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片名:《四人餐桌》
英文片名: The Uninvited 、Uninvited.....(International: English title)
其它譯名:與鬼同桌
導 演: 李素雲
出演:全智賢、樸信陽 柳善
製作年份:2003年
語言:韓語
類型 : 恐怖片
片長: 2小時10分 |
|
該劇講述的是室內設計師正元即將跟未婚妻慧恩結婚。自從正元一時大意,沒有喚醒在末班地鐵中沉睡的兩個小女孩,次日清晨被發現死於車內,正元感到深深的自責。自從施工中被砸傷頭部,兩個小女孩的身影頻頻出現在正元的幻覺和夢境中,而讓正元感到奇怪的是,他的這些幻覺竟能被一個叫錦雲的教友看見,於是他開始有意接觸錦雲,而錦雲同樣的也被一些幻象睏擾不能自拔,兩個有着同樣心理障礙的人因瞭解而走到了一起,正元告訴錦雲他完全沒有了七歲以前的記憶,但總是在重複同樣一場夢,錦雲幫助正元剖析了那場夢境,原來在七歲那年,正元因自殺而引起的那場火災燒死了他最心愛的妹妹。知道真相後的正元痛苦不堪,他試圖逃避,不去相信錦雲的剖析,卻引得錦雲因此而墜樓自殺。重重的壓力下,正元明白到,想要擺脫痛苦,最好的辦法是面對它。 |
|
看過之前同樣是韓國製造的《姊魅情深》,《與鬼同桌》相信是另一部以罪疚心理貫串的「驚慄片」,我這裏所謂的「驚慄」是因為導演不是用鬼怪作號召的,而是讓觀衆瞭解主角的心理狀態後所感受到的心寒,有別於其它捉鬼、見鬼的驚嚇片,亦有別於其它懸疑味重、要追查真相的驚慄片。《與鬼同桌》的情節與觀點采用了開放式的態度,第一次當導演的李受娟要給觀衆一個機會去當電影的操控者,要自己推敲兩位主角的經驗與世界觀,所以看時未必能將所有細節「合理」地串連起來,因為中間總留了缺口,好讓觀衆自行填補。
導演摒棄以誇張的剪接手法去營造恐怖氣氛,甚至連驚嚇鏡頭、配樂、聲效都用得不多。韓語版本的電影名稱直譯為「四人餐桌」,片中正源(樸申陽)未婚妻Hee-eun說,吃飯的人是整頓飯的主角,所以這張「餐桌」特別用射燈照着吃飯的人。如舞臺上的表演者一樣,由於這種冷峻的燈光與整間家庭式的居所格格不入,就成了正源見鬼的序幕。
其實最恐怖的環境就衹有正源的傢及那兩名童屍,其餘教人心寒的都是主角的變異心理狀態,以及那些顯現主角童年記憶的零碎片段,那些事實確然令人心寒,例如把嬰兒從高處拋到街上、一位小朋友被泥頭車輾死在溝渠道中等等,由於片段剪得破碎詭異,而且都是發生在三個不同主角的身上,要靠觀衆自行串連。
弗羅伊德的【夢的解析】中曾提及,小時候的經驗往往會構成成年人的夢,能以轉移、壓縮的模式來呈現;由於正源在七歲時燒炭殺父並害死妹妹的事實令他痛心疾首,內疚萬分,於是,他長大後刻意忘記七歲以前的事,可惜,這段經歷仍不斷纏繞他。人有潛意識,存在這個記憶「暗格」內的數據,在正常意識下是不會顯現出來,可能偶爾會出現零碎的片段,或者在夢中重現。就因為人類有這個天性,很多故事都以這理論為依歸,故弄玄虛。究竟正源真的見到鬼,還是因為潛意識罪疚而産生幻象,導演給予觀衆思想上的發揮。不過可以理解成為由於害死妹妹的事不能磨滅,於是他對於在地鐵中被母親毒死的兩位小妹妹加予了親身的感受,覺得自己亦間接害死她們,所以在居所內他能看見兩個童屍。而最後鄭然(全知賢)亦為了證明她的說話而墮樓死亡後,正源亦能看見鄭然的鬼魂一樣。
悲劇源於悲觀.鄭然的角色有個帶領作用,身為巫醫女兒的她幫正源及鄰居重現已遺忘的記憶,而發展出整個故事,鄭然道出了一句很重要卻很容易被忽略的話:「是你接受不到你的過去」。這就是導演想說的重點,就是我們活在這個充滿悲觀主義的社會下,如果不選擇去接受,就會像片中接二連三的離奇事件發生:鄭然的鄰居把她的孩子殺死、正源見鬼並記起童年陰影、鄰居及鄭然從高處墮下自殺,他們三人都是接受不了現實(過去)的人。鄰居及鄭然選擇了自殺,前者為瞭瞭結事件,後者衹為一個證明,正源雖然沒有自殺,但他選擇了活在陰影下,他明明已把那張四人餐桌打碎,但最後一幕卻又見他在餐桌上看到兩名女孩及鄭然的鬼魂,究竟打碎餐桌纔是現實,還是他真的見鬼?相信導演在這裏給了一個明確的暗示,就是,正源擺脫不了過去,會一直被自己産生的鬼魅陪伴着。 |
|
《四人餐桌》由韓國的新銳女導演李素雲執導,這部電影以民間令人發毛的“四人餐桌”的靈異遊戲為主要情節,以心理壓迫而不是以感官刺激上的來製造恐怖。她在影片中將環環相扣的劇情如計算機般精確的演繹,把恐怖片斷的心理不斷加重,並通過人性的深層心理來抽絲剝繭的讓答案徐徐地浮出水面,觀衆隨着劇情的開展仿佛進入了一個人性的迷宮,不同的人心中就會感受到不同的謎底,而這也正是本片恐怖的頂點。往日以清純少女出現的全智賢...
《四人餐桌》中,阿顔(全智賢飾)在突然昏倒後,患上了嗜睡癥,醒來後具有了能夠看到別人過去的超能力,而正文(樸信陽)因為結識了阿顔而發現了自己過去的秘密,影片正是圍繞着兩人之間的故事展開的。片中,全智賢一改過去活潑的形象,不化妝,把頭髮盤起 ,而且為發出低啞的嗓音做發音練習等,格外傾註了心血。這次,她的銀幕形象給人毛骨悚然的感覺。
這部影片在本月8日上映後,卻受到觀衆的批評。該片屬於靈異片,色彩單調而暗淡,影片從一開始就出現很多跡象,並且接二連三埋下伏筆。影片放映一個多小時,始終停留在一個情節上,而突然出現的轉折卻沒有任何連貫性,到最後仍模糊不清。由於讓觀衆感到“為什麽”的情節過多,阻礙了觀衆的理解思路,後半部出現的推理真相也令人乏味。全智賢表情過於呆板,而且在情感表達上手法仍不夠嫻熟。
全智賢:我發現了另一個自己
自從《我的野蠻女友》獲得巨大成功之後,全智賢似乎一下從影視圈中消失了,以前那個經常改變形象出現在大傢面前的全智賢現在衹有在廣告中纔會偶爾露一下臉。充滿光澤的長發,模特般的身材,清秀的面容,儘管最多也衹有一點點暴露,不過每當她那性感的臀部麯綫出現在屏幕上時,還是能讓電視機前的無數男人瞪大眼睛。這個美女演員,這次卻選擇了《四人餐桌》。
關於影片:“通過‘阿顔’,發現了不同的自己”
問:你為什麽會選擇《四人餐桌》這部影片?
答:在休息了兩年之後接下《四人餐桌》,主要是由於這部片所具有的獨特的魅力吸引了我。與其說這是一部恐怖片,倒不如說這是一部心理片。在《我的野蠻女友》之後,許多影片都想把我固定在以前那個“野蠻”的角色上,或許這也是我選擇這部片子的原因吧。
問:能談一下你在這部影片中的角色嗎?
答:這個角色讓我感到很新鮮,我感覺在自己的眼睛裏發現了與以前不同的另一個我。這種感覺和這兩年那些讓我繼續演“野蠻”角色的劇本是完全不同的。
問:你怎樣理解《四人餐桌》的片名?
答:餐桌這個詞,讓人很容易聯想到家庭的感覺,因為一傢人就應該圍坐在飯桌旁一起吃飯,這個詞是最能詮釋家庭的概念的,不是嗎?
關於生活:“經常連感覺寂寞的時間都沒有”
問:近段時間很忙嗎?
答:我一直以來都在為一些小事忙碌,這次去美國舊金山進修英語之後,希望能夠重返銀幕。剛剛熟悉了美國這邊的環境,馬上就要回國了,有些依依不捨的感覺。在這裏學到的不僅是英語,更重要的是對生活的態度。
問:在美國的生活好嗎?
答:舊金山的生活是非常繁忙的,一點也不比拍戲輕鬆,甚至有時候會有“還不如回韓國去休息好了”這種想法。現在,對與周圍人的關係以及時間對自己的影響,感受特別深刻。以前經常會為了一些小事而煩心,現在知道時間的重要性了,以後我不會再浪費時間了。
問:有沒有男朋友,有想結婚衝動嗎?
答:男朋友?我經常連感覺寂寞的時間都沒有,我喜歡待在傢裏的感覺,不喜歡在外面荒謬的浪費時間。所以也就對結婚完全沒有概念。作為女孩子來說,誰都夢想着能有幸福浪漫的婚姻,衹不過對我來說,現在談這些還為時過早。陳弋弋譯
樸信陽:演這部戲,有“四兩撥千斤”的感覺
《四人餐桌》是樸信陽的第10部電影,他在片中的形象是一個細膩、溫柔的男人,仍然屬於“女性殺手”類動物。這種形象雖然沒有擺脫樸信陽一貫的風格,但對長期“缺乏”溫柔男性的韓國女人來說,他的人氣衹會更高。樸信陽本人雖然對此不無遺憾,但他還是像往常一樣溫柔地笑着說:“我想,機會永遠都存在。關鍵是電影需要我是什麽樣的形象,我就樂意成為什麽樣的形象。”
關於搭檔:“全智賢是非常有天分、肯努力的女演員”
問:面對全智賢這樣一炮而紅的亞洲小天後,表演上有沒有壓力?你在片中和她的合作怎麽樣?
答:你知道一個叫做“麥素德”的詞嗎?這是一個專業術語。是1930年由莫斯科藝術學院的著名藝術傢高斯坦丁提出的。它是指電影中的配角完全采用一種將自己埋沒起來的演技,通過對自己的“埋沒”,從而突出主角的色彩,讓影片的層次更加分明。而我在《四人餐桌》中的表演就是盡量在嚮這種表演方式靠攏。全智賢是非常有天分、肯努力的女演員,和她的合作讓我很舒服,彼此有默契感。
我想演戲不僅是一種身體的表演,更是一種靈魂的表演。比如我表演喝水,我不僅要想怎麽樣用動作和表情來表現,還要營造一種“渴”的感覺,甚至要表現出喝完水之後那種“解渴”的舒暢。我不是偶像派,以我的年齡再說偶像派會是個笑話,我希望大傢想到樸信陽,就會想到他的演技和表現力。所以我的狀態是——不着急。這種事,着急是沒用的。
關於影片:“《四人餐桌》是我的重要轉折點”
問:你已經演過10部電影了,你覺得你離自己的目標是越來越近嗎?評價一下自己以前的作品好嗎?
答:是的。從1995年的《玻璃》開始,到這部《四人餐桌》已經是第10部電影了。其中比較有名的算是1997年的《情書》和1998年的《約定》吧。我覺得滿不滿意是一個很難界定的概念,因為人是不斷變化的嘛。在當時的狀態,我所能做的就是那樣,所以我不能去評價哪部好哪部不好,它們都是我的足跡,每一個都不能忽視。
不過我覺得《四人餐桌》是我的一個重要的轉折點。演這部戲,有點“四兩撥千斤”的感覺。電影表現的是一種由於人與人之間的不信任導致的內心恐懼,我所扮演的丈夫有時候表現出一種非常本能的細膩,有時候又非常漠然的疏離。所以對演技是有要求的,我希望我的表演做到了“四兩撥千斤”。
問:有人說每個演員在表現一個角色的時候,其實都是在表現自己的另一面,我想知道,電影裏的你和真正的你有沒有什麽共同點?
答:我知道很多人都認為我是一個細膩溫柔的男人,但實際上,我不是那樣的人。我可能更傾嚮於是一個魯鈍、簡單的男人。我喜歡一個人待着,不喜歡熱鬧,在進入演藝圈之前我甚至從未想過要當演員。我從來沒有參加過很多韓國演員都參加的那種表演秀、時裝秀,因為我真的不喜歡站在燈火燦爛的舞臺上的感覺。
關於生活:“我的傢人是我的最愛”
問:那你休息的時候都幹嘛呢?
答:運動。我的休息時間大部分都用來運動了。滑雪和遊泳是我最喜歡的。我從4歲起就開始學滑冰,我在俄羅斯留學的時候,深深地迷上了那種在冰天雪地裏運動得滿頭大汗的感覺。對我來說,這是最好的休息方式。回國以後,因為做了電影演員,所以很多時候在公共場合沒有以前當學生的時候方便,我衹能參加一些俱樂部什麽的。
問:好像很少會聽到關於你的傢人或者戀人的傳聞,能不能稍微透露一點。
答:我的傢人是我的最愛。至於戀人,你知道,我去年10月結婚了,所以現在也是傢人。《四人餐桌》剛拍完的時候,正好我的女兒出世,我去了美國看她和夫人。在那邊待了3個月,那段時間,每天看到妻子和女兒,我覺得非常幸福。現在因為宣傳這部片,所以暫時見不到他們。我妻子現在在美國念書,因為不能時時照顧她,我覺得很內疚,所以一般衹要夫人要求什麽,我都會盡最大努力滿足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