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革命軍
目錄
國軍概述
  國民革命軍,簡稱「國軍」,由中國國民黨在1925年效仿當時俄國共産黨「以黨建校,以校領軍」的模式,並參考蘇聯軍事制度後創設。早期國民革命軍內部的將領和軍官由陸軍軍官學校黃埔軍校所加以培養訓練,軍隊亦效忠國民黨,歷經北伐、東徵、抗戰、國共內戰等重大軍師戰役。後來“國民革命軍”一稱廢止,但其簡稱“國軍”一直保留,而直到現在,臺灣的許多陸軍軍旗還保留“國民革命軍”的字樣。現在的“國軍”是“中華民國”臺灣地區的武裝部隊,“中華民國總統”為國軍三軍統帥,不受任何黨派的控製,實行“軍隊國傢化”,全稱為“中華民國國軍”。
創建至北伐
  孫中山於1924年在蘇聯支持下,在廣州創立黃埔軍校。1925年7月,國民政府在廣州成立。8月18日,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將轄下各地方軍隊名目取消,統一名為「國民革命軍」,簡稱「國軍」。由黃埔軍校訓練的軍官組成的黃埔軍校校軍為第一軍,軍長蔣介石。「建國湘軍」為第二軍,「建國滇軍」改為第三軍,「建國粵軍」為第四軍,福軍為第五軍。初期的國民革命軍依照蘇聯體製,在軍、師兩級設黨代表及政治部。
  1927年北伐時國民革命軍接管位於湖北的英國租界。1926年1月,改編湖南的「攻鄂軍」為第六軍,軍長程潛。3月,改編廣西軍隊為第七軍,軍長李宗仁。6月,湖南的唐生智參加國民革命,部隊改編為第八軍。7月,國民革命軍誓師北伐,當時的國民革命軍為八個軍約十萬人。蔣介石任總司令,李濟深為參謀長,白崇禧任參謀次長代理參謀長,鄧演達為政治部主任,郭沫若為政治部副主任。一至八軍軍長及黨代表分別為:(一軍)何應欽/繆斌;(二軍)譚延闓/李富春;(三軍)朱培德/朱剋靖;(四軍)李濟深/廖乾五;(五軍)李福林/李朗如;(六軍)程潛/林伯渠;(七軍)李宗仁/黃紹竑;(八軍)唐生智/劉文島。
  北伐初期,國民革命軍的四、七、八軍分別在湖南、湖北擊敗了吳佩孚;一、二、三、六軍則在江西、江蘇一帶擊敗孫傳芳及張宗昌。1927年4月26日發生寧漢分裂,北伐一度中斷。國民黨分裂成左派的武漢及右派的南京兩個國民政府。以蔣介石為首的右派在南京成立政府,開始進行清黨,將共産黨人從軍隊內清除,並且取消國民革命軍內黨代表及政治部編製。至7月,寧漢復合;蔣介石於8月辭去總司令職。孫傳芳乘機發動的反攻被何應欽、李宗仁在竜潭擊敗。
  1928年1月,蔣介石復出。支持北伐的馮玉祥手下的國民聯軍,及閻錫山手下的北方革命軍並入國民革命軍戰鬥序列。國軍編為第一、二、三、四集團軍,分別由蔣介石、馮玉祥、閻錫山及李宗仁任司令;蔣介石為總司令。至6月,張作霖退出山海關外時被日本關東軍在皇姑屯炸死。國軍亦進至北京。12月,張學良在關外易幟,北伐宣佈成功。
  在1928年7月國民政府開始研究裁兵時,屬國民革命軍名下的軍隊,有八十四個軍約三百個師,共二百二十萬人。當中尚未包括東北、四川及雲南等地的部隊。而且軍隊質素非常參差,不少是投誠及收編而成。1928至1929年曾開始編遣工作,計劃將國民革命軍縮編成六十五個師共八十萬人,亦有訂明國軍最高指揮權在國民政府。但不久國民黨內實力軍人即互以兵戎相見,先後發生蔣桂戰爭(參看李宗仁)、中原大戰等多場國民黨內內戰,加上對共産黨圍剿及用兵,編遣計劃及軍隊國傢化的計劃遂無疾而終。
革命軍抗戰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國軍大幅擴編。在民族團结下,原來共産黨的紅軍亦被編入為八路軍(後改稱第十八集團軍)及新四軍。至1945年,國軍共有120個軍、354個師,此外尚有獨立旅、獨立團等。據統計,八年抗戰中,國軍中陸軍陣亡將士三百萬人以上,當中將級軍官已超過二百名,中下級軍官更大幅傷亡。此外,抗戰期間國軍亦首次離開中國,組成遠征軍, 到緬甸與英印軍共同作戰,且亦屢有勝果,在抗戰同時為響應蔣介石“十萬青年十萬軍”的號召,在抗戰時期國民革命軍也曾組建青年軍,但由於對日抗戰結束,所以青年軍並未實際上戰場。
國民革命軍北伐的目的
  北伐是中華民國自民國十五年(1926年)至十七年(1928年),由國民革命軍北進「討伐」北洋政府的戰爭,使得中國大陸統一在由中國國民黨領導之國民政府旗下。北伐正式起始於1926年7月9日蔣中正就職國民革命軍總司令並誓師北伐;完成於1928年12月29日張學良宣佈奉吉黑三省改懸青天白日滿地紅旗,改保安委員會為東北政務委員會,即東北易幟。
  國民政府以廣東及廣西為基地,先後擊敗以吳佩孚,孫傳芳,張宗昌為主力的北洋軍閥,之後取得原屬北洋軍的馮玉祥、閻錫山等人的加入,最後張作霖退出山海關外,張學良在東北宣佈效忠而宣佈成功。國民政府的北伐,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由兩廣開始,從南嚮北統一全國的例子,雖然它所達成的統一在很多方面來說都衹是屬於形式上的。
  1926年北伐開始時,國共兩黨仍處於合作狀態,直至1927年4月。當時在南京的蔣介石跟在武漢的汪精衛出現分裂(稱寧漢分裂):蔣介石在4月12日起在上海等地進行「清黨」(中國大陸稱為「四·一二反革命政變」),搜捕並處决共産黨員。同年7月15日,汪精衛在武漢進行清共,寧漢合流。自此,第一次國共合作徹底破裂,共産黨於8月1日發動南昌暴動(中國大陸稱為「南昌起義」),成立屬於自己的武裝部隊。
  1923年孫中山在滇桂粵各軍的支持下再次回粵執政,成立陸海軍大元帥府,並就大元帥職。孫將各軍一律改稱討賊軍,其中將在粵的外省部隊編為國防軍,直屬大元帥指揮,歸附帥府的粵軍編為地方軍。待平定瀋鴻英及再平陳炯明後,又將討賊軍改稱建國軍,並加委了建國粵、滇、桂、湘、贛、鄂、川、山陝、奉等軍總司令,其中衹有粵、滇、桂、湘等軍尚可使用,內部編製以師、旅為主。其餘各軍或規模很小,甚至衹有空架子,或在遠域他省。1928年兩廣統一後,建國既各軍與新興的黃埔校軍統一組建為國民革命軍第1-6軍,廣西的定桂討賊軍改編為第7軍(軍轄二團製的旅),以上成為北伐前夕的七個軍。
國共內戰至國府遷臺
  在美國的斡旋下,國民黨與共産黨在1946年2月在重慶簽署《軍隊整編及統編中共部隊為國軍之基本方案》。方案規定在12個月內將中國的軍隊減為108個師,90個師為國民黨部隊,18個師為共産黨。之後再在六個月縮編為國民黨50個師,共産黨10個師。但是整軍尚在開始階段時,兩黨已在同年6月再次開戰。1947年起,各地共軍放棄國軍稱謂,改稱「人民解放軍」。隨後國軍在中國大陸被解放軍所敗,國民革命軍在中國大陸的歷史亦告一段落。
國軍總體評價
  國民革命軍,在大革命時期是國共兩黨共同領導的革命軍隊,是推翻北洋軍閥反動統治的堅實力量;4.12“清黨”之後,國軍二次北伐統一全中國,成為維護國民黨政府反動統治,鎮壓人民群衆的反動軍隊;對日抗戰中,國軍作出巨大犧牲,成為抗戰的主力軍,中共軍隊名義上也成為國軍的一部分,在人民解放戰爭中,國軍由於國民黨政府的統治已經腐敗透頂,最終潰退臺灣;國府遷臺後,國軍成為臺灣地區武裝,但仍堅持一個中國原則。
國軍序列
  1926年7月(北伐戰爭時)國民革命軍序列
  總司令 蔣介石(蔣中正);軍事總顧問 加倫;總參謀長 李濟深;總參謀次長 白崇禧;總政治部主任 鄧演達;總政治部顧問 鐵羅尼
  第一軍:軍長 何應欽;黨代表 繆斌;顧問 切列巴諾夫
  第二軍:軍長 譚延闓;黨代表 汪精衛(未到職);副黨代表 李富春;顧問 預不羅甫斯基
  第三軍:軍長 朱培德;黨代表 朱剋靖;顧問 馬赤意利剋
  第四軍:軍長 李濟深(兼);黨代表 廖乾吾;顧問 巴羅
  第五軍:軍長 李福林;副黨代表 李朗如;顧問 葉林
  第六軍:軍長 程潛;副黨代表 林伯渠
  第七軍:軍長 李宗仁;黨代表 黃紹竑;顧問 予金
  第八軍:軍長 唐生智;黨代表 劉文島;顧問 奧依尼其
  1937年8月20日(抗戰初期)國民革命軍序列
  軍事委員會:委員長 蔣中正;參謀總長 程潛;副參謀總長 白崇禧
  第一戰區(轄區:平漢、津浦兩鐵路綫,共26個師又6個旅。)
  司令長官:蔣中正(兼)
  第一集團軍 總司令 宋哲元;
  第二集團軍 總司令 劉峙;
  第十四集團軍 總司令 衛立煌
  第二戰區(轄區:晉、察、綏,共13個師又16個旅。)
  司令長官:閻錫山
  第六集團軍 總司令 楊愛源;
  第七集團軍 總司令 傅作義;
  預備軍 總司令 閻錫山(兼)
  第三戰區(轄區:江、浙,共18個師又7個旅。)
  司令長官:馮玉祥
  第八集團軍 總司令 張發奎;
  第九集團軍 總司令 張治中;
  第十集團軍 總司令 劉建緒;
  第十五集團軍 總司令 陳誠
  第四戰區(轄區:閩、粵,共13個師又3個旅。)
  司令長官:何應欽
  第四集團軍 總司令 蔣鼎文;
  第十二集團軍 總司令 餘漢謀
  第五戰區(轄區:魯,共18個 師又1個旅。)
  司令長官:蔣中正(兼),後由李宗仁調任
  第三集團軍 總司令 韓復榘;
  第五集團軍 總司令 顧祝同
  直屬部隊
  第一預備隊 司令長官 李宗仁;
  第二預備隊 司令長官 劉湘;
  第三預備隊 司令長官 竜雲;
  第四預備隊 司令長官 何成濬;
  第十七集團軍 司令長官 馬鴻逵;
  第十八集團軍 司令長官 朱德;
  騎兵第二軍 軍長 何柱國
  空軍 (共九個大隊,各式飛機305架)
  總司令 蔣中正(兼);前敵總指揮 周至柔
  海軍 (各種艦艇共66艘,總排水量五萬九千餘噸)
  總司令 陳紹寬
  抗戰時期國民革命軍序列一
  (1938年1月)
  第一戰區
  司令長官:程潛
  作戰地區:平漢路方面
  兵力:共轄25個步兵師,2個步兵旅,2個騎兵師
  第21集團軍 司令官商震,下轄:第32軍 軍長商震(兼),騎兵第14旅 旅長張占魁
  第1集團軍 司令官宋哲元,下轄:第53軍軍長萬福麟,第77軍 軍長馮治安,第181師師長石友三,第17師 師長趙壽山,騎兵第3軍 軍長鄭大章
  第68軍 軍長劉汝明(直屬),第92軍軍長李仙洲(直屬),第106師 師長瀋剋(直屬),第118師 師長張硯田(直屬),新編第8 師 師長蔣在珍(直屬),新編第35師 師長王勁哉(直屬),騎兵第4師 師長王奇峰(直屬)
  第二戰區
  司令長官:閻錫山
  作戰地區:山西方面
  兵力:共轄27個步兵師,3個步兵旅,3個騎兵師
  南路前敵總司令衛立煌,下轄:第3軍 軍長曾萬鐘,第9軍 軍長郭寄嶠,第14軍 軍長李默庵,第93軍 軍長劉堪,第15軍 軍長劉茂恩,第17軍 軍長高桂滋,第19軍 軍長王靖國,第47軍 軍長李傢鈺,第61軍 軍長陳長捷,第14軍團軍團長馮欽哉
  北路前敵總司令傅作義,下轄:第35軍軍長傅作義(兼),新編第2師 師長金憲章,騎兵第1軍 軍長趙承綬,騎兵第2軍 軍長何柱國,
  第18集團軍 總指揮朱德
  第66師 師長杜春沂(直屬),第71師 師長郭宗汾(直屬),第33軍 軍長孫楚(直屬),第34軍 軍長楊澄源(直屬)
  第三戰區
  司令長官:顧祝同
  作戰地區:蘇浙方面
  兵力:共轄24個步兵師,6個步兵旅
  第10集團軍 司令官劉建緒,下轄:第28軍 軍長陶廣,第70軍 軍長李覺,第79師 師長陳安寶,暫編第13旅 旅長楊永清
  第19集團軍 司令官羅卓英,下轄:第4軍軍長吳奇偉,第18軍 軍長羅卓英(兼),第79軍 軍長夏楚中,第25軍 軍長萬耀煌,第73 軍 軍長王東原
  第23集團軍 司令官唐式遵,下轄:第21軍 軍長唐式遵(兼)
  第28集團軍 司令官潘文華
  第23軍 軍長潘文華(兼)
  新編第4軍 軍長葉挺(直屬),獨立第6旅 旅長周志群(直屬)
  寧波守備 司令王皓南,轄第194師 師長陳德法
  溫臺守備 司令徐旨乾,轄暫編第12旅 旅長李國鈞
  遊擊總司令黃紹雄
  第四戰區
  司令長官:何應欽(兼)
  作戰地區:兩廣方面
  兵力:共轄9個步兵師,2個步兵旅
  第12集團軍 司令官餘漢謀,下轄:第62軍 軍長張達,第63軍 軍長張瑞貴,第64軍 軍長李漢魂,第65軍 軍長李振球,獨立第9旅 旅 長李振良,獨立第20旅 旅長陳勉吾
  第8軍團 軍團長夏威,
  虎門要塞 司令陳策
  第五戰區
  司令長官:李宗仁
  作戰地區:津浦綫方面
  兵力:共轄27個步兵師,3個步兵旅
  第3集團軍 司令官於學忠,下轄:第51軍軍長於學忠(兼),第12軍 軍長孫桐萱,第55軍軍長曹福休,第56軍 軍長𠔌良民
  第11集團軍 司令官李品仙,下轄:第31軍 軍長韋雲淞
  第21集團軍 司令官廖磊,下轄:第7軍 軍長周祖晃,第48軍 軍長廖磊(兼)
  第22集團軍 司令官鄧錫侯,下轄:第41軍 軍長孫震,第45軍 軍長鄧錫侯(兼)
  第24集團軍 司令官顧祝同(兼),下轄:第57軍 軍長繆溦流
  第27集團軍 司令官楊森
  第3軍團 軍團長龐炳勳
  第59軍 軍長張自忠
  海軍陸戰隊
  第八戰區
  司令長官:蔣中正(兼),副司令長官:朱紹良
  作戰地區:甘寧青方面
  兵力:共轄5個步兵師,4個步兵旅,5個騎兵師,4個騎兵旅
  第17集團軍 司令官馬鴻逵,下轄:第81軍 軍長馬鴻賓,第168師 師長馬鴻逵(兼),騎兵第1旅 旅長馬光宗,騎兵第10旅 旅長馬全忠,寧夏警備第1旅 旅長馬寶琳,寧夏警備第2旅 旅長馬得貴
  第80軍 軍長孔令恂
  第82軍 軍長馬步芳
  騎兵第5軍 軍長馬步青
  第191師 師長楊德亮
  挺進軍 司令馬占山
  武漢衛戍司令部
  總司令:陳誠
  兵力:共轄14個步兵師,1個步兵旅
  第2軍 軍長李延平,第49軍 軍長劉多荃,第54軍 軍長霍揆章,第60軍 軍長盧漢,第75軍 軍長周磊,第13師 師長吳良琛,第57師 師長施中誠,第77師 師長彭位仁,江防總司令劉興,海軍陸戰隊
  西安行營
  主任:蔣鼎文
  兵力:共轄12個步兵師,4個步兵旅,3個騎兵師
  第11軍團 軍團長毛炳文,下轄:第37軍 軍長毛炳文(兼),第43師 師長周祥初
  第17軍團 軍團長鬍宗南,下轄:第1軍鬍宗南(兼),第8軍 軍長黃傑
  第21軍團 軍團長鄧寶珊
  第38軍 軍長孫蔚如
  第46軍 軍長樊崧甫
  第86師 師長高雙成
  第165師 師長魯大昌
  暫編騎兵第1師(直屬)
  騎兵第6軍 軍長閻炳嶽(直屬)
  閩綏靖公署
  主任:陳儀
  兵力:共轄2個步兵師,4個步兵旅
  第75師 師長宋天才
  第80師 師長陳琪
  福建保安第1旅 旅長陳佩玉
  福建保安第2旅 旅長李樹棠
  福建保安第3旅 旅長趙琳
  海軍陸戰隊第2旅
  軍委會直轄兵團
  兵力:共轄17個步兵師
  第20軍團 軍團長湯恩伯,下轄:第13軍軍長湯恩伯(兼),第52軍 軍長關麟徵,第85軍軍長王仲廉
  第2集團軍 司令官孫連仲,下轄:第30軍軍長田鎮南,第42軍 軍長馮安邦
  第8集團軍 司令官張發奎,下轄:第36師 師長蔣伏生,第50師 師長成光耀,第92師 師長黃國棟,第93師 師長甘麗初,第167師 師長薛蔚英
  第26集團軍 司令官徐源泉,下轄:第10軍軍長徐源泉(兼),第87軍 軍長劉膺古
  國民革命軍序列二
  (1938年11月)
  第一戰區(轄區 豫省及安徽之一部)
  司令長官 衛立煌
  第二戰區(轄區 山西及陝西之一部)
  司令長官 閻錫山
  第三戰區(轄區 蘇南皖南浙閩兩省)
  司令長官 顧祝同
  第四戰區(轄區 兩廣方面)
  司令長官 張發奎
  第五戰區(轄區 皖西鄂北豫南方面)
  司令長官 李宗仁
  第八戰區(轄區 甘寧青及綏遠方面)
  司令長官 朱紹良
  第九戰區(轄區 贛省一部鄂南(長江以南)及湘省)
  司令長官 陳 誠 薛 嶽(代)
  第十戰區(轄區 陝西方面)
  司令長官 蔣鼎文
  魯蘇戰區(轄區 蘇北及山東方面)
  總司令 於學忠
  冀察戰區(轄區 冀察文面)
  總司令 鹿鐘麟
  國民革命軍序列三
  (1944年鼕)
  第一戰區
  司令長官 鬍宗南(代)
  第二戰區
  司令長官 閻錫山
  第三戰區
  司令長官 顧祝同
  第五戰區
  司令長官 李宗仁
  第六戰區
  司令長官 孫連仲
  第七戰區
  司令長官 餘漢謀
  第八戰區
  司令長官 朱紹良
  第九戰區
  司令長官 薛嶽
  第十戰區
  司令長官 李品仙
  冀察戰區
  總司令 高樹勳
  駐印軍
  總指揮 薩爾登 副 鄭洞國
  第一方面軍
  司令官 盧漢
  第二方面軍
  司令官 張發奎
  第三方面軍
  司令官 湯恩伯
  第四方面軍
  司令官 王耀武
  昆明防守司令部
  司令 杜聿明
  總部直轄部隊
  地方綏靖部隊
  軍委會直轄部隊
  1939年4月(抗戰相持階段)國民革命軍序列
  第一戰區(轄區:河南、安徽兩省北部,共12個步兵師1個步兵旅1個騎兵師1個騎兵旅。)
  司令長官:衛立煌
  第二集團軍 總司令 孫連仲;
  第三集團軍 總司令 孫桐萱;
  豫北自衛軍 總司令 朱懷冰
  第二戰區(轄區:山西全部、陝西東北部,共32個步兵師14個步兵旅5個騎兵師3個騎兵旅。)
  司令長官:閻錫山
  第十四集團軍 總司令 衛立煌(代);
  第四集團軍 總司令 孫蔚如;
  第五集團軍 總司令 曾萬鐘;
  第六集團軍 總司令 楊愛源;
  第七集團軍 總司令 趙承綬;
  第八集團軍 總司令 孫楚;
  第十三集團軍 總司令 王靖國;
  第十八集團軍 總司令 朱德;
  晉陝綏邊區軍 總司令 鄧寶珊;
  戰區直轄部隊 總司令 張勵生
  第三戰區(轄區:浙江、福建全部,江蘇、安徽南部,共22個步兵師2個步兵旅)
  司令長官:顧祝同
  閩綏靖區兼第二十五集團軍 主任兼總司令 陳儀;
  第十集團軍 總司令 劉建緒;
  第三十二集團軍 總司令 上官雲相;
  第二十三集團軍 總司令 唐式遵;
  第四戰區(轄區:廣東、廣西全部,共18個步兵師2個步兵旅。)
  司令長官:蔣中正(兼),張發奎(代)
  第十六集團軍 總司令 夏威;
  第十二集團軍 總司令 餘漢謀;
  第五戰區(轄區:安徽西部、湖北北部、河南南部,共28個步兵師1個騎兵師1個騎兵旅。)
  司令長官:李宗仁
  第十一集團軍 總司令 李品仙;
  第二十二集團軍 總司令 孫震;
  第二十九集團軍 總司令 王纘緒;
  第三十三集團軍 總司令 張自忠;
  長江上遊江防司令部 司令 郭懺;
  戰區直轄部隊
  第八戰區(轄區:綏遠、寧夏、甘肅、青海,共6個步兵師9個步兵旅4個騎兵師4個騎兵旅。)
  司令長官:朱紹良
  第十七集團軍 總司令 馬鴻逵;
  傅作義部隊 總司令 傅作義;
  東路部隊 總指揮 魯大昌;
  第九戰區(轄區:湖北南部、江西西部、湖南全部,共52個步兵師。)
  司令長官:陳誠
  第一集團軍 總司令 盧漢;
  第九集團軍 總司令 吳奇偉;
  第十九集團軍 總司令 羅卓英;
  第二十集團軍 總司令 商震;
  第二十七集團軍 總司令 楊森;
  第三十集團軍 總司令 王陵基;
  第三十一集團軍 總司令 湯恩伯;
  湘鄂贛邊區遊擊總指揮部 總指揮 樊鬆甫
  第十戰區(轄區:陝西,共9個步兵師1個步兵旅1個騎兵師1個騎兵旅。)
  司令長官:蔣鼎文
  第三十四集團軍 總司令 蔣鼎文(兼);
  第十六軍
  魯蘇戰區(轄區:江蘇北部、山東全部,共7個步兵師。)
  總司令 於學忠
  冀察戰區(轄區:河北、察哈爾,共5個步兵師1個騎兵師。)
  總司令 鹿鐘麟
  軍委會直屬部隊:第一、五、三十一、三十六、七十一、九十九等軍。
  重慶衛戌總司令部 總司令 劉峙。
  (註:1940年7月,戰鬥序列再作調整,共計268個步兵師、44個步兵旅、12個騎兵師、8個騎兵旅)
  1945年1月(抗戰反攻階段)國民革命軍序列
  軍事委員會:委員長 蔣中正;參謀總長 何應欽;副參謀總長 程潛、白崇禧
  第一戰區 司令長官 鬍宗南(代)
  第四集團軍 總司令 孫蔚如;
  第二十八集團軍 總司令 李仙洲;
  第三十一集團軍 總司令 王仲廉;
  第三十四集團軍 總司令 李文;
  第三十七集團軍 總司令 丁德隆;
  第三十八集團軍 總司令 董釗;
  商南指揮所 主任 郭寄嶠
  戰區直屬及特種部隊。
  第二戰區 司令長官 閻錫山
  第六集團軍 總司令 楊愛源;
  第七集團軍 總司令 趙承綬;
  第八集團軍 總司令 孫楚;
  第十三集團軍 總司令 王靖國;
  第十八集團軍 總司令 朱德;
  戰區直屬及特種部隊。
  第三戰區 司令長官 顧祝同
  第二十三集團軍 總司令 唐式遵;
  第二十五集團軍 總司令 李覺;
  第三十二集團軍 總司令 李默庵;
  戰區直屬及特種部隊。
  第四戰區 司令長官 張發奎
  第十六集團軍 總司令 夏威;
  第三十五集團軍 總司令 鄧竜光;
  戰區直屬及特種部隊。
  第五戰區 司令長官 劉峙
  第二集團軍 總司令 劉汝明;
  第二十二集團軍 總司令 孫震;
  戰區直屬及特種部隊。
  第六戰區 司令長官 孫連仲
  第十集團軍 總司令 王敬久;
  第二十六集團軍 總司令 周碞、宋肯堂;
  第三十三集團軍 總司令 馮治安
  長江上遊江防軍 總司令 吳奇偉
  戰區直屬及特種部隊。
  第七戰區 司令長官 餘漢謀
  第十二集團軍 總司令 餘漢謀;
  戰區直屬及特種部隊。
  第八戰區 司令長官 朱紹良
  第三集團軍 總司令 趙壽山
  第十七集團軍 總司令 馬鴻逵;
  第二十九集團軍 總司令 李鐵軍;
  第四十集團軍 總司令 馬步芳
  傅作義部隊 總司令 傅作義
  晉陝綏邊區部隊 總司令 鄧寶珊
  戰區直屬及特種部隊。
  第九戰區 司令長官 薛嶽
  第一集團軍 總司令 孫渡(副);
  第三十集團軍 總司令 王陵基;
  戰區直屬及特種部隊。
  第十戰區 司令長官 李品仙
  第二十一集團軍 總司令 李品仙(兼);
  第十五集團軍 總司令 何柱國;
  第十九集團軍 總司令 陳大慶;
  戰區直屬及特種部隊。
  冀察戰區 總司令 高樹勳 新編第八軍
  昆明行營 主任 竜雲
  駐印軍 總指揮 薩爾登 新編第一軍 直屬及特種部隊
  重慶衛戌部隊 總司令 劉峙 第十四軍等
  軍委會直屬部隊 第六十九、七十五、七十六、七十九軍等。
  綏靖部隊
  川康邊防 總指揮 劉文輝;
  川陝鄂邊區綏靖公署 主任 潘文華
  川康綏靖公署 主任 鄧錫侯
  廣西綏靖公署 主任 李宗仁
  太原綏靖公署 主任 閻錫山
  廣東綏靖公署 主任 餘漢謀
  滇黔綏靖公署 主任 竜雲
  鄂陝甘邊區 總司令 陳繼承
  豫省警備司令部 總司令 劉茂恩
  中國陸軍總司令部 總司令 何應欽(兼) 直轄新編第六軍等
  遠征軍 司令長官 衛立煌
  第十一集團軍 總司令 王傑
  第二十集團軍 總司令 霍揆彰
  遠征軍直轄及特種部隊
  黔桂湘邊區 總司令 湯恩伯
  第十集團軍 總司令 夏楚中
  第二十四集團軍 總司令 王耀武
  直屬及特種部隊
  滇越邊區 總司令 盧漢
  第一集團軍 總司令 盧漢(兼)
  第五集團軍 總司令 杜聿明
  第九集團軍 總司令 關麟徵
  第二十七集團軍 總司令 李玉堂
  (上述部隊共計115個軍,含331個師、23個獨立旅)
  1946年6月(抗戰勝利至內戰前)國軍序列
  國防部 部長 白崇禧
  戰略顧問委員會主任 何應欽
  參謀總長 陳誠
  陸軍總司令 顧祝同
  海軍總司令 陳誠(兼)
  空軍總司令 周至柔
  聯合後勤總司令 黃鎮球
  東北行營 主任 熊式輝
  第一綏靖區 司令官 孫渡
  第二綏靖區 司令官 石覺
  第三綏靖區 司令官 趙公武
  第四綏靖區 司令官 廖耀湘
  冀東綏靖區 司令官 牟庭芳
  直屬新編第一軍
  北平行營 主任 李宗仁
  第十一戰區 司令長官 孫連仲
  第十二戰區 司令長官 傅作義
  徐州綏靖公署 主任 薛嶽
  第一綏靖區 司令官 湯恩伯
  第二綏靖區 司令官 王耀武
  第三綏靖區 司令官 馮治安
  第八綏靖區 司令官 夏威
  第二戰區 司令長官 閻錫山
  第六集團軍 總司令 王靖國
  第七集團軍 總司令 趙承綬
  第八集團軍 總司令 孫楚
  鄭州綏靖公署 主任 劉峙
  第一戰區 司令長官 鬍宗南
  第三十一集團軍 總司令 王仲廉
  第三十七集團軍 總司令 劉戡
  第三十八集團軍 總司令 董釗
  第四綏靖區 司令官 劉汝明
  第五綏靖區 司令官 孫震
  西北行營 主任 張治中
  第三集團軍 總司令 趙壽山
  武漢行營 主任 程潛
  第六綏靖區 司令官 周碞
  第七綏靖區 司令官 王陵基
  第十集團軍 總司令 歐震
  第二十七集團軍 總司令 李玉堂
  衢州綏靖公署 主任 餘漢謀
  廣州行營 主任 張發奎
  川黔湘綏靖公署 主任 潘文華
  川康綏靖公署 主任 鄧錫侯
  臺灣警備總司令部 司令 陳 儀
  雲南警備總司令部 司令 霍揆彰
  重慶警備總司令部 司令 孫元良
  重慶行轅 主任 何應欽,張群(代)
  西昌行轅 主任 賀國光
  淞滬警備總司令部 司令 李及蘭
  京滬衛戌總司令部 司令 湯恩伯
  歷任陸軍總司令
  姓名 政黨 就職時間 離任時間 備註
  何應欽 中國國民黨 1944年 1946年5月 第壹任
  顧祝同 中國國民黨 1946年5月 1948年4月
  餘漢謀 中國國民黨 1948年5月 1949年4月
  顧祝同 中國國民黨 1949年4月 1950年3月
  孫立人 中國國民黨 1950年3月 1954年6月
  黃傑 中國國民黨 1954年6月 1957年7月
  彭孟緝 中國國民黨 1957年7月 1959年6月
  羅列 中國國民黨 1959年6月 1961年8月
  劉安祺 中國國民黨 1961年8月 1965年8月
  高魁元 中國國民黨 1965年8月 1967年6月
  陳大慶 中國國民黨 1967年7月 1969年6月
  於豪章 中國國民黨 1969年7月 1975年3月
  馬安瀾 中國國民黨 1975年3月 1978年3月
  郝柏村 中國國民黨 1978年3月 1981年11月
  蔣仲苓 中國國民黨 1981年11月 1988年6月
  黃幸強 中國國民黨 1988年6月 1991年7月
  陳廷寵 中國國民黨 1991年7月 1993年7月
  李禎林 中國國民黨 1993年7月 1996年7月
  湯曜明 中國國民黨 1996年7月 1999年1月
  陳鎮湘 中國國民黨 1999年1月 2002年1月
  霍守業 中國國民黨 2002年1月 2006年2月
  鬍鎮埔 中國國民黨 2006年2月 至今
抗戰國軍陣亡將領名目
  對日抗戰國民革命軍將官陣亡名單(師級以上)
  佟麟閣上將(追授)29軍副軍長 1937年7月28日 北京南苑
  趙登禹上將(追授)132師師長 1937年7月28日 北京南苑
  郝夢齡上將 9軍軍長 1937年10月16日 山西忻口
  劉傢麒中將 54師師長 1937年10月16日 山西忻口
  吳剋仁中將 67軍軍長 1937年11月9日 上海鬆江
  高志航空軍少將(追授)空軍驅逐機司令 1937年11月21日 河南周傢口
  夏國璋中將 172師副師長 1937年11月21日 浙江湖州吳興
  吳國璋中將 75師副師長 1937年11月26日 浙江湖州
  饒國華上將(追授)145師師長 1937年11月30日 安徽廣德(自殺)
  肖山令中將 憲兵副司令 1937年12月12日 江蘇南京
  姚中英少將 156師參謀長 1937年12月12日 江蘇南京
  司徒非少將 160師參謀長 1937年12月12日 江蘇南京
  劉震東中將 第五戰區第二路遊擊司令 1938年2月22日 山東莒縣
  王銘章上將(追授),122師師長 1938年3月17日 山東藤縣
  鄒紹孟少將 124師參謀長 1938年3月17日 山東藤縣
  趙渭濱少將 122師參謀長 1938年3月17日 山東藤縣
  範庭蘭少將 豫北別動隊第五總隊總隊長 1938年3月28日 河南修武
  劉桂五少將 騎兵第六師師長 1938年4月22日 內蒙黃油幹子
  周元中將 173師副師長 1938年5月9日 山東蒙城
  李必藩中將 23師師長 1938年5月14日 山東菏澤(自殺)
  黃啓東少將 23師參謀長 1938年5月14日 山東菏澤(自殺)
  方叔洪中將 114師師長 1938年6月 山東菏澤馮傢場
  付忠貴少將 魯北遊擊司令 1938年9月23日 山東
  馮安邦中將 42軍軍長 1938年11月3日 湖北襄陽
  林英燦少將 152師副師長 1939年1月13日 廣東清遠
  李鞏良中將 軍訓部輜重總監 1939年3月7日 陝西西安
  張諝行中將 第一戰區副參謀長 1939年3月7日 陝西西安
  王禹九少將 79軍參謀處長 1939年3月26日 江西高安
  陳安保中將 29軍軍長 1939年5月6日 江西竜裏
  唐聚五少將 東北遊擊司令 1939年5月18日 河北遷安
  韓炳宸少將 山東第十三區保安副司令 1939年1月9日 山東萊陽
  馬玉仁中將 江蘇第一路遊擊司令 1940年1月3日 江蘇望鄉臺
  丁炳權中將 197師師長 1940年1月25日 江西武寧
  鄭作民中將 2軍副軍長 1940年2月3日 廣西昆侖
  鐘毅中將 173師師長 1940年5月9日 湖北蒼臺(自殺)
  張自忠上將(追授) 33集團軍總司令 1940年5月16日 湖北南瓜店
  張敬少將 33集團軍高參 1940年5月16日 湖北南瓜店
  戴民權中將 豫南遊擊第五縱隊司令 1940年5月 河南遂平
  王竣中將 新27師師長 1941年5月9日 山西臺砦
  梁希賢少將 新27師副師長 1941年5月9日 山西臺寨(自殺)
  陳文杞少將 新27師參謀長 1941年5月9日 山西臺寨
  唐淮源上將 3軍軍長 1941年5月12日 山西懸山(自殺)
  寸性奇中將 12師師長 1941年5月13日 山西毛傢灣(自殺)
  金崇印少將 17軍參謀長 1941年9月16日 山西橫水鎮
  石作衡中將 70師師長 1941年9月6日 山西絳縣
  賴傳湘中將 190師副師長 1941年9月24日 湖南梁傢段
  朱實夫少將 新3師副師長 1941年9月25日 甘肅
  李翰卿中將 57師步兵指揮官 1941年9月27日 江西上高
  武士敏中將 98軍軍長 1941年9月29日 山西東峪
  朱世勤中將 暫30師師長 1942年5月4日,山東潘莊
  郭子斌少將 暫30師副師長 1942年5月4日 山東潘莊
  左權少將 第8路軍副總參謀長 1942年 5月25日山西遼縣(現左權縣)
  戴安瀾中將 200師師長 1942年5月26日 緬甸茅邦村
  王鳳山少將 暫45師師長 1942年6月23日 山西張翁村
  鬍義賓少將 96師副師長 1942年7月 緬甸埋通
  張慶澍少將 魯蘇戰區高參 1942年8月 山東唐王山
  周復中將 魯蘇戰區政治部主任 1943年2月21日 山東城頂山
  張少舫少將 113師參謀長 1943年2月21日 山東城頂山
  高道先少將 山東鐵道破壞總隊長 1943年5月 山東
  江春炎少將 114師參謀長 1943年7月4日 山東鄒縣
  彭士量中將 (追授)暫5師師長 1943年11月15日 湖北石門
  許國璋中將 150師師長 1943年11月21日 湖北諏市(自殺)
  孫明瑾中將 預10師師長 1943年12月1日 湖南常德
  盧廣偉少將 騎8師副師長 1944年5月5日 安徽潁上
  李傢鈺上將 36集團軍總司令 1944年5月21日 河南秦傢坡
  陳紹堂少將 104師步兵指揮官 1944年5月21日 河南秦傢坡
  周鼎銘少將 36集團軍副官處長 1944年5月21日 河南秦傢坡
  王劍嶽少將 8師副師長 1944年6月10日 河南靈寶
  王甲本中將 79軍軍長 1944年9月7日 湖南東安
  闞維雍中將(追授)131師師長 1944年11月10日 廣西桂林(自殺)
  陳濟恆中將 桂林防守司令部參謀長 1944年11月10日 廣西桂林(自殺)
  呂旃蒙少將(追授)31軍參謀長 1944年11月10日 廣西桂林
  齊學啓中將 38師副師長 1945年5月13日 緬甸仰光
  鬍旭盱少將 第三戰區第一突擊隊司令 1945年6月 浙江孝豐
各路軍說明
  第一路軍 總指揮 陳調元 (該路軍原為直軍齊燮元的蘇軍、皖軍所部)
  第二路軍 總指揮 劉峙上將(該路軍為蔣介石嫡係,顧祝同部)
  第三路軍 總指揮 韓復榘上將(該路軍原為西北軍主力,1929年降蔣)
  第四路軍 總指揮 何健上將(該路軍原為唐生智湘軍,1929年降蔣)
  第六路軍 總指揮 朱紹良上將
  第七路軍1 總指揮 劉湘上將(該路軍為四川地方軍閥部隊)
  第七路軍2 總指揮 毛維壽上將(原十九路軍分化)
  第八路軍1 總指揮 唐生智上將(原第四路軍分化)
  第八路軍2 總指揮 陳濟棠上將(該路軍為廣東地方軍閥部隊,原李濟深舊部)
  第八路軍3 總指揮 朱德上將 副總指揮 彭德懷上將(中共領導的原中國工農紅軍)
  第九路軍 總指揮 魯滌平上將(該路軍為湖南部隊,原譚延闓舊部)
  第十路軍 總指揮 竜雲上將(該路軍為雲南地方軍閥部隊,原唐繼堯舊部)
  第十一路軍 總指揮 劉鎮華上將(該路軍為袁世凱年代鎮嵩軍)
  第十二路軍 總指揮 田頌堯上將(該路軍為四川地方軍閥部隊)
  第十三路軍 總指揮 石友三上將(該路軍原為西北軍主力,1929年降蔣)
  第十四路軍1 總指揮 鄧錫侯上將(該路軍為四川地方軍閥部隊)
  第十四路軍2 總指揮 顧祝同上將(該路軍為蔣介石嫡係)
  第十五路軍 總指揮 馬鴻逵上將(該路軍為北洋軍閥時期回族部隊)
  第十六路軍 總指揮 徐源泉上將(該路軍原為張宗昌舊部)
  第十七路軍 總指揮 楊虎城上將(該路軍原為陝西部隊,源出靖國軍)
  第十八路軍1 總指揮 毛光翔上將(該路軍為貴州地方軍閥部隊)
  第十八路軍2 總指揮 陳誠上將(該路軍為蔣介石嫡係,而且是王牌)
  第十九路軍 總指揮 蔣光鼐上將(該路軍原為廣東部隊,陳銘樞、李濟深舊部)
  第二十路軍 總指揮 張鈁上將(該路軍為收編萬選纔、樊鐘秀殘部後組成)
  第二十一路軍 總指揮 夏鬥寅上將(該路軍為黎元洪時代鄂軍石星川殘部)
  第二十二路軍 總指揮 吉鴻昌上將(該路軍原為西北軍主力,中原大戰後降蔣)
  第二十五路軍 總指揮 梁冠英上將(該路軍原為西北軍主力,中原大戰後降蔣)
  第二十六路軍 總指揮 孫連仲上將(該路軍原為西北軍主力,中原大戰後降蔣)
  第二十七路軍 總指揮 馮欽哉上將(原十七路軍分化)
  第二十九路軍 總指揮 宋哲元上將(該路軍原為西北軍主力,中原大戰後降張學良,間接降蔣)
退臺後軍事交流
  陸軍
  中華民國陸軍軍徽黃埔軍校建立時期是藉助於蘇聯人的協助,北伐時期以前與蘇聯的交流較為密切。
  1926年,德國馬可斯·包爾(Max Bauer)上校偕同兩位軍官抵達中國,開啓兩國之間的正式交流與軍事協助。稍後蔣緯國將軍前往德國接受軍事訓練。
  抗戰前期對外的交流幾乎完全中斷,直到美國開始協助陸軍整建部隊,從這個時期開始,美國成為陸軍最主要的交流與裝備來源國傢。
  1949年,國共內戰失利,轉移到臺灣之後,民國陸軍主要的交流對象還是美國。另外中華民國陸軍還提供新加坡陸軍星光部隊訓練場所。
  海軍
  中華民國海軍軍徽海軍承襲自清朝的傳統,與英國的交流較多,其次是日本。到了對日本作戰期間,海軍幾乎全滅,直到抗戰勝利之後接收來自日本、英國與美國的艦艇之後纔逐漸擴大編製,從此之後的主要交流對象都是美國。
  1970年代,自以色列引進天使二型反艦導彈與毒蜂級導彈快艇,並且仿製為雄風一型反艦導彈與海鷗級導彈快艇。
  1979年,荷蘭RSV造船廠同意出售兩艘潛艇,這也是目前中華民國海軍主要的水面下作戰兵力。
  1980年代,海軍請中國石油公司出面嚮德國訂購4艘多功能近岸船,其實是獵雷艦。1991年加入服役初期,艦上官兵必須穿着中油的製服,船身漆有CPC OFFSHORE的字眼以掩人耳目。這4艘獵雷艦就是現役中的永豐級。
  1990年,法國同意出售6艘拉法葉級巡防艦,也就是現在服役中的康定級。
  空軍
  中華民國空軍軍徽建立的初期是聘請意大利的顧問協助,但是意大利顧問的態度與成效無法被航委會接受,後轉和美國陸軍航空隊退役軍官陳納德合作,陳納德同時也是催生飛虎隊的關鍵人物之一。當中日戰爭開始之後,為了補充飛機,空軍轉嚮蘇聯尋求支援。蘇聯提供I-15雙翼戰鬥機與外號“小蒼蠅”的I-16單翼戰鬥機,另外還有SB-3轟炸機以及蘇聯空軍志願人員參加作戰。當德國展開巴巴羅薩作戰之後,蘇聯撤回他們的飛行員而結束這一段合作期。
  國府空軍在建軍開始在裝備使用上就與美國有很密切的關係。1932年起南京政府藉由軍火代理商威廉鮑萊的協助下與美國柯蒂斯-萊特公司合作建立中央飛機製造廠,並開始引進國外零件組裝飛機。中華民國空軍建軍初期所使用的Hawk-II以及Hawk-III型驅逐機皆為美製産品,在1930年代後期因為蘇援一度美國戰機在軍中的比例下降,後由於租藉法案之因素,因此國民政府於1941年後又開始大量使用美製機種,因此空軍主要的裝備來源與訓練始終大量依賴美國。抗戰結束之後曾經接收過一批由英國設計,加拿大生産的蚊式轟炸機,但是由於不習慣這一批木製結構的機種,以及氣候的關係,空軍與英國的接觸在蚊式轟炸機退役之後也劃上休止符。
  搬遷到臺灣之後,空軍的裝備與訓練來源都是美國,直到1980年代後期法國同意出售60架幻象2000戰鬥機,纔開啓短暫的合作經歷。
臺海周邊軍事行動
  國府遷臺灣後,引起的軍事行動,如下所示:
  古寧頭戰役:1949年10月25日—1949年10月28日
  登步島戰役:1949年11月3日—1949年11月5日
  海南島撤退:1950年5月1日
  萬山群島海戰:1950年5月25日—1950年6月27日
  第一次大膽島戰役:1950年7月26日—1950年7月27日
  南日島戰役:1952年10月11日—1952年10月15日
  東山島戰役:1953年7月15日
  第一次臺灣海峽危機:1954年8月—1955年5月
  九三炮戰:1954年9月3日—1954年9月10日
  一江山島戰役:1955年1月18日
  大陳島撤退:1955年2月7日—1955年2月11日
  第二次臺灣海峽危機:1958年8月23日—10月上旬
  閩江口海戰:1958年2月19日
  八二三炮戰:1958年8月23日—1979年1月1日
  第二次大膽島戰役:1958年8月26日
  料羅海戰:1958年9月2日
  第三次臺灣海峽危機:1961年4月1日—1965年11月14日
  國光計劃:1961年4月1日—1972年7月20日
  東引海戰:1965年3月1日
  東山海戰:1965年8月6日
  烏丘海戰:1965年11月13日—1965年11月14日
  臺灣海峽導彈危機:1995年7月21日—1996年3月23日
百科辭典
  Guomin Gemingjun
  國民革命軍
    中國國民黨組建和領導的武裝部隊。 簡稱“革命軍”,別稱“北伐軍”、“國軍”,俗稱“國民黨軍隊”。蔣介石的嫡係部隊又稱“中央軍”。包括陸、海、空三軍,但海、空軍的規模始終很小,主要軍種一直是陸軍。
    國民黨軍隊初無統一名稱,1925年4月13日,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議决以黃埔軍校教導團為基礎成立的一個旅稱黨軍,所屬其他軍隊稱建國軍、福軍等。8月26日,廣州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議决以黨軍為第一軍,蔣介石任軍長(1926年 1月後改由何應欽繼任);建國湘軍為第二軍,譚延□任軍長;建國滇軍為第三軍,朱培德任軍長;建國粵軍為第四軍,李濟深任軍長;福軍為第五軍,李福林任軍長。全軍包括海軍艦艇十艘、空軍飛機二十四架,統稱國民革命軍
    國民革命軍陸軍的編製,初期一般采“三三製”。每軍轄三師,每師轄三團,營連排班各級依次類推。各級均設黨部組織和黨代表,負責政治領導工作。因時值第一次國共合作,許多以個人身分參加國民黨的共産黨員被派為黨代表或政治部主任。1928年後,廢黨代表製,師以上特別黨部雖仍保留,但已是有名無實的鬆散組織;並重定軍製,改先前以軍為戰略單位為以師為戰略單位,平時不設軍一級。師以下設旅,轄兩團,團以下基本仍同舊製。師又分甲、乙、丙三種師,甲種師轄三旅九團,乙種師轄三旅六團,丙種師轄二旅四團。1939年春,為適應抗日戰爭山地作戰需要,恢復軍師兩級製,廢旅一級,由師直轄三團。抗戰勝利後,改軍為整編師,師壓縮為旅,旅轄二團。不久,再次恢復軍師兩級製,每軍一般轄三師,師轄三團。
    國民革命軍成立後,首先取得了討伐陳炯明等東徵、南徵戰役的勝利,至1926年2、3月,由最初的五個軍發展到八個軍,約十萬人。1926年7月9日,國民革命軍正式出師北伐。次年春,先後擴至四十多個軍,分編成以蔣介石、馮玉祥為總司令的兩個集團軍。“四·一二”、“七·一五”政變後,大部分國民革命軍追隨蔣介石、汪精衛反共清黨,少部分接受中國共産黨的領導,於參加南昌起義、湘贛邊界秋收起義和廣州起義後改稱中國工農紅軍。 1928年,國民革命軍增至七十個軍、九個獨立師,近百萬人,分編成以蔣介石、馮玉祥、閻錫山、李宗仁為總司令的四個集團軍,於 4月7日再次出師北伐。6月中旬占領京津,形式上統一中國之後,蔣李馮閻各軍事集團為爭奪國傢最高統治權,展開了長達三年之久的內戰,繼而聯合對中國工農紅軍及革命根據地進行了五次大規模軍事“圍剿”。至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前,國民革命軍擴大至一百七十萬人,其中陸軍步兵師一百八十二個、獨立旅四十六個,騎兵師九個、獨立旅六個,炮兵旅四個、獨立團二十個;海軍新舊艦艇七十四艘;空軍各式飛機三百餘架。在抗日戰爭中,國民黨領導的國民革命軍在正面戰場堅持了八年抗戰。當時約有四百三十萬人,其中正規軍八十六個整編師、二百四十八個旅,約二百萬人,特種兵、海空軍等約一百五十六萬人,非正規軍七十四萬人。抗戰勝利後,在蔣介石指揮下,對中國人民解放軍及解放區發動全面進攻。1949年,大部被中國人民解放軍殲滅,餘部退往臺灣。
    抗日戰爭爆發後,國共兩黨再次合作。中國共産黨領導的工農紅軍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後改稱第十八集團軍,簡稱八路軍)和新編陸軍第四軍(簡稱新四軍),深入敵後開展獨立自主的遊擊戰爭。1946年,八路軍、新四軍改稱中國人民解放軍。
     (曾業英)
    
英文解釋
  1. n.:  the National Revolutionary Army (of the Guomindang)
相關詞
將軍將領歷史人物抗日英雄歷史經典戰役北伐戰爭軍事
桂係抗日戰爭中國共産黨新四軍老戰士人物上將國傢領導人愛國人士
馮玉祥五原歷史事件誓師大會鄭洞國孫立人抗日鐵軍國民黨
民國西北軍中國更多結果...
包含詞
國民革命軍200師國民革命軍第54軍
國民革命軍第66軍國民革命軍第1軍
國民革命軍第41軍國民革命軍第5軍
國民革命軍第63軍國民革命軍將領
國民革命軍內戰國民革命軍將軍
國民革命軍東徵國民革命軍第29軍
國民革命軍第100軍國民革命軍第十二軍
國民革命軍第三集團軍國民革命軍第一集團軍
國民革命軍第二集團軍國民革命軍東北邊防軍
國民革命軍獨立九十五師國民革命軍整編第十一師
國民革命軍第一二三軍國民革命軍陸軍第一師
國民革命軍第五路軍國民革命軍第四集團軍
國民革命軍陸軍第二軍國民革命軍新編第四軍
國民革命軍第三十三集團軍國民革命軍整編第七十六師
國民革命軍七十一軍國民革命軍第5軍第200師
國民革命軍第八十八師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120師
國民革命軍第三十五軍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129師
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115師國民革命軍第五十二軍
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國民革命軍第十九路軍
國民革命軍陸軍新編第四軍國民革命軍第一戰區
國民革命軍第二戰區國民革命軍第三戰區
國民革命軍第四戰區國民革命軍第十七路軍
國民革命軍第九十一軍國民革命軍第九十三軍
國民革命軍沿革實錄國民革命軍直屬部隊
國民革命軍新編第1軍國民革命軍整編第七十四師
國民革命軍第五戰區國民革命軍第二十六路軍
中國國民革命軍榮譽第一師國民革命軍第八十六軍
國民革命軍第八十七軍國民革命軍第八十八軍
國民革命軍第八十九軍國民革命軍第二十路軍
國民革命軍第二十九軍國民革命軍陸軍第74軍
國民革命軍東北挺進軍國民革命軍第九十軍
國民革命軍川軍將領國民革命軍第四軍獨立團
國民革命軍遺族學校國民革命軍稅警總團
國民革命軍第三十軍第一次國共合作時期的國民革命軍
孫大元帥東徵暨國民革命軍東徵紀事國民革命軍陸軍第八十八師淞滬抗日陣亡將士紀念坊
國民革命軍第二方面軍第二十軍國民革命軍第十七路軍三十八軍
國民革命軍新編第四軍第一支隊國民革命軍第二集團軍北伐陣亡將士墓地
國民革命軍第41軍(孫殿英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