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器裝備 : 導彈核武器航天器 > 地地導彈
目錄
No. 1
  從陸地上發射,攻擊陸地上目標的導彈。既可攻擊固定目標,也可攻擊活動目標。射擊範圍在幾十米至上萬千米。
No. 2
  地地導彈是導彈傢族的一個重要組成成員 ,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德國使用的V-1和V-2導彈是最早問世的地地導彈。而後,性能不斷提高,種類不斷增多。按飛行彈道可分為地地彈道導彈和地地巡航導彈;按作戰使用可分為地地戰略導彈和地地戰術導彈;按射程可分為地地洲際導彈、地地遠程導彈、地地中程導彈和地地近程導彈。攻擊的目標可以是地面點(硬)目標或地面(軟)目標,也可以是地面固定目標或地面機動目標。在現代局部戰爭中,已多次使用“飛毛腿”等地地戰術導彈。
  地地導彈是指從陸地發射攻擊陸地目標的導彈。它由彈頭、彈體或戰鬥部、動力組織和製導係統等組成。與導彈地面指揮控製、探測跟蹤、發射係統等結構構成地地導彈武器係統。地地導彈攜帶單個或多個彈頭,具有射程遠、威力大、精度高等特點,已經成為戰略核武器的主要組成部分。地地戰術導彈攜帶核彈頭或常規彈頭,射程較進,用於打擊戰役戰術縱深內的目標,是地面部隊的重要武器。地地導彈的發射方式有地面和地下、固定和機動、垂直和傾斜、熱發射或冷發射等區分。其最大射程遠大上萬公裏,如地地洲際導彈;最小射程近至幾十米,如地面發射的反坦剋導彈。
百科大全
  di-di daodan
  地地導彈
  ground-to-ground missile
  從陸地發射打擊陸地上目標的導彈,包括地地彈道導彈和地地巡航導彈。地地導彈這個名稱既可指導彈本身,也可泛指由導彈和各輔助係統與設備組成的導彈武器係統。地地彈道導彈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發展最迅速的一類導彈,種類較多,裝備數量也大。現在已經裝備的地地彈道導彈主要有:美國“民兵”Ⅲ,蘇聯SS-17、SS-18、SS-19等洲際導彈;美國“潘興”2、法國S-3、蘇聯SS-20等中程導彈和美國“長矛”、法國“冥王星”、蘇聯SS-21、SS-22等近程導彈。地地導彈通常由彈頭或戰鬥部(見導彈彈頭)、彈體、動力裝置和製導係統組成。戰略地地導彈攜帶單個或多個核彈頭,具有射程遠、精度高和威力大的特點,是戰略核武器庫的主要組成部分(見戰略導彈)。戰術地地導彈攜帶核彈頭或常規彈頭,用於打擊敵方戰役戰術縱深內的固定或活動目標(見戰術導彈)。地地導彈早期采用液體推進劑,大都比較笨重,不便於機動。後來多改用固體推進劑,成本較低,可靠性高,發射準備時間短。為了提高生存力,導彈的發射方式已由地面或地下固定基地發射轉嚮機動發射,地下井發射的導彈也采取了各種加固措施(見地下發射井)。地地導彈還要能抗核輻射、電磁脈衝等核武器效應,以提高在核環境條件下的生存能力。
  中國地地導彈發射
  (李占奎)
英文解釋
  1. :  Ground-to-ground missile
包含詞
東風-5地地導彈東風-3地地導彈東風-4地地導彈
近程地地導彈中程地地導彈東風-15地地導彈
東風-11地地導彈東風11短程地地導彈中國東風21地地導彈
DF-21C中程地地導彈DF-15B近程地地導彈DF-11A近程地地導彈
“長矛”地地導彈密林野獾B611戰術地地導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