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 : 香煙 : 潮汕話 > 塞外
目錄
《塞外 beyond the borders》
詩人: 羅隱 Luo Yin

  塞外偷兒塞內兵,聖君宵旰望升平。碧幢未作朝廷計,
  白梃猶驅婦女行。可使禦戎無上策,衹應憂國是虛聲。
  漢王第宅秦田土,今日將軍已自榮。
sài wài sài wài
  中國古代指長城以北的地區。也叫“塞北”
No. 3
  我們都想從鐵道兩旁看到一些塞外風光。——翦伯贊《內蒙訪古》
No. 4
  要塞之外。《三國志·魏志·武帝紀》:“引軍出 盧竜塞 ,塞外道絶不通。”
No. 5
  邊塞之外。泛指我國北邊地區。《漢書·武帝紀》:“遣因杅將軍 公孫敖 築塞外 受降城 。”《後漢書·南匈奴傳》:“其諸新降 初在塞外,數為 師子 所驅掠,皆多怨之。” 南朝 宋 顔延之 《陽給事誄》:“涼鼕氣勁,塞外草衰。” 艾青 《駱駝》詩:“你來自塞外的生客啊--披着無光茸亂的幹毛。”
No. 6
  塞外(sài-) : 指長城以外的地方:塞外朔風緊。
古詩詞中的塞外
  《破陣子》
  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
  醉裏挑燈看劍,
  夢回吹角連營。
  八百裏分麾下炙,
  五十弦翻【塞外】聲。
  沙場秋點兵。
  馬作的盧飛快,
  弓如霹靂弦驚。
  了卻君王天下事,
  贏得生前身後名。
  可憐白發生。
  這裏塞外的意思就是指雄壯悲涼的軍歌。
  涼州詞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飲琵琶馬上催。
  醉臥沙場君莫笑,
  古來徵戰幾人回。
  古 從 軍 行
  李頎
  白日登山望烽火,黃昏飲馬傍交河。
  行人刁鬥風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營萬裏無城郭,雨雪紛紛連大漠。
  鬍雁哀鳴夜夜飛,鬍兒眼淚雙雙落。
  聞道玉門猶被遮,應將性命逐輕車。
  年年戰骨埋荒外,空見蒲萄入漢傢。
  從 軍 行
  王昌齡
  青海長雲暗雪山,
  孤城遙望玉門關。
  黃沙百戰穿金甲,
  不破樓蘭終不還。
  關 山 月
  李 白
  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
  長風幾萬裏,吹度玉門關。
  漢下白登道,鬍窺青海灣。
  由來徵戰地,不見有人還。
  戍客望邊邑,思歸多苦顔。
  高樓當此夜,嘆息未應閑。
  塞下麯六首(選一)
  李 白
  五月天山雪,無花衹有寒。
  笛中聞折柳,春色未曾看。
  曉戰隨金鼓,宵眠抱玉鞍。
  願將腰下劍,直為斬樓蘭。
  望 薊 門
  祖 詠
  燕臺一望客心驚,笳鼓喧喧漢將營。
  萬裏寒光生積雪,三邊曙色動危旌。
  沙場烽火連鬍月,海畔雲山擁薊城。
  少小雖非投筆吏,論功還欲請長纓。
  前出塞九首(選一)
  杜 甫
  輓弓當輓強,用箭當用長。
  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
  殺人亦有限,列國自有疆。
  苟能製侵陵,豈在多殺傷。
  軍 城 早
  嚴 武
  昨夜秋風入漢關,
  朔雲邊月滿西山。
  更催飛將追驕虜,
  莫遣沙場匹馬還。
  夜上受降城聞笛
  李 益
  回樂峰前沙似雪,
  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處吹蘆管,
  一夜徵人盡望鄉。
  塞 下 麯(二首)
  盧 綸
  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
  平明尋白羽,沒在石稜中。
  月黑雁飛高,單於夜遁逃。
  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
   人 怨
  柳中庸
  歲歲金河復玉關,
  朝朝馬策與刀環。
  三春白雪歸青塚,
  萬裏黃河繞黑山。
  雁門太守行
  李 賀
  黑雲壓城城欲摧,甲光嚮日金鱗開。
  角聲滿天秋色裏,塞上胭脂凝夜紫。
  半捲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
  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竜為君死。
  隴 西 行
  陳 陶
  誓掃匈奴不顧身,
  五千貂錦喪鬍塵。
  可憐無定河邊骨,
  猶是春閨夢裏人。
  己 亥 歲
  曹
  澤國江山入戰圖,
  生民何計樂樵蘇。
  憑君莫話封侯事,
  一將功成萬骨枯。
  * 逢入京使 作者:岑參
  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竜鐘淚不幹。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
  【簡析】在路上遇見回京的使者,請他捎句話給傢人不要挂念,這是人之常情,但通過詩人表達出來就深了一層,結句尤讓人覺得似含有無數悲辛。
  * 隴西行 作者:陳陶
  誓掃匈奴不顧身,五千貂錦喪鬍塵。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裏人。
  【簡析】這首詩是對戰爭所造成的不幸的控訴,人人讀了都感到沉痛!
  * 登幽州臺歌 作者:陳子昂
  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註】幽州臺:又稱燕臺,史傳為燕昭王為招攬人才所築的黃金臺,故址在今北京市大興縣。
  【簡析】武則天萬歲通天元年(696),契丹李盡忠反叛,武則天命建安王武攸宜率軍討伐,陳子昂隨軍參謀,到了東北邊地。武攸宜根本不懂軍事,陳子昂進諫,不僅沒被采納,反而被貶斥,因此登幽州臺抒發失意的感慨。全詩以廣阔的胸襟,慷慨悲涼的情調,感時傷事,吊古悲今,不假修飾,其立意、氣勢和思想、感情,千百年來一直引起人們強烈的共鳴。
  * 關山月 作者:李白
  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長風幾萬裏,吹度玉門關。
  漢下白登道,鬍窺青海灣。由來徵戰地,不見有人還。
  戍客望邊邑,思歸多苦顔。高樓當此夜,嘆息未應閑。
  【註】關山月:樂府《橫吹麯》調名。白登:今山西大同市東有白登山。漢高祖劉邦曾親率大軍與匈奴交戰,被睏七日。
  【簡析】這首詩描繪了邊塞的風光,戍卒的遭遇,更深一層轉入戍卒與思婦兩地相思的痛苦。開頭的描繪都是為後面作渲染和鋪墊,而側重寫望月引起的情思。
  * 夜上受降城聞笛 作者:李益
  回樂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徵人盡望鄉。
  【註】受降城:貞觀二十年,唐太宗親臨靈州接受突厥一部的投降,“受降城”之名即由此而來。但此詩的受降城所在地說法不一。回樂:縣名,故址在今寧夏回族自治區靈武縣西南。回樂峰:回樂縣附近的山峰。
  【簡析】這首七絶是歷來傳誦的名篇。霜月、蘆笛、鄉思,構成一幅思鄉圖,意境感人。
  * 涼州麯 作者: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徵戰幾人回。
  【簡析】該詩表現了徵戰的殘酷,又表現了徵人視死如歸的樂觀曠達精神,使人覺得悲愴而又豪壯,是痛苦,也是自我解嘲
  * 涼州詞 作者:王之渙
  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註】涼州詞:又名《涼州歌》。《樂苑》稱,開元年間,西涼都督郭知運進獻宮調《涼州》。涼州:唐屬隴右道,州治在今甘肅省武威縣。詩題又作《出塞》。首句一作“黃沙直上白雲間”,末句一作“春光不度玉門關。”羌笛:我國古代西方羌人所吹的笛子。楊柳:指羌笛吹奏的《折楊柳》麯。北朝樂府《鼓角橫吹麯·折楊柳枝》:“上馬不捉鞭,反拗楊柳枝。下馬吹橫笛,愁殺行客兒。”其音凄苦。
英文解釋
  1. n.:  beyond the borders,  beyond the frontiers (esp. northern frontiers of China)
法文解釋
  1. n.  au-delà de la Grande Muraille
相關詞
旅遊地名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