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rqiren
土耳其人
Turks
西亞土耳其人口占多數的民族。約3750萬人(1980)。屬歐羅巴人種地中海類型,混有蒙古人種成分。使用土耳其語,屬阿爾泰語係 突厥語族西支。文字曾用阿拉伯字母書寫,1928年改用拉丁字母。信奉伊斯蘭教,多屬遜尼派。
土耳其人係西突厥後裔。7世紀西突厥滅於唐後,其中烏古斯部塞爾柱人自中亞遷徙至西亞,同當地波斯人結合。至11世紀建立塞爾柱帝國,以後在小亞細亞建立魯姆蘇丹王國。13世紀,塞爾柱人的同族奧斯曼人又從中亞遷來,同當地居民結合,始稱奧斯曼土耳其人。初定居於索玉特區(今土耳其埃斯基謝希爾附近),為魯姆蘇丹王國所屬的小公國,後成為獨立公國。1326年奪取布魯薩,定為首都。14世紀中葉起國力強大,進取東南歐,徵服敘利亞、巴勒斯坦和埃及等地。至16世紀已建成橫跨亞、非、歐3洲的奧斯曼帝國。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帝國瓦解,遂遭歐洲列強殖民侵略。1919年,在凱末爾領導下開展民族解放武裝鬥爭,推翻封建王朝,擊退外國侵略,於1923年建立土耳其共和國。
土耳其人原過遊牧生活,遷居小亞細亞後,改事農業,兼營畜牧。農産品以棉花、煙草、幹鮮果類為大宗。奧斯曼帝國時代,以伊斯蘭教為國教。建立共和國後,廢除國教,推行世俗化運動。經濟發展迅速,政治趨嚮民主,教育受到重視,婦女地位得到提高。昔日伊斯蘭社會流行的深閨製已不存在,束縛婦女的面罩和黑袍已被廢除。婦女可以參加各項生産勞動和政治活動。土耳其人喜愛文學和詩歌。在音樂、戲劇、美術、電影等方面均有長足發展。
另有240多萬土耳其人分佈在希臘、保加利亞、 南斯拉夫、阿爾巴尼亞、塞浦路斯以及西歐等國傢和地區。
(楊兆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