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拼音: kū kū tí tí
解釋: 不停的哭泣。
資料來源: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六十七回:“這如今纔好些,又這樣哭哭啼啼,豈不是自己糟蹋了自己身子。”
|
|
沒完沒了地哭。 |
|
不間斷地哭泣 |
|
形容啼哭不止。 元 無名氏 《漁樵記》第二折:“不要你插插花花認我來,哭哭啼啼淚滿腮。”《紅樓夢》第一○三回:“他就跟了個破老婆子出了門,在街上哭哭啼啼的僱了一輛車,一直跑到 薛 傢。” 丁玲 《太陽照在桑幹河上》二:“女兒嫁了過去,常常回到娘面前哭哭啼啼。” |
|
- n.: weep and wail endlessly
- v.: whimper, blubber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