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地圖 |
|
|
郵編:437200 代碼:421221 區號:0715
拼音:Jiā Yú Xiàn 英譯:Jiayu County
嘉魚縣位於湖北省東南部,長江中遊南岸,東經113°39′-114°22′、北緯29°48′-30°19′。北與武漢接壤,南近洞庭嶽陽,東鄰赤壁市,西與洪湖市隔江相望。縣境狹長,長85千米,寬5.7—17.9千米,總面積1017平方千米,其中陸地面積712平方千米,水域面積305平方千米。總人口37萬人(2007年末)。全縣轄8個鎮:魚嶽鎮、陸溪鎮、高鐵嶺鎮、官橋鎮、新街鎮、潘傢灣鎮、渡普鎮、簰洲灣鎮,以及頭墩農場。縣政府駐魚嶽鎮。
地處幕阜山脈與江漢平原結合部,可劃分為長江衝積平原、西南壠崗平原和切割殘丘三種地貌,地勢由南嚮北傾斜。地面高程都在18-26米之間。東南部有魚嶽、大岩、牛頭、蜀山等殘丘39座,最高的大岩山為海拔243米。陸水經西南邊境入長江。河湖密佈,較大湖泊有大岩湖、蜜泉湖、白湖、蜀湖、西梁湖、斧頭湖等。屬亞熱帶濕潤型季風氣候,年降水量1380毫米,年均溫17℃。
礦産資源有煤、錳、鋁土、金、鐵、銅、磷、石油、方解石、石灰石、耐火石等。特産有嘉魚麻糖等。東鄰京廣鐵路、京珠高速公路和107國道,長江建有陸溪、石磯、潘傢灣、簰州深水港碼頭。名勝古跡有新石器時代及商周時期遺址,三國“赤壁之戰”人物活動的重要場所——陸溪口、雁咀、界石、蜀山、伏竜山及丁奉墓、呂岱墓,以及牛頭山森林公園、三湖連江水庫等。 |
|
【位置面積】 嘉魚縣位於湖北東南部,長江中遊南岸。面積1018.4平方千米/1017平方千米/977平方千米
【人口民族】 2004年底,人口363581人。
【地形氣候】 嘉魚地屬長江衝積平原,地面高程都在18-26米之間。東南部有魚嶽、大岩、牛頭、蜀山等殘丘39座,最高的大岩山為海拔243米。地勢由南嚮北傾斜。河湖密佈,較大湖泊有大岩湖、蜜泉湖、白湖、蜀湖、西梁湖、斧頭湖等。
【駐地郵編】 縣政府駐魚嶽鎮。郵編:437200。行政區劃代碼:421221。區號:0715
嘉魚縣地處長江中遊南岸北與武漢接壤,離武漢僅80公裏,南近洞庭嶽陽,東鄰京廣鐵路、京珠高速公路和107國道,西與荊州洪湖隔江相望。縣城古名沙陽堡。西晉太康元年(公元280年)設縣—沙陽縣。南唐保太十一年(公元953年),取《詩經·小雅》中“南有嘉魚,蒸然罩罩”之義,得名嘉魚縣。建立縣製至今已有1724年歷史。現轄8鎮1場,164個行政村,總人口36萬人。年均溫16.9攝氏度,年均降水量1380毫米。礦産豐富,有煤、鋁土、金、鐵、銅、石油、耐火石等。 工業有化工、輕紡、建材、機電、造紙、造船等。農業主産芝麻、苎麻、水稻、棉花等。有新石器時代遺址、陸溪口、界石、蜀山、伏竜山、丁奉墓、呂岱墓、牛頭山森林公園、三湖連江水庫等風景名勝。
境內有20萬畝無公害蔬菜基地、17萬畝優質螃蟹基地和全國最大的美國叉尾魚回種苗繁育基地,常年蔬菜種植面積達45萬畝,水産養殖面積達25萬畝。有亞洲第一、世界第二的粘土型黃金礦藏;有享譽全國的高性能磁性材料、橋用纜索、電子光源等産品的科研與生産基地;有國傢定點建設的“中國博士後”基地;有國傢A級産品聯樂牌席夢思,有嘉魚麻糖等一批榮獲國優、部優和省優稱號的名優産品。有萬裏長江嚮東流,獨此西流30裏的長江第一灣——牌洲灣;有湖北第一組——官橋八組;有名冠古今的三國古戰場和周瑜智取荊州的大本營——陸口,有風光旖旎的休閑旅遊聖地——三湖連江風景區,還有人文景觀薈萃的南宋文化古跡。現已初步建成蔬菜、水産、意楊、畜牧、優質水稻、苎麻等10大農業産業基地和黃金、紡織、化工、機電、食品、森工、皮件等9大支柱工業體係。2003年,全縣實現國內生産總值29.01億元,完成全口徑財政收入1.53億元,外貿出口創匯3000萬美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627元,縣域經濟綜合實力居全市第2位,全省第22位。為“錦綉江南、魚米之鄉”的嘉魚贏得了“蔬菜之鄉”、“螃蟹之鄉”和“黃金之鄉”的美譽。 |
|
地貌
地處幕阜山脈與江漢平原結合部,可劃分為長江衝積平原、西南壠崗平原和切割殘丘三種地貌,大體形成“一山三水四分田,兩分道路和莊園”的地貌格局。地勢從東南嚮西北傾斜,海拔高程最低18米,最高243米,其中大部分高程在19-50米之間
地形
嘉魚地屬長江衝積平原,地面高程都在18-26米之間。東南部有魚嶽、大岩、牛頭、蜀山等殘丘39座,最高的大岩山為海拔243米。地勢由南嚮北傾斜。河湖密佈,較大湖泊有大岩湖、蜜泉湖、白湖、蜀湖、西梁湖、斧頭湖等。
地理位置
位於東經113°39’-114°22’,北緯29°48’-30°19’,地處長江中遊南岸,北與武漢接壤,離武漢僅80公裏,南近洞庭嶽陽,東鄰京廣鐵路、京珠高速公路和107國道,西與荊州洪湖隔江相望
國土面積
縣境地形狹長,全境長85公裏,寬5.7—17.9公裏,總面積1017平方公裏,其中陸地面積712平方公裏,水域面積305平方公裏。
耕地面積
2003年末全縣在册耕地面積38.65萬畝,其中旱地16.41萬畝,水田22.24萬畝。
氣候特徵
屬亞熱帶濕潤型季風氣候。具有四季分明、氣候溫和、濕度較大、日照充足、雨熱同季、無霜期長等特點。境內平原與丘崗氣候亦無明顯區別。
氣溫情況
全縣年平均氣溫17.0℃。最冷月為一月,平均氣溫4.5℃,極端最低氣溫-12℃;最熱月為七月,平均氣溫29.2℃,極端最高氣溫40.2℃。無霜期初日3月13—16日,終日11月16—28日,全年無霜期249-262天。因受幕阜山脈的阻隔,鼕、春季冷暖氣流交匯於長江流域,鼕季氣溫下降慢、早春回溫快,農業界限溫度(穩定通過5℃的持續期)平均初日在2月27日,終日在12月10日,具有一些既不同於南方,也不同於北方的氣候特點。
降水
全縣年均降水量為1370mm,主要特點是時空不勻,年際變化大,旱澇變幻異常。量大時達1812mm,量小時849mm,相差963mm。2-6月屬偏澇季節,7-10月屬偏旱季節。
土壤類型
可分為紅壤、石灰土、潮土、水稻土和草甸土五個土類。紅壤土(棕紅壤)分佈於縣境東南部,以官橋、煙墩等地為主,土質酸性,是全縣丘崗的主要旱地土壤。石灰土分佈於縣境西南部分孤立殘丘,主要集中在高鐵嶺鎮及陸溪鎮、官橋鎮的部分。縣境北、中和西南部分平原為潮土,是全縣面積最大、分佈最廣的主體旱地土壤。水稻土分佈於全縣各水稻種植區,由長期水耕熟化形成。草甸土分佈在長江外洲灘地。 |
|
嘉魚縣古名沙陽堡,西晉太康元年(公元280年)設沙陽縣,距今1700多年。南唐保大十一年(公元953年),據《詩經•小雅•南有嘉魚》:“南有嘉魚,烝然罩罩。君子有酒,嘉賓式燕以樂”,設嘉魚縣,歷代沿之。1949年屬沔陽專區。1951年屬大冶專區。1952年屬孝感專區。1959年屬武漢市。1960年並入武昌縣。1961年復置,屬孝感專區。1965年後屬鹹寧專區、地區,1998年屬地級鹹寧市。
嘉魚古名沙陽堡。西晉太康元年(280)置沙陽縣,屬武昌郡。南朝齊建元元年(478)省縣入江夏郡,南朝陳永定元年(557)復置,屬上雋郡。隋開皇九年(589)並入蒲圻縣,以沙陽縣地置鮎瀆鎮。南唐升元元年(937)改鎮為場(市),保大十一年(953)升場為嘉魚縣,因取《詩經·小雅·南有嘉魚》之義而得名,屬鄂州,元屬武昌路、明清屬武昌府,1913年屬江漢道,1916年屬省,1932年屬第一行政督察區。
1949年屬沔陽專區。1951年屬大冶專區。1952年屬孝感專區。1959年屬武漢市。1960年並入武昌縣。1961年復置,屬孝感專區。1965年後屬鹹寧專區、地區,1998年屬地級鹹寧市。
1997年,嘉魚縣面積1017平方千米,人口33.8萬,轄10鎮5鄉:魚嶽鎮、潘傢灣鎮、渡普鎮、高鐵嶺鎮、官橋鎮、老官咀鎮、陸溪鎮、簰州鎮、舒橋鎮、新街鎮、八鬥鄉、合鎮鄉、虎山鄉、煙墩鄉、朱砂鄉。縣府駐魚嶽鎮。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全縣總人口358646人,其中(10個鎮、4個鄉):陸溪鎮18257人,高鐵嶺鎮18855人,舒橋鎮13965人,官橋鎮11921人,魚嶽鎮94297人,新街鎮26919人,潘傢灣鎮36277人,渡普鎮16423人,老官嘴鎮19792人,牌洲灣鎮55533人,虎山鄉8026人,八鬥鄉13093人,朱砂鄉11176人,煙墩鄉14112人。
2004年底,嘉魚縣總人口363581人。轄8個鎮,22個居委會、82個村委會。
截至2005年底,嘉魚縣轄8個鎮。共有18個居委會、82個村委會。 |
行政區劃 Administrative Division |
截至2005年12月31日,嘉魚縣轄8個鎮。共有18個居委會、82個村委會。
魚嶽鎮 鎮政府駐魚嶽,人口95136人,面積101.2平方千米。轄6個居委會、7個村委會:東街、南街、西街、北街、方莊、梁傢山、陸碼頭、石磯頭、護縣洲、南門湖、十井鋪、鐵坡、方傢莊。
陸溪鎮 鎮政府駐陸溪口,人口25174人,面積92.3平方千米。轄2個居委會、8個村委會:陸溪、虎山、界石、銅山、印山、官洲、邱灣、藕塘、虎山、花園。
高鐵嶺鎮 鎮政府駐高鐵嶺,人口31909人,面積120.8平方千米。轄1個居委會、10個村委會:高鐵嶺、楊山、石泉、臨江、八鬥角、廣濟、白果樹、陸水、新莊、九竜、西海。
官橋鎮 鎮政府駐官橋鋪,人口35851人,面積162.8平方千米。轄3個居委會、13個村委會:舒橋、官橋、朱砂、舒橋、跑馬嶺、白湖寺、陰山、朱砂、港南、觀音寺、大牛山、米埠、廖傢橋、官橋、石鼓嶺、兩湖。
新街鎮 鎮政府駐王傢月,人口27587人,面積129.3平方千米。轄1個居委會、8個村委會:新街、王傢月、馬鞍山、餘碼頭、曬甲山、港東、沙湖嶺、蜀港、三畈。
潘傢灣鎮 鎮政府駐潘傢灣,人口48697人,面積146平方千米。轄2個居委會、11個村委會:潘灣、老官、肖傢洲、三灣、官壋、蒼梧嶺、潘傢灣、四邑、竜坎湖、老官咀、羊毛岸、畈湖、東村。
渡普鎮 鎮政府駐渡普口,人口30314人,面積114.2平方千米。轄2個居委會、8個村委會:渡普、煙墩、煙墩、蒲圻湖、大路鋪、淨堡、王傢莊、渡普口、楊傢咀、東湖。
簰洲灣鎮 鎮政府駐馬令勘,人口66910人,面積151.9平方千米。轄1個居委會、14個村委會:簰洲、大垸、劉傢堤、陳傢坊、新洲、復陽、中堡、花口、廣福庵、簰洲、金傢洲、下沙口、東嶺、王傢巷、莊屋嶺。
其他(國營頭墩農場) 轄3個村委會:頭墩、東湖、復興。 |
|
嘉魚縣地處江漢衝積平原,屬副熱帶濕潤季風氣候,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土地肥活,物産豐富,素有“錦鄉江南,魚米之鄉”的美譽。全縣盛産蔬菜、螃蟹、美國叉尾回魚及糧、棉、油、茶、果、麻、意楊等農産品,已初步建成40萬畝無公害蔬菜、15萬畝牌洲灣螃蟹、15萬畝速生意楊、6萬畝優質苎麻、2萬畝優質茶葉、3萬畝芒葦及20萬畝優質稻、18萬畝雙低油菜、2萬畝優質桃李等十大農業産業基地。主要礦藏有金、煤、錳、鋁、銀、鐵、方解石、磁土和耐火砂等,縣屬蛇屋山金礦第一期探明黃金貯量達40噸,係“亞洲第一、世界第二”大型紅粘土富金礦藏。全縣已開採開發鈣石、大理石等化工、建材産品20多種。依托優勢資源,全縣已建成黃金、紡織、機電、化工、建材、食品、森工、釀酒等八大支柱工業産業,新建了田野高新技術産業園、十景鋪工業園和新街、潘傢灣蔬菜高新技術示範園、官橋八組博士後基地。
農業主要産品有水稻、小麥、棉花、芝麻、苎麻、茶葉等。尤其盛産芝麻,是全國芝麻商品基地縣之一。境內多湖泊,水産品以鮮魚享有盛名,可養水面23.6萬畝,放養水面13.08萬畝。林業多為速生豐産林,有林面積33.15萬畝,森林覆蓋率為26.4%,是全國營造速生豐産林的試點縣。 工業有冶煉、麻紡、床單、絲織、造紙、化肥、水泥、陶瓷、磚瓦、造船、鋼管、模具、電機等50個主要産品。初步形成了以冶煉、輕工、紡織、建材、機械、化工、食品等為主的工業體係。 |
|
嘉魚縣位於鄂東南長江中遊南岸,地屬武漢城市圈,史稱“武昌上遊之邑,湘湖要衝之區”。嘉魚縣國土面積1017平方公裏,耕地面積46萬畝,大體形成“一山三水四分田,兩分道路與莊園”的地貌格局。全縣轄8鎮1場,總人口36.45萬人,是國傢首批對外開放地區和長江經濟帶重要開發區。目前,全縣蔬菜、水産、苎麻産業特色明顯,是全省有名的“蔬菜之鄉”、“螃蟹之鄉”、“回魚之鄉”。近幾年,多項工作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表彰,被評為省級文明縣城、全省農民增收先進縣、全省工業經濟先進單位、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單位、全省信訪工作先進單位,並奪得了湖北省城市規劃建設管理“楚天杯”。
全縣上下全面推進“興農富民、興工強縣、城市帶動、協調發展”戰略,着力於建大園區、招大項目、辦大工業、搞大服務,縣域經濟繼續保持了良好發展勢頭。全縣完成地區生産總值29.8億元,同比增長14.3%;農民人均現金收入3244元,同比增長14.5%。元至10月,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12.56億元,同比增長66.6%;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發展到73傢,完成增加值11.8億元,同比增長29.1%;完成財政收入2.42億元,占年計劃的82.75%,同比增長36.2%。
工業經濟:
嘉魚縣工業初步建步了紡織、化工、建材、食品加工、礦産等五大支柱體係。(1)建設大園區,全縣按照建“工業新城、城市亮點”的總體思路,高標準規劃、大投入建設,纍计投入建設資金1.5億元,已建成面積2826畝。目前,入園企業25傢,其中投資過億元項目13個。僅今年引進的項目有14個,其中過億元項目9個,項目總投資38.5億元,已纍计完成投資5.2億元。(2)招引大項目。元至十月份,全縣招商引資新簽約項目47個,合同資金38.5億元,到位資金8.6億元,同比增長22.7%,占年計劃的120.4%;目前,建成投産項目18個,在建項目有19個。(3)辦好大工業。
現已建成投産的項目3個:①投資2.6億元的中石特種鋼管項目;②投資1.2億元的東方紅職校項目;③投資1億元的王老吉飲料項目;在建項目8個:①投資6億元的山湖溫泉項目;②投資3億元的申海船舶製造項目;③投資2.5億元的高強錳業項目;④投資2億元的金嘉木業項目;⑤投資1.7億元的牌洲灣石油天然氣鑽探項目;⑥投資1億元的安第斯消毒液項目;⑦投資1億元的電動車項目;⑧投資1億元的萊福特製藥項目;準備開工項目6個:①投資9億元的生活用紙和製漿項目;②投資6億元的葛洲壩水泥項目;③投資3億元的音訊係列産品項目;④投資1.6億元的新材料塑木項目;⑤投資1.5億元的統一飲料食品項目;⑥投資1.3億元鋼結構生産項目。
農業經濟:
(1)積極實施“雙百”工程,縣財政安排10萬元資金引進試種100個新品種,培訓100個科技示範戶;
(2)特色産業:近年來,由於蔬菜産業發展迅猛,嘉魚被評為“全國創建無公害農産品生産示範縣”、“無公害蔬菜生産示範基地縣”、“優勢農産品蔬菜板塊建設基地縣”;目前,全縣蔬菜種值面積達到53萬畝,水面養殖面積25.5萬畝,其中無公害蔬菜基地25萬畝,優質水産基地20萬畝;
(3)加快山地開發,製定了《關於對投資開發山地等農業資源實行優惠政策的意見》等政策文件;
(4)建設新型農村,積極實施 “百鎮千村”工程,全縣確定了15個試點村。 |
|
嘉魚縣位於鄂東南長江之濱。公元280年設縣置城,縣名來源於《詩經·小雅·南有嘉魚》。江水抱縣城,三湖連長江,水繞青山轉,城在水一方是其真實的寫照。緑水青山孕育了嘉魚自然之神韻,江南山水園林城的宏偉藍圖賦予了嘉魚人文之靈秀。近年來,嘉魚縣城市建設以具有水鄉特色山水園林城為目標,改造老城區,開發新城區,一座新興的、具有水鄉特色和現代氣息的山水園林新城正在綻現。
經濟承載力不斷加強的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嘉魚縣幾年來,嘉魚縣采取政府出資、項目引資、部門集資、社會融資等辦法,共籌資近5億元,加快山水園林城市建設。城市規模拓展到8.4平方公裏,城區形成三縱五橫道路網絡,道路里程67公裏,硬化率達98%;鋪設供排水管道76公裏,日供水量由從前的2萬噸增至6萬噸;新建房屋50多萬平方米,興建橋梁5座;種植苗木50萬株、風景林350畝,緑地面積達52萬平方米,城市緑化覆蓋率達到29% ;建有專業市場和綜合市場6處,建成220千伏15萬伏安變電站1座和11萬伏變電站3座。
凸現城市個性和品位的新區建設。茶庵新區總體規劃面積6.5平方公裏,建成區面積已達3平方公裏,現有居民2萬人。在茶庵新區建設上,在做好基礎設施建設的同時,主要是抓住體現城市特色的緑化、亮化和景觀三大建設,精心設計,求特求新,以充分展示城市個性和品位。
在新區緑化建設上,結合江南水鄉特點,着重體現大緑化、多層次緑化的特色。以城區道路為緑化骨架,以行政休閑廣場為緑化板塊,以單位庭院為緑化細胞,實施留空造緑、破墻透緑、見逢插緑的全民緑化行動,從而達到以庭院的點緑、廣場的片緑、道路的綫緑襯托整個新區,形成公共緑化、街道緑化、庭園緑化、小區緑化點綫面相結合、整體協調的緑化新格局。結構體係上,改變單一草坪緑化格局,註重緑化品種的豐富和協調,做到上中下三個空間同時見緑、透緑,形成新區良好的生態景觀。在新區亮化建設上,以襯托特色,顯示個性為亮化標準,在燈箱和路燈等亮化燈具的選擇和安裝上,處處體現城市的特色和個性,一到夜晚,一座清新亮麗的水鄉新城呈現在人們的眼前。整個新區已安裝各式路燈260多盞,亮化燈箱138個,建築物亮化和庭院燈200餘盞,共投入亮化資金400多萬元。在景觀建設上,我們不求大,但求佳,充分體現景觀精巧細緻、親水親民的水鄉特色。我們發揮縣城新區瀕湖的地理優勢,投資600餘萬元,在沿湖大道南側濱湖地帶建設集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休閑運動與觀景娛樂於一體的千米沙灘浴場景區,形成縣城最大的親水平臺和別具特色的休閑場所。
城市規劃
描繪發展藍圖的城市總體規劃。於2002年進行的第三次總體規劃修編把縣城性質定性為全縣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以發展工貿、旅遊業為主,具有水鄉特色的山水園林城市。形成縣城“一核、二片、三軸、四區”的城市新框架。在新框架中,縣城新區將着重建設一條城市生態景觀軸和兩條別具特色的城市生長軸。
規劃中心公園,嘉魚縣為城市東西兩個功能片區和生態視廊的連結點,改善城市生態環境、體現城市特色,塑造水鄉特色的山水園林城市的景觀區。總體規劃對城市人口規模和用地規模分別作了規劃,即2005、2010、2020年,城區城鎮人口分別達到10萬、11.5萬、16萬,建設用地達到8.4、10、14.5平方公裏。
引領發展方向的城區建設重點。下階段縣城區建設重點將從單純的量的擴張轉嚮完善功能、提高品位、適應經濟發展和啓動旅遊開發需求質的提高上來,建設項目的安排着眼於居民休閑場所、工業園建設、三湖連江景點開發,以豐富城市內涵,展現城市特色,培育城市發展後勁。
主要做好:一是城區配套設施建設。即做好城區公厠、垃圾中轉站建設及城區“斷頭路”硬化。二是做好公共休閑場所的建設。即抓好沿湖大道南側千米沙灘浴場、熊傢咀休閑廣場等重點工程,結合各單位庭院建設和社區居民休閑場建設,加速休閑場所建設。三是加快十景鋪工業園建設。即迅速規劃啓動皮件工業園建設,重點考慮整個工業園內各專業園區之間佈局協調以及配套的基礎設施建設,迅速形成規模。四是啓動開發三湖連江風景區。即在做好沙灘浴場建設的同時,引導社會資本先行建設風景區內有利潤空間的服務設施,再帶動旅遊景點開發。
充當縣域經濟強大助推劑的城建招商項目。招商引資的建設項目必須是經營性的城市資産項目,讓投資者有利可圖。這些項目一般投資較大,在短時間內難以形成利潤。縣城區十景鋪工業園建設、三湖連江風景區旅遊設施建設、綜合性娛樂場所建設、中小學校建設等項目可放開招商引資,通過拉大經營時間跨度來吸引外來投資者。
繼續動員社會力量和發揮政府相關職能部門嚮上爭取項目的作用,建設與城市相關的基礎設施。發揮社區在城建中的作用,安排社區依據不同情況自籌資金建設社區內的公共休閑場所、社區自用的小型公共設施。 |
|
三湖連江水庫
嘉魚縣三湖連江水庫從東、南兩面旁繞縣城,地理位置在北緯29°55′~30°00°,東經113°53~113°56'。水庫因其由人工將原來的白湖、梅懈湖、小湖(又名金蝦湖)疏通,並與長江相連而得名——三湖連江。
三湖連江建有牛頭山森林公園、嶽公亭、觀音閣、地藏殿、南如寺、湖心娛樂島等景點。是湖北境內湖光山色相映成趣的著名風景遊覽勝地。水庫庫域在白雲山、牛頭山、馬鞍山一帶的殘丘窪間,承雨面積30.64平方公裏,庫面14.4平方公裏,庫底海拔高程19米,總庫容為10468萬立方米,控製庫容為8224萬立米,有效庫容為5650萬立方米。
水庫建於1959年,經過逐年配套,水庫建築物計有:主壩一座,全長3166米,副壩兩座,共長1110米。主副壩的壩頂高程為海拔30.7米。馬鞍山進洪閘一座,閘身長23米,高3.5米,流量24立方米/秒,灌溉幹渠3條,渠道均建有節制閘,渠長共59.4公裏。三湖連江水庫是嘉魚縣農田灌溉骨幹設施,現已形成了以三湖連江水庫為中心的一套蓄、引、提大型排灌係統,使魚嶽、官橋、新街、渡普、潘灣、嬸洲等6個鄉鎮及頭墩農場共30萬畝農田受益,其中已有14萬畝基本實現了園田化。
三湖連江不僅風景秀麗,而且是天然繁殖魚類多品種原種基地,年産鮮魚20萬公斤,魚苗10萬公斤。建庫後,縣在此建有三湖連江水庫養殖場,放養水面18000畝,精養魚池274畝,寄養魚池1160畝,同時利用處於庫中心的、三面環水的牛頭山植樹造林,建立有牛頭山林場,植樹面積700多畝,還建有牛頭山桔園場,植有桔、梨400多畝。 |
|
嘉魚小磨香油 嘉魚特産
嘉魚小磨香油:用傳統工藝精製而成,清澈透明,芳香馥鬱,營養豐富。
嘉魚麻糖
“嘉魚麻糖”是獨具特色的地方風味食品,早在公元960年的宋代就開始製作,有1000多年的歷史,具有香、甜、白、薄、脆、味純、保鮮期長等七大特點,營養豐富,老少咸宜。多次被評為省、部優質産品,多次榮獲中國食品博覽會金奬,省精品展銷會金奬,消費者滿意金杯奬。産品暢銷全國各地,出口到10多個國傢和地區,深受消費者喜愛,多次被中央領導作為禮品贈送給外國友人並獲得好評。公司生産的水洗芝麻仁,具有色白、粒滿味香等特點,含有多種氨基酸,廣泛用於食品工業,暢銷海內外,是湖北省的定點出口産品。
嘉魚水産
嘉魚縣水域總面積46.11萬畝,其中可養水面36萬畝。全縣境內有可供魚類食用的陸生植物44科群,水生植物90餘種,覆蓋率達90%。底棲動物60餘種,浮遊動植物密集,湖水營養????類豐富,極具開發價值。
——改革開放的政策給嘉魚水産業發展插上了騰飛翅膀。嘉魚縣水産業歷史悠久,從《詩經》“南有嘉魚,其蒸覃覃”的詩句就可以窺見一斑。其水産業發展經歷了四個階段:解放初期為天然捕撈和小量養殖階段,1978年養殖面積僅6.1萬畝,水産品産量2475噸,生産魚苗9.2萬尾;1980年至1995年為快速發展階段;1996年至1999年為結構調整階段;2000年以來,全縣水産業呈現出飛速發展的態勢。2007年全縣水産養殖面積25.5萬畝,水産品總産量達到8萬噸,總産值突破7.5億元。目前全縣水産專業村有20多個,水産養殖大戶中産值在10萬元以上有600多戶,在50萬元以上的有100多戶,在100萬元以上有30戶。
——生産基地的建設給嘉魚縣水産業發展夯實了堅厚基礎。目前,全縣水産生産基地已具規模,現有國營漁場9個,集體漁場42個,漁業專業村8個,年生産常規魚苗6.5億尾;長江魚苗撈棚10個,捕撈各類魚苗5000萬尾;斑點叉尾鮰魚繁殖點85處,年孵化魚苗10億尾;螃蟹養殖基地28個,養殖面積17.2萬畝;水産品冷藏加工4處,漁業捕撈隊4個,形成以牌洲灣、斧頭湖、西涼湖、大岩湖、密泉湖為中心的五個萬畝精養片和斧頭湖、西涼湖二個萬畝圍欄養殖片。
——科技含量的提升給嘉魚縣水産業發展增強了競爭後勁。1985年,嘉魚縣在全國首次引進斑點叉尾鮰,並於1989年繁殖成功,斑點叉尾苗種暢銷廣東、廣西、福建等20多個省市。同時探索出長江大口鯰人工孵化及養殖技術,攻剋了娃娃魚人工繁殖難關。年引進通威、希望、海大、高竜等品牌飼料5000噸,積極推廣無公害水産養殖。網箱養殖叉尾鮰、珍珠養殖、生態養蟹、娃娃魚繁育、蟹苗培育、網箱養鱔等科技養殖基地在嘉魚縣遍地開花。
——引資開發的舉措給嘉魚縣水産業發展註入了巨大活力。改革開放以來,嘉魚縣每年從上海、江蘇、遼寧、天津等地先後引進客商100餘人,纍计引入資金12個億,發展名優水産養殖面積15萬畝。在外地客商的影響和帶動下,全縣掀起了水産養殖熱潮,各界人士紛紛入股投資,入股資金達到5個億。
——産品結構的調整為嘉魚縣水産業發展增色添彩。嘉魚縣水域自然生態環境優越,養殖的螃蟹殼青、底白、黃毛、金爪、個大、黃滿、肉質鮮嫩,被農業部評為“無公害”螃蟹生産基地。全縣有斑點叉尾鮰親本20萬組,已成為全國叉尾鮰苗種生産第一縣。嘉魚縣充分利用本縣的苗種優勢和水域資源,在青山頭、白湖、石泉水庫發展網箱養殖叉尾鮰成魚,共計面積72.5畝,網箱2450口,産量達到3500噸。為徹底改善嘉魚叉尾鮰親本品質,引進美國斑點叉尾鮰原種50萬尾,改善我縣美國叉尾鮰種苗退化的現象。嘉魚縣的青蝦、竜蝦、黃鱔、黃顙、鯰魚、龜、鱉、娃娃魚等名特優品種的養殖發展非常迅猛,極具競爭力,前景十分可觀。
天高任鳥飛,海闊憑魚躍。嘉魚縣水産業已經成為全縣農村經濟的支柱産業,先後被評為全國水産百強縣,全省十強水産縣和全省水産先進集體。2001年9月,嘉魚縣被水産管理辦公室授予“湖北螃蟹之鄉”稱號,並成為全省唯一獲此殊榮的縣市;2003年10月湖北省水産管理辦公室將嘉魚縣列入江漢平原漁業板塊建設縣(市);2005年叉尾鮰成魚網箱無公害養殖通過了省級養殖基地備案;2006年元月,湖北省水産辦授予嘉魚縣大岩湖養殖場省級斑占叉尾良種場;2007年嘉魚又被納入湖北省水産大縣創建行列。嘉魚水産時刻不忘搶抓機遇,加快發展,使水産業成為了農民增收、農業增效、經濟騰飛的載體。 |
|
- n.: Jiayu County
|
|
嘉魚 |
|
|
|
嘉魚縣中醫院 | 嘉魚縣服裝廠 | 嘉魚縣第一中學 | 嘉魚縣棉花賓館 | 嘉魚縣職工學校 | 嘉魚縣人民醫院 | 嘉魚縣????務管理局 | 嘉魚縣衛生防疫站 | 嘉魚縣人民政府賓館 | 嘉魚縣石油公司石油大酒店 | 嘉魚縣木材公司大酒店 | 嘉魚縣中等職業技術學校 | 嘉魚縣紡織專用配件廠 | 湖北省嘉魚縣苎麻紡織廠 | 嘉魚縣利久皮革有限公司 | 湖北省嘉魚縣牌洲黃麻紡織廠 | 湖北省嘉魚縣牌洲福利紡織廠 | 湖北省嘉魚縣佳銀絲綢織造公司 | 嘉魚縣標準計量咨詢服務公司 | |
|
|
魚嶽鎮 | 高鐵嶺鎮 | 簰洲灣鎮 | 陸溪鎮 | 潘傢灣鎮 | 官橋鎮 | 新街鎮 | 牌洲灣鎮 | 渡普鎮 | 頭墩農場 | 國營頭墩農場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