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 : 數理化 : 醫學 > 地鼠
目錄
No. 1
  常用實驗動物:地鼠(hamster)
生物特性和生理特點
  1.地鼠屬哺乳綱、嚙齒目、鼠科、帛鼠亞科動物。它是由野生動物訓養後進入實驗室的動物。
  2.地鼠是晝伏夜行動物,一般在夜晚8~11點最為活躍,運動時腹部着地,行動不敏捷,巧手營巢,牙齒十分堅硬,可咬斷細鐵絲,有很強的貯食習性,興奮時發出強烈的金屬性音響。雌鼠比雄鼠強壯,除發情期外,雌鼠不易與雄鼠同居,且雄鼠易被雌鼠咬傷。
  3.尾短,有頰囊。地鼠頰囊是缺少組織相容性抗原的免疫學特殊區,是進行組織培養,人類腫瘤移植和觀察微循環改變的良好區域。4.生殖周期短。妊娠為16(14~17)天,為嚙齒類動物中妊娠期最短者。地鼠成熟期快。雌鼠一個月已性成熟,之後即可進行繁殖,雄鼠2.5月可交配。哺乳期20~25天,離乳後雄鼠2月齡,雌鼠1.5月齡可配種。雄鼠成熟時體重為100剋左右,雌鼠120剋左右。成熟期時除發情期以外雌鼠不許雄鼠靠近。
  5.生産能力旺盛,生長發育快。每年每衹雌鼠可産7~8胎,每胎産仔5~10衹,平均7衹左右。幼仔出生後生長發育很快,出生時全身裸露。3~4日耳殼開始突出體外,以後張開,4日長毛,12日可爬出窩外覓食,14日眼睜開,一邊覓食一邊靠母鼠汁哺育,生長很快。
  6.有嗜睡習慣,睡眠很深時,全身肌肉鬆弛,且不易弄醒,有時誤認為死亡。室溫低時出現鼕眠,一般於8~9℃時可出現鼕眠,此時體溫、心跳、呼吸頻率、基礎代謝率均降低。室溫低於13℃則幼仔易於凍死,室溫最好保持20~25℃,相對濕度40~70%。
  7.好鬥為其行為特徵,難於成群飼養。金黃地鼠初胎時有食仔的惡習。
  8.中國地鼠易産生真性糖尿病,血糖可比正常高出2~8倍,胰島退化,β細胞呈退行性變,易培育成糖尿病株。
  9.具有貯藏食物習性。其頰囊可充分擴張,貯藏能力極大,便於鼕眠時食用。地鼠口腔內兩側各有一個很深的頰囊,一般深度為3.5~4.5釐米,直徑為2~3釐米,一直延續到耳後頸部。通過頰囊將大量食物搬於巢中。
  10.地鼠對皮膚移植的反應很特別,在通常情況下,非近交係的封閉群豚鼠個體之間皮膚相互移植均可存活,並能長期成活下來,而不同種群動物之間的皮膚相互移植,則100%不能存活,並被排斥。
  11.金地鼠體溫的高低與季節有關,夏天一般為38.7±0.3℃,一天內也有變化,晚上9~10點體溫最高,從中午到傍晚較低,上午3~5小時和10時,其體溫上升。頰囊內的溫度為37±1℃,雄鼠直腸溫度和頰囊溫度大體一致,雌鼠直腸溫度比頰囊低1~2℃。
  12.金地鼠心率為400次/分,呼吸頻率73.6(33~127)次/分,呼吸量60(33.3~82.8)ml/分,在20~21℃血液量為體重的5%,壽命為的條件下,每小時每剋體重要消耗氧2.3ml。頸動脈血壓,8~12周齡時為78.7~101.3mmhg,12~17月齡為64.3~88.3mmghg,17~24月齡為65.5~92.5mmhg,24月齡以上為62.0~91.8mmhg,紅細胞總數5.9~8.3百萬/mm3,血紅蛋白14.85~16.20g/100ml血,白細胞總數7.200~8.480/mm3,成年地鼠2.5~3.0年。
  13.中國地鼠(黑綫倉鼠)與金黃地鼠解剖生理特點基本相似,但也存在一些差異,如中國地鼠的染色體少而大,二倍體細胞2n=22,大多數能相互簽別,定位明確,尤其y染色體在形態上是獨特的,極易識別。無膽囊,大腸長度比金地鼠短一倍,但腦重、睾丸大均比金地鼠重近一倍。
在生物醫學中的應用
  1.腫瘤移植、篩選、誘發和治療等研究:瘤組織接種於頰囊中易於生長,利用頰囊觀察對緻癌物的反應。金黃地鼠對移植瘤接受性強,比其它實驗動物易生長。近15年來大量開展用金黃地鼠研究移植瘤。因此腫瘤研究可能是當前生物醫學研究中使用地鼠最多的科研項目。地鼠對可以誘發腫瘤的病毒很易感也很敏感,還能成功地移植某些同源正常組織細胞或腫瘤組織細胞等。這些方面,甚至也能成功地反應一些非近親品係的地鼠。因而地鼠是腫瘤學研究中最常用的動物,廣泛應用於研究腫瘤的增殖、緻癌、抗癌、移植、藥物篩選、x綫治療等。
  2.寄生蟲學的研究:如溶組織性阿米巴(entamoeba histolytica),利氏曼原蟲病(leishmaniasis),旋毛蟲病(trichinella piralis)等。
  3.細菌、病毒研究:如小兒麻疹病毒等。由於金地鼠對病毒非常敏感,已成為病毒研究領域的重要實驗材料。
  4.生殖生理的研究:妊娠期短,僅16天,雌鼠出生後28天即可繁殖。性周期比較準,約4.5天,適合於計劃生育的研究。
  5.老化、鼕眠、行為等生理學方面的實驗研究:如誘發鼕眠,可研究鼕眠時的代謝特點。
  6.內分泌學研究:如腎上腺,腦下垂體,甲狀腺等。中國地鼠的鼠丸很大,為傳染病學研究的良好的接種器官。
  7.糖尿病研究:中國地鼠是真性糖尿病的良好動物模型。
  8.營養學研究:如維生素a、e缺乏癥,維生素b2缺乏(riboflavin deficiency)的研究等。
  9.微循環和血管反應性的研究:常選用頰囊粘膜觀察淋巴細胞和血小板的變化及血管反應性變化。
  10.遺傳學研究:選用近交品係地鼠進行遺傳學研究。中國地鼠已為細胞遺傳學、輻射遺傳學等學科廣泛應用,它的地理分佈,生活習性和繁殖特點也成為進化遺傳方面饒有興趣的研究對象。
  11.牙科醫學研究:如齦齒的研究。
  12.藥物學研究和心血管的研究,如毒性和緻畸的研究。
  13.利用地鼠的腎髒作組織培養接種毒種,製造流行性乙型腦炎疫苗、狂犬疫苗,用量很大。
  14.組織移植(皮膚、胎兒心肌、胰腺等)研究和血液學(血小板減少癥等)研究。
  15.染色體畸變和染色體復製機製的研究:中國地鼠染色體大,數量少,且易於相互鑒別,在小型哺乳動物中是難能可貴的,為研究染色體畸變和染色體復製機理的極好材料。當前還更多地應用於組織培養的研究,在對各種組織細胞的體外培養中,不僅容易建立保持染色體在二倍體水平的細胞株,尚在抗藥性、抗病毒性、溫度敏感性和營養需要的選擇中,建立了許多突變型細胞株。
地鼠的主要品種和品係
  地鼠在世界上共有4屬66個變種或亞屬。培育的近交品係有38個。常用的有三種:
  1.金黃地鼠(golden hamster;mesocricetus auratus)又稱敘利亞地鼠,金黃色,體重150剋,染色體22對,1930年自中東敘利亞引起,各實驗室飼養有所不同,但遺傳上比較一致,無大變異。應用最多,主要分佈在東歐、南歐和亞洲的少數地區。
  2.中國地鼠(chinese hamster,cricetulus gviseus)或稱條背地鼠和黑綫倉鼠,灰色、體形小,染色體22對,體重約40剋。棲住於中國的東海岸至裏海的東海岸這一地區。
  3.歐洲黑腹地鼠(european hamster;cricetus cricetus):體形大,性兇猛,體重約200剋,染色體22對。
  全世界普遍應用於醫學科研工作的多為金黃地鼠,約占使用地鼠90%,其次是中國地鼠,約占使用地鼠的10%。金黃地鼠是由野生動物馴養後進入實驗室的動物。它的起源是1930年耶路撒冷hebrew(黑不若)大學教授aharoni赴敘利亞作動物學調查時帶回當地的1胎8衹金黃地鼠,途中逃跑4衹,死亡1衹,3衹(1雄2雌)遂與其同事abler博士進行黑熱病研究(由於利什曼原蟲感染)繁衍而來,且前它已遍及世界各國,雖然它在實驗動物中歷史較短,但因地鼠成熟快,示經馴化階段而成為實驗動物,因此各國培育的近交品係較多,目前為止,英國已有近十種近交係,美國有若幹係,日本亦有若幹係,總共有38個近交品係。常用的有十幾個近交品係,如apg品係(褐黑色,眼紅)和apa品係(白色、眼黑)等。我國現在普遍使用的是金黃地鼠,其來源較復雜,比較混亂。還有一種是白化地鼠(白色、紅眼),亦可用於醫學研究,多數用於狂犬疫苗生産。中國地鼠1948年由中國引入美國,1952年用於糖尿病研究,現已培育成4個近交品係。
  敘利亞金黃地鼠最適合於誘發肺腫瘤,它無原發性肺腫瘤,對誘發支氣管性肺癌較敏感;其肺的抗感染力比大鼠和豚鼠都強。
  1975年《國際實驗動物索引》所公佈的金黃地鼠近交係有38種,突變係17種,遠交群38種。部分係群金黃地鼠的特性見表2-2。
  2-2 部分群金黃地鼠的特性(普通飼養條件)
  品係分類
  1、近交係
  符號/特點
  xx·b 高血壓
  2.4 前列腺肥大
  4.22 肥胖
  12.14 前肢麻痹
  14.6 肌病
  40.54 肌病
  41.56 虹膜異色
  72.29 無眼畸形、聾
  87.20 前列腺肥大
  82.62 肌病
  86.93 癲病
  2、突變係
  符號/特點
  b 褐色
  ea 白帶
  cd 末端黑色.白化
  dg 黑灰
  ds 顯性斑點
  dy 營養不良癥
  e 局部黑色
  l 長毛
  lg 致死灰色
  n 裸體
  r 銹色
  ru 紅寶眼
  rx 絨毛
  s 黑色斑點
  sa 光亮柔滑
  to 伴性黃色
  wh 無眼畸形、白色
  3、遠交群
  符號/特點
  wo 白化
  wo 米黃色
  wo 米色帶
  wo 黃棕色
  wo 黃棕色
  wo 金黃色
  wo 金黃色
  ws 白化
  ws 黃棕色
  ws 米黃色
  ws 金黃色
北極地鼠
  鼕眠動物中最極端的例子是北極地鼠。當阿拉斯加北部的鼕季來臨時,它蜷縮於地下並且變僵。這種冷血動物每隔10天到21天從瀕死的狀態中蘇醒一次。
地鼠 (神奇寶貝)
  地鼠(日文:ディグダ,英文:Diglett)是日本任天堂公司開發的掌機遊戲口袋妖怪係列和根據它改編的動畫“神奇寶貝”中登場的虛構角色怪獸中的一種。
  特徵
  雖說是以鼴鼠為原型,實際上比較接近打地鼠機的地鼠。上半身為筒狀半球型的頭頂,下半身埋在土中沒有人知道長什麽樣子。
  遊戲中的地鼠
  在地面係神奇寶貝中速度算非常快的,但是血量是神奇寶貝中第二低的(最低的是脫殼忍者),是初代神奇寶貝中唯一能自行學會“挖地洞”的神奇寶貝。
  動畫中的地鼠
  無印第31話中首次登場。以像光一般的速度在地底下四處鑽洞的神奇寶貝。
  電影版中的地鼠
  短篇電影《皮卡丘歡樂假期》中,背景轉換時與三地鼠一同出現。《洛奇亞爆彈》中與波波一起離開真新鎮,挖小智傢前的路,並將大木博士的自行車搬走。
  基本資料
  全國編號: 050
  城都編號: 132
  豐緣編號: 無
  日文名稱: ディグダ - Digda
  英文名稱: Diglett
  進化等級: 基本
  進化自: 沒有
  可進化成: 三地鼠
  種類: 鼴鼠
  屬性: 地面係
  高度: (0.2米)
  重量: (0.8公斤)
  顔色: 褐色
  閃光神奇寶貝顔色: 褐色
  特性: 沙裏隱身/獅蟻
  代表技能: 飛沙腳、地震、挖地洞
英文解釋
  1. n.:  gopher,  shrew
近義詞
鼴形田鼠
包含詞
囊地鼠地鼠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