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學名:法屬印度支那貿易銀圓,俗稱坐洋,為清末在華流通的外國銀圓之一.
坐洋,根據1952年在人民銀行內部出版的《銀元圖說》,其正式名稱應為安南銀元,亦稱“坐人”、“法光”、因為這種銀幣正面所鑄的自由女神坐像頭上的花圈有光芒七束,俗稱“七角”。但為了下面敘述方便,本文仍采用“坐洋”的說法。銀元正面自由女神像。於1879年開始鑄造10仙、20仙、50仙的銀幣。當時安南政府為抵製墨西哥銀幣及美國貿易銀幣,於1885年開始鑄造一元銀幣。由於坐人開始鑄造無論從成色及重量上都優於鷹洋,很快就占領了統治地位。也正因為其純重高於墨西哥鷹洋,多有藏匿及熔化者,故不能流通。因此,安南政府於1895年將成色減低,將一元坐洋的重量由原來的27.215剋減至27剋。再次侵入中國南部。一元坐洋於1928年停鑄。
《清季外交史科》裏出使英法大臣曾紀澤在1879年6月24日奏章中寫到".…╡法國外部瓦定敦咨稱:法國現鑄造大圓銀錢,用之於安南等處地方,並擬用之於附近各國,甚願貴國收受此錢通行天下,並望海關衙門準其收用…",這個曾大人的意見是".…╡我國傢於商民生計,純任自然,故可以明告該國『使知法錢可興美錢一律看待,而不能外邀利益也。至於所請海關收用一節,查與…之例不合似難照準…"於是這個折子得到一個"該衙門知道"的意見後 曾大人的觀點便成大清政府的態度 放任自流,官方不受。
法屬印度支那相當於現在的越南、柬埔寨和老撾,法屬印度支那貨幣均由法國貨幣局的巴黎造幣廠鑄造。 “坐洋”銀幣於1879年,法國東方匯理銀行開始發行50分、20分和10分等面額的銀幣。由於法國人主觀上的優柔寡斷和客觀上國內政治經濟的一團糟而拖纍了6年,直至1885年纔開始鑄造1元銀幣(俗稱“大七角”,一皮阿斯特相當於墨西哥貿易銀幣壹元,合一百仙,)。
各種坐洋斷斷續續發行至1937年,因為戰爭的陰影而宣告結束。而中國在1933年實行廢兩改元後,船洋法幣逐漸一統市場,外國銀圓在中國的好日子不復再了,恰好的是這個時候坐洋也銷聲匿跡了。二次大戰城結束後,法國短暫統治印度支那,再沒有再發行過銀質貨幣。綜觀坐洋歷年的發行量 以1903年至1923年間最為瘋狂,年鑄幾百萬至上千萬枚。
銀幣正面的主圖為手執束棒的自由女神坐像,坐像的兩側鑄法文文字是:republique francaise(法蘭西共和國)。女神座下方有小字法文barre和該幣發行的年份。銀幣背面的主圖案為一花環,周圈為說明文字,花環上方鑄法文為:francaise indo-chine(法蘭西印度支那),銀幣花環中間的橫嚮文字為銀幣的面額:piastre de commerce(皮阿斯特的貿易銀)。銀幣花環下方文字為:titre 0.900 poids 27 gr(含銀千分之九百,重量27剋)。整塊銀幣背面文字的中文意譯為:法蘭西(所屬的)印度支那(銀幣)。壹貿易銀元重27剋,含純銀千分之九百。正下方中間位置的雙火炬中的小字“a”則可視為版別。
除了1921年、1922年有“h”字版和無字版之外,其他年份的一元法光都是屬於“a”版。法國貨幣的使用單位是“法朗”,法屬的印度支那地區發行的貨幣單位不用“法朗”而用“皮阿斯特”,其中原因之一可能是為了顯示坐洋是當時法屬印度支那地區的太上皇帝貨幣,表示印度支那是其海外殖民帝國的一部分。其二是為了區別本土貨幣和殖民地區的貨幣。 “坐洋”銀幣。1元(皮阿斯特)銀幣開鑄於1885年,停鑄於1928年,總共發行35種,;50分“七角”銀幣開鑄於1885年,停鑄於1936年,共發行9種;二十仙與十仙“七角”銀幣開鑄於1885年,停鑄於1937年,20分共發行35種,10分幣共發行39種。由於原料銀供應不足或市場需求量變化的原因。每種面額“七角”銀幣都有一些年份沒有開鑄。安南銀幣在印度支那發行長達59年間,1元坐洋僅有1885~1890、1893~1910、1921、1922、1924~1928年鑄造,而其中的1891、1892、1911、1912、1914~1920、1923年都沒有開鑄1元“坐洋”銀幣。50分的“坐洋”銀幣僅有1879、1884、1885、1889、1894~1896、1900、1936年等9個年份開鑄,其他年份都沒有開鑄。20分的坐洋在1886、1888、1890、1891、1904~1907、1910、1915、1917~1919、1926、1931~1936年沒有開鑄銀幣。10分的坐洋在1886、1887、1890、1891、1904~1907、1915、1918、1926、1931~1936年也沒有開鑄銀幣。 僅以筆者所熟悉的也相對簡單的坐洋而言,法國自1885年始鑄坐洋至1928年停鑄,歷時43年,其中1892、1911、1912、1914~1920、1923等年未發行外,其它32年均有發行;按照年號、重量、記號的分別排列組合進行統計,坐洋共計38個版式;如:1885~1895之間發行均為加重版,重量為27.215剋,1895~1928之間改為普通版,重量減為27------這是按照年號、重量版塊的區別;再如:1921、1922兩個年號中分別出現“a”版、“h”版和無字版三種,而其它年號的坐洋則衹有“a”版,可以說獨樹一幟吧;除了按照上述情況收集坐洋外,還必須註意坐洋的收藏價格相對較低,其中品相是决定價格的重要因素,不同版塊是影響價位的參考因素,個別稀缺品是必須註意的關鍵因素啊。在鑒定真偽後,1890年加重版應屬於珍稀品種;1885、1888、1893屬於加重版的稀少品,而1910、1928屬於普通版的稀少品,1921、1922屬近期流入品尚無法確定其珍稀程度。 再以站洋為例,版式顯然比坐洋復雜,據統計約有61種。其中主要是孟買、加爾各答及英國本土鑄幣廠各自的暗記所標識的各種版別,還有不同時期所鑄的多種版式,從1895年開始發行至1935年停鑄歷時41年,除部分年號如1905、1906、1914—1920、1922-1924、1926—1928、1931—1933年未發行站洋外,實際發行了23個年號。以上版別與坐洋版別劃分相同,主要是“有意為之”的暗記版、無暗記版等等,如果再將“無意為之”的如騎字版、錯刻版等計算在內,版別統計恐怕還要多一些。站洋的不同版別多寡數量極其不均,個別稀少年號、稀少暗記是名副其實的珍品,如1935、1921、1934等年號極少,1904、1913、1925、1929、1930等年號也屬稀少品,其它年號則見仁見智慧,說法不一了;在暗記版中,則根據不同年號情況以“b”版和無字版較為常見,當然不同年號情況各異絶非能夠一言以蔽之,從普遍情況看“c”版屬於稀缺品,其它暗記版別更加不可得見了。 | | 學名:法屬印度支那貿易銀圓,俗稱坐洋,為清末在華流通的外國銀圓之一.
坐洋,根據1952年在人民銀行內部出版的《銀元圖說》,其正式名稱應為安南銀元,亦稱“坐人”、“法光”、因為這種銀幣正面所鑄的自由女神坐像頭上的花圈有光芒七束,俗稱“七角”。但為了敘述方便下文仍采用“坐洋”的說法。
法屬印度支那位於東南亞印度支那半島東部,包括法屬東京、安南、交趾支那、老撾和柬埔寨等地(相當於現今的越南、老撾和柬埔寨)。總面積741,242平方公裏。 印度支那居民的祖先,是公元二世紀由中國黃河流域南遷者,1858年,法蘭西第二帝國入侵安南(今越南),1884年,強迫安南簽訂第二次《順化條約》,安南淪為法國殖民地。
銀元正面自由女神坐像,這也是“坐洋”得名的原因。於1879年開始鑄造10仙、20仙、50仙的銀幣。當時法屬安南政府為抵製墨西哥銀幣及美國貿易銀幣,於1885年開始鑄造一元銀幣。由於坐人開始鑄造無論從成色及重量(27.215剋,90%成色)上都優於鷹洋,很快就占領了統治地位。也正因為其純重高於墨西哥鷹洋,多有藏匿及熔化者,故不能流通。因此,於1895年將成色減低,將一元坐洋的重量由原來的27.215剋減至27剋。再次侵入中國南部。一元坐洋於1928年停鑄。
《清季外交史料》裏出使英法大臣曾紀澤在1879年6月24日奏章中寫到".…‥法國外部瓦定敦咨稱:法國現鑄造大圓銀錢,用之於安南等處地方,並擬用之於附近各國,甚願貴國收受此錢通行天下,並望海關衙門準其收用…",這個曾大人的意見是".…‥我國傢於商民生計,純任自然,故可以明告該國『使知法錢可興美錢一律看待,而不能外邀利益也。至於所請海關收用一節,查與…之例不合似難照準…"於是這個折子得到一個"該衙門知道"的意見後 曾大人的觀點便成大清政府的態度 放任自流,官方不受。
法屬印度支那貨幣均由法國貨幣局的巴黎造幣廠鑄造。 “坐洋”銀幣於1879年,法國東方匯理銀行開始發行50分、20分和10分等面額的銀幣。由於法國人主觀上的優柔寡斷和客觀上國內政治經濟的一團糟而拖纍了6年,直至1885年纔開始鑄造1元銀幣(俗稱“大七角”,一皮阿斯特相當於墨西哥貿易銀幣壹元,合一百仙,)。
各種坐洋斷斷續續發行至1937年,因為戰爭的陰影而宣告結束。而中國在1933年實行廢兩改元後,船洋法幣逐漸一統市場,外國銀圓在中國的好日子不復再了,恰好的是這個時候坐洋也銷聲匿跡了。二次大戰城結束後,法國短暫統治印度支那,再沒有再發行過銀質貨幣。綜觀坐洋歷年的發行量 以1903年至1923年間最為瘋狂,年鑄幾百萬至上千萬枚。
銀幣正面的主圖為手執束棒的自由女神坐像,坐像的兩側鑄法文文字是:REPUBLIQUE FRANCAISE(法蘭西共和國)。女神座下方有小字法文BARRE和該幣發行的年份。銀幣背面的主圖案為一花環,周圈為說明文字,花環上方鑄法文為:FRANCAISE INDO-CHINE(法蘭西印度支那),銀幣花環中間的橫嚮文字為銀幣的面額:PIASTRE DE COMMERCE(皮阿斯特的貿易銀)。銀幣花環下方文字為:TITRE 0.900 POIDS 27 GR(含銀千分之九百,重量27剋)。整塊銀幣背面文字的中文意譯為:法蘭西(所屬的)印度支那(銀幣)。壹貿易銀元重27剋,含純銀千分之九百。正下方中間位置的雙火炬中的小字“A”則可視為版別。
除了1921年、1922年有“H”字版和無字版之外,其他年份的一元法光都是屬於“A”版。法國貨幣的使用單位是“法朗”,法屬的印度支那地區發行的貨幣單位不用“法朗”而用“皮阿斯特”,其中原因之一可能是為了顯示表示印度支那是其海外殖民帝國的一部分。其二是為了區別本土貨幣和殖民地區的貨幣。 “坐洋”銀幣。1元(皮阿斯特)銀幣開鑄於1885年,停鑄於1928年,總共發行35種,;50分“七角”銀幣開鑄於1885年,停鑄於1936年,共發行9種;二十仙與十仙“七角”銀幣開鑄於1885年,停鑄於1937年,20分共發行35種,10分幣共發行39種。由於原料銀供應不足或市場需求量變化的原因。每種面額“七角”銀幣都有一些年份沒有開鑄。安南銀幣在印度支那發行長達59年間,1元坐洋僅有1885~1890、1893~1910、1921、1922、1924~1928年鑄造,而其中的1891、1892、1911、1912、1914~1920、1923年都沒有開鑄1元“坐洋”銀幣。50分的“坐洋”銀幣僅有1879、1884、1885、1889、1894~1896、1900、1936年等9個年份開鑄,其他年份都沒有開鑄。20分的坐洋在1886、1888、1890、1891、1904~1907、1910、1915、1917~1919、1926、1931~1936年沒有開鑄銀幣。10分的坐洋在1886、1887、1890、1891、1904~1907、1915、1918、1926、1931~1936年也沒有開鑄銀幣。 法國自1885年始鑄坐洋至1928年停鑄,歷時43年,其中1892、1911、1912、1914~1920、1923等年未發行外,其它32年均有發行;按照年號、重量、記號的分別排列組合進行統計,坐洋共計38個版式;如:1885~1895之間發行均為加重版,重量為27.215剋,1895~1928之間改為普通版,重量減為27------這是按照年號、重量版塊的區別;再如:1921、1922兩個年號中分別出現“A”版(極少見,未見流通幣,存在爭議,認為是樣幣或偽造)、“H”版和無字版三種,而其它年號的坐洋則衹有“A”版;除了按照上述情況收集坐洋外,還必須註意坐洋的收藏價格相對較低,其中品相是决定價格的重要因素,不同版塊是影響價位的參考因素,個別稀缺品是必須註意的關鍵因素。在鑒定真偽後,1890年加重版應屬於珍稀品種;1885、1888、1893屬於加重版的稀少品,而1910、1922無字版屬於普通版的稀少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