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 : 法學 > 商品檢驗
目錄
英文名稱
  commodity inspection
什麽是商品檢驗
  商品檢驗是指商品的産方、買方或者第三方在一定條件下,藉助於某種手段和方法,按照合同、標準或國內外有關法律、法規、慣例,對商品的質量、規格、重量、數量、包裝、安全及衛生等方面進行檢查,並做出合格與否或通過驗收與否的判定或為維護買賣雙方合法權益,避免或解决各種風險損失和責任劃分的爭議,便於商品交接結算而出具各種有關證書的業務活動。
商品檢驗的目的與任務
  目的是運用科學的檢驗技術和方法,正確地評定商品質量。任務是從商品的用途和使用條件出發,分析和研究商品的成分、結構、性質及其對商品質量影響,確定商品的使用價值;擬定商品質量指標和檢驗方法,運用各種科學的檢測手段評定商品質量,並確定是否符合規定標準的要求;研究商品檢驗的科學方法和條件,不斷提高商品檢驗的科學性、精確性、可靠性,使商品檢驗工作更科學化、現代化;探討提高商品質量的途徑和方向,促進商品質量的提高,並為選擇適宜的包裝、保管和運輸方法提供依據。在進出口貿易中尤為重要。
商品檢驗的類型
  (一)按檢驗目的的不同,通常可分為生産檢驗、驗收檢驗和第三方檢驗等三種
  1、生産檢驗:又稱第一方檢驗、賣方檢驗。是由生産企業或其主管部門自行設立的檢驗機構,對所屬企業進行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産品的自檢活動。目的是及時發現不合格産品,保證質量,維護企業信譽。經檢驗合格的商品應有“檢驗合格證”標志。
  2、驗收檢驗:又稱第二方檢驗、買方檢驗。是由商品的買方為了維護自身及其顧客利益,保證所購商品符合標準或合同要求所進行的檢驗活動。目的是及時發現問題,反饋質量信息,促使賣方糾正或改進商品質量。在實踐中,商業或外貿企業還常派“駐廠員”,對商品質量形成的全過程進行監控,對發現的問題,及時要求産方解决。
  3.第三方檢驗:又稱公正檢驗、法定檢驗。是由處於買賣利益之外的第三方(如專職監督檢驗機構),以公正、權威的非當事人身份,根據有關法律、標準或合同所進行的商品檢驗活動。如公證鑒定、仲裁檢驗、國傢質量監督檢驗等。目的是維護各方面合法權益和國傢權益,協調矛盾,促使商品交換活動的正常進行。
  (二)接受檢驗商品的數量不同,可分為全數檢驗、抽樣檢驗和免於檢驗
  1、全數檢驗:又稱全額檢驗、百分之百檢驗,是對整批商品逐個(件)地進行的檢驗。其特點是能提供較多的質量信息,給人一種心理上的放心感。缺點是由於檢驗量大,其費用高,易造成檢驗人員疲勞而導致漏檢或錯檢。
  2、抽樣檢驗:是按照已確定的抽樣方案,從整批商品中隨機抽取少量商品用作逐一測試的樣品,並依據測試結果去推斷整批商品質量合格與否的檢驗。它具有占用人力、物力和時間少的優點,具有一定的科學性和準確性,是比較經濟的檢驗方式。但檢驗結果相對於整批商品實際質量水平,總會有一定誤差。
  3、免於檢驗:即對於生産技術水平高和檢驗條件好、質量管理嚴格、成品質量長期穩定的企業生産出來的商品,在企業自檢合格後,商業和外貿部門可以直接收貨,免於檢驗。
  (三)按商品內、外銷售情況,有內銷商品檢驗和進出口商品檢驗兩種
  1、工廠簽證,商業免檢:工廠生産出來的産品,經工廠檢驗部門檢驗簽證後,銷售企業可以直接進貨,免於檢驗程序。該形式多適用於生産技術條件好,工廠檢測手段完善、産品質量管理制度健全的生産企業。
  2、商業監檢,憑工廠簽證收貨:商品監檢是指銷售企業的檢驗人員對工廠生産的半成品、成品及包裝,甚至原材料等,在工廠生産全過程中進行監督檢驗,銷售企業可憑工廠檢驗簽證驗收。該形式適用於比較高檔的商品質量檢驗。
  3、工廠簽證交貨,商業定期不定期抽驗。對於某些工廠生産的質量穩定的産品,質量信得過的産品或優質産品,一般是工廠簽證後便可交貨,但為確保商品質量,銷售企業可采取定期不定期抽驗的方法。
  4、商業批檢:商業批檢是指銷售企業對廠方的每批産品都進行檢驗,否則不予收貨。此種檢驗形式適用於質量不穩定的産品。
  5、行業會檢:對於多個廠傢生産同一種産品,在同行業中由工商聯合組織行業會檢。一般是聯合組成産品質量評比小組,定期或不定期地對行業産品進行檢驗。
  6、庫存商品檢驗:倉儲部門對貯存期內易發生質量變化的商品所進行的定期檢驗,目的是及時掌握庫存商品的質量變化狀況,達到安全貯存目的。
  7、法定檢驗:是根據國傢法令規定,對指定的重要進出口商品執行強製性檢驗。其方法是根據買賣雙方簽訂的經濟合同或標準進行檢驗,對合格商品簽發檢驗證書,作為海關放行憑證。未經檢驗或檢驗不合格的商品,不準出口或進口。
  8、公主檢驗:公主檢驗是不帶強製性的,完全根據對外貿易關係人的申請,接受辦理的各項鑒定業務檢驗。商品檢驗機構以非當事人的身份和科學公正的態度,通過各種手段,來檢驗與鑒定各種進出口商品是否符合貿易雙方鑒定的合同要求或國際上有關規定,得出檢驗與鑒定結果、結論,或是提供有關數據,以便簽發證書或其他有關證明等。
  9、委托業務檢驗:委托業務檢驗是我國商檢機構與其他國傢商檢機構,開展相互委托檢驗業務和公主鑒定工作。目前,各國質量認證機構實行相互認證,大大方便了進出口貿易。
我國商品檢驗工作的概況
  (一)商品檢驗的産生和發展
  商品檢驗是伴隨着商品經濟的産生發展而逐漸形成的一門應用技術學科。但商品檢驗正式成為一門科學,正式成立商品檢驗機構,則是在商品經濟高度發達的現代社會。我國的對外貿易活動有悠久的歷史,但是,現代化的貿易方式直至19世紀纔逐漸發展起來,首先,在我國沿海開放口岸和城市出現了從事國際貿易活動的洋行、輪船公司、銀行等專門機構,一些專門檢驗機構也陸續産生。
  1901年上海成立了棉花檢驗所,專門檢驗我國出口的棉花,以後天津、寧波相繼成立棉花檢驗機構,上海成立出口肉類檢查所、萬國生絲檢驗所等。
  1928年當時的中華民國工商部頒布了《商品出口檢驗暫行規則》,1929年成立了上海、漢口、廣州、青島、天津五個商品檢驗局,自此,我國開始有了國傢設置的檢驗機構。
  1932年中華民國政府頒布了《商品檢驗法》,進出口商品檢驗工作有了一定的發展,新中國成立之後,1949年10月成立中央貿易部,全國商檢工作歸其統一領導。
  1952年,貿易部分為商業部和對外貿易部,在外貿部內設立商品檢驗總局統一領導管理全國進出口商品檢驗工作。
  1984年,國務院重新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商品檢驗條例》。
  1989年2月21日,公佈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商品檢驗法》。
  1992年10月經國務院批準發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商品檢驗法實施條例》。它們是現今最重要的關於我國進出口商品檢驗工作的原則性法律文件。
  (二)我國內貿商品的檢驗
  1、我國內貿商品檢驗的機構
  我國國內市場上的商品質量,有四支力量從三個方面進行檢驗。生産企業為第一方檢驗;商業企業及用戶、消費者是第二方檢驗;技術監督部門是第三方檢驗。
  2、商品購進過程的檢驗
  商品檢驗工作是起始於生産領域,終止於消費領域,以流通領域為重點的一項工作。
  (1)工業品的檢驗:對於産品質量穩定、檢測條件與檢測手段完備、在社會上享有盛譽的企業生産的産品,尤其是通過産品質量認證的産品,商業部門可憑工廠的簽證予以免檢。對於産品質量比較穩定、檢測條件和檢測手段比較完全的企業,為了保證商品的質量和對消費者負責,可由工廠簽證,商業部門進行定期或不定期抽檢。對産品質量不穩定、生産工藝落後、檢測技術和手段不完備的生産企業,商業部門應對其生産的每個批次的商品,按照有關標準嚴格進行檢驗,把好進貨質量關。另外,國傢執法機構,如國傢質量檢驗局、各級質量監督機構及其設置的檢驗機構或授權其他單位的檢驗機構,對産品是否符合標準要進行定期或不定期地檢驗。
  (2)農産品的檢驗:對於大宗農産品的集中産區,商業部門或其他有關部門可將標準傳授給農民,組織農民自收自檢,把相同級別的農産品集中在一個批次發貨,商業部門進行抽檢。對於零星産區或者新發展起來的産區,由於農民對標準還不能熟練地掌握,商業部門在收購時應按標準對每一件商品實施嚴格的檢驗,同時要嚮農民宣傳如何貫徹有關標準。
  (三)進出口商品的檢驗
  1、商品檢驗在國際貿易中的作用
  進出口商品檢驗簡稱商檢,是由國傢設置的檢驗管理機構或由經政府註册批準的第三方民間公證鑒定機構,對進出口商品的品質、數量、重量、包裝、安全衛生、檢疫以及裝運條件等進行的檢驗、鑒定和管理工作。
  2、我國的進出口檢驗機構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傢進出口商品檢驗局,簡稱國傢商檢局,是國務院設立的主管全國進出口商品檢驗工作的政府機構。國傢商檢局在省、自治區、直轄市以及進出口商品的口岸、集散地設立的進出口商品檢驗局(統稱商品檢機構)管轄所負責地區的進出口商品檢驗工作。我國各省市自治區商檢局及商檢公司主要機構共有35個進出口商品檢驗局: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傢進出口商品檢驗局、各省市自治區進出口商品檢驗局、廈門、深圳、寧波等。中國商檢的英文名稱及代號為:china import/export commodity inspection bureau,ccib。
  3、進出口商品檢驗和鑒定工作程序
  一般來講,大致要經過接受報檢,抽樣製樣,檢驗擬稿,簽證放行等環節。具體就是由具有申請檢驗資格的單位,按照申請檢驗鑒定的工作項目,填寫報驗單,提供應附的有關單證,在限定的時間內到當地的商檢機構申請檢驗,商檢機構受理報驗申請後,經專業檢驗人員經過一係列的抽樣、製樣以及檢驗鑒定工作,擬製檢驗鑒定結果證稿,最後簽發相應的檢驗或鑒定證明書。
商品檢驗的方法
  一、抽樣檢驗的類型
  抽樣方法大體上可分百分比遞減法和計數抽樣法兩類。百分比遞減法是歷來各國較普遍采用的抽樣方法,它是按統一規定的一定百分比例進行開件,平均普遍地抽取樣品,批量大的按規則減低百分比例。
  60年代,國際上逐步推廣采用數理統計學和概率論為理論基礎的計數抽樣法,我國從1992年開始,對部分商品采用計數抽樣法,並且不斷地擴大其應用範圍。出口商品的抽樣方法,外貿合同中有明確規定的,按照合同中的規定進行。
  二、抽樣檢驗的方法
  目前廣泛采用隨機抽樣,即整批商品中的每一件商品都有同等被抽取的機會,抽樣者按照隨機的原則、完全偶然的方法去抽取樣品,比較客觀,適用於各種商品的抽樣,常用的揀樣方法有以下幾種:簡單隨機揀樣法、分層隨機抽樣法、多段隨機揀樣法、係統隨機揀樣法
  三、商品質量檢驗的方法
  商品質量檢驗的方法很多,通常分為感官檢驗、理化檢驗、生物學檢驗法等幾個方面:
  (一)感官檢驗法
  它是藉助人的感覺器官的功能和實踐經驗來檢測評價商品質量的一種方法。也就是利用人的眼、鼻、舌、耳、手等感覺器官作為檢驗器具,結合平時積纍的實踐經驗對商品外形結構、外觀疵點、色澤、聲音、氣味、滋味、彈性、硬度、光滑度、包裝和裝潢等的質量情況,並對商品的種類品種、規格、性能等進行識別。主要有:視覺檢驗、聽覺檢驗、味覺檢驗、嗅覺檢驗、觸覺檢驗。
  感官檢驗法在商品檢驗中有着廣泛的應用,並且任何商品對消費者來說總是先用感覺器官來進行評價質量的,所以感官檢驗十分重要。感官檢驗法的特點:
  (1)方法簡單,快速易行。
  (2)不需復雜、特殊的儀器設備和試劑或特定場所,不受條件限製。
  (3)一般不易損壞商品。
  (4)成本較低。
  感官鑒定法在商品鑒定中有着廣泛的應用,並且任何商品對消費者來說總是先用感覺器官來進行評價質量的,所以感官鑒定十分重要。因此在工業和商業的産、供、銷過程中經常使用這種方法。感官檢驗法的局限性:
  (1)不能檢驗商品的內在質量,如成份、結構、性質等。
  (2)檢驗的結果不精確,不能用準確的數字來表示,是一種定性的方法,結果衹能用專業術語或記分法表示商品質量的高低。
  (3)檢驗結果易帶有主觀片面性,常受檢驗人員知識、技術水平、工作經驗、感官的敏銳程度等因素的影響,再加上審美觀不同以及檢驗時心理狀態,影響結果的準確性,故使檢驗的結果有時帶有一定的主觀性,科學性不強。
  (二)理化檢驗法
  是在實驗室的一定環境條件下,藉助各種儀器、設備和試劑,運用物理、化學的方法來檢測評價商品質量的一種方法。它主要用於檢驗商品的成分、結構、物理性質、化學性質、安全性、衛生性以及對環境的污染和破壞性等。
  理化鑒定法的特點:
  (1)檢驗結果精確,可用數字定量表示;(如成份的種類和含量、某些物理化學、機械性能等);
  (2)檢驗的結果客觀,它不受檢驗人員的主觀意志的影響,使對商品質量的評價具有客觀而科學的依據;
  (3)能深入地分析商品成分內部結構和性質,能反映商品的內在質量。
  理化檢驗法的局限性:
  (1)需要一定儀器設備和場所,成本較高,要求條件嚴格;
  (2)往往需要破壞一定數量的商品,消耗一定數量的試劑,費用較大;
  (3)檢驗需要的時間較長;
  (4)要求檢驗人員具備紮實的基礎理論知識和熟練的操作技術。因此,理化檢驗法在商業企業直接采用較少,多作為感官檢驗之後、必要時進行補充檢驗的方法,或委托商檢機構作理化檢驗。主要有:物理檢驗法、化學檢驗法。
  (三)生物學檢驗法
  是通過儀器、試劑和動物來測定食品、藥品和一些日用工業品以及包裝對危害人體健康安全等性能的檢驗。
  檢驗商品品質需采用的檢驗方法因商品種類不同而異,有的商品采用感官檢驗法即可評價質量(如茶葉),有的商品既需要采用感官檢驗法,也采用理化檢驗法(如搪瓷),有的商品需以理化檢驗的結論作為評價商品質量的依據(如鋼材)。要使商品檢驗的結果準確無誤,符合商品質量的實際,經得起復驗,就要不斷提高檢驗的技術和經驗,采用新的檢驗方法和新的檢測儀器,隨着科技發展,使理論檢驗方法嚮着快速、準確、少損(或無損)和自動化方向發展。
商品檢驗的內容
  一、品質檢驗
  是根據合同和有關檢驗標準規定或申請人的要求對商品的使用價值所表現出來的各種特性、運用人的感官或化學、物理的等各種手段進行測試、鑒別。其目的就是判別、確定該商品的質量是否符合合同中規定的商品質量條件。包括外觀品質和內在品質的檢驗。
  1、外觀品質檢驗:是指對商品外觀尺寸、造型、結構、款式、表面色彩、表面精度、軟硬度、光澤度、新鮮度、成熟度、氣味等的檢驗。
  2、內在品質檢驗:指對商品的化學組成、性質和等級等技術指標的檢驗。
  二、規格檢驗
  規格表示同類商品在量(如體積、容積、面積、粗細、長度、寬度、厚度等)方面的差別,與商品品質優次無關。如鞋類的大小、纖維的長度和粗細、玻璃的厚度和面積等規格,衹表明商品之間在量上的差別,而商品品質取决於品質條件。商品規格是確定規格差價的依據。
  由於商品的品質與規格是密切相關的兩個質量特徵,因此,貿易合同中的品質條款中一般都包括了規格要求。
  三、數量和重量檢驗
  它們是買賣雙方成交商品的基本計量和計價單位,直接關係着雙方的經濟利益,也是對外貿易中最敏感而且容易引起爭議的因素之一。它們包括了商品個數、件數、雙數、打數、令數、長度、面積、體積、容積和重量等。
  四、包裝質量檢驗
  商品包裝本身的質量和完好程度,不僅直接關係着商品的質量,還關係着商品數量和重量。一旦出現問題時,是商業部門分清責任歸屬、確定索賠對象的重要依據之一。如檢驗中發現有商品數(重)量不足情況,包裝破損者,責任在運輸部門;包裝完好者,責任在生産部門。包裝質量檢驗的內容主要是內外包裝的質量。如包裝材料、容器結構、造型和裝潢等對商品貯存、運輸、銷售的適宜性,包裝體的完好程度,包裝標志的正確性和清晰度,包裝防護措施的牢固度等。
  五、安全、衛生檢驗
  商品安全檢驗是指電子電器類商品的漏電檢驗,絶緣性能檢驗和x光輻射等。商品的衛生檢驗是指商品中的有毒有害物質及微生物的檢驗。如食品添加劑中砷、鉛、鎘的檢驗,茶葉中的農藥殘留量檢驗等。
  對於進出口商品的檢驗內容除上述內容外,還包括海損鑒定、集裝箱檢驗、進出口商品的殘損檢驗、出口商品的裝運技術條件檢驗、貨載衡量、産地證明、價值證明以及其他業務的檢驗。
  我國加入wto後,可直接參與對wto成員國在製定新的技術法規、標準和合格評定程序徵求意見的全過程,對我國的商品檢驗工作既面臨新的機遇,也帶來更大的挑戰。
英文名稱
  Commodity Inspection
英文解釋
  1. :  commodity inspection,  checking of quality of goods
相關詞
海關商品法規文件
包含詞
商品檢驗局採購商品檢驗
商品檢驗證書進口商品檢驗
商品檢驗檢疫中國商品檢驗局
臺灣商品檢驗法紡織商品檢驗學
商品檢驗與養護進出口商品檢驗
商品檢驗證明書什麽是商品檢驗
商品檢驗的類型商品檢驗的方法
商品檢驗的內容進出口商品檢驗費
商品檢驗檢疫證書進出口商品檢驗法
出口商品檢驗換證憑單出口商品檢驗有效期
進出口商品檢驗檢疫江蘇省志·商品檢驗志
進口商品檢驗標志制度進出口商品檢驗管理
進出口商品檢驗制度進出口商品檢驗程序
甘肅商品檢驗鑒定有限公司商品檢驗的目的與任務
外國在中國境內設立的進出口商品檢驗鑒定機構進出口商品檢驗鑒定機構管理辦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商品檢驗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商品檢驗法實施條例
我國商品檢驗工作的概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