先天下之憂而憂”的電影。時間發生在二戰後,Michael Rennie 飾演的人性化高智慧外星人 Klaatu乘飛碟來到地球,隨他一起來的是一個具有恐怖力量的機器人保鏢高特(Gort)。他們提出製止人類從事戰爭威脅的警告,願意與人類進行和平交流,沒想到反被地球人視作大敵。不過他們也不是好惹的,一旦被人類激怒,一樣會做出可怕的事情來。 演員:Michael Rennie, Patricia Neal
歲月流逝,卻掩不住本片的核心精神大放光輝。希區科剋的御用作麯大師伯那德·赫曼Bernard Herrmann 陰沉的配樂為本片加分不少。就連機器人高特的臺詞 "Klaatu barada nikto" 也成經典——意思是“不要炸飛這個世界”。這是影史上相當重要的科幻片轉折點,裏面的許多內容被其後無數影片引用或參考。不可否認看完這部電影需要些許耐心,因為如今的我們已被大量徒有虛名的電影搞得心浮氣躁,失去了辨別力。像《地球停轉之日》這樣的好片子,是需要靜下心來,細細品味的。 球星羅納爾多的綽號
效力於巴薩的時候,羅納爾多有一記連過5人的長途奔襲,讓見多識廣的老羅布森都仰天抱頭長嘆:“這是外星人 才能完成的進球” ,故此得名。
戴爾筆記本 Alienware
戴爾外星人 並非真正意義上的外星人 ,而是戴爾Alienware 筆記本的別稱,Alienware 有M15X和M17X 兩個係列,其中M15X 有兩種産品,M17X有一種産品。
本款戴爾筆記本配備性能卓絶的顯卡,堪稱功能強大的遊戲筆記本電腦。NVIDIA® GeForce® SLITM 顯卡可提供超高幀速率分辨率,使您可以增強遊戲設置,盡享遊戲歡樂。 您還可以在體驗無與倫比的擴展性、性能和兼容性的同時,享受臺式機質量的圖像。 功能如此強大,令人嘆為觀止。
戴爾Alienware 筆記本Stealth模式 — 當處於Stealth模式中時,獨立顯卡將關閉並且其他組件都將減速運行以實現65瓦的功耗限製。
AlienSense — 此面部識別軟件可使用M17x的網絡攝像頭讀取和驗證生物測量數據(這些數據與鍵入的密碼不同,它們無法作假或被偷竊),從而識別各式各樣的特徵。
強大設計
Alienware M17x不僅功能強大, 其外形設計同樣張揚至酷,綫條大膽前衛。它采用了Alienware陽極氧化鋁外殼,可為您的電腦提供完美保護,並能有效管理熱量。 有金屬銀或金屬黑兩種顔色可供選擇,可以讓您的電腦更加彰顯個性。
QuickTouch係統觸控板 — 讓您的手指在M17x鍵盤上自由滑動。 Alienware QuickTouch觸控板采用電容式觸控傳感器,可訪問和管理電源和音量控件、Bluetooth® 和無綫連接以及Stealth模式啓動功能。 通過引人矚目的AlienFX照明控製係統進行照明,QuickTouch可使機械按鈕和控製旋鈕呈現出懷舊效果。
驚豔的顯示屏 — 17英寸寬屏液晶顯示屏可嚮您呈現豔麗色彩。 Alienware M17x配備雙CCFL背光液晶顯示屏,與單CCFL顯示屏相比,亮度更高,顯示的圖像更為逼真、質量更佳。 響應時間為8毫秒。
網絡攝像頭 — 通過200萬像素的網絡攝像頭和數字麥剋風陣列,您可以利用網絡進行廣播,並可通過無綫功能隨時隨地運行。
個性化的銘牌 — 翻轉您的新Alienware M17x,即可看到通過激光蝕刻的銘牌。
陽極氧化鋁外殼 — 精緻、 堅固、 耐用。 Alienware M17x的外殼設計時尚自然、堅固耐用,可承受正常磨損。 鑒於M17x所具有的衆多遊戲功能,其外殼應該能夠有效地管理熱量,同時具有足夠的強度,以幫助保護內部所有部件。 M17x采用陽極氧化鋁外殼設計,綫條大膽前衛、外形張揚至酷。 n.: alien, extraterrestrial, overlord, extraterrestrial being (ET), creatures from outer space, extraterrestrial being(ET), the people in other celestial bodies, no knowledge about social status n. extraterrestre 科學 嬰兒 科幻 超自然現象 飛碟 不明飛行物 超自然 遊戲 未解之謎 軍事 電影 娛樂 ufo 網絡 管理工具 西班牙 俄勒岡州 中國神農架 美國 電視劇 __set__i 分佈式計算 聖經 宇宙 相對論 更多結果...
外星人腦 新外星人 外星人與 和外星人 戴爾外星人 傳心外星人 外星人寶寶 進化外星人 寵物外星人 樓上外星人 菊石外星人 復仇外星人 犬形外星人 大戰外星人 傢有外星人 外星人老師 外星人雷鷹 侵略外星人 外星人綁架 解剖外星人 外星人基地 灰色外星人 骷髏外星人 獵手外星人 戰士外星人 念力外星人 火星外星人 母皇外星人 小小外星人 兵士外星人 外星人報到 催眠外星人 外星人入侵 外星人之泉 變種外星人 外星人公路 外星人電影 外星人士兵 外星人報道 外星人之角 暴力外星人 外星人背包 老婆外星人 我是外星人 外星人日記 截殺外星人 外星人學物理 外星人的真相 幽靈對外星人 第三類外星人 雙巧星外星人 類催眠外星人 外星人的陰謀 異界種外星人 黑武士外星人 與外星人之謎 外星人地下城 警察與外星人 白外星人士兵 白外星人衛兵 我殺了外星人 外星人的解釋 幽會的外星人 白外星人隊長 白外星人長官 白外星人司令 外星人休息區 外星人的探索 植物大戰外星人 我老公是外星人 我傢也有外星人 姐妹們與外星人 精神感應外星人 警察智鬥外星人 外星人競技場2007 外星人田中太郎 閣樓裏的外星人 吉米大戰外星人 怪獸大戰外星人 精神分析外星人 外星人是否存在? 外星人的瘋狂旅行 外星人臺灣現形記 外星人20周年紀念版 外星人與懸疑奇案 白色外星人的雕像 我的繼母是外星人 我的女友是外星人 我的同桌是外星人 快樂嘟嘟1-捉個外星人 UFO與外星人之謎 外星人與UFO 外星人與UFO懸疑奇案 welcome外星人 外星人就在月球背面 變形金剛大戰外星人 讓我們一起尋找外星人 博學天下外星人 與大揭秘 ufo和外星人 文藝作品中的外星人 外星人為什麽不露面 食人怪物外星人入侵 外星人ET 白外星人司令的標志 美挖隧道尋外星人 為外太空存在生命尋環境證據 外星人 的基地?懷俄明州魔鬼塔博學天下:外星人 與UFO大揭秘 外星人 的基地懷俄明州魔鬼塔對外星人 的各種離奇設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