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哲羅鮭(hucho taimen) |
|
別名:哲羅魚
目:屬鮭形目
科:鮭科鮭亞科
屬:哲羅魚屬
俗稱:者羅魚、折羅魚、哲緑魚(東北),大紅魚(新疆)
英文名:taimen , huchen 。
瀕危等級:易危 |
|
體長,略側扁,呈圓筒形。頭部平扁,吻尖,口裂大,端位。上頜骨明顯、遊離,嚮後延伸達眼後緣之後。上下頜、犁骨和舌上均有嚮內傾斜的銳齒。鱗極細小,橢圓形,鱗上環片排列極為清晰,無輻射溝,側綫鱗193-242枚,側綫完全。脂鰭較發達。背部青褐色,腹部銀白。頭部、體側有多數密集如粟粒狀的暗黑色小十字形斑點。産卵期雌雄體全顯示出青銅色,腹鰭及尾鰭下葉為橙紅色,雄魚更為明顯。幽門盲囊205-219。 |
|
哲羅鮭為冷水性的純淡水兇猛食性魚類。終年絶大部分時間棲息在低溫(15℃以下)、水流湍急的溪流裏。鼕季因受水位的影響,在結冰前逐漸嚮大江或附近較深的水體裏移動,尋找適於越鼕的場所。春季開江後,即溯河嚮溪流作生殖洄遊,8月以後嚮幹流移動。黑竜江沿江一帶漁民有“細鱗、哲羅,七上八下”的諺語,這是指細鱗魚和哲羅魚的洄遊規律。性成熟需5齡,體長達40-50釐米。生殖期於5月中旬開始,水溫在5-10℃左右,親魚集群於水流湍急、底質為砂礫的小河川裏産卵,親魚的産卵方式與大麻哈魚相同。親魚有埋卵和護巢的習性。産卵後大量死亡,尤以雄魚為更多。仔魚喜潛伏在砂礫空隙之間,不常遊動。哲羅魚非常貪食,是淡水魚中最兇猛的魚種之一。覓食時間多在日出前和日落後,由深水遊至淺水岸邊捕食其它魚類和水中活動的蛇、蛙、鼠類和水鳥等,其它時間多潛伏在溪流兩岸有蔭蔽的水底。一年四季均索食,夏季水溫稍高時,食欲差些,甚至有停食現象;鼕季不停止攝食,僅生殖期停止攝食。 |
|
哲羅鮭多分佈於我國境內的黑竜江、圖門江、額爾齊斯河等水係。國外分佈於俄羅斯西伯利亞的勒拿河到伯朝拉河,東歐的伏爾加河與烏拉爾河上遊等河流。
哲羅鮭的資源量無詳細報導,但據《黑竜江省漁業資源》(1985)記載,在黑竜江,哲羅鮭的數量較過去顯著減少,全省漁獲物中幾乎不占比重。主要由於繁殖期過度捕撈,使補充群體大為減少,以及環境污染破壞生存的環境條件等造成資源量顯著下降。目前尚未製定有效的保護措施。 |
|
哲羅鮭的生長速度較快,並以相等的速度發展,屬於大型經濟魚類。一般個體在3公斤以上,大者可達50公斤,長在1米以上。肉味鮮美、細嫩,為富有營養的魚類,也是高寒地區的特産,在産區內為珍貴的食品。 |
|
目擊“湖怪”
“由於水質能見度問題,這次探險並沒有什麽突破性的收穫,明年6月喀納斯湖最清澈的時候,我們將再去一探究竟。”昨天,記者見到了22日返京的喀納斯湖“水怪”探險隊隊長鬍京玉。剛剛結束21天的探險之旅,鬍隊長稍顯疲憊,但腦子裏已經開始盤算着下一次的出徵計劃了。鬍京玉隊長嚮記者透露,據一些一直在當地考察的科學家判斷,哲羅鮭“摘取”“喀納斯湖水怪”“頭銜”的可能性最大。
水下能見度極低
無法尋找水下生物
“這21天的探險過程,僅在路上我們就耗去了十幾天。”鬍京玉嚮記者介紹,為了保證昂貴的潛水設備“隨身攜帶”,他們選擇的自駕車路綫是:北京-西安-蘭州-嘉峪關-吐魯番-烏魯木齊-剋拉瑪依-布爾津,最終到達喀納斯地區。
鬍隊長介紹,一般的潛水項目衹有20-30米,可是喀納斯湖平均深度為90米,最深地方達到188米,而且喀納斯湖又處於空氣比平原稀薄的高原上,水質密度很大,每下潛一米都會感到比平原湖泊壓強更大,更加睏難。“讓人心理壓力最大的一點,則是喀納斯湖的極低的能見度,這些正是我們决定明年6月繼續探險的重要原因。”鬍隊長說。
由於喀納斯湖上遊的白湖是個碳酸????湖泊,每年冰凍開封後,便會嚮喀納斯湖傾入大量白色碳酸????物質,使得喀納斯湖渾濁起來。“在這次探險中,有時衹有等着魚撞到你的臉上,你才能看到它們,對於尋找水下不明生物,基本不可能。”
哲羅鮭入選水怪“候選人”
“雖然這次沒有看見水怪,但經過在當地的瞭解,一種名為哲羅鮭的肉食性大紅魚已經成為了科學家們關註的焦點”,另外可能性較小的一種猜測認為水怪可能是“蛇頸竜”。
據瞭解,哲羅鮭俗稱大紅魚,屬魚綱、鯡形目、鮭科,是北方一種珍稀的冷水型食肉魚類,主要分佈於東北部的黑竜江、鴨緑江和新疆的額爾齊斯河等地區。這種魚生性兇猛、機警,長年隱沒在水中,繁殖季節魚體呈紅褐色。哲羅鮭成年體最大的重量在50公斤左右,長達2米左右,口腔內上、下頜均排列有尖銳的利齒,背部生有肉鰭。 幼魚以小魚為食,大魚常吞食浮遊水面的野鴨等野生水禽,也吃湖中的水獺、大水鼠。鬍京玉告訴記者,在當地的博物館裏就有一條長近兩米的哲羅鮭標本。但據當地百姓講,這條根本不算大,他們還見過更大的紅魚。
最新裝備入選潛水“探險隊”
完全防水,可以充氣減壓,保持身體溫度均衡的潛水服;可以調整浮力的潛水背心;能夠自動根據水壓給潛水者提供氧氣的供氣壓力調節器……鬍隊長的“行頭”,隨便拿起一件便價值上萬。“這件從美國進口的潛水服,雖然厚度和外觀同普通透水的濕式潛水服並無不同,但其內部用的發泡橡膠卻千差萬別。”鬍京玉介紹,這套潛水服能夠在水下30-40米的地方為人體保溫長達兩個小時,其全套衣服價值在1萬元以上,一條防水拉鏈的價格都已突破千元。潛水隊員用來背負氧氣瓶的浮力調整背心內層中空,可以根據潛水者的要求充氣或放氣調節浮力。而潛水員的法寶———呼吸係統有一塊閥門,閥門根據不同深度的水壓,自動調節供氣係統,給潛水員足夠順暢呼吸。
新聞鏈接
喀納斯是蒙古語,意為“美麗富饒、神秘莫測”。喀納斯湖是一個坐落在阿爾泰深山密林中的高山湖泊,是有名的“變色湖”,湖面會隨着季節和天氣的變化而時時變換顔色:晴天深藍緑色;陰雨天暗灰緑色;夏季炎熱的天氣裏湖水會變成微帶藍緑的乳白色。喀納斯湖有幾大奇觀,一是千米枯木長堤,這是喀納斯湖中的浮木被強勁𠔌風吹着逆水上漂,在湖上遊堆聚而成的;二是據說湖中有巨型“湖怪”,常常將在湖邊飲水的馬匹拖入水中;三是雨過天晴時纔有的奇景———喀納斯雲海佛光。
6月7日下午(北京時間19時50分左右),在喀納斯湖景區旅遊觀光的7名北京遊客乘坐遊艇行至三道灣附近停船拍照的時候,當時水面平靜,正在拍照的遊客們突然發現離遊船200米左右的水面激起1米多高的浪花,兩個不明黑色大物躍出水面,一前一後,魚躍前行……
說起“湖怪”來,世界各地的湖怪還真不少呢。最著名的莫過於英國的尼斯湖怪了。
這衹湖怪一傳就傳了1400年,最初的目擊者是愛爾蘭神職人員聖哥倫布,他到蘇格蘭旅遊時目睹尼斯湖有怪物襲擊遊客,聖哥倫布情急之下大喝一聲,湖怪馬上掉頭潛落水底。
1933年,尼斯湖旁興建公路,自此目擊湖怪的報告明顯上升。其中2000年有12宗,2002年有4宗。坊間普遍認為湖怪是種蛇頸竜。“湖怪”明星之天池怪獸1.百年罕見:遊客目擊20頭長白山天池怪獸。
2003年7月11日,長白山風和日麗,天池水平如鏡。據目擊者吉林省林業廳副廳長張魯風等人介紹,當日上午9時10分許,他們在長白山北坡發現靠近天池北側的水面上,出現了許多呈“圓圈”形、“一”字形、串“人”字形的波紋。
由於發現距離有二三公裏遠,衆人雖然拿着50倍望遠鏡,也衹能在湖面上看到小白點或小黑點,但相對於山峰倒影而明顯移動的波紋,可以明顯看出是活動的生物。在大約50分鐘的時間裏,怪獸共5次出現,少則一兩分鐘,多則二三十分鐘,有時一頭,有時好幾頭,最後一次多達20頭左右。2.長白山天池“怪獸”引起國際關註
中國吉林省長白山天池出現“怪獸”一事不僅在國內成為熱門話題,在國際上同樣引起了極大的反響。而英國的尼斯湖也曾盛傳出現過水怪,所以英國媒體對長白山天池中“出現”的“怪獸”一事格外關註。
猜測因質疑而生:
1.專傢:喀納斯“湖怪”可能是哲羅鮭
新疆生態學會理事長、新疆環境保護科學研究院研究員袁國映認為,“湖怪”可能是哲羅鮭。這一說法他在20年前親眼目睹“湖怪”現身時就已認定。
他分析認為,在喀納斯湖中生活的衹有8種魚,而其中衹有江魚雪和哲羅鮭可能長到1米以上,但江魚雪一般生活在水底,而哲羅鮭會浮出水面。(這是一條從喀納斯湖中捕到的哲羅鮭標本,它長約1米45,體重40公斤左右。這種魚的體形狹長,頭部扁平,滿嘴都是鋒利的牙齒,即使在上下齶和舌頭上也布滿倒刺,咬住食物,很難逃脫。)
2.尼斯湖水怪是百歲鰻魚?
專門進行此類研究的科學家弗利曼說,根據現有拍攝到的水怪照片判斷,尼斯湖水怪實際上是好幾條七八米長的老鰻魚。他認為,尼斯湖的幾條鰻魚大概已活了100歲左右。
3.長白山天池真有怪獸嗎?
4.“天池怪獸”到底是什麽?
最近,“湖怪”頻現新疆喀納斯湖,引起社會公衆的廣泛關註。這個高山湖存在“湖怪”的可能性到底有多大?“湖怪”怎樣才能確認?為此,記者采訪了中國科學院的有關專傢。
“我個人認為喀納斯湖裏不太可能有‘湖怪’,因為湖水的溫度非常低,湖裏魚類的生長速度很慢,要長到一丈多長幾乎是不可能的。”上世紀80年代末曾經“探訪”過喀納斯湖的中科院南京地理與湖泊研究所研究員王洪道斬釘截鐵地說。
(在中國傳說有水怪的地方很多,除了新疆的喀納斯湖之外,在我國最大的內陸湖泊青海湖、吉林長白山的天池、河南泌陽的銅山湖、以及湖北洪湖市的一個水潭裏都傳說有水怪,但這些傳聞沒有一個變成驚天動地的事實。) |
|
- lat.: hucho taimen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