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 : 中草藥 > 土百部
  【土百部的功效介紹】:
  土百部 (《中藥材手册》)
  【別名】千錘打(《四川中藥志》),滇百部、小百部(雲南)。
  【來源】為百合科植物羊齒天門鼕的塊根。
  【植物形態】羊齒天門鼕多年生草本。
  根莖短.根簇生,粗壯,肉質,先端膨大,呈紡錘形。
  莖直立,高30~60釐米,緑色,圓柱形,中空,下部分枝多,上部節間較短;葉狀枝2~6枚簇生,扁平,鐮刀狀,先端漸尖.中脈明顯,緑色有光澤,長6~8毫米,寬約1毫米。
  葉退化為鱗葉狀,極小,膜質。
  花雜性,單生或成對生於葉腋;花梗細弱,長10~15毫米,中部有一關節;花小,鐘狀,花被裂片6;雄蕊6,着生於花被基部;雌蕊1,子房3室。
  漿果,圓球形,直徑5~7毫米,熟時黑色。
  生長於陰濕和土壤肥厚的地方,常見於山麓林下草叢中。
  分佈雲南、四川、西藏、陝西、甘肅、山西、河南、湖北等地。
  【採集】春、秋兩季挖取,除去苗莖,洗淨泥沙,曬幹。
  【藥材】多為叢生的根條,頭部有蘆稈及較短的幹枯殘莖。
  每條塊根呈紡錘形,兩端尖,長約3~7釐米,粗約0.7~1.2釐米。
  外表皺縮,呈灰棕色或棕褐色;乾燥後多呈空殼狀。
  堅脆,易折斷,內心空虛少肉質,未充分乾燥者,內心有粘性白色的肉質。
  氣微酸,味帶麻。
  以根條均勻,內心較飽滿者為佳. 産四川、雲南。
  同屬植物小莖葉天門鼕的塊根亦供藥用。
  【化學成分】羊齒天門鼕根含粘液質達60%。
  粘液質經緩和水解可分成粘多糖和多糖兩部分,前者由甘露糖和葡萄糖醛酸(1:1)組成,後者由果糖、葡萄糖、甘露糖(2:8:9)組成。
  【炮製】以水潤軟,切片,曬幹。
  【性味】四川中藥志):性微溫,味甘苦,無毒。
  【歸經】《四川中藥志》:入肺經。
  【功用主治-土百部的功效】①《峨帽藥植》:治虛弱咳嗽。
  ②《四川中藥志》:潤肺燥,殺蟲虱。
  治肺勞久咳,療骨蒸潮熱,塗疥癬。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2~3錢;或入丸劑。
  外用;煎水洗或研末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