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麯 : 中國 >新疆 >阿剋蘇 >阿剋蘇市區 > 塔裏木河
顯示地圖
目錄
中國最長的內陸河
  中國最長的內陸河。由阿剋蘇河、和田河和葉爾羌河彙聚而成,沿塔裏木盆地北緣東流。曾註入羅布泊。1952年改道入臺特馬湖。以葉爾羌河為正源。幹流水量依靠三源供給,隨流程增加而減少。1972年後終點退縮到大西海水庫。
tǎ lǐ mù hé tǎ lǐ mù hé
  中國最長的內陸河,在新疆塔裏木盆地北部,發源於帕米爾高原和天山山脈,註入臺特馬湖,全長2179公裏
No. 3
  塔裏木河聯繫方式地址:天山的阿剋蘇河、發源於喀喇昆侖山的葉爾羌河、和田河匯流而成。
  郵編:839000塔裏木河投訴電話阿剋蘇旅遊投訴電話:0997-2143133
  新疆旅遊投訴電話:0991—8831902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塔裏木河節慶活動肉孜節又稱開齋節,節前封齋一個月,白天忌動煙火,天黑後始能吃喝。封齋期滿後,即為開齋節,恢復白天吃飯習慣。封齋被伊斯蘭教認為是一種功德,虔誠的教徒甚至白天滴水不飲。由於影響生産和生活,現在,除宗教人士及一些老人外,青年人多不封齋。節前,傢傢炸饊子、打鑲、準備幹鮮果品,大掃除。節日期間,人人穿戴一新,走親訪友,互相拜節祝賀。
  古爾邦節也稱宰牲節,這個節日在“肉孜節”70天。節日清晨,先到清真寺裏禮拜,然後上墳掃墓。回來後,開始殺牛宰羊,煮肉做飯,隨時招待拜節客人。身着盛裝的人們要相互拜節問候。第一天,親戚互拜,第二天起,鄰居、朋友、同事互拜。相互有成見的人,在節日見面也要互緻問候,藉此言歸於好。整個節日裏,人們開展各種慶祝活動,沉浸在歡樂的氣氛中。塔裏木河開放時間全天開放塔裏木河最佳旅遊時間秋季。塔裏木河特別提醒阿剋蘇地處南疆,少數民族衆多,一定要尊重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
  塔裏木河美食維吾爾族的飲食品種繁多。主要有饢、抓飯、拉麵、包子、烤包子、混鈍、花捲、油塔子、饊子、牛羊肉、獲茶、奶茶等。蔬菜品種,以卡馬古(蔓青)、鬍蘿蔔,皮牙孜(洋蔥)、白菜、辣椒為主。庫車饢很著名,過去有“庫車饢大如車輪”的戲言,指的是一種叫“比甲剋”的饢。一般直徑40釐米,中間薄邊沿略厚,上加有皮牙孜、黑芝麻等,紮繪有花紋,烤出後香脆可口。烤羊肉串也很聞名,有一種“米特爾喀瓦甫”(1米長的羊肉串),很受食客青睞。另一種地方特色的食品叫桑椹糕,是將桑椹擠壓出汁,和入面粉、羊油煮成糊狀而製成的,食之甜美。飲食一日三餐。早餐一般是吃饢喝茶或奶茶,午餐食各類主食及副食,晚餐一般吃場麵條,有時也吃副食。飯前、飯後要洗手,洗手衹限3捧次。吃飯時,全家共席而坐,有客人來時請入上坐。餐畢,由長者領作“都瓦”祈禱。吃飯時要跪坐不能盤腿坐。吃時不能將食物撤到地上,如不慎食物落地,可拾起放在自己近前的餐布上。逢齋月,白天禁食,晚上方能進食。現時,除信仰伊斯蘭教虔誠的老年人外,持齋者較少。忌食豬、狗、驢、騾肉、動物血及自死動物。塔裏木河住宿阿剋蘇友誼賓館是涉外三星級賓館。擁有標準間、單人間、套間等各種房間82套。內設中餐廳、清真餐廳、民族風味餐廳,賓館內設有酒吧、舞廳、桑拿浴室、健身房、美容美發廳等。
  龜茲賓館--體味龜茲神韻,享受現代生活,龜茲賓館是二星級旅遊涉外賓館,有設備完善的標準客房40套,總床位112張,設有清真、中餐廳、卡拉ok歌舞廳、美容廳、商場、會議室等綜合服務設施。
  庫車賓館設有標準間、豪華套房、普通客房共計300多張床位,提供長途電話、信物投遞、代購飛機票、火車票、汽車票、傳真等商務服務,環境優美,服務周到。
  阿剋蘇市迎賓館是一傢頗具民族特色的二星級涉外旅遊飯店,擁有豪華套房、標準間及經濟房156間,中餐廳、民族風味餐廳為賓客提供川、粵、魯等菜係和民族風味小吃,飯店還設有商務中心、美容美發中心、舞廳、卡拉ok廳、咖啡廳、大小會議及、停車場,是考察研修、觀光旅遊和舉行會議、住宿和業務洽談的理想下榻之地。
  銀花賓館-位於阿剋蘇市地段繁華的東大街34號。賓館設施齊全,內設空調、電視、24小時供應熱水,有檔次不一的豪華間,標準間、普通間114間,訂位251張。銀華賓館另設桑拿浴,民族餐廳、中餐廳。銀花賓館衛生幹淨,服務周到,是您理想的下榻之地,可滿足賓客的不同需求。
  良友大酒店位於阿剋蘇市中心,內設客房部,餐飲部、商務部等;環境優美,交通方便,通訊快捷,價格合理,是您會議聚會、洽座業務、旅途休息的理想之地。
  農一師銀海大酒店設有標準間、豪華套房、普通客房共計300多張床位,提供長途電話、信物投遞、代購飛機票、火車票、汽車票、傳真等商務服務,環境優美,服務周到。塔裏木河購物維吾爾男子腰巾少數民族的馬靴棉花塔裏木河交通市區有到達塔裏木河的旅遊專綫。塔裏木河玩法遊玩、休閑、
  塔裏木河:被稱為“無疆野馬”的塔裏木河,全長2179公裏,是我國最長的內陸河。塔裏木河由發源於天山的阿剋蘇河、發源於喀喇昆侖山的葉爾羌河、和田河匯流而成。流域面積19.8萬平方公裏,最後流入塔裏木湖。塔裏木河河水流量因季節差異而變化很大。每當進入酷熱的夏季,積雪冰川溶化,河水流量急劇增長,就象一匹“無疆的野馬”奔騰咆哮着穿行在萬古荒漠和草原上。在塔裏木河上架有一座80孔,混凝土結構,全長1600餘米的大橋。在塔裏木河流域興建了許多水利設施。各族人民的辛勤耕耘,昔日荒漠變成桑田,塔裏木河兩岸瓜果滿園,稻花飄香。塔裏木河距阿剋蘇市120公裏,途經農墾九團和阿拉爾塔裏木農墾大學。
  
  關於塔裏木河的記述《漢書·西域傳》稱,西域“南北有大山,中央有河,……其河有二源,一出蔥嶺山,一出於闐,於闐在南山下,其河北流,與蔥嶺河合,東註蒲昌海……”。所記與現今情況一致。蔥嶺河指今喀什噶爾河和葉爾羌河。於闐即今和田,中央有河即指塔裏木河。據《水經註》記述,塔裏木盆地存在“南河”與“北河”,南河沿昆侖山北麓東行,北河沿天山南麓東行,於羅布窪地西部匯合後註入羅布泊。《新唐書·地理志》稱為思渾河。清早期成書的《西域圖志》和《西域水道記》稱為額爾勾果勒。國外古書對塔裏木河亦有記述。據馮承鈞《西域南海地名》,梵文稱塔裏木河為sita。
  塔裏木水係與塔裏木河塔裏木水係指源於天山和昆侖山係,又能流達塔裏木盆地的所有河流;塔裏木河則指塔裏木水係的下遊,現今的河段是指阿瓦提縣境葉爾羌河與阿剋蘇河會合口以下,即阿瓦提縣上遊水庫以下河段。從塔裏木盆地周圍山區流到塔裏木盆地的大小河流約100條,目前能匯納到塔裏木河的衹有阿剋蘇、和田及葉爾羌3條大河。19世紀末葉至20世紀30年代以前,庫車、迪那、渭幹、孔雀及喀什噶爾等河還有餘水匯入塔裏木河,後由於各河上遊灌區引水增加,上述河流消失於灌區中。源於昆侖山北坡的剋裏雅、尼雅、車爾臣(且末)等河,離塔裏木河較遠,古代汛期可能有洪水匯入塔裏木河,後亦因灌溉引水,早已消失於灌區或沙漠中。各河地下徑流最後歸宿點可能仍是羅布窪地。因此,塔裏木盆地所有河流都屬於塔裏木水係。
  塔裏木河原以羅布泊為歸宿,1952年尉犁縣境堵壩引水,塔裏木河改道南流,以若羌縣的臺特馬湖為終點,長約900公裏。1972年以後兩岸利用窪地蓄水,塔裏木河終點從臺特馬湖退縮到鐵幹裏剋的大西海水庫。河長不到800公裏。塔裏木河兩岸均為衝積平原,年降水量僅20~50毫米,無法形成地面徑流。河水年補給量約54億立方米。在阿剋蘇縣肖夾剋(和田河匯入塔裏木河處)以下,再無支流匯入。而沿河引水灌溉,加上滲漏蒸發,使水量越嚮下遊越少,經阿拉爾站為50.7億立方米,沙雅縣其滿站為44億立方米。輪臺縣大壩站32.5億立方米,至尉犁縣卡拉站衹有10.5億立方米,至鐵幹裏剋時餘水全為大西海水庫攔蓄,水庫庫容不到2億立方米,以下斷流。
  河水的補給來源塔裏木河由阿剋蘇河、和田河及葉爾羌河彙聚而成。如按河流長度、集水區面積或年徑流量,葉爾羌河可作幹流,如按補給水量,則可以阿剋蘇河為幹流。
  塔裏木河的天然調水作用塔裏木盆地周圍山區産生的年徑流量能流至塔裏木盆地的共約370億立方米,沿東經84°把塔裏木盆地劃分為兩部,西部遠遠多於東部(見表塔裏木盆地東部和西部水源概況)。
  從19世紀以來,塔裏木河上遊支流灌區農墾面積擴大,原流入塔裏木河的支流,如喀什噶爾、臺蘭、渭幹、庫車、迪那、孔雀等河,現均已斷流,補給來源逐漸減少。尤其是20世紀50年代以來,塔裏木河沿岸大量引灌和蓄水,在不到20年的時間內,下遊河道已縮短100多公裏。如上述情況繼續發展,輪臺縣以下的塔裏木河也將斷流。而保護塔裏木盆地的自然環境。卻需要發揮塔裏木河的天然調水作用。為此需合理規劃:①合理安排上遊用水,控製農墾面積,維持阿剋蘇河20世紀80年代初的年補給量37億立方米。②葉爾羌河及和田河夏季徑流占年徑流70%,合理規劃和加強管理,可騰出部分水量補給塔裏木河,估計可能各增至10~12億立方米。③改塔裏木河自然河道為渠化河道,減少滲漏蒸發,增加嚮東輸送水量。④開採天山南坡的煤礦,利用水力資源和太陽能,解决燃料來源,保護防護林帶。
概述
  中國最長的內流河。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塔裏木盆地北部。有三源︰南為和田河,發源於喀喇昆侖山,長806公裏(501哩);中遊橫穿400公裏(249哩)的塔剋拉瑪幹沙漠,因沿途蒸發滲漏,河道斷流,衹在洪水期纔有水流入塔裏木河。西南源葉爾羌河是塔裏木河最長支流,源出喀喇昆侖山和帕米爾高原,長1,079公裏(670哩)。北源阿剋蘇河源於天山山脈西段,水量豐富,是塔裏木河主要水源,長224公裏(139哩),南流到阿瓦提縣肖夾剋附近和葉爾羌河及和田河匯合後稱塔裏木河。從肖夾剋起到註入臺特馬湖長約1,100公裏(684哩);若以葉爾羌河河源起算長2,179公裏(1,354哩)。流域面積198,000平方公裏(76,448平方哩)。塔裏木河河水主要靠上遊山地降水及高山冰雪融水補給。從阿剋蘇河口到尉犁縣南面的群剋爾一帶河灘廣阔,河麯發育,河道分支多。洪水期無固定河槽,水流氾濫,分散,河流容易改道。在河𠔌窪地易形成湖泊、沼澤。群剋爾以下河道又合成一支。歷史上塔裏木河河道南北擺動,遷徙無定。最後一次在1921年,主流東流入孔雀河註入羅布泊。1952年在尉犁縣附近築壩,同孔雀河分離,河水復經鐵幹裏剋故道流嚮臺特馬湖。塔裏木河中、上遊有大規模水利設施,1971年建有塔裏木攔河閘。沿岸新建許多農場。
  塔裏木河由發源於天山的阿剋蘇河、發源於喀喇昆侖山的葉爾羌河以及和田河匯流而成,流域面積19.8平方公裏,最後流入臺特馬湖。它是中國第一大內流河,全長2179公裏,僅次於前蘇聯的伏爾加河(3530千米),錫爾——納倫河(2991千米)、阿姆——噴赤——瓦赫什河(2991千米)和烏拉爾河(2428千米),為世界第5大內流河。
形成原因
  塔裏木河現在的水網形勢大致是在17~18世紀形成的,在1775年測製的《大清一統輿圖》上,把和田河、葉爾羌河、喀什噶爾河及阿剋蘇河四河匯合處匯在今阿剋蘇南的阿拉爾地區,匯合處中間為一小島,這與《河源紀略》"會處四水交貫,形若牛欄"相吻合。四水匯阿拉爾後,和田河仍有一部分水入阿合達利亞,大約在百年之前阿合達利亞河纔斷流。至清朝後期,塔裏木河在上、中遊仍有五條源流(除現阿剋蘇河、葉爾羌河、和田河外,還有喀什噶爾河和渭幹河)。後因緑洲擴大,源流引水幹渠增至563條,支渠1887條,灌溉農田面積60.1萬hm2(據《新疆圖表》統計),人工渠道增多,引水量增加,使喀什噶爾河在清末、渭幹河在解放初就失去和塔裏木河聯繫。孔雀河在清朝直至本世紀初期,仍從鐵門堡流嚮阿拉幹,是塔裏木河下遊主要補給水源。1949年以後,上遊三源流灌溉面積由35.1萬hm2擴大到1995年的77.7萬hm2,為灌溉這些土地,修建大型幹渠5985km,包括支、鬥、農渠總計渠係長度達到58732km;同時還修建各種渠道建築物84413座,年引水量達148億m3,占三源流多年平均總徑流量的75.5%。這就使得葉爾羌河從80年代以後再無水補給塔裏木河,和田河季節斷流時間更長,阿剋蘇河衹有在洪水期有水下泄,枯水期全部通過塔裏木河攔河閘引入阿拉爾灌區。塔裏木河幹流枯水期全部是回歸水和農田排水,洪水期衹能流到恰拉和大西海子水庫,大西海子水庫以下從80年代以後基本斷流,衹遺留320km的幹河道。
  關於塔裏木河的記述《漢書·西域傳》稱,西域“南北有大山,中央有河,……其河有二源,一出蔥嶺山,一出於闐,於闐在南山下,其河北流,與蔥嶺河合,東註蒲昌海……”。所記與現今情況一致。蔥嶺河指今喀什噶爾河和葉爾羌河。於闐即今和田,中央有河即指塔裏木河。據《水經註》記述,塔裏木盆地存在“南河”與“北河”,南河沿昆侖山北麓東行,北河沿天山南麓東行,於羅布窪地西部匯合後註入羅布泊。《新唐書·地理志》稱為思渾河。清早期成書的《西域圖志》和《西域水道記》稱為額爾勾果勒。國外古書對塔裏木河亦有記述。據馮承鈞《西域南海地名》,梵文稱塔裏木河為sita。維吾爾語意為“田地”“種田”。中國第一大內陸河。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塔裏木盆地北部。上遊有三源:阿剋蘇河源出天山山脈,葉爾羌河及和田河源出喀喇昆侖山脈,在阿瓦提縣肖夾剋附近匯合後稱塔裏木河。在尉犁縣以南折嚮東南,穿過塔剋拉瑪幹沙漠的東北部,註入鐵幹裏剋的大西海子水庫。若從葉爾羌河上源算起,至大西海子長2000千米,若從阿剋蘇與葉爾羌河相匯處算起,到大西海子長800千米,流域面積19.8萬平方千米。塔裏木河在歷史上曾多次改道。1921年主流下遊北移,東流沿孔雀河註入羅布泊。1952年中段的汊流拉因河口築起塔裏木大壩,阻斷河水流入孔雀河,河道主流改沿鐵幹裏剋故道,折嚮東南流入臺特馬湖。現在,塔裏木河僅到鐵幹裏剋流入大西海子水庫,臺特馬湖處幹涸狀態。河水主要來自阿剋蘇河(占72.0%) 、和田河(占22.5%) 、葉爾羌河(占5.5%) 。上段的阿拉爾站,每年有49億立方米水量下泄,沿途蒸發與滲漏嚴重,致使大西海子以下至臺特馬湖的河段斷流,引起大片鬍楊樹枯死,溝通塔裏木盆地南北的緑色走廊面臨毀滅的危險。
  塔裏木河是我國最長的內陸河,也是世界著名的內陸河之一,流域面積102萬平方公裏,涵蓋了我國最大盆地——塔裏木盆地的絶大部分,是保障塔裏木盆地緑洲經濟、自然生態和各族人民生活的生命綫,被譽為"生命之河"、"母親之河"。
歷史變遷
  “塔裏木”在古突厥語中,意為"註入湖泊、沙漠的河水支流"。"塔裏木河"一名見於《清史稿》,係維語,意為"無繮之馬"和"田地、種田"雙重含義。就前者而言,流淌在塔剋拉瑪幹沙漠北緣的幹道,河道含沙量大,衝淤變化頻繁,河流經常改道,在中遊地區造成南北寬達百公裏左右的衝積平原,河道麯折,汊流衆多,蘆葦水草叢生,浩浩蕩蕩形成一派"水上迷宮"景象。就後者而言,它自西嚮東,蜿蜒於塔裏木盆地北部,加上塔河兩岸鬍楊林濃蔭蔽日,形成天然緑色長廊,沃野千裏。千百年來,有關塔河的傳文不絶於書,一般史籍文獻稱此河為計戍河、蔥嶺河,而目前所能見到的最早記載是《山海經》:"河山昆侖,潛行地下,至蔥嶺山於闐國,復分歧流出,合而東註泑澤,至而復行積石,為中國河。"在《漢書·西域傳》中記載,當時的塔裏木盆地被稱作"西域",其"南北有大山,中央有河,……其河有兩源,一出蔥嶺山(今帕米爾高原),一出於闐(今和田),……其河北流,與蔥嶺河合。東註蒲昌海(今羅布泊)。"這和今天塔裏木盆地水係概式大體是吻合的。又按酈道元著《水經註·河水篇》記載,在北魏(公元5~6世紀)時塔裏木河是南北兩河入於羅布泊。塔裏木"北河",上遊由喀什噶爾河和阿剋蘇河構成,流經沙雅南匯渭幹河(龜茲川水),入輪臺境轉嚮東北,沿今群爾庫木沙漠北邊的塔裏木河故河道(現為農墾29團農田排水容泄區),在庫爾勒西南入孔雀河流至羅布泊。塔裏木"南河"上遊由葉爾羌河和和田河及剋裏雅河構成,大體上是沿現塔裏木河之南的阿合達裏亞更南段,經鐵幹裏剋和阿拉幹從南入羅布泊。到了唐代按《通典·於闐傳》小註講,"於闐河,名首拔河,亦名樹枝河,或云黃河也,北流七百裏入計戎河,一名計首河,即蔥嶺南河,同入????澤。"蔥嶺南河一般均指葉爾羌河。又按《新唐書·地理志》(捲四十三)講,"又六十裏至撥換城,一曰威戎城,曰姑墨州(今哈拉玉爾滾一帶),南臨思渾河。"思渾河即今之塔裏木河。據此,推測唐代塔裏木河中上遊河網形勢與北魏比較無多大變化,仍分南北兩條。
  近年來,隨着國傢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塔河流域的生態環境問題得到了黨中央、國務院的高度重視和人大、政協的關心支持。全國政協副主席錢正英和國傢有關部委領導以及專傢多次對塔裏木河流域生態環境進行現場視察。2000年9月,原國務院總理朱鎔基視察新疆時,要求要用5到10年時間使塔河生態環境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根據這一指示精神,自治區在水利部、黃委的幫助下,用了近半年時間,編製完成了《塔裏木河流域水資源和生態環境問題及其對策》。2001年2月,國務院第95次總理辦公會議通過了塔裏木河流域近期綜合治理方案,同時提出要加大投資力度,加快建設步伐。2001年3月,自治區、水利部在此基礎上編製了《塔裏木河流域近期綜合治理規劃報告》,2001年6月27日,國務院以國函[2001]74號文正式批復了《規劃報告》。
流域概況
  塔裏木河幹流全長1321km,自身不産流,歷史上塔裏木河流域的九大水係均有水匯入塔裏木河幹流。由於人類活動與氣候變化等影響,20世紀40年代以前,車爾臣河、剋裏雅河、迪那河相繼與幹流失去地表水聯繫,40年代以後喀什噶爾河、開都——孔雀河、渭幹河也逐漸脫離幹流。原則上說,在南疆源自天山和昆侖山流入塔裏木盆地的所有河流都可歸為塔裏木河水係,構成塔裏木河流域。塔裏木河流域是一個封閉的內陸水循環和水平衡的相對獨立的水文區域。目前與塔裏木河幹流有地表水聯繫的衹有和田河、葉爾羌河和阿剋蘇河三條源流,孔雀河通過揚水站從博斯騰湖抽水經庫塔幹渠嚮塔裏木河下遊灌區輸水,形成目前"四源一幹"的格局。
  塔裏木河是我國最大的內陸河,全長2437公裏,塔裏木河流域是環塔裏木盆地的九大水係114條源流和塔裏木河幹流的總稱,流域總面積102萬平方公裏。流域多年平均地表水天然徑流量398.3億立方米,主要以冰川融雪補給為主,不重複地下水資源量為30.7億立方米,水資源總量為429億立方米。
  流域內有5個地(州)的42個縣(市)和兵團4個師的55個團場,全流域總人口902萬人。流域內現有耕地2044萬畝。
地理環境
  塔裏木盆地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南部,地處天山和昆侖山之間,包括周邊山區總面積105×104km2,占新疆總面積的63%。盆地面積53×104km2,盆地中心塔剋拉瑪幹沙漠面積33.76×104km2,山前平原和緑洲僅19.24km2。塔裏木河流域地理坐標為東經71o39''-93o45''、北緯34o20''-43o39'',北倚天山,西臨帕米爾高原,南靠昆侖山、阿爾金山,三面高山聳立,地勢西高東低。山區以下分為山麓礫漠帶、衝洪積平原緑洲帶、塔剋拉瑪幹沙漠區。
  塔裏木河為中國第一大內陸河,全長2179公裏,它由葉爾羌河、和田河、阿剋蘇河等匯合而成,塔裏木河自西嚮東蜿蜓於塔裏木盆地北部,上遊地區多為起伏不平的沙漠地帶,來自於冰山的融水含沙量大,河水很不穩定,被稱為“無繮的野馬”。塔裏木河由發源於天山的阿剋蘇河、發源於喀喇昆侖山的葉爾羌河、和田河匯流而成。流域面積19.8萬平方公裏,最後流入臺特馬湖。
  塔裏木河自西嚮東繞塔剋拉瑪幹大沙漠貫穿塔裏木盆地。塔裏木盆地位於新疆南部,地處天山山脈和昆侖山北麓,總面積1050000平方公裏,占新疆總面積的64%,盆地內沙漠面積占31%(其中塔剋拉瑪幹沙漠面積即達337600平方公裏);山地面積占47%,山前草原和盆地邊緣緑洲僅占22%。
  塔裏木河河水流量因季節差異而變化很大。每當進入酷熱的夏季,積雪、冰川溶化,河水流量急劇增長,就象一匹“無疆的野馬”奔騰咆哮着穿行在萬裏荒漠和草原上。在塔河上架有一座80孔,混凝土結構,全長1600餘米的大橋。在塔河流域興建了許多水利設施。各族人民的辛勤耕耘,昔日荒漠變成桑田,塔河兩岸瓜果滿園,稻花飄香。
  塔裏木河流域在地域上包括塔裏木盆地周邊嚮中心聚流的九大水係和塔裏木河幹流,塔剋拉瑪幹大沙漠及東部荒漠區。九大水係是——孔雀河水係,迪那河水係,渭幹河,庫車河水係,喀什噶爾水係,葉爾羌河水係,和田河水係,剋裏雅河小河水係,車爾臣河(且末河)小河水係。原則上說,在南疆源自天山和昆侖山流入塔裏木盆地的所有河流都可歸為塔裏木河水係,構成塔裏木河流域。塔裏木河流域是一個封閉的內陸水循環和水平衡的相對獨立的水文區域。
  水係
  塔裏木河若以葉爾羌河源起算,全長為2179公裏,其長度僅次於長江、黃河、黑竜江,居全國第四位,流域面積19.80萬平方公裏,比珠江水係中的西江還長。幹流沿着盆地北部邊緣由西嚮東蜿蜒於北緯41°,到東經87°以東折嚮東南,穿過塔剋拉瑪幹大沙漠東部,最後註入臺特馬湖。
  內陸河的支流都不長,有些河還是間歇河。河流裏僅有的一些水都是盆地周圍的高山上來的。
  天山和昆倉山山勢很高,山上冰川和永久積雪面積都很大,如天山約9500平方公裏,昆侖山區(不包括慕士塔格—公格爾山區)的面積達10000平方公裏。每當積雪消融,水流奔騰入河,供給這些山腳下的河流。
  塔裏木河上遊源流有三條河:葉爾羌河、和田河、阿剋蘇河,三個支流在阿凡提縣境內匯合後始稱塔裏木河
  西南源葉爾羌河是塔裏木河最長的支流,發源於海拔8611米的喬戈裏峰附近的冰川地區,自西南嚮東北流入塔裏木河,全長1037公裏,流域面積為4.8萬平方公裏。它在山區水量也很豐富,出山後,穿過漫長的沙漠,因耗於灌溉、滲漏及蒸發,水量損失很大,故其下遊枯水期河床幹涸,衹有洪水期纔有餘水泄入塔裏木河
  南為和田河,源自昆侖山西段的玉竜喀什河,它自南嚮北橫穿塔剋拉瑪幹沙漠後入塔裏木河,全長1090公裏,流域面積2.8萬平方公裏。和田河下遊為沙質河床,滲漏很強,故也是洪水期纔有餘水流入塔裏木河
  北源阿剋蘇河有昆馬力剋河及托什幹河兩源,均出自塔吉剋境內的天山山脈,匯合後稱阿剋蘇河,它自西北流嚮東南,註入塔裏木河,全長419公裏,流域面積為3.6萬平方公裏。因有騰格裏高山冰川融水的補給,阿剋蘇河的水量非常豐富,是塔裏木河的主要水源,平均流量為195立方米/秒。
  塔裏木河幹流又分為上、中、下三段:羊吉巴紮以上為上段,此段河床不分叉,側蝕強烈,麯流發育,河床不穩定;羊吉巴紮到群剋為中段,這裏叉道、湖沼衆多,洪水期水流漫溢分散,主流常改道;群剋以下為下段,河道復舊統一,河水經上、中段滲漏、蒸發及引灌溉後,所剩不多,又因群剋至鐵幹裏剋之間興建了大西海水庫,故衹有少量河水可以流到英蘇,洪水時期纔有水泄入臺特馬湖。
自然環境
  塔裏木河流域地處歐亞大陸腹地,遠離海洋,四周高山環繞,屬大陸性暖溫帶、極端幹旱沙漠性氣候。其特點是:降水稀少、蒸發強烈,溫差大,多風沙、浮塵天氣,日照時間長,光熱資源豐富。氣溫年平均日較差14℃-16℃,年最大日較差一般在30℃以上。年平均氣溫在10.6℃-11.5℃之間。夏酷鼕寒,夏季7月份平均氣溫為20℃-30℃,極端最高氣溫43.6℃。鼕季1月平均氣溫為-10℃--20℃,極端最低氣溫-30.9℃,≥10℃積溫多在4000-4500℃之間,持續180-200天,日照時數在3000h左右,平均年太陽總輻射量為1740kW.h/m2.a,無霜期187-233d。多年平均降水量為17.4-42.8mm,蒸發量1125-1600mm(以折算E-601型蒸發皿計算)。幹旱指數自北嚮南、自西嚮東增大,在17-50之間。幹流地區多風沙、浮塵天氣,以下遊地區最為嚴重,起沙風(≧5m/s)年均出現次數202d,最大風速40m/s,主導風嚮為北東到東北東。
  自然災害
土壤類型
  塔裏木河流域土壤比較簡單,除風沙土外,主要為水成型土壤,流域土壤主要為鬍楊林土、草甸土、沼澤土、????土、殘餘沼澤土、殘餘????土、龜裂土、風沙土和緑洲土組成,總面積7278.66萬畝。流域土壤的分佈受地形、水文地質條件的影響,垂直河道有明顯的規律性,一般河漫灘上分佈着????化草甸土或????化草甸鬍楊林土,自然堤或老河漫灘上分佈着鬍楊林????土或灌木林????土,在牛軛湖或階地旁窪地上分佈着沼澤土,在階地或河間窪地上分佈着典型????土或草甸????土,河間古老衝積平原上分佈着荒漠化????土、荒漠化草甸土或風沙土。
植被分佈
  塔裏木河流域的植被由山地和平原植被組成。山地植被具有強烈的旱化和荒漠化特徵,中、低山帶超旱生灌木,寒生灌木是最具代表性的旱化植被。其主要表現是植被種類貧乏,結構單純,生長稀疏。橫貫全流域廣泛分佈着鬍楊、灰楊、沙棗、鈴鐺刺、紅柳、????穗木、白刺、蘇枸杞、駱駝刺、羅布麻、甘草、蘆葦、香蒲、拂子茅等。作為建群種或優勢種在流域構成一定面積群落的為鬍楊林和檉柳灌叢,純草類面積較小。植被的發育程度與分佈、地形水係和水文地質條件密切相關。距河道越近,植物種類越豐富,生長也好,反之植物種類越單純,生長也越差。在灌區受人類活動的影響,因生態條件的變化,自然植被特點也已改變。塔裏木河流域林業用地總面積286.65萬公頃,占流域總土地面積的2.70%。流域草地總面積2389.84萬公頃,占全疆草地面積的41.7%,占流域土地總面積的22.48%。
資源
  塔裏木河流域土地資源豐富,流域總面積102萬平方公裏,灌區面積1883.1萬畝,其中農田灌溉面積1427.2萬畝,人工林草灌溉面積455.9萬畝。塔裏木河流域森林資源按起源分為天然林和人工林兩大類。天然林資源包括山區天然林和平原天然林,其中平原天然林主要由平原鬍楊林、河𠔌林和荒漠灌木林組成;人工林主要包括用材林、防護林、經濟林、薪炭林。塔裏木河流域林業用地總面積286.65萬公頃,占流域總土地面積的2.70%。天然有林地、疏林地面積為155.94萬公頃,占流域林業用地面積的54.40%。其中,流域內山區天然林面積為13.96萬公頃,占流域林地總面積的8.95%;平原天然林面積為141.98萬公頃,占91.05%;平原鬍楊林面攻擊為70.07萬公頃,荒漠灌木林面積為71.96萬公頃;到1995年平原人工林面積達32.85萬公頃(為有林地及疏林地面積)。
  塔裏木河流域草地資源豐富,類型繁多,面積遼闊。流域草地總面積2389.84萬公頃,占全疆草地面積的41.7%,占流域土地總面積的22.48%,其中可利用草地面積1995.14萬公頃,占全疆可利用草地面積的41.56%。流域內草地類型繁多,新疆十一個大類的草地在這裏均有分佈。其中山區草地類型共分10大類,27個亞類,廣泛分佈於天山、昆侖山和帕米爾高原;平原區草地類型較少,衹有溫性荒漠、低平地草甸和沼澤草地三大類,11個亞類。
  塔裏木河流域是新疆礦産資源開發前景良好的區域之一,境內礦産種類齊全,含量豐富。已發現的礦産資源主要有石油、天然氣、煤、錳、鐵、鋁、釩、鈾、金、銀、鈹、鋅、鈦、銅、鉛、鋰、鉭、銫、鈮、鉻、錫、鎳、鈷、鎢、鍶、蛭石、????、膨潤土、磷、大理石、雲母、金剛石、石棉、石灰岩、石膏、漢白玉、自然硫等。其中探明儲量大、有巨大開發前景的礦産資源主要有石油、天然氣、蛭石、石棉、石灰岩、雲母等。
  在塔裏木河流域山區,分佈着許多珍稀野生動物,如盤羊、北山羊、岩羊、馬鹿、雪豹、猞猁、棕熊等。平原荒漠區野生動物主要有野駱駝、哦喉羚、塔裏木馬鹿、野豬、沙狐、草原斑貓、塔裏木兔等。其中塔裏木馬鹿、塔裏木兔是塔裏木盆地的特有物種。在高山上有兀鷲、禿鷲、鬍兀鷲、雪雞、黃嘴山鴉、高山嶺雀、雪鴿、雪雀等為代表,山地森林有蒼鷹、鬆雞、啄木鳥、斑鳩等。在草原上有草原雕、紅隼、紅嘴山鴉、椋鳥、百靈等。而巴音布魯剋天鵝保護區是我國大天鵝夏季的集中繁殖地。在塔裏木河各水係中,分佈有多種土著魚類種群,以新疆大頭魚和塔裏木裂腹魚為典型代表。近些年引入的以鯉、鯽、草、鰱、鱅為代表的經濟魚類。在平原緑洲區,還繁育着多種傢禽、傢畜,種類以雞、鴨、鵝、羊、豬、牛、馬、驢等為主。
  塔裏木河流域旅遊資源豐富,境內著名的自然旅遊資源有:我國最大的內陸河——塔裏木河、最大的內陸淡水湖——博斯騰湖,巴音布魯剋天鵝湖;素有"冰山之父"之稱的慕士塔格峰,各具特色的公格爾山、慕士山慕孜塔格峰等;舉世聞名而又具神秘色彩的"????澤"——羅布泊;世界第二大流動性沙漠塔剋拉瑪幹沙漠獨特的沙漠景觀;阿爾金山自然保護區等。塔裏木河流域不僅有各種自然的奇觀異景,而且還保留了大量的古代文明遺址,人文旅遊資源也十分豐富。在塔剋拉瑪幹沙漠深處和周圍,已發現的古城遺址就有四十餘座,僅阿剋蘇境內古"絲綢之路"通道上,就有全國和自治區的重點文物保護單位59處,如剋孜爾千佛洞、龜茲古城、阿帕剋霍加墓(俗稱"香妃墓")、艾提尕爾清真寺、古樓蘭遺址……等等。除此之外,南疆人民在與嚴酷的自然條件長期鬥爭中創造的現代歷史文明,如橫穿塔剋拉瑪幹沙漠的"沙漠公路"、和田"千裏葡萄長廊"、庫爾勒緑洲香梨園等也是中外遊客企望駐足的旅遊熱點之一。特殊的地理位置、奇特的幹旱區風光、濃郁的民族色彩和悠久的歷史文化遺産構成了塔裏木河流域旅遊資源的總體風貌,成為新疆乃至全國最具旅遊業發展前景的地區之一。
  其它塔裏木河流域土地沙漠化十分嚴重,根據1959年和1983年航片資料統計分析,24年間塔裏木河幹流區沙漠化土地面積上升了15.6%。下遊土地沙漠化發展最為強烈,24年間沙漠化土地上升了22.05%,特別是1972年以來,大西海子以下長期處於斷流狀態,土地沙漠化以驚人的速度發展。土地沙漠化導致氣溫上升,旱情加重,大風、沙塵暴日數增加,植被衰敗,交通道路、農田及村莊埋沒,嚴重威脅緑洲生存和發展。春季是農作物生長的關鍵期,而此時河川徑流處於最枯時期,由於缺乏調蓄工程,常常因幹旱而大面積減産。2000年和田、喀什、剋州、阿剋蘇、巴州發生嚴重旱情,作物受旱面積達249萬畝,有6.8萬人和38.9萬頭牲畜出現飲水睏難,旱災損失達5.5億元。據統計,1959年至今,葉爾羌河發生過15次較大的冰川洪水,阿剋蘇河支流庫瑪拉剋河發生37次突發性冰川洪水,甚至一年數次。1999年,和田、喀什、剋州、阿剋蘇、巴州五地州遭受嚴重洪災,受災人口達50萬人,受災農田85萬畝,造成直接經濟損失17.3億元。塔裏木盆地是一個封閉的內陸盆地,土壤普遍積????,形成大面積的????土。由於水資源利用不合理,灌排不配套等原因,塔裏木河流域內灌區土壤次生????鹼化十分嚴重。
百科辭典
  Talimu He
  塔裏木河
  Tarim He
    塔裏木水係的下遊。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塔裏木盆地北部。如包括上遊的葉爾羌河,為中國最長的內陸河。幹流介於北緯40°29′~40°35□,東經80°45′~87°35′(上遊水庫—鐵幹裏剋的大西海水庫)。若按新疆境內,塔裏木河流域南起北緯34°55′,東經78°45′(和田河西支喀拉喀什河上遊),北至北緯43°30′,東經85°30′(開都河上遊支流),西起北緯39°20′,東經73°25′(烏赤別裏山口,剋孜河支流),東至北緯40°30′,東經90°10′(老羅布泊)。
    關於塔裏木河的記述 《漢書·西域傳》稱,西域“南北有大山,中央有河,……其河有二源,一出蔥嶺山,一出於闐,於闐在南山下,其河北流,與蔥嶺河合,東註蒲昌海……”。所記與現今情況一致。蔥嶺河指今喀什噶爾河和葉爾羌河。於闐即今和田,中央有河即指塔裏木河。據《水經註》記述,塔裏木盆地存在“南河”與“北河”,南河沿昆侖山北麓東行,北河沿天山南麓東行,於羅布窪地西部匯合後註入羅布泊。《新唐書·地理志》稱為思渾河。清早期成書的《西域圖志》和《西域水道記》稱為額爾勾果勒。國外古書對塔裏木河亦有記述。據馮承鈞《西域南海地名》,梵文稱塔裏木河為Sita。
    塔裏木水係與塔裏木河 塔裏木水係指源於天山和昆侖山係,又能流達塔裏木盆地的所有河流;塔裏木河則指塔裏木水係的下遊,現今的河段是指阿瓦提縣境葉爾羌河與阿剋蘇河會合口以下,即阿瓦提縣上遊水庫以下河段。從塔裏木盆地周圍山區流到塔裏木盆地的大小河流約100條,目前能匯納到塔裏木河的衹有阿剋蘇、和田及葉爾羌3條大河。19世紀末葉至20世紀30年代以前,庫車、迪那、渭幹、孔雀及喀什噶爾等河還有餘水匯入塔裏木河,後由於各河上遊灌區引水增加,上述河流消失於灌區中。源於昆侖山北坡的剋裏雅、尼雅、車爾臣(且末)等河,離塔裏木河較遠,古代汛期可能有洪水匯入塔裏木河,後亦因灌溉引水,早已消失於灌區或沙漠中。各河地下徑流最後歸宿點可能仍是羅布窪地。因此,塔裏木盆地所有河流都屬於塔裏木水係。
    塔裏木河原以羅布泊為歸宿,1952年尉犁縣境堵壩引水,塔裏木河改道南流,以若羌縣的臺特馬湖為終點,長約900公裏。1972年以後兩岸利用窪地蓄水,塔裏木河終點從臺特馬湖退縮到鐵幹裏剋的大西海水庫。河長不到800公裏。 塔裏木河兩岸均為衝積平原,年降水量僅20~50毫米,無法形成地面徑流。河水年補給量約54億立方米。在阿剋蘇縣肖夾剋(和田河匯入塔裏木河處)以下,再無支流匯入。而沿河引水灌溉,加上滲漏蒸發,使水量越嚮下遊越少,經阿拉爾站為50.7億立方米,沙雅縣其滿站為44億立方米。輪臺縣大壩站32.5億立方米,至尉犁縣卡拉站衹有10.5億立方米,至鐵幹裏剋時餘水全為大西海水庫攔蓄,水庫庫容不到2億立方米,以下斷流。
    河水的補給來源 塔裏木河由阿剋蘇河、和田河及葉爾羌河彙聚而成。如按河流長度、集水區面積或年徑流量,葉爾羌河可作幹流,如按補給水量,則可以阿剋蘇河為幹流。
    ①阿剋蘇河。上遊有二源,都源於吉爾吉斯斯坦境內天山南脈。北源昆馬力剋河,在溫宿與烏什兩縣之間流入新疆境內,在溫宿縣協合力流出山口,集水面積2.8萬多平方公裏,年徑流量44億立方米。南源托什幹河,在阿合奇縣西境流入新疆,阿合奇縣沙裏桂蘭剋以上集水面積1.8萬平方公裏,年徑流量26億立方米。兩河相匯於阿剋蘇城西,以下稱阿剋蘇河,年徑流量70億立方米,補給塔裏木河水量37億立方米,占塔裏木河補給來源68%,占阿剋蘇河徑流量53%。②和田河。亦有二源,東為玉竜喀什河,源於策勒縣南部
英文解釋
  1. n.:  Tarim He
相關詞
新疆地理河流流域百科大全若羌巴音郭楞
包含詞
塔裏木河流域塔裏木河大橋南疆塔裏木河
塔裏木河農業大學塔裏木河幹流河道演變與整治中國塔裏木河治水理論與實踐
塔裏木河與塔剋拉瑪幹遊覽區農一師塔裏木河種業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