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風景名勝 : 中國 >北京 > 團城
顯示地圖
目錄
古建築
  古建築。位於今北京市故宮西北﹑北海以南的低丘上,因周圍有圓形城垣,故名。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殿宇始建於金,元以後屢有增修。團城中,承光殿內有玉佛,殿前有整塊玉石雕成的元代玉甕,生動細緻。
旅遊
  團城投訴電話北京市旅遊投訴電話:010-65130828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
  團城在西城區北海南門外西側。原是太液池中的一個小嶼。金時,團城為禦苑的一部分。元代在其上增建儀天殿,明代重修,改名承光殿,並在島嶼周圍加築城墻,墻頂砌成城堞垛口,初步奠定了團城的規模。團城高4.6米,面積約4500平方米。團城中央有承光殿,其中古籟堂、餘清齋、鏡瀾亭等,佈局緊湊嚴整,具有獨特的建築風格。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No. 3
  【簡介】
  團城位於北海公園南門外西側,北海與中南海之間,又稱瀛洲,世界上最小的城堡。團城是一座由磚砌的團型城垛式建築,城高4.6米,周長276米,面積僅4553平方米。衹有故宮的三十三分之一。
  團城不僅風景秀麗,而且歷史悠久。早在800年前的遼代,這裏是湖泊中的一個小島,俗稱“圓坻”。金滅遼後改燕京為中都,金世宗完顔雍於大定三年至十九年(1163——1179年)以瓊華島為中心建造太寧宮,當時將挖湖的泥土擴充瓊華島和圓坻及附近的小土丘,在瓊華島上建起了廣寒殿,同時在圓坻上也建了一座殿宇,和廣寒殿遙遙相對。
  團城成了這東、西兩宮聯繫中心,所以忽必烈很欣賞這個小團城。傳說在選擇大內地址的時候,忽必烈先來到團城上,環視周圍的景色,然後捻弓嚮東射了一箭,箭落之地就成了建造大內宮殿的地址。
  【沿革】
  團城已經有八百多年的歷史。
  遼代,這裏稱為"圓砥",是開挖湖泊的泥土堆積而成的水中島嶼。
  金代,將建造大寧宮而挖湖的泥土擴充了圓砥並在上面蓋了一座宮殿,使其成為了大寧宮的一個部分。
  元代,忽必烈建造的大都城時,選定團城為大內東西兩宮的中間地帶,團城以東為大內,以西為皇太後的興聖宮和皇太子的隆福宮。團城上增建了通往大內和西宮的木橋和儀天殿,環島四周圍砌了石城,稱之為"圓城"。
  明代,重修儀天殿,先後更名為承光殿、乾光殿。東部被填為陸地,西側建起了金鰲玉蝀大石橋,環島砌起了近五米高設有兩個城門的城墻。
  城臺上建有殿宇、房屋上百間,城池中長有參天古鬆柏。承光殿位於城臺中央,內有木龕一座,供奉整玉雕琢的白玉佛坐像l尊,高1.5米,頭頂及衣褶嵌以紅緑寶石,是清光緒時由緬甸送來。
  殿前有玉甕亭,內有一口玉甕(玉海),它是由緬甸産整塊玉雕琢而成的,高0.66米,圍長5米,直徑1.5米,重3500公斤,能裝3000公斤美酒,完成於1265年是中國最大的玉甕。膛內刻有乾隆為玉甕所作的一首詩及註釋,外表刻有竜、魚及其他海獸出沒於海濤之中。
  當時放在北海瓊華島上的廣寒殿內。明萬歷年間,廣寒殿倒塌,大玉海搬到故宮西華門真武廟內。康熙年間,真武廟進行修繕,把玉海陳放在佛殿的大力士像前,從此真武廟改為玉鉢庵。
  清代,重修乾光殿,又將其更名為承光殿。乾隆年間還增建了玉甕亭、古籟堂、敬躋堂、餘清齋、鏡瀾亭等。1749年,在殿前特建玉甕亭,將玉甕陳設在這裏,並製了漢白玉雕花石座。
  玉海是中國現存最早,形體最大的玉器。殿側有東西廡各7間,殿後東為古籟堂,西為餘清齋,餘清齋西有回廊與沁香亭相通,殿後有敬躋堂,堂的東西兩面順地勢堆置假山,山上建亭,東為朵雲亭,西為鏡瀾亭。廓屋、亭子、假山組成一組環狀園林景色,與瓊華島上山石建築遙相輝映。
  辛亥革命後,團城的皇傢園林禁地被打破。袁世凱竊國時在這裏舉行的政治會議。
  1995年,團城的建築油飾彩繪被修整一新。
  【主要景點】
  團城有三寶:白玉佛,瀆山大玉海和玉甕亭
  承光殿
  承光殿是團城中的主體建築,坐北朝南,正方形大殿,雙重檐,黃琉璃瓦、緑剪邊,四面有抱廈,南面有正方形月臺,其建築形式頗似故宮角樓。
  殿內供一尊嘉慶時西藏進貢的玉佛,高1.5米,用一整塊玉石雕刻而成,全身潔白光潤,袈裟及頂冠上鑲以寶石。
  玉甕亭
  玉甕亭位於承光殿前庭院中,是一座藍頂白玉石亭,亭中的石蓮花座上有一個大玉甕,該甕以"瀆山大玉海"聞名。大玉甕是由數十名工匠花費長達五年的時間將一塊整墨玉雕琢而成,這些能工巧匠利用玉石的自然凹凸和深淺的斑紋而在外壁上雕刻出魚獸騰雲駕霧般出沒於波濤之中的生動形象。大玉甕起先置於瓊華島廣寒殿中,後廣寒殿倒塌拆除,大玉甕流落到西華門外真武廟裏 ,直至乾隆十年(1745)方纔遷入現址。
近義詞
團城
團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