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疾病名稱:復雜部分性發作
疾病分類:神經內科 |
|
復雜部分性發作(精神運動性發作或顳葉癲癇),伴有意識障礙
(1)僅有意識障礙。
(2)精神癥狀(感知、情感、記憶、錯覺、幻覺等)。
(3)自動性。 |
|
也稱顳葉發作、精神運動性發作,為部分性發作伴不同程度意識障礙。癇性放電通常起源於努葉或也葉內側,額可起源於其他部位,由於起源、擴散途徑及速度不同,臨床表現有較大差異。可先出現單純部分性發作(時間可長可短),再出現意識障礙。特殊感覺如單純自主神經性癥狀常為先兆,深部結構(顳葉內側、邊緣係統等)起源的發作如精神性發作(先兆)可能很短,很快出現意識障礙;也可開始即有意識障礙,甚至單純表現意識障礙。 |
|
(1)表現意識障礙:
意識模糊常見,意識喪失較少見。由於發作中可有精神性或精神感覺性成分存在,意識障礙常被掩蓋,表現類似失神(假失神)。起源以顳葉為多。
(2)表現意識障礙與自動癥:
靜電的復雜部分性發作可先從先兆開始,上腹部異常感覺最常見,也可出現情感(恐懼)、認知(似曾相識)和感覺性(嗅幻覺)癥狀,隨後出現意識障礙、呆視和動作停止。發作通常持續1-3分鐘。負責部分性發作的運動表現以協調的不自主活動為特徵,稱為自動癥,約75%的患者表現口頰舌動作,約50%患者可見面部或頸部其他運動,可出現繼發泛化。自動行為並非復雜部分性發作所特有,在其他(如失神)發作或發作後意識障礙情況下,甚至非癲癇發作均可出現。復雜部分性發作常出現意識障礙使高級控製功能解除,原始自動行為釋放。意識障礙嚴重程度、持續時間和腦低級功能相對完整等滿足了自動行為出現的條件,臨床上以復雜部分性發作自動癥常見。
根據臨床表現,自動癥可分為以下類型:
①進樣自動癥:
表現進食或品嚐食物動作,如舔唇、伸舌、砸嘴和清喉,常伴流涎、咀嚼、吞咽或噴鼻等,有一定程度的刻板性;
②模仿性自動癥:
可見情況狀態的表情和肢體動作如恐怖、愉快、憤怒和思索等;
③手勢性自動癥:
簡單手勢如擦臉、砸嘴、呶舌、絞手、抓持物體和擺弄生殖器,或做睏惑或領悟樣動作等;復雜手勢如係鈕扣或解衣服、翻口袋、拂塵或整理衣服、搬運傢具、掀翻床鋪或進行某些專業活動等;
④詞語性自動癥:
喃喃自語、背誦或伴叫聲或笑聲,常見重複詞組或語句,須註意與發音性發作鑒別;
⑤走動性自動癥:
病人嚮某目標行走,碰到障礙物有時可避開,有時甚至可騎自行車或開車在鬧市中通過,發作可持續數秒至數分鐘,連續發作時可持續數小時至數日;
⑥加自主運動性自動癥:
見於額葉癲癇發作期,常見較劇烈搖擺、滾動、奔跑樣動作,有一定的戒律性,又稱半目的性自動癥,臨床須註意與癔病鑒別;
⑦性自動癥狀呈性興奮表現和動作,常鑒於男性額葉癲癇。
(3)表現意識障礙與運動癥狀:
復雜部分性發作可表現開始即出現意識障礙和各種運動癥狀,特別在睡眠中發生時,可能與放電擴散較快有關。運動癥狀可為局竈性或不對稱強直、陣攣和變異性性肌張力動作,各種特殊姿勢(如擊劍樣動作)等,也可為不同運動癥狀的組合或先後出現,與放電起源部位及擴散過程纍及區域有關。
(4)部分性發作繼發泛化:
單純部分性發作可發展為負責部分性發作,單純或負責部分性發作均可泛化為全面性強直-陣攣發作。 |
|
(1)確定是否用藥:由於人一生中偶發一至數次癲癇發作(包括狀態關聯性發作)的機會高達5%,並不需要aeds治療。首次發作患者在查清病因前通常不宜用藥,待到下次發作時再决定是否用藥;發作間期長於1年、有酒精或藥物刺激等誘因者,不能堅持服藥(如人格異常)可不用aeds;如1年中有2次或多次發作可酌情用單藥治療,進行性腦疾病或eeg顯示癲癇放電者需用藥治療。
(2)正確選擇藥物。 |
|
復雜部分性發作
〖HT5”SS〗complex partial seizures
癲癇發作的一個臨床類型。以往又稱為精神運動性癲癇。發作時有精神意識改變、意識喪失或處於朦朧狀態。伴有自動癥,為一係列無目的、不恰當而離奇的重複刻板運動,有些運動形式很簡單,也有些病兒表現為復雜形式的自動癥。有的病兒尚伴有感覺異常。腦電圖90%異常,以棘波為主,也可為高幅Q或θ節律,可呈顳葉局竈性異常、雙側彌漫性異常或彌漫性陣發性電活動合併局竈異常。藥物治療痛可定口服有效,無效者可行手術治療。預後較差,長期多次發作往往影響智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