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殿騎士團(Knights Templar), 一譯神廟騎士團。正式名稱是“基督和所羅門聖殿貧苦騎士團”(The Poor Fellow-Soldiers of Christ and of the Temple of Solomon),歷史上著名的三大騎士團之一。第一次十字軍東侵(1096-1099)之後,為保衛地中海東岸的十字軍國傢,約於1118年在耶路撒冷建立的宗教性封建軍事組織。法國香檳區的貴族雨果·德·帕英(Hugh De Payens)和其他八名騎士於1119年創立了該組織。其公開目標是保護自第一次十字軍東徵後到巴勒斯坦的朝聖者。這一組織由兩名騎士建立,他們是休·德斯·佩尼斯和聖奧馬的戈弗雷。創始成員還包括安德烈·德·蒙特巴德,他是明𠔌的伯爾納的叔叔。人們認為在它的前十年這一組織衹有9名成員,儘管有記載表明還有其他成員。
這個組織的嚴格名稱是基督的窮騎士會社,但是它流行的名字是所羅門聖殿騎士或聖殿騎士,這是因為它開始時設在耶路撒冷的總部靠近所羅門神殿的緣故。同時代的其他兩個主要宗教組織是耶路撒冷的聖約翰騎士(也叫醫護騎士)和條頓騎士團,它們在開始時都是慈善組織。與它們不同,聖殿騎士是一個鮮明的軍事組織。它得到了教皇的認可,並於1128年的特洛伊會議上被賦予了修士教規。這樣他們就有了法定章程的規範,並將軍事和宗教意義結合起來。事實上,聖殿騎士組織是按照與西多會的修道組織非常相似的模式來設計的。
無疑,在其200年的歷史中,由於巨大的財富和權力,騎士團结下了敵人。但在其所有的敵人中,最難對付的是法蘭西的腓力四世(1268-1314)。他的野心衹有他的殘忍能與之匹敵,下面這個事實可能是最好的說明:他一個人分裂了教皇的統治並使天主教會分裂近70年之久。
腓力尋求直接控製教皇統治,為達此目的,他策劃了對教皇卜尼法斯八世的綁架,並幾乎肯定地策劃了對其繼承人教皇本尼迪剋特十一世的暗殺。當腓力嚮教堂徵稅以供養他的軍隊時,衝突出現了。卜尼法斯頒布了教皇法令禁止在沒有教皇同意的情況下嚮教士徵稅以作為回應。腓力則報復以禁止將黃金或貨幣運往羅馬,卜尼法斯讓步了。後來,當國王譴責一名法國主教叛國並將其拘禁時,卜尼法斯頒布了一個更進一步的法令,譴責腓力過分運用王權。腓力宣佈了他要廢黜卜尼法斯的意圖,教皇則威脅開除腓力教籍作為回應。最後,教皇被綁架並關押在阿奈格尼監獄。他在監獄中受到虐待,出獄後三個星期就死了。1305年,在暗殺本尼迪剋特十一世後,腓力將前波爾多的大主教扶上了教皇寶座,這就是教皇剋萊門特五世。他把教皇統治設在法國的阿維尼翁,並在那裏一直保持到1377年。
一旦他已經對付了教皇,腓力就開始反對聖殿騎士了。他害怕他們的軍事力量,嫉妒他們的巨大財富,他怨恨他們沒有允許他加入這個組織,甚至他連一個榮譽成員都不是。此外,他認為他們正準備在法國建立一個事實上獨立的國傢,這將會剝奪他的部分國土,並且在理論上將使一種宗教秩序在他的傢門口比“他的”教皇統治更為強大。
他依靠事先打入該組織的間諜搜集的材料,羅列了一個指控名單,然後下達了逮捕令,秘密逮捕散布在全國各地的騎士團成員。在指定時刻,發嚮全國的密令同時打開並立即付諸行動。在1307年10月13日星期五黎明的突然搜捕中國王試圖逮捕法國的每一個聖殿騎士成員,占有並沒收他們的財産。在一定意義上,突然襲擊取得了成功,它有效地瓦解了聖殿騎士。
一群騎士團成員設法轉移了他們的財寶,並且在法蘭西的分團長(該組織的首腦)將一支18艘船的船隊開到了海上,很可能帶走了大量的騎士團財富。當時沒有發現船隊的位置,事實上從來也沒有發現,那些騎士的巨額財富也就隨之杳無蹤影。
因為聖殿騎士距我們已有7個世紀之久,我們很難評述腓力當時對他們的破壞所産生的影響。考慮到他們那時成立已逾兩個世紀,並作為一個強大富有的倍受尊敬的組織而遍布當時已知世界的大部分國傢,那麽,由貝根特和利在《聖殿與分會》一書中所作的如下類推就是有道理的:這與我們今天所看到的教皇統治和天主教會從強大無比到一文不名相似,這一過程不過是白駒過隙而已。
在極端的折磨下,被捕的騎士團成員供認他們大量的奇怪行為,其中很多肯定是捏造杜撰的,至多也衹是為了使指控者滿意。因為騎士團無意宣揚他們儀式和秘密的細節,並且腓力有一切理由散布他高壓取得的供詞,所以,經過歷代相傳,我們對聖殿騎士的看法就可能是非常歪麯的,因為大多數有關所謂的他們行為的記錄,都是來源於拷打之下取得的供詞。
從這些供詞中,我們得知聖殿騎士崇拜有魔力的“巴弗米特神”,並且他們拒絶基督、經常地蔑視十字架。似乎聖殿騎士真的是浸透中東哲學和宗教,並且據信他們試圖調和伊斯蘭教、猶太教和基督教,但顯然他們是尊敬這三種信仰的,否則依照傳統他們早就被視為異端了。將聖殿騎士成員描述成反基督的異教徒純係誇張。
但是,騎士團知道“形象”的意義並且他們宣揚了一些促成他們毀滅的奇怪信仰。他們努力散布關於他們擁有玄妙秘密的觀念,甚至說他們有些“超人”。他們宣揚他們是幾世紀前推倒傑裏科墻的軍隊的化身,並且鼓勵一種流行的觀念,說他們不知什麽原因是聖杯的看護人。他們聲稱自己是星術學家、煉金術士和魔法師,他們創造了保護自己的威嚴同時也在敵人中間製造恐懼的方法。他們懂得神話的價值並且宣揚這些觀念,知道這樣就會獲得人們對他們的害怕和尊敬,而這兩者對他們都是有用的。
在隨後的7年的,在腓力的“馴服的教皇”當局指揮和權威下,對聖殿騎士的迫害和破壞從法國蔓延開來,並被宗教法庭進一步強化。
全世界的那些幸存騎士團成員是通過改編存留下來的,在德國,很多人都加入了醫護騎士或條頓騎士團。在西班牙,他們加入了一個特為他們而設的組織--蒙提薩。在葡萄牙,他們將名稱改為基督騎士,這樣他們存在到16世紀並在歷史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例如,航海傢瓦斯科·達·伽馬就是一名基督騎士成員,並且正是在聖殿 的旗幟下,哥倫布航行到新大陸。人們斷言,大量的騎士團成員到了蘇格蘭,這可能是逃離法國的船隊的最後一站。一些評論傢認為他們在1314年的班諾剋伯恩戰役中幫助了羅伯特一世,這場戰役成功地使蘇格蘭有隨後的將近300年中獲得了獨立。
聖殿騎士創製了後來類似組織的藍圖。例如,1445年法國國王查理七世創建了蘇格蘭近衛步兵,很顯然他是以聖殿騎士為基礎的,並且在事實上很多方面與相似。
1540年,西班牙軍人傳教士伊格納休斯·羅耀拉有意按照聖殿騎士的模式來組建他的“宗教戰士”,這就是後來的耶穌會士,人們普遍稱之為耶穌會。
這些組織沒有宣稱他們與聖殿騎士的直係關係。但是有一個強烈的信念,認為現代的一個神秘組織有着直接的淵源,這就是共濟兄弟會。
體製
聖殿騎士的形象聖殿騎士團的標志是白色的製服外加白色長袍。公元1147年第二次十字軍東徵後,他們開始在白色長袍的左肩綉上紅色十字,剛開始是等邊十字,後來發展成八角十字。徽章則是兩名持盾和矛的騎士騎在一匹馬上,盾上繪有紅色的十字。這個徽章象徵着騎士團的成員一開始是貧窮的騎士,後來又被解釋為騎士團成員的袍澤之誼,不過到了法王腓力四世打擊聖殿騎士團時,卻被認為是騎士團成員搞同性戀的象徵。騎士團的口號是“神的旨意(God wills it)”。 還有一句口號:Non Nobis, Domine, Non Nobis, Sed Nomini Tuo Da Gloriam.(拉丁)翻譯:Give Glory, God, Give Glory,Not For us,God, But for your name.賜予光榮,上帝,賜予光榮,不是為我們,上帝,是為了您的名字。
騎士團的首領稱為宗師(The Grand Master,即大團長或總團長),通過選舉産生,終生任職。宗師直接對教皇負責,因此許多在聖地和歐洲的聖殿騎士團組織不受國王和當地主教的控製。其成員分為四個階層:
騎士(Knights)騎士是騎士團的主體,衹有最高等級的騎士纔有權穿在背部繪有紅色十字的白色長袍。
軍士(Sergeants)軍士是步兵,級別較騎士低。他們是聖殿騎士團的軍事力量。
農夫(Farmers)農夫負責管理騎士團財産,主要成員是職業修士。
牧師(Chaplains)牧師負責禱告等宗教活動。
野史札記有<<聖殿騎士的遺命>>作者:史蒂夫•貝利
1314年3月18日,騎士團最後一任團長雅剋德莫萊受火刑而死,標志着創建於1118年的“聖殿騎士團”的分崩離析……聖殿騎士擁有駭人聽聞的財富,他們控製着國王和主教.但雅剋德莫萊在臨死前始終不肯說出財富的埋藏之地,並且詛咒法國國王菲利浦四世和教皇剋萊門特將在一年之內一起死亡。不幸這一毒誓應驗,教皇於一個月後去世,而菲利浦四世於七個月後去世,它變成了歷史的一段傳奇。七百多年之後,人們還在對這些聖殿騎士充滿了好奇。他們自稱是基督的忠誠信徒,卻不曾在教皇的腳下真正臣服.他們在外表上像修±僧侶,但其實質卻是軍人 他們腦子裏裝的不是《聖經》,也不是祈禱詞,而
是戰爭和徵服,他們身穿修士式的外衣,而外衣下面卻是騎士的甲胄……這裏面有着無數後人希望解開的疑團。
在本書中,美國司法部高官斯蒂芬尼意外地收到了去世多年的丈夫的筆記本,為了弄清丈夫的死因,她帶着這本寫有密碼的筆記本來到了丹麥。不曾想,此舉竟然揭開了聖殿騎士守護多年的“偉大遺産”的秘密。閱讀本書的體驗,就像在親歷歷史中的重大事件。全書充滿着詭異的氣氛,快節奏的情節發展,懸疑迭出的綫索,讓讀者欲罷不能。在環環相扣的懸念中,讀者將置身歷史與現實,去探索人類歷史中又一段驚心動魄的不解之謎。
後世影響
後世許多小說、漫畫利用聖殿騎士團的傳奇大作文章,例如達芬奇密碼、梵蒂岡秘寶-獵鷹聖殿、聖殿騎士遺産、亞特蘭提斯傳奇及國傢寶藏等等,描述他們擁有大量足以撼動基督教世界的重要文獻, 另外也曾在西班牙電影〈Tombs of the blind dead〉一片中,以一群盲眼的僵屍形態出現;在XBOX 360和PS3遊戲刺客信條(Assassin's Creed)中,該團以一龐大的公司的型態流傳到了現代。
同名電影
導演: Peter Flinth
編劇: Jan Guillou ....novel
Hans Gunnarsson ....screenplay
主演: 斯特蘭·斯卡斯加德 麥德斯·米科爾森 史蒂芬·威丁頓 畢比·安德森
上映: 2007年
類型: 動作片 冒險片 劇情片 愛情片 戰爭片
地區: 英國 瑞典 丹麥 挪威 芬蘭 德國
語言: 瑞典語 英語 阿拉伯語 法語 拉丁語
時長: 138分鐘
顔色: 彩色
別名: 聖堂武士
發行公司: FS Film Oy
劇情介紹
Arn是瑞典一位高層貴族的兒子,在修道院受教育後,被送往聖地耶路撒冷作為一個聖殿騎士,之後又抵抗封建領主。表現了主角為禁忌的愛而勇於保衛信仰來做懺悔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