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竜名稱: 圓頂竜(大陸)卡瑪拉竜(港臺)
拉丁文名: camarasaurus
恐竜食物: 蕨類植物的葉子以及松樹
生存年代: 1億4500萬-1億5500萬年前,中生代侏羅紀晚期
生存地點: 美國的猶他州,懷俄明州,科羅拉多州以及墨西哥
辨認要决: 卡瑪拉竜樣子粗短,脖子和尾巴差不多長。
恐竜種類: 蜥臀目·蜥腳亞目· 爬行綱
特徵:體長約18米,體重約18噸,植食性動物。體格極為粗壯、結實,頭部圓而且大,和梁竜、雷竜等的小頭不同。
鼻孔長在頭部頂端,脊椎骨空腔。
來
圓頂竜英文名(camarasaurus)的含義是“帶着小房間的爬行動物”。拉丁文意思為“圓頂狀的爬行動物” 圓頂竜(camarasaurus)是蜥腳形亞目(sauropodomorpha)、蜥腳次亞目(sauropoda)、圓頂竜科(camarasauridae)的一屬。植食性,生活在侏羅紀晚期,體長可達到20米,體重可達20噸,主要分佈在北美。
簡 介
圓頂竜的腦袋小而長,鼻子是扁的。牙齒長得像勺子一樣(補,當磨損壞了時,它還能長出新的牙來代替原來的舊牙)。圓頂竜的腿挺粗,每衹腳有五個腳趾,中趾長着鋒利的爪子。它的前腿比後腿略短一點兒。圓頂竜是群居動物。它們不做窩,而是一邊走路一邊生小恐竜,生出的恐竜蛋形成一條綫。圓頂竜還照看自己孩子。它們的腦袋很小,所以不太聰明。圓頂竜是草食動物。吃東西時,它不嚼,而是將葉子整片吞下。它吃蕨類植物的葉子以及松樹。圓頂竜有個非常強壯的消化係統,它會吞下砂石來幫助消化胃裏其它堅硬的植物。食植物的圓頂竜腿像樹幹那樣粗壯,可以穩穩地支撐起它全身巨大的體重。圓頂竜的脖子比其它蜥腳類恐竜(如腕竜),要短很多。它可能是靠吃樹低矮處的枝葉為生,而把樹頂部的嫩樹葉留給了身材高大的親戚們。在圓頂竜短而深的頭骨內,包藏着很小的大腦。但它的嗅覺卻極為靈敏,這有助於它躲避危險。在它的眼睛前部,長着兩衹巨大的鼻孔,聳在頭頂上。圓頂竜的大牙齒長得像鑿刀,用來大量的啃斷樹葉樹枝。它每天的絶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吃,從一個灌木叢挪到另一個灌木叢,因為它龐大的身軀需要許多食物來補充養料。圓頂竜的大腳分擔了它的體重。在每衹前腳上長着一個長而彎麯的爪。它就是靠着這對長爪砍殺攻擊它的敵手,以保護自己。
圓頂竜是腕竜的一個分支,身材雖然比腕竜小很多,但是體格極為粗壯、結實,頭部圓而且大,和梁竜、雷竜等的小頭不同。與前面幾種巨型長脖恐竜相比,它的脖子要短得多,尾巴也要短一截,所以顯得更加敦實。頭骨較大,有渾圓的頭頂,吻部短鈍。嘴裏的牙齒排列得較密。鼻孔長在眼眶的前上方,鼻腔巨大,肯定有良好的嗅覺。脊椎骨空腔,大大減輕了體重。看似笨拙,卻能用尾巴幫忙支撐身體,站立起來,采食高處的樹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