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 > 外傷性肌萎縮
  外傷性肌萎縮是一組因各種肌肉損傷如切割傷、撕裂傷、頓挫傷、砸傷、槍傷、燒傷、骨折、手術外傷等引起的肌肉萎縮功能障礙的疾病。
  各種外傷可使神經完全斷裂和破壞。神經斷裂可以縫合,而神經結構破壞三個月還不能修復,神經運動終板就開始退化,同時出現肌無力癥狀。如果感覺神經也損傷的話,可出現感覺喪失、痛覺敏感或劇烈燒灼痛。2—3年以後神經運動終板完全消失即出現肌肉萎縮。
  由於神經損傷部位不同,其臨床表現各異。所以治療需根據病情、萎縮部位辨證論治。總的來說外傷性肌萎縮比其它類型的肌萎縮容易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