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文學名】四川紅杉
【種中文名】四川紅杉
【種拉丁名】larix mastersiana rehd. et wils.
【科中文名】鬆科
【科拉丁名】pinaceae
【屬中文名】落葉鬆屬
【屬拉丁名】larix
【命名來源】(中國樹木分類學)[]
【瀕危類別】瀕危
【保護級別 】國傢二級保護植物
【海拔下限(米)】2300
【海拔上限(米) 】3500
【氣候類型】全年無夏,鼕春幹寒,夏季溫暖,雨量較多
【年降水量】1000-
【地形特徵】山地,溝𠔌
【生態特徵】耐陰,喜溫涼濕潤氣候,多生於溝𠔌溪邊或冷杉雲杉林緣
【群落特徵】常與其他闊葉樹種組成針闊混交林
【花期】5
【果期】9-10
【科研價值】對研究落葉鬆屬分類有科學價值
【經濟價值】速生用材樹種,荒山造林樹種
【保護措施】已建立自然保護區,應列入保護對象,促進天然更新,廣泛栽培
【繁殖方式】種子繁殖
【栽培要求】播種前應選種消毒催芽,防止枯病 |
|
瀕危種。四川紅杉為我國特有種。僅産四川局部地區。過去曾有大面積純林,由於長期過度采伐,森林面積越來越小,林地環境日趨惡化,目前呈小塊狀或零星散生。 |
|
【分佈省縣】四川茂汶,理縣,汶川,灌縣,馬爾康,小金,平武,寶興,天全
【分佈描述】四川盆地西北緣山地,地處大雪山至邛崍山以東,四川岷江流域,大渡河流域,涪江上遊,青衣江上遊 |
|
落葉大喬木,高達30米,胸徑達80釐米;樹皮灰褐色或暗褐色;小枝下垂,當年長長枝淡黃褐色或棕褐色,老枝黃灰色或灰黑色;短枝頂端葉枕之間密生淡褐黃色柔毛。葉在長枝上蠃旋狀散生,在短枝上呈簇生狀,綫形,長1.2一3.5釐米,寬1一1.2毫米,上面中脈凸起,下面中脈兩側各有3一5條氣孔綫。雌球花淡紅紫色,苞鱗嚮外反折。球果橢圓狀圓柱形,長2.5-4釐米,直徑1.5-2釐米,成熟前淡褐紫色,熟時褐色;中部種鱗倒三角狀圓形或腎狀圓形,背面近中部密生褐色長柔毛;苞鱗暗褐紫色,較種鱗長,明顯嚮外反折或反麯,上部三角狀,先端微急尖;種於近倒卵圓形,灰白色,長2一3毫米,翅褐色,長7一10毫米,先端圓或微鈍。 |
|
分佈地區於四川盆地西北緣山地,地處大雪山至邛峽山以東。氣候特點是全年無夏,鼕春幹寒,夏季溫暖,雨量較多。年平均溫4--8℃,相對濕度80--85%,年降水量1000毫米以上。四川紅杉為我國落葉鬆屬植物中較耐陰的種類,喜溫涼、濕潤氣候,多生於溝𠔌、溪邊或冷杉、雲杉林緣,常與其它闊時樹種組成針闊混交林。花芽11月中旬前形成,翌年5月開花,球果9--10成熟。結果間隔期一般為3--5年。幼齡階段有明顯的速生性,比相同條件下的紅杉larix potaninii batalin萌動早,生長期長。抗病蟲害能力較弱,特別是幼齡階段。形成塊狀疏林或混交林。 |
|
為稀有、珍貴、速生用材樹種。對研究落葉鬆屬分類有科學價值。林質優良,生長較快,為川西峽𠔌地區低海拔的荒山荒地的優良造林樹種。 |
|
産地四川臥竜已建立自然保護區,應將四川紅杉列入保護對象。在其它未建自然保護區的地方,應嚴禁砍伐,采取人為措施,促進天然更新。林業部門應積極開展育苗、造林,擴大其栽培範圍。 |
|
用種子繁殖。球果采收後,攤開曝曬,或置於通風處,待種子自然脫落,然後置於陰涼通風處備用。圃地應選陽光充足、濕度大、土層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酸性砂壤土。播種前應進行選種、消毒、催芽等處理。一般在3月中旬至4月下旬。苗期應註意防止立枯病。一般3年生苗即可出圃栽植。 |
|
四川紅杉介紹
四川紅杉 (Larix mastersiana Rehd.et Wils.)
科屬:
鬆科
別名:
形態特徵:
落葉大喬木,高達30米,胸徑達80釐米;樹皮灰褐色或暗褐色;小枝下垂,當年長長枝淡黃褐色或棕褐色,老枝黃灰色或灰黑色;短枝頂端葉枕之間密生淡褐黃色柔毛。葉長枝上蠃旋狀散生,在短枝上呈簇生狀,綫形,長1.2-3.5釐米,寬1-1.2毫米,上面中脈凸起,下面中脈兩側各有3-5條氣孔綫。雌球花淡紅紫色、苞鱗嚮外反折。球果橢圓狀圓柱形,長2.5-4釐米,直徑1.5-2釐米,成熟前淡褐紫色,熟時褐色;中部種鱗倒三角狀圓形或腎狀圓形,背面近中部密生褐色長柔毛;苞鱗暗褐紫色,較種鱗長,明顯嚮外反折或反麯,上部三角狀,先端微急尖;種子近倒卵圓形,灰白色,長2-3毫米,翅褐色,長7-10毫米,先端圓或微鈍。
分佈與習性:
僅分佈於四川岷江流域的茂汶、理縣、汶川、灌縣,大渡河流域的馬爾康、小金,涪江上遊的平武,青衣江上遊的寶興、天全等地,在海拔2300-3500米地帶,形成塊狀疏林或混交林。分佈地區位於四川盆地西北緣山地,地處大雪山至邛峽山以東。氣候特點是全年無夏,鼕春幹寒,夏季溫暖,雨量較多,年平均溫4-8℃,相對濕度80-85%,年降水量1000毫米以上。四川紅杉為我國落葉鬆屬植物中較耐陰的種類,喜溫涼、濕潤氣候,多生於溝𠔌、溪邊或冷杉、雲杉林緣,常與其他闊時樹種組成針闊混交林。花芽11月中旬前形成翌年5月開花,球果9-10月成熟,結實間隔期一般3-5年。幼齡階段有明顯的速生性,比相同條件下的紅杉LarixpotaniniiBatalin萌動早,生長期長。抗病蟲害能力較弱,特別是幼齡階段。
繁殖與栽培:
用種子繁殖。球果采收後,攤開曝曬,或置於通風處,待種子自然脫落,然後置於陰涼通風處備用。圃地應選陽光充足、濕度大、土層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酸性砂壤土。播種前應進行選種、消毒、催芽等處理。一般在3月中旬至4月下甸,苗期應註意防止枯病。一般3年生苗即可出圃栽植。
應用:
瀕危種。為稀有、珍貴、速生用材樹種。對研究落葉鬆屬分類有科學價值。林質優良,生長較快,為川西峽𠔌地區低海拔的荒山荒地的優良造林樹種。
圖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