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牌名 : 麯牌名 : 藝術類 : 歌麯音樂 > 哨遍
目錄
《哨遍 Post time》
詩人: 蘇軾 Su Shi

  為米折腰,因酒棄傢,口體交相纍。
  歸去來,誰不遣君歸。
  覺從前皆非今是。
  露未晞。
  徵夫指予歸路,門前笑語喧童稚。
  嗟舊菊都荒,新鬆暗老,吾年今已如此。
  但小窗容膝閉柴扉。
  策杖看孤雲暮鴻飛。
  雲山無心,鳥倦知還,本非有意。
  
  噫。
  歸去來兮。
  我今忘我兼忘世。
  親戚無浪語,琴書中有真味。
  步翠麓崎嶇,泛溪窈窕,涓涓暗𠔌流春水。
  觀草木欣榮,幽人自感,吾生行且休矣。
  念寓形宇內復幾時。
  不自覺皇皇欲何之。
  委吾心、去留誰計。
  神仙知在何處,富貴非吾志。
  但知臨水登山嘯詠,自引壺觴自醉。
  此生天命更何疑。
  且乘流、遇坎還止。
《哨遍 Post time》
詩人: 辛棄疾 Xin Qiji

  池上主人,人適忘魚,魚適還忘水。
  洋洋乎,翠藻青萍裏。
  想魚兮、無便於此。
  嘗試思,莊周正談兩事。
  一明豕虱一羊蟻。
  說蟻慕於_,於蟻棄知,又說於羊棄意。
  甚虱焚於豕獨忘之。
  卻驟說於魚為得計。
  千古遺文,我不知言,以我非子。
  
  子固非魚,噫。
  魚之為計子焉知。
  河水深且廣,風濤萬頃堪依。
  有綱罟如雲,鵜鶘成陣,過而留泣計應非。
  其外海茫茫,下有竜伯,饑時一啖千裏。
  更任公五十_為餌。
  使海上人人厭腥味。
  似鵾鵬、變化能幾。
  東遊入海,此計直以命為嬉。
  古來謬算狂圖,五鼎烹死,指為平地。
  嗟魚欲事遠遊時。
  請三思而行可矣。
  
《哨遍 Post time》
詩人: 劉剋莊 Liu Kezhuang

  勝處可宮,平處可田,泉土尤甘美。
  深復深,路絶住人稀。
  有人兮、盤旋於此。
  送子歸。
  是他隱居求志。
  是要明主媒當世。
  嗟此意誰論,其言甚壯,孔顔猶有遺旨。
  大丈夫之被遇於時。
  入則坐廟朝出旗麾。
  列屋名姬,夾道武夫,滿前才子。
  
  噫。
  有命存焉,吾非惡此而逃之。
  富貴人所欲,如之何、幸而致。
  嚮茂樹堪休,清泉可濯,𠔌中別有閑天地。
  況膾細於絲,蕨甜似蜜,采於山,釣於水。
  大丈夫不遇之所為。
  唐處士、依稀是吾師。
  覺山林、尊如朝市。
  五侯門下賓客,擾擾趨形勢。
  嗟盤之樂,誰爭子所,占斷千秋萬歲。
  呼童秣馬更膏車,便與君,從此逝矣。
  
《哨遍 Post time》
詩人: 曹冠 Cao Guan

哨遍
  聊寫達觀之懷,寓超然之興雲
  壬戌孟秋,蘇子夜遊,赤壁舟輕漾。
  觀水光、彌渺接遙天,月出於東山之上。
  與客同,清歡扣舷歌詠,開懷飲酒情酣暢。
  如羽磺仙,乘風獨立,飄然遺世高尚。
  客吹簫、音韻遠悠揚。
  怨慕舞潛蛟、動凄涼。
  自古英雄,孟德周郎。
  舊蹤可想。
  
  噫,水與月兮,逝者如斯曷嘗往。
  變化如一瞬,盈虛兮、莫消長。
  自不變而觀,物我無盡,何須感物興悲悵。
  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惟同風月清賞。
  念江山美景豈可量。
  吾與子、樂之興徜徉。
  聽江渚、樵歌漁唱。
  □侶魚蝦、友麋鹿,舉匏尊相勸,人生堪笑,蜉蝣一夢,且縱扁舟放浪。
  戲將坡賦度新聲,試寫高懷,自娛閑曠。
  
更多詩歌...
請鑒賞:

  辛棄疾 Xin Qiji:哨遍 Post time
  劉剋莊 Liu Kezhuang:哨遍 Post time
  李曾伯 Li Cengba:哨遍 Post time
  徐經孫 Xu Jingsun:哨遍 Post time
  蘇軾 Su Shi:哨遍 Post time
  曹冠 Cao Guan:哨遍 Post time
  辛棄疾 Xin Qiji:哨遍 Post time
  劉剋莊 Liu Kezhuang:哨遍 Post time
No. 6
  詞牌名。也稱稍徧。雙調,有一百六十字﹑二百字﹑二百二字﹑二百三字﹑二百四字數體。見《詞譜》捲三九。
No. 7
  麯牌名。南北麯均有。均屬般涉調。北麯較常見。
詞牌名——哨遍
  “哨遍”是詞牌名。
  代表作:《哨遍·為米折腰》
  【作者】宋·蘇軾
  【原文】
  哨遍
  為米折腰,因酒棄傢,口體交相纍。
  歸去來,誰不遣君歸。
  覺從前皆非今是。
  露未晞。
  徵夫指予歸路,門前笑語喧童稚。
  嗟舊菊都荒,新鬆暗老,吾年今已如此。
  但小窗容膝閉柴扉。
  策杖看孤雲暮鴻飛。
  雲出無心,鳥倦知還,本非有意。
  噫。
  歸去來兮。
  我今忘我兼忘世。
  親戚無浪語,琴書中有真味。
  步翠麓崎嶇,泛溪窈窕,涓涓暗𠔌流春水。
  觀草木欣榮,幽人自感,吾生行且休矣。
  念寓形宇內復幾時。
  不自覺皇皇欲何之。
  委吾心、去留誰計。
  神仙知在何處,富貴非吾志。
  但知臨水登山嘯詠,自引壺觴自醉。
  此生天命更何疑。
  且乘流、遇坎還止。
  【註釋】
  陶淵明賦歸去來,有其詞而無其聲。餘既治東坡,築雪堂於上。人 俱笑其陋,獨鄱陽董毅夫(鉞)過而悅之,有卜鄰之意。乃取歸去來詞,稍加檃括,使就聲律,以遺毅夫。 使傢童歌之,時相從於東坡,釋耒而和之,扣牛角而為之節,不亦樂乎?
  作者簡介
  蘇軾(1037-1101),字子瞻,號東坡,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仁宗嘉祐元年 (1056) 進士,主考歐陽修得之驚喜。神宗時因反對王安石新法,出為杭州通判,歷密、徐、湖等州知州。又因作詩諷刺時政,下獄受審,貶謫黃州,史稱“烏臺詩案”。哲宗朝任翰林學士, 官至禮部尚書, 其間曾先後出知杭、穎、揚、定等州,後又遠謫惠州、儋耳(今海南儋縣)。他是北宋大文學家,詩詞散文以至書法、繪畫均有傑出成就。文與父洵弟轍並稱“三蘇”,都列入“唐宋八大傢”。詞開豪放之風,時謂之“以詩為詞” (陳師道《後山詩話》) 與南宋辛棄疾並稱“蘇辛”。鬍寅《酒邊詞序》稱其“一洗綺羅香澤之態,擺脫綢繆宛轉之度,使人登高望遠,舉首高歌,而逸懷豪氣,超然塵垢之外,於是《花間》為皁隸而柳氏為輿臺矣。”然蘇詞風格多樣,也有不少清麗婉約之作。有《蘇東坡全集》、《東坡詞》等。今人竜榆生有《東坡樂府箋》,石聲淮、唐玲玲有《東坡樂府編年箋註》。
麯牌名——哨遍
  “哨遍”也是一種麯牌名。
  代表作:《般涉調·哨遍·高祖還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