妮露 : 經濟 : 藝術類 > 哥特
目錄
哥特人
  哥特帝國哥特人是日耳曼的部落,從公元第一世紀開始,羅馬人就已經知道他們居住在多瑙河的邊界地區。當匈奴人從中亞往西邊遷移時,哥特人因為受到壓力而從該地區撒離。他們嚮西遷徙到歐洲,並越過多瑙河以逃離迎面而來的遊牧部落。自羅馬衰落之後,中古早期的哥特人就與其他蠻族爭奪西羅馬帝國留下來的土地。
  我們唯一知道的是哥特人來自波羅的海的葛蘭島,當他們南渡至中歐時分裂為兩個群體。西哥特人在公元第二世紀時,定居於今天的羅馬尼亞;東哥特人繼續往東遷移到黑海的西北岸。在376年,西哥特人在匈奴人的壓迫下,從今天的羅馬尼亞南渡多瑙河。合計男子與婦孺的人數約有六萬人。他們打敗來自君士坦丁堡的羅馬軍隊,一度定居在多瑙河南岸,然後嚮意大利挺進。409年時,西哥特人在國王阿拉烈的領導下劫掠羅馬城,然後往北遷徙到高盧。羅馬人衹好讓出西南部的高盧,其勢力最後擴展到今天的整個西班牙。
  東哥特人在匈奴人的統治下撒離,跟隨同族人(西哥特人)曾走過的路綫,於第五紀後期進入意大利。這項入侵行動乃受到東羅馬帝國的聳恿,因為東羅馬帝國想藉此消耗這些族群的力量,然後以總督的身份去統治意大利。在狄奧多裏剋(今天瑞士和巴爾幹地區的國王)的指使下,哥特人在488年進入意大利,並在493年完全徵服她。
  狄奧多裏剋在526年死後,王國並沒有維持多久。拜占庭以爭取王位繼承為藉口於536年派出由貝利沙魯斯將軍指揮的軍隊到意大利。拜占庭希望重奪意大利,並恢復古羅馬帝國在西方的領土。戰爭一直持續,加上瘟疫和饑荒,鄉間地區遭到嚴重破壞。在552年,東哥特人終於在意大利戰敗。在公元第六世紀的後期,當意大利被新來的蠻族倫巴底人入侵後,東哥特人就被消滅,幸免於難者崩散為小群體。
  西哥特人在西班牙的王國就維持得比較久。在公元第五世紀後期,法蘭剋的剋洛維把西哥特人從法國本土驅趕到庇裏牛斯山以外的地區。隨着剋洛維去世,其王國也出現分裂,使西哥特人暫時得以喘息。711年,新的威脅來自南方。回教的軍隊從北非渡海而來,僅用了四年的時間就把最後一個哥特王國消滅。
  哥特人是史上首批能夠劫掠羅馬城的武力,光憑這點便令後世難忘;而古代世界的秩序也因而開始在歐洲瓦解。他們很欣賞羅馬城並企圖加以維護,讓許多羅馬文化得以留存下來。例如,現代的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和羅馬尼亞的語言都是起源自拉丁語,然後受到這些地區的居民影響而形成這些國傢的語言,情況與日耳曼語在英格蘭流傳下來類似。
哥特文
  一類印刷或手寫字體,非常華麗,即“OLD ENGLISH TEXT”。哥特和洛可可都是裝飾性很強的字體,比較重視綫條,花紋的變化也采用了植物做裝飾。可以瞭解一下18至19世紀時期的英國美術運動。多註意字體綫條的粗細,以及註意邊角的設計。哥特式字體
文學流派
  從18世紀末以來的一些文學作品,因為具有共同的基調與文體而被歸類於“哥特小說”。例如:華爾普(Walpole)的《奧特朗托城堡》(The Castle of Otranto)、安·拉得剋裏夫(Ann Radcliff)的《奧多芙的神秘》(The Mysteries of Udolpho)、路易斯(Lewis)的《僧侶》(The Monk),當然還有瑪麗·雪萊(Mary Shelley)的《科學怪人》(Frankenstein)。這些作品戮力於處理殘酷的激情與超自然的恐怖主題,而小說的背景通常建構於荒涼的古堡或者幽深的修道院,主角(通常是稚嫩的少男少女)身陷於無以擺脫的魔性愛欲,和(通常是陽性的)施虐者展開一段以死亡為終結的際遇……在這些小說中包含的情欲/性別(sexual/gender)的關係,古怪地糾纏於神聖與魔鬼的角力;極度的情色高潮來自於破滅(也就是儀式的“完成”)的那一刻。象徵父權的宗教係統與企圖超越的的黑暗(陰性)力量,在某種不可明說的層面,其實隱諱而酷異地分享著“愛欲交配死亡”的快感模式。在當代的恐怖小說陣營中,象安妮·萊斯(Anne Rice)的作品《吸血鬼紀事》(The Vampire Chronicles)就流露出男同性戀情欲與父性機製的復雜互動。
  這一時期許多哥特式小說傢不斷涌現,不僅哥特文學是對人類自身黑色陰暗面的展示,也是對當時社會正統思維模式的一種挑戰,是一種恐怖,神秘色彩的混合體。哥特小說中比較典型的角色是吸血鬼,例如布來恩·斯托剋的《德古拉伯爵》(Dracula),還有埃德加·艾倫(Edgar Allan)詩集中的描寫。斯托剋筆下對吸血鬼化身的描述同以往比較走入了對立的角度。(當代作傢安妮·萊斯(Anne Rice)的《夜訪吸血鬼》(Interview with the Vampire)和布萊特(Poppy Z. Brite)的《勾魂時分》(Lost Souls)等作品也是斯托剋式的延續。)到了20世紀的70年代,朋剋作為一種亞文化侵入了主流文化的領域。原始的朋剋來自於暴力和強大的顛覆。而原名為“華沙”(Warsaw)的“快樂分裂”(Joy Division)的出現,無疑將這場充滿了破壞欲望和無政府主義的朋剋運動帶進了後朋剋(Post-Punk)時代。
  不過以上衹是一種類型,歷史上還有許多更好的作品。
音樂流派
  早期的哥特式音樂代表有如蘇可西與女妖(Siouxsie and the Banshees),包豪斯(Bauhaus)等等。它們充斥着沉鬱厭世的情調。音樂往往冰冷刺骨,既帶有精細的美感,但又同時在音域層面上大量使用偏離旋律綫的不協調音,對於一切傳統音樂極端的蔑視。在歌詞與表演概念層面,展現着生命與愛欲的荒涼。從對現實狀態的厭棄,進而追求心靈深淵的奇詭樂趣。在舞臺上,她/他們以偏激的狂亂扮裝出現,如蘇可西略帶虐待與被虐情調(SadoMasochistic)的“冰女王”神采,包豪斯的主唱彼特·墨非(Peter Murphy)把自己打扮成冶豔無常的雙性吸血鬼。這種對性別的顛覆與反轉,還表現在對神學(或惡魔學)概念的狂熱執迷。在1981年成立的仁慈姐妹(The Sisters of Mercy),是幾個愛好中世紀風格的男子對於音樂意識的反扼,一度被形容為“狂笑著註視羅馬城燒成一堆瓦礫”的主唱愛特利奇(Andrew Eldritch)一語道破歌德搖滾樂團的宗教立場——對於我們,犬儒精神就如同天主教徒的聖水一樣。
  早期的後朋剋對於生命的詮釋往往飽含着沮喪與絶望。例如快樂分裂(Joy Division)的主音歌手伊恩·柯蒂斯(Ian Curtis)於80年的自縊身亡。那些耗損生命而成的音符,成就了快樂分裂(JoyDivision)的不朽經典,見證着整個低調文化。他那套灰暗而孤離的人生觀,隱藏着陰鬱的遺傳因子,將整個後朋剋文化盡染成深灰與暗黑。八十年代,在迂落的音樂裏構築了一個悲觀的年代,至少在英倫及歐陸地下文化的層面上來說如此。在當時的獨立音樂圈裏,趁勢涌出一大批黑暗病態、風格邪異的樂隊,他們的音樂源自於無盡的壓抑,以及對生命的詛咒。如教會(The Mission),所有的夏娃(All about Eve)、列伏林之地(Fields of the Nephilem)、祭儀(The Cult)等等。這些被視為絶望、邪氣、頽廢的樂隊/樂手,從朋剋那種過激的破壞意識,反方向潛逃往一個內斂而黑暗的世界——這就是那個占據了搖滾樂大半個八十年代的低調音樂時空。哥特搖滾在英國地下音樂圈的形態與演進,正猶如一派邪教降臨大地時伸出巨魔的手掌。它通過難以想象、天馬行空的邪異素材來悅納聽衆,這就不僅包括了在音樂領域聖靈齊放的空前創造力,也包括了在視覺造型上,所給予人們的前所未有的刺激視覺體驗。中性化的身份造型,濃妝豔抹的打扮,這些並非新浪漫一族的專利。哥特仿佛是新浪漫的個性相反的孿生兄弟,是華美豔麗背後黑暗病態的一面。現在讓我們去瞭解一下哥特音樂的改良風格和其他相關樂派.産生於比利時的EBM(Electronic Body Music)是一種電子化陰冷黑色的音樂。受德國Krautrock運動中Kraftwerk之類電子樂隊的影響下産生的。
  EBM創始樂隊之一Front242以低限化的節拍,抑鬱的聲音和軍國主義突擊隊的裝束被大傢認識。The Klinik,Insekt,Dive,Click Click,A Split Second還有後來的Suicide Commando都是BM的一些重要樂隊。Dive和Klinik利用聲納噪音營造出一種冰冷的外太空氣氛。Suicide Commando則融入了更多的舞麯化成分。類似的樂風在美國和加拿大被稱為Industrial,象Front Line Assembly,Skinny Puppy等樂隊。他們製造出的合成音樂和多層次的聲音非常適合帶上耳機去欣賞。Front Line Assembly的經典專輯Classical bumsare Caustic Grip(1990)和Tactical Neural Implant(1992),值得每個喜歡EMB的人去收藏。
  說到現在我們還沒有談到德國,那裏可是現在哥特音樂的重鎮。許多德國的樂隊被慣以DARKWAVE的音樂標簽。Project Pitchfork樂隊是德國最早涉及到哥特音樂領域內,雖然他們的樂風有所改變,但一直算是一支流行化的組合。首張專輯《Dhyani》亦為經典,有典型的黑色音樂和評論性的歌詞組成。Deine Lakaien樂隊的成員有着深厚的音樂基礎,他們做出了象“Love me to the end”這樣的浪漫主義歌麯。作品帶有着某種程度的中世紀感覺。德國很大一部分組合演唱時保持着自己的母語,例如Goethes Erben,樂隊的名字也就說明了一切。他們的前三張專輯就象是三部麯,各自獨立又相互關聯。而Lacrimosa,Tilo Wolf這些樂隊通過添加金屬樂的元素不斷的對音樂的表現手法做出嘗試。當然我們必須要知道Das Ich這個組合,他們的經典專輯是《Die Propheten》,專輯中的歌麯機構復雜歌詞充滿着智慧化。陰暗電子樂派代表團體Calvay Nada用德語和西班牙語交錯演唱,他們最有特點的是主唱Brenal的低音,而歌詞方面多涉及政治,社會之類的話題,從這方面看這支樂隊在哥特音樂王國中顯得與衆不同。
  總的來說由於浪漫主義情節,德國的大多數樂隊是浪漫的歌麯和陰暗電子化相結合的産物。如今哥特範疇內的音樂越來越呈現出多元化的局面。例如陰暗民謠(darkfolk),這種樂風的代表是Current93,Deathin June,Sol Invictus還有Fire+Ice。早期的C93作品比較實驗性難以理解,之後David Tibet利用他個人化的思維開始嚮聲學民謠的方向探索。C93的前身樂隊Deathin June自從首張專輯Nada推出後頗受爭議,他們甚至被指控為極端的右翼傾嚮。但DIJ給我們留下印象最深刻的還是異教的祭典式的音樂。如果想聽這類音樂推薦給大傢去找World Serpent,一個卓越的音樂廠牌,上面的提到的幾支樂隊均在其旗下推出過作品。對了,還有一支意大利的組合Ordo Equitum Solis也應該值得我們的關註。許多哥特樂隊都有着某種中世紀的情節,他們將中世紀時期音樂和現代的創作手法相結合。德國有着許多這樣的中世紀組合,音樂的創作者一般有着良好的古典音樂教育背景,知名的樂團包括Qntal,Estampie,Freiburger Spielleyt等。在意大利這種音樂更有影響,象Ataraxia,Camerata Mediolanense都做出了許多出色的音樂作品。這類組合不僅僅有哥特的聽衆群還吸引着部分古典音樂的欣賞者。而The Moonlay Hidden Beneath a Cloud和Rosa Crux的音樂中吸收了祭典音樂的成分。
  當然許多樂隊的風格是非常難以界定的,像意大利的Take Kirlian Camera,20年來樂隊風格年年都有變化。而法國的情欲主義陰暗電子樂隊Die FORM的音樂主題多涉及S/M(性虐待),他們每一部作品多給我們帶來新的驚奇。另一支來自法國的樂隊Collectiond 'Arnell Andrea的鋼琴聲非常有特點,成為自己的獨特的標志。善於創作管弦樂的In the Nursery樂隊的作品非常適合作為電影中的配樂。在北歐的瑞典,Cold Meat Industry這個廠牌通過多年的努力推出了很多獨一無二的音樂作品。旗下的樂隊風格多樣,如血腥派實驗樂隊Brighter Death Now和Deutsch Nepal,氛圍音樂組合Raisond 'Etre,新古典主義的The Protagonist,天音組合Arcana等。說到天音如果想更好的瞭解建議去聽一聽like Love is Colder than Death,Black Tape for a Blue Girl,Stoa這些代表樂隊。
  而在哥特音樂的文本中,我們可以細味到一些涉及宗教、性愛、死亡、絶望、基督以至匪夷所思的虛無論語句,這些都是哥特音樂不可或缺的一環,Gothic Rock,這覆蓋在影像模糊、虛無飄渺的外在軀殼之下的音樂,一切都是那麽神秘。哥特搖滾的風格,可說是繼承自Joy Division的遺傳,尤其是那種把貝司提升至主奏位置的癖好,直至今日的後哥特朝代仍無法完全擺脫。那些抑壓着低沉聲綫或扭麯的人聲,沉重如鬱結般的貝司,迷幻的吉它聲,充滿控訴力的鼓擊,偶爾發出鬼哭神號般的嘶叫,如同石磨般沉重或是狂野得分崩離析的麯式,還有一張張Rock Music蒼白的面孔∶當你對生命感到茫然無助時,你會想到在它背後究竟隱藏着什麽嗎?是心靈的孤立無援?是死亡陰影的籠罩?還是人世間的悲劇?Gothic Rock,是建築於無意識的抽象表達而多於刻意性的音樂顛覆行為。如同面臨一季暗晦的寒鼕氣候,我們被哥特文化侵占,在非人化的後工業現代社會裏面,追逐着一種活着死亡的體驗。同樣存在着Barry的音樂先覺,除一貫本色的Rock Music在那個悲觀的八十年代裏,Gothic這種棲身於主流文化的陰影裏的次文化,其影響力早已越過音樂的界限,成為一種生活方式,一種生活的態度,一個哥特信徒所追求的黑色國度。度過模糊的九十年代,下個世紀今天的哥特搖滾已被解構得支離破碎、殘缺不全,The Sisters Of Mercy,The Mission這些昔日的哥特守護神也早已離棄了他們的信徒。但是在今日的陰暗樂派(Dark-Wave)運動中,在死亡民謠(Death Folk)、後工業噪音(Post-Industrial)、陰暗氛圍音樂(Dark Ambient)以至新古典(Neo-Classical)這些形式主義的風格外殼之下,我們仍然欣喜地發現Gothic依然是這些地下文化中最具生命力和影響力的遺傳基因。在這場突破和衝决了情欲與性別的革命中,歌德次文化追求所謂的理想典範“陰陽同體”(hermaphrodite)成為了砸碎禁錮的美麗武器。看吧,以往被視為妖魔的異類勇敢地擺脫了蒼白的天堂,絞碎天使的面孔,抵達永遠無情的欲望。
  在20世紀的後半期侵入非主流音樂的大花園,成為另類音樂中極為殊異的一個支脈。如果你熟悉新音樂歷史脈絡的話,就會知道大約從70年代末到80年代,一些樂隊分別頂著“後酷朋剋(Post Punk Cool)”、“新古典(Neo-Classical)”或者是“新嬉皮(Neo-Hippies)”的招牌,並逐漸混融成日後的哥特搖滾樂派。
  如果說早期的PostPunkCool對生命的詮釋是沮喪與絶望(比如Ian Curtis——Joy Division的主唱——的自殺),那麽“仁慈姐妹”以及同道的樂隊比如“教會(The Mission)”、“全部的夏娃(All about Eve)”、“涅浮林之域(Fields of the Nephilem)”、“祭儀(The Cult)”等樂團所秉持的,可能是睥睨於現實中的種種煩俗,企圖推翻假惺惺的教條,抽取反對與不滿的精神,化為音樂的“反面傳教(negative preach)”。在“教會”的專輯《上帝自己的藥物》(God's Own Medicine)中,開宗明義的第一首歌“荒原”(Wasteland)就嘲諷地唱出“我還是相信上帝,但是上帝已經不信仰我了。”這等堪稱冒瀆的宣言,呈現出駭人的事實:原來長久以來,神與人的權力結構恰如性愛結構的主體與客體。在這張專集中,反復推敲着在推翻信仰的同時,死亡不再是父神用以脅迫的道具,反而是叛徒的情色烏托邦。如同在《愛我愛到死亡》(Love Me to Death)一麯,美妙地鋪陳情欲的高峰不被僵硬的“主控-屈從”(Dominance-submission)關係所固置;也就是說,在死亡(曠缺)的領域,致命的陰性激情並不受到掌管與壓製,發展出自己的美學。
  不可否認,“死亡”在哥特搖滾樂的文化層面中,幾乎是個關鍵字。當某些保守的聲音或反挫勢力,企圖以這一點來抨擊哥特搖滾樂與其次文化,我們可以看到兩種回應:如“基督徒之死”(Christian Death)這個經營黑暗、痛苦情愫的樂隊,對他們而言,死亡所演繹/延異出來的腐敗、末世、毀滅等等情境,都足以讓我們逼近“終極高潮”(ultimateorgasm)。在一些專輯如《痛苦劇場》(Only Theater of Pain)、《天使的狂怒》(The Rage of Angels)、《鐵面具》(The Iron Mask)中,“基督徒之死”悉心探索的重心就是這種近乎臨界點的痙攣之美。在其中一首歌麯“死欲”(Death Wish),結尾的歌詞近乎狂喜地陳述“撒旦魔王是最仁慈的野獸”,配合凄厲的音樂,不啻狠狠地嘲弄了宗教/父權體係粗暴地規範在各種事物之上的二元對立價值觀。
  另一種反應,也許可以引述布萊特(Poppy Z.Brite)在吸血鬼情色小說選集《血脈深處的愛》(Love in Vein)前言中所說的話:“哥特次文化”(Gothic subculture)並不是禮贊或者愛慕死亡,衹是純粹地拒絶畏懼它。在探索死亡的過程,慢慢地和它體膚與共,逐漸與它親近。”這段話正好解釋為什麽像“涅浮林之域”、“還有這些樹”(And Also the Trees)、“意志”(Will)、“利姬雅”(Lycia)、“The Morendoes”等樂隊,會不可自拔地沉浸於“與死去的君王交歡”的髑髏式意象(macabreimage),同時又在這般異端的情欲裏浮生出細緻的張力。此外,死亡不必然是生命的匱乏,順着這些創作者的脈絡、以及在許多異教神話或惡魔學發現的象徵與寓言,死亡可能是貼近超自然、非人類領域的出口。
  在此際90年代的中後期,哥特次文化不但在文學與音樂創作層面綻放,更影響了這個“混雜族群”(包括女性、酷兒、情欲的邊陲份子)的文化生態與身份認同。在情欲與性別的革命,哥特次文化追求所謂的理想典範“陰陽同體”(hermaphrodite)雖然還值得更進一步檢驗,但也是有助於衝迫禁製的美麗武器讓過往被視為妖魔的異類(它者)擺脫單一的天堂,品味自身的欲望與天使的屍體。
電影流派
  早在1921年,一位名叫剋裏斯滕森的瑞典人就拍出了一部名為《歷代的巫術》的影片。當時的電影剛剛誕生不久,還處在幼稚期,完整的有故事情節的影片還是鳳毛麟角,電影特技也是簡單粗糙,所以剋裏斯滕森采用了紀錄片的形式,為我們在銀幕上復現了一些有關“巫術”的影像資料。說是紀錄片,但其中的鏡頭基本上是擺拍的,以我們今天的眼光來看,倒更像是一部專題片。但不管怎麽說,這是哥特文化第一次融入到電影藝術的表達領域裏,異教、死亡、巫術等陰暗面元素第一次成為了電影的表現主題,從這個意義上說,這是一部不折不扣的哥特電影。由於影片的主題過於超前,《歷代的巫術》遭禁映達數十年之久,到二戰以後纔被解禁。值得玩味的是,歷史上的哥特民族可能也正是來自於瑞典所在的斯堪地納維亞地區,相隔千年之後,也正是在這片土地上誕生了人類第一部哥特電影。
  不過第一部有影響的哥特電影卻是來自德國,在《歷代的巫術》誕生一年之後,德國導演茂瑙拍攝了電影《吸血鬼諾斯費拉杜》,自此,大名鼎鼎的吸血鬼正式出現在了大銀幕上。事實上,影片中的主人公正是那位愛爾蘭作傢斯托剋筆下的臭名昭著的德古拉伯爵,衹是為了避免版權糾紛,茂瑙纔給它改了個名字,不過此舉並沒有起到預期的效果,影片上映後,版權方面就一直麻煩不斷,直到現在也沒有一個塵埃落定的說法。不過,影片本身確實是非常成功,甫一上映就立刻引起了轟動,茂瑙也憑藉此片奠定了自己大師級導演的地位。《吸血鬼諾斯費拉杜》也成為了人類電影史上第一部里程碑式的哥特電影。值得一提的是,當時的德國影壇,正是表現主義電影處於統治地位的階段,而除了《吸血鬼諾斯費拉杜》以外,另一部表現主義電影《泥人哥連》,也是一部很出色的哥特電影。衹不過由於《吸血鬼諾斯費拉杜》的光芒過於耀眼,以致《泥人哥連》幾乎都被人遺忘了。
  《吸血鬼諾斯費拉杜》的巨大影響力很快波及到了大洋彼岸,此時正處於上升時期的好萊塢對有票房號召力的題材自然是來者不拒,1931年,美國導演勃朗寧便依照斯托剋的原著小說原原本本的將吸血鬼德庫拉伯爵的故事搬上了大銀幕,這便是影片《吸血狂魔》。該片是世界上第一部有聲哥特電影,上映後同樣是好評如潮,取得了意想不到的巨大成功。尤其是本片的主演貝拉·盧戈西,他所刻畫的吸血鬼形象是如此的深入人心,以致於在他死後多年,還有人堅信他本人就是一個真正的吸血鬼。
  方興未艾的哥特電影浪潮很快被二次世界大戰的到來所打破,現實世界中的恐怖顯然比銀幕上的恐怖來得要可怕得多,在戰爭年代,人們在電影裏需要的是心靈的慰藉、靈魂的撫慰,而不再是宣揚死亡、痛苦的哥特電影。
  二戰以後,隨着經濟、社會的復蘇,電影産業也逐漸回暖,而哥特電影也再一次被納入到了電影創作的軌道上。1958年,在德庫拉小說誕生的地方——英國,這位大名鼎鼎的吸血鬼伯爵又一次出現在了大銀幕上,這便是特雷西·菲捨爾所拍攝的影片《德古拉的噩夢》。該片塑造了一個嶄新的吸血鬼形象,從這部影片開始,吸血鬼開始擁有又長又尖的獠牙,衹要一張開嘴就會露出來。而主演剋裏斯托弗·李出色的表演更是出神入化:他五十來歲、高大英俊、兩鬢花白、舉止威嚴,神情兼具貴族的優雅和獸性,成為後來者模仿的樣板。可以說,《德庫拉的噩夢》奠定了至今為止哥特電影中吸血鬼形象的標準模式。
  1959年,法國導演喬治斯·弗郎吉所拍攝的《無顔之眼》成為第一部沒有吸血鬼形象的經典哥特電影。這部采用了黑白影像的電影,攝影術運用精湛、畫面效果精緻、情節離奇恐怖,讓人過目難忘。特別是影片的詩意氛圍,賦予了哥特電影另一種全新的氣質,極大的豐富了哥特電影的表現手法。不過總的來說,從戰後一直到80年代,哥特電影還處於發展期,勢頭較弱,數量也不多,有影響的作品更是鳳毛麟角。除了上面所提及的那幾部以外,就得算1979年赫爾佐格所翻拍的他的前輩茂瑙的那部成名作了。赫爾佐格號稱“德國四大導演”之一,輔之以剋勞斯·金斯基的出色演繹,赫爾佐格版的《吸血鬼諾斯費拉杜》在50年後取得了不亞於茂瑙版的成功。
  在整個80年代,值得一提的哥特電影得算1983年好萊塢出品的《欲望》。這部由托尼·斯科特導演、凱瑟琳·德納芙和蘇珊·薩蘭登主演的影片同樣以吸血鬼為題材,但在這部影片中,吸血鬼角色不再是男性的專利,而是把女性吸血鬼作為了主角。當然在此前的影片中,也出現過女性吸血鬼,但都沒有什麽太大的影響。而這部影片則徹底突破了吸血鬼的既有形象,為我們塑造了一個優雅、迷人而又危險的女性吸血鬼的標準形象,也成為後來者模仿的標版,在此後的影片中所出現的女性吸血鬼角色,大多離不開《欲望》中所塑造的那個模式。
  直到上個世紀90年代,哥特電影纔真正迎來了發展的黃金時期。在這個時期,哥特電影不僅在歐美,更在全世界掀起了剪刀手愛德華一浪接一浪的高潮。1990年,一個名叫蒂姆·波頓的導演找到了一個名叫約翰尼·德普的演員,聯袂為我們貢獻了一部名為《剪刀手愛德華》的影片——自此,哥特電影復興的大幕在好萊塢被徹底掀開了。作為一部當代里程碑式的哥特電影,《剪刀手愛德華》的意義是怎麽評價也不為過的。這部影片沒有吸血鬼,沒有巫術,也沒有宗教背景,但同樣編織出了一個黑色的、講述孤獨、死亡和痛苦的精彩的哥特畫捲……天才的蒂姆·波頓把古老的哥特文化和當下的時代背景天衣無縫的融合在了一起,給哥特題材註入了全新的生命力,從而在根本上拓展了哥特電影的題材範圍。蒂姆·波頓也藉此逐漸成為當代最偉大的哥特電影大師,他和約翰尼·德普這一對黃金搭檔也配合得天衣無縫。1999年的《斷頭𠔌》就是二人再次合作的結晶,這一次波頓開始出人意料的直接以巫術為題材,為我們描述出世紀末一麯凄婉、仇怨、令人回味無窮的哥特哀歌。
  《剪刀手愛德華》的成功堅定了好萊塢製片人們投資哥特電影的决心。1992年,大名鼎鼎的德庫拉伯爵終於再一次粉墨登場了。這一回,掌鏡的是好萊塢“教父”級導演科波拉。科波拉網羅了一大批好萊塢明星,大手筆的給我們講述了一個橫亙數世紀的愛情故事,這就是電影《驚情四百年》。《驚情四百年》以好萊塢的方法徹底重構了德庫拉伯爵的故事,從而給流傳了幾百年的德庫拉傳說賦予了全新的意義。影片大氣恢弘,特技眼花繚亂,加上好萊塢的宣傳攻勢,很快席捲了全球的電影市場。
  90年代初的哥特電影浪潮並不僅止於此,越來越多的電影人都開始對哥特題材感興趣。1994年,愛爾蘭導演尼爾·喬丹振臂一呼,好萊塢三大帥哥便齊集麾下,為我們集體奉獻了另一部堪稱史詩的偉大哥特電影——《夜訪吸血鬼》。對一般影迷來說,《夜訪吸血鬼》最大的看點恐怕在於湯姆·剋魯斯、布拉德·皮特和安東尼奧·班德拉斯的聯袂演出了,但影片本身並不遜色,絶對可以稱得上是吸血鬼題材的集大成者了。影片的時間跨度達數百年之久,而且地域也橫跨歐美兩大洲,嚮我們全景式的展現了一個與人類社會並存的吸血鬼世界,並別出心裁的以吸血鬼的視角描述出了它們自己的心路歷程。《夜訪吸血鬼》是如此的成功,以致於我們甚至可以斷言,吸血鬼的故事就此可以畫上一個句號了,在此後20、30年乃至更長的時間裏,也不會有超過他們的同類型電影了。
  在吸血鬼電影大獲成功的同時,另一部名為《烏鴉》的電影闖入了哥特影迷們的視野。相對於好萊塢主流大製作而言,《烏鴉》顯得更獨立、更另類、也更cult一些。這是一個有關靈魂轉世和復仇的愛倫·坡式的哥特故事,詭異的巫術氣質貫穿全片,影片的攝影、化妝等等細節也無一不滲透出哥特的氛圍,例如自始至終的陰暗場景,例如演員臉上塗抹的白色油彩……《烏鴉》對哥特文化淋漓盡致的詮釋甚至為它贏得了“哥特教科書”的美譽,對一個死忠的哥特影迷來說,衹有《烏鴉》是最哥特的,也衹有《烏鴉》足夠哥特。當然,《烏鴉》的成功也使其續集的拍攝很快提上了議事日程,但它的三部續集衹有1996年的《烏鴉2:天使之城》算得上是成功的,後面兩部《烏鴉3: 鴉魔戰士》和《烏鴉4: 邪惡祈禱》就能說是差強人意,一部不如一部了。
  對哥特電影來說,1994年確實是值得紀念的一年。除了《夜訪吸血鬼》和《烏鴉》以外,另一部哥特電影《人狼生死戀》也是在這一年首登大銀幕。本片是關於哥特題材中另一個經典形象——“人狼”的抗鼎之作。在影響力和藝術成就兩方面,《人狼生死戀》都超越了以往所有同類題材的影片,可以說,是《人狼生死戀》的成功使人狼的形象真正成為人類電影藝術長廊中的一個典型形象——不過很顯然,相較於它的另一位“哥特兄弟”吸血鬼來說,人狼在電影世界裏的成功的確是有些姍姍來遲了。
  除了好萊塢,1994年的意大利電影《魔誡墳場》同樣是哥特電影的傑出代表。這部影片在哥特文化中融入了意大利人所特有的幽默感,令人耳目一新。
  隨着世紀末的到來,哥特電影的來勢依舊兇猛。在1999年,除了《斷頭𠔌》以外。另一部古裝哥特片《十三勇士》同樣值得稱道,這部影片以古代斯堪地納維亞文化為背景,洋溢着濃郁的異教色彩,加之改編於當地關於食人部族傳說的故事,從頭到尾都散發出一股濃郁的哥特風味。緊接着,2000年,著名的哥特影星約翰尼·德普與老導演羅曼·波蘭斯基合作,打造出了影片《第九道門》。該片以宗教內容為背景,直接講述了一個與上帝、撒旦有關的哥特故事,加之懸疑、驚悚的氣氛,倒是頗得昔日表現主義電影的精髓,與《泥人哥連》可謂是一脈相承。
  時光進入21世紀,哥特電影已在全世界遍地開花。一嚮以藝術氣息濃厚著稱的法國人也沒有放過哥特電影的創作。2001年,一部名為《狼族盟約》的法國電影讓全世界的哥特影迷都驚喜不已。該片以法國鄉間關於吃人巨獸的真實傳說為藍本,糅合了懸疑、巫術、驚悚、異域等多重色彩,精緻而又細膩的在銀幕上為我們還原了一個以哥特文化為背景的引人入勝的精彩故事。兩年之後的2003年,法國人則給哥特影迷們帶來了更大的驚喜。這一年,法國人製作出了一部出色的3D動畫片《蓋娜》。《蓋娜》是世界上第一部有廣泛影響力的哥特動畫長片,全片既吸收了好萊塢常用的科幻元素,又保留了法國人對哥特文化的理解。特別是影片中邪惡外星生命體的形象,妖魅、高貴、危險、黑暗,符合哥特文化中一貫的典型形象的特徵。在該片中,邪惡的外星生命以植物汁液為食,強迫人們冒着生命危險為其採集,實際上這裏的植物汁液正應對着傳統哥特文化中的人類鮮血。此外,外星人的統治是通過巫師、祭祀對人們的精神控製來實現的,可以理解為是該片的創作者依托科幻背景對宗教內容的一次全新演繹,反映了創作者們對宗教傳統的獨特反思,而這種反思,正是承襲了哥特文化中的異教傳統。
  時至今日,史詩性的哥特電影浪潮已經過去,但哥特電影的題材越來越廣泛,同時,哥特電影也開始嚮傳統的類型片靠攏,逐漸融合了其它傳統類型片的特點,使得觀衆們接受起來更加容易。2003年的美國影片《吸血鬼女王》就是個中代表。這是一部以經典吸血鬼題材為主題的電影,但在這部影片中,融合進了街頭文化、黑人文化的特色,吸血鬼也擺脫了以往白人男性貴族的身份設置,而是以黑人女性的面貌示人。全片節奏明快,音樂強勁,可以說,這是一個黑人街頭版的吸血鬼故事。此外,2003年的《黑夜傳說》和2004年的《·海辛》則反映了哥特電影的最新發展趨勢。這兩部影片都結合了好萊塢慣用的動作片特點,極盡動作、打鬥之能事,如果去掉其中的哥特背景,則是不折不扣的動作片。而且,兩部影片都以哥特文化中最經典的兩大傳統形象——吸血鬼和人狼為主角,在銀幕上讓二者大打出手。《黑夜傳說》講述了人狼和吸血鬼相愛的哥特版的羅密歐與朱麗葉的故事,《·海辛》則以傳統的德庫拉故事為母題,把其中的吸血鬼剋星範·海辛博士直接變成了人狼,倒也別有一番趣味。
  2007年聖誕節夢工廠和華納兄弟公司出品了由鬼纔導演蒂姆·波頓、好萊塢巨星約翰尼·德普和波頓的妻子海倫娜·伯翰·卡特合作的《理發師陶德》(Sweeney Todd——The demon barber of Fleet Street)。這部影片可謂是哥特中的哥特之作。蒼白的面孔、永不理發師陶德忘記,永不原諒的仇恨、欺騙都在優雅的舞蹈和甜美的歌聲中醖釀,噴濺的鮮血和矢志不渝的愛情共舞。當仇恨熄滅的一刻,斯維尼·陶德發現自己失去了一切,甘心地被復仇的孩子殺死,而他的仇恨也繼承到了這個孩子的身上。影片融合了大量哥特元素,痛苦、仇恨、血腥、優雅,頗耐人尋味。
  蒂姆·波頓和約翰尼·德普的組合成為哥特電影的代表 ,蒂姆·波頓指導的兩部動畫片《聖誕夜驚魂》和《僵屍新娘》也頗具哥特風格。
突出特徵
  哥特樂隊
  1、此樂隊的音樂氣氛怪誕且超現實。
  2、此樂隊的歌詞包含哥特主題。
  3、樂隊成員的外表十分哥特化,一水兒黑。
  4、樂隊自稱哥特樂隊,和其他哥特樂隊一起演出,並出現在哥特合輯當中。
  5、來自於四大哥特唱片公司Cleopatra、Projekt、Tess、Anubis的樂隊。
  哥特樂隊目錄
  lacrimosa
  Besvartade Strofer
  Ma Ljuset Aldrig Na Oss Mer
  Lekamen illusionen kallet
  Bauhaus
  The Sisters of Mercy
  The Mission
  Fields of the Nephilim
  The Rasmus
  Marilyn Manson
  哥特族典型特徵
  藝術傾嚮:藝術,特別是音樂、攝影和繪畫。人文,特別是文學、歷史和哲學。
  着裝:多以黑色或暗色衣服為主;並常配以顯眼的宗教飾物,儘管哥特族並不一定信教;基本不戴金首飾;如今延伸出的Death Rock分支卻更偏愛五顔六色的裝扮。
  突出的哥特風格
  音樂上:darkwave、gotht-echno、dark-alternative、ambiente之類的名詞都是“哥特風格”。
  再具體形容:黑暗的恐懼、死亡的悲傷、禁忌的愛、徹底的痛苦帶來的美感,簡而言之,人類精神世界中的黑暗面。
  哥特音樂在字典中又做出了另一種解釋:熱烈的混合了各種樂器,秉持着悲觀絶望的終極價值觀,透露出啓示錄般神秘虛空的歌詞。在1800年左右的浪漫主義運動中(ROMANTICMOVEMENT),中世紀文化逐漸極其相關事物在某些人眼中逐漸成為一種時尚。浪漫主義成為這場文化運動的中心。浪漫主義者希望跳出歷史的限定,有些人希望回到中世紀時代,有些人從宗教或神秘主義中尋求理想,還有些人試圖從自然中得到答案。他們用自己不同的方式來達到自己的目標。在整個浪漫主義運動中哥特開始被認為和黑暗,奇異,鬼魅等相關連,浪漫主義和哥特作傢象Byron,Shelley,Baudelaire還有Verlaine沉迷於對人類陰暗面的表現。哥特情緒在視覺藝術上也有明顯的體現,畫傢象CasparDavidFriedrich對黑暗和荒涼的展現。而在建築上新哥特式逐漸成為時尚。
  有的音樂是磁場,你不自覺地就被它吸引過去了。而哥特,則是黑洞。把人完整地吸進去,席捲你的思想、理性甚至一切下意識的東西。它會釋放人性深處壓抑太久的東西,讓你的情緒進入白熱化的癲狂癡醉。而在那種癲狂的狀態下,人卻會異常地清醒和冷靜。快樂讓人膚淺,而痛苦讓人深刻。以至在痛苦中沉淪。沉淪,沉淪到黑暗的𠔌底。在那一剎間,你對世事忽然看得那麽清楚。你終於永遠也不會失望了,因為你終於絶望了。
  哥特,是來自中世紀的蠱咒。黑暗給了哥特黑色的眼睛,我們卻用它來尋找光明。不知從什麽時候起,哥特這個詞彙開始鬼魅般潛入我們的生活,並以其暗含的凌厲鋒芒悄悄改變了世界。以《指環王》、吸血鬼係列為代表的哥特電影正在火熱票房,哥特音樂復蘇並迅速發展,甚至連時裝界也跟着掀起了哥特風潮。冷靜地反思一下,哥特浪潮的洶涌並不止是單憑市場的炒作形成的,追究其背後,還有值得我們回味與反思的東西。
  哥特文化從中世紀的興起,幾經波折發展到今天的捲土重來,有着其相應的社會歷史背景。我想其中不可忽視的一點是,整個人類在20世紀都愈來愈深地感覺到生存意義的質疑。這種虛無主義的發展標榜了我們這個時代的精神特徵。二戰後西方文化發展過程中所出現的神學復蘇的思潮即是證明。哥特風潮的回歸,與其說是恰好迎合了人們的心理需求,不如說是大衆有意識地發掘出了這種亞文化形態,並進一步完善了它以滿足精神上的需要。對於這種亞文化的實質和魅力所在,我的理解就是,它是一種信仰黑暗和死亡美學的宗教。這個題目或許太大了,那麽就讓我從哥特音樂開始談起罷。
  從早期哥特或者說是後朋的音樂中可以聽出,搖滾經歷了數次狂潮的洗禮發展到70年代末,Punk式粗糙簡約的嘶吼已顯出頽勢,轉嚮壓抑和自省。大概是punk族嚮社會宣泄了所有的不滿之後,發現一切依然故我無動於衷,於是他們開始對這個世界深深絶望。而在主流社會的門冷冷緊閉的同時,一扇黑色的刻滿中世紀浮雕的神秘大門悄悄地嚮他們敞開了。Punk族們憑着叛逆的勇氣闖入了這片曾經被稱做哥特的禁地,並在那裏找到了生存和繁衍的土壤。哥特,這個潛伏了幾個世紀的魅影終於重見天日,搖滾樂史也從此翻開了新的一頁。
  哥特音樂從誕生之日起,其文化背景就决定了它與搖滾其它分支的明顯差異。作為根植於浪漫戲劇藝術和十八世紀哥特式文學的音樂風格,它對黑暗壓抑、死亡美學、宗教情結和對唯美主義近乎邪惡的追求,使得很多人避而遠之。而相應的,也有許多對藝術尤其是後現代藝術敏感的人欣喜若狂地接受它。相比較其他的音樂形式,哥特更容易産生深刻而廣泛的影響力。這種影響不局限在音樂方面,可以上升到藝術觀念甚至價值體係的層面。
  哥特音樂往往取材於挖掘和放大的人類感情世界,並在創作的過程中提升了這種自發的感性體驗,所以當它再作用於受衆(藉用新聞學的概念,指接受群體)時,常會引發進一步的審美感情和思考空間。如果一種音樂引發的不衹是藝術上的欣賞,同時還上升到哲學上的反思,以至影響到個人的信念和價值體係的改變,甚至到對生命本原及終極意義的質疑,那麽它的控製力就無法言喻了。
  正是籍由以上原因,我産生了把哥特音樂歸於一種宗教的想法。 當然我的意思並非指哥特音樂的核心是宣揚宗教。事實上它並不比其它的音樂形式更具宗教性,至少大多數樂隊的創作目的並不是為了傳播某種宗教信仰,甚至有些極端的樂隊旗幟鮮明地宣揚反宗教。我在這裏所談論的宗教不是指基督教、天主教或東正教等具體的實體,而是一種廣義上的概念。
建築風格
  哥特式建築是11世紀下半葉起源於法國,13~15世紀流行於歐洲的一種建築風格。主要見於天主教堂,也影響到世俗建築。哥特式建築以其高超的技術和藝術成就,在建築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哥特式教堂的結構體係由石頭的骨架券和飛扶壁組成。其基本單元是在一個正方形或矩形平面四角的柱子上做雙圓心骨架尖券,四邊和對角綫上各一道,屋面石板架在券上,形成拱頂。采用這種方式,可以在不同跨度上作出矢高相同的券,拱頂重量輕,交綫分明,減少了券腳的推力,簡化了施工。
  飛扶壁由側廳外面的柱墩發券,平衡中廳拱腳的側推力。為了增加穩定性,常在柱墩上砌尖塔。由於采用了尖券、尖拱和飛扶壁,哥特式教堂的內部空間高曠、單純、統一。裝飾細部如華蓋、壁龕等也都用尖券作主題,建築風格與結構手法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
  歐洲各國的經典哥特式建築
  聖丹尼教堂11世紀下半葉,哥特式建築首先在法國興起。當時法國一些教堂已經出現肋架拱頂和飛扶壁的雛型。一般認為第一座真正的哥特式教堂是巴黎郊區的聖丹尼教堂。這座教堂四尖券巧妙地解决了各拱間的肋架拱頂結構問題,有大面積的彩色玻璃窗,為以後許多教堂所效法。
  意大利的哥特式建築於12世紀由國外傳入,主要影響於北部地區。意大利沒有真正接受哥特式建築的結構體係和造型原則,衹是把它作為一種裝飾風格。最著名的有世界上最大的哥特尖塔建築米蘭大教堂。
  意大利教堂並不強調高度和垂直感,正面也沒有高鐘塔,而是采用屏幕式的山墻構圖。屋頂較平緩,窗戶不大,往往尖券和半圓券並用,飛扶壁極為少見,雕刻和裝飾則有明顯的羅馬古典風格。
  法國哥特式教堂平面雖然是拉丁十字形,但橫翼突出很少。西面是正門入口,東頭環殿內有環廊,許多小禮拜室成放射狀排列。教堂內部特別是中廳高聳,有大片彩色玻璃宙。其外觀上的顯著特點是有許多大大小小的尖塔和尖頂,西邊高大的鐘樓上有的也砌尖頂。平面十字交叉處的屋頂上有一座很高的尖塔,扶壁和墻垛上也都有玲瓏的尖頂,窗戶細高,整個教堂嚮上的動勢很強,雕刻極其豐富。
  西立面是建築的重點,典型構圖是:兩邊一對高高的鐘樓,下面由橫嚮券廊水平聯繫,三座大門由層層後退的尖券組成透視門,券面滿布雕像。正門上面有一個大圓宙,稱為玫瑰窗,雕刻精巧華麗。法國早期哥特式教堂的代表作是巴黎聖母院。
  亞眠主教堂是法國哥特式建築盛期的代表作,長137米,寬46米,橫翼凸出甚少,東端環殿成放射形佈置七個小禮拜室。中廳寬 15米,拱頂高達43米,中廳的拱間平面為長方形,每間用一個交叉拱頂,與側廳拱頂對應。柱子不再是圓形,4根細柱附在一根圓柱上,形成束柱。細柱與上邊的券肋氣勢相連,增強嚮上的動勢。教堂內部遍布彩色玻璃大宙,幾乎看不到墻面。教堂外部雕飾精美,富麗堂皇。這座教堂是哥特式建築成熟的標志。
  法國盛期的著名教堂還有蘭斯主教堂和沙特爾主教堂,它們與亞眠主教堂和博韋主教堂一起,被稱為法國四大哥特式教堂。斯特拉斯堡主教堂也很有名,其尖塔高142米。
  百年戰爭發生後,法國在14世紀幾乎沒有建造教堂。及至哥特式建築復蘇,已經到了火焰紋時期,這種風格因宙欞形如火焰得名。建築裝飾趨於“流動”、復雜。束柱往往沒有柱頭,許多細柱從地面直達拱頂,成為肋架。拱頂上出現了裝飾肋,肋架變成星形或其他復雜形式。當時,很少建造大型教堂。這種風格多出現在大教堂的加建或改建部分,以及比較次要的新建教堂中。
  法國哥特時期的世俗建築數量很大,與哥特式教堂的結構和形式很不一樣。由於連年戰爭,城市的防衛性很強。城堡多建於高地上,石墻厚實,碉堡林立,外形森嚴。但城墻限製了城市的發展,城內嘈雜擁擠,居住條件很差。多層的市民住所緊貼狹窄的街道兩旁,山墻面街。二層開始出挑以擴大空間,一層通常是作坊或店鋪。結構多是木框架,往往外露形成漂亮的圖案,頗饒生趣。富人邸宅、市政廳、同業公會等則多用磚石建造,采用哥特式教堂的許多裝飾手法。
  英國的哥特式建築出現的比法國稍晚,流行於12~16世紀。英國教堂不象法國教堂那樣矗立於擁擠的城市中心,力求高大,控製城市,而是往往位於開闊的鄉村環境中,作為復雜的修道院建築群的一部分,比較低矮,與修道院一起沿水千方向伸展。它們不象法國教堂那樣重視結構技術,但裝飾更自由多樣。英國教堂的工期一般都很長,其間不斷改建、加建,很難找到整體風格統一的。
  索爾茲伯裏主教堂英國的索爾茲伯裏主教堂和法國亞眠主教堂的建造年代接近,中廳較矮較深,兩側各有一側廳,橫翼突出較多,而且有一個較短的後橫翼,可以容納更多的教士,這是英國常見的佈局手法。教堂的正面也在西邊。東頭多以方廳結束,很少用環殿。索爾茲伯裏教堂雖然有飛扶壁,但並不顯著。
  英國教堂在平面十字交叉處的尖塔往往很高,成為構圖中心,西面的鐘塔退居次要地位。索爾茲伯裏教堂的中心尖塔高約123米,是英國教堂中最高的。這座教堂外觀有英國特點,但內部仍然是法國風格,裝飾簡單。後來的教堂內部則有較強的英國風格。約剋教堂的西面窗花復雜,窗欞由許多麯綫組成生動的圖案。這時期的拱頂肋架豐富,埃剋塞特教堂的肋架象大樹張開的樹枝一般,非常有力,還采用由許多圓柱組成的束柱。
  格洛斯特教堂的東頭和坎特伯雷教堂的西部,窗戶極大,用許多直欞貫通分割,窗頂多為較平的四圓心券。纖細的肋架伸展盤繞,極為華麗。劍橋國王禮拜堂的拱頂像許多張開的扇子,稱作扇拱。韋斯敏斯特修道院中亨利七世禮拜堂的拱頂作了許多下垂的漏鬥形花飾,窮極工巧。這時的肋架已失去結構作用,成了英國工匠們表現高超技巧的對象。英國大量的鄉村小教堂,非常樸素親切,往往一堂一塔,使用多種精巧的木屋架,很有特色。
  英國哥特時期的世俗建築成就很高。在哥特式建築流行的早期,封建主的城堡有很強的防衛性,城墻很厚,有許多塔樓和碉堡,墻內還有高高的核堡。15世紀以後,王權進一步鞏固,城堡的外墻開了窗戶,並更多地考慮居住的舒適性。英國居民的半木構式住宅以木柱和木橫檔作為構架,加有裝飾圖案,深色的木梁柱與白墻相間,外觀活潑。
  科隆大教堂德國最早的哥特式教堂之一科隆主教堂於1248年興工,由建造過亞眠主教堂的法國人設計,有法國盛期的哥特式教堂的風格,歌壇和聖殿同亞眠教堂的相似。它的中廳內部高達46米,僅次於法國博韋主教堂。西面雙塔高152米,極為壯觀。
  德國教堂很早就形成自己的形製和特點,它的中廳和側廳高度相同,既無高側窗,也無飛扶壁,完全靠側廳外墻瘦高的窗戶採光。拱頂上面再加一層整體的陡坡屋面,內部是一個多柱大廳。馬爾堡的聖伊麗莎白教堂西邊有兩座高塔,外觀比較素雅,是這種教堂的代表。
  德國還有一種衹在教堂正面建一座很高鐘塔的哥特式教堂。著名的例子是烏爾姆主教堂。它的鐘塔高達161米,控製着整個建築構圖,可謂中世紀教堂建築中的奇觀。磚造教堂在北歐很流行,德國北部也有不少磚造的哥特式教堂。
  15世紀以後,德國的石作技巧達到了高峰。石雕窗欞刀法純熟,精緻華美。有時兩層圖案不同的石刻窗花重疊在一起,玲瓏剔透。建築內部的裝飾小品,也不乏精美的傑作。
  德國哥特建築時期的世俗建築多用磚石建造。雙坡屋頂很陡,內有閣樓,甚至是多層閣樓,屋面和山墻上開着一層層窗戶,墻上常挑出輕巧的木窗、陽臺或壁龕,外觀很富特色。
  錫耶納主教堂使用了肋架券,但衹是在拱頂上才略呈尖形,其他仍是半圓形。奧維亞托主教堂則仍是木屋架頂子。這兩座教堂的正面相似,總體構圖是屏幕式山墻的發展,中間高,兩邊低,有三個山尖形。外部雖然用了許多哥特式小尖塔和壁敦作為裝飾,但平墻面上的大圓窗和連續券廊,仍然是意大利教堂的固有風格。
  意大利最著名的哥特式教堂是米蘭大教堂,它是歐洲中世紀最大的教堂之一,14世紀80年代動工,直至19世紀初纔最後完成。教堂內部由四排巨柱隔開,寬達49米。中廳高約45米,而在橫翼與中廳交叉處,更撥高至65米多,上面是一個八角形採光亭。中廳高出側廳很少,側高窗很小。內部比較幽暗,建築的外部全由光彩奪目的白大理石築成。高高的花窗、直立的扶壁以及 135座尖塔,都表現出嚮上的動勢,塔頂上的雕像仿佛正要飛升。西邊正面是意大利人字山墻,也裝飾着很多哥特式尖券尖塔。但它的門窗已經帶有文藝復興晚期的風格。
  另外在這時期,意大利城市的世俗建築成就很高,特別是在許多富有的城市共和國裏,建造了許多有名的市政建築和府邸。市政廳一般位於城市的中心廣場,粗石墻面,嚴肅厚重;多配有瘦高的鐘塔,建築構圖豐富,成為廣場的標志。城市裏一般都建有許多高塔,總體輪廓綫很美。
  威尼斯的世俗建築有許多傑作。聖馬可廣場上的總督宮被公認為中世紀世俗建築中最美麗的作品之一。立面采用連續的哥特式尖券和火焰紋式券廊,構圖別緻,色彩明快。威尼斯還有很多帶有哥特式柱廊的府邸,臨水而立,非常優雅.
常見服飾
  在八十年代,哥特服飾時尚由(清脆的曼陀林風格的半原音吉他、沉穩的單音符貝司綫條、簡單但快速的節奏、濃重的合成器效果和陰暗的演唱。)音樂風格發展而來,染黑的長發、蒼白的皮膚、緊身黑衣、尖皮靴和大量銀飾(多用早期歐洲和埃及宗教性的設計)。黑色摩托皮夾剋、黑色緊身牛仔褲、黑色網眼絲襪和黑色飛行太陽鏡成為哥特族的註册商標。
  任何黑色的東西,或其它暗色,如海軍藍、深紅。可以透(薄尼竜或漁網狀面料),但不露。銀飾。蒼白的皮膚。這可能是因為他們需要一種活死人的外表,也可能是因為想體現維多利亞時代關於“蒼白的皮膚是貴族的標志”這一審美,也可能是反對沙灘文化裏“太陽曬出的古銅色纔是美的”健康理論。
  黑發、漂白過的極淺的金發、紅發或紫發。黑白化妝。白色粉底。黑唇膏,黑眼影,細眉。
  自我束縛的裝飾和戀物癖的服裝。皮革、PVC、橡膠、乳膠都是必不可少的面料。中世紀的束腰也極為常見。寬領帶或逞釘子的項圈或緊緊係在脖子上的絲絨繩。
  T形十字章(古埃及關於永恆生命的標志)。五角星。這是異教徒關於火、土地、空氣、水、靈魂的符號。十字架(基督教的象徵)。
  歌劇風格的披肩、鬥篷和長手套。哥特族們一般不會像朋剋們那麽極端,他們會講些品位。
  說實話,如若沒有品位的哥特可能打扮起來看上去就像朋剋那樣。鬆散的服裝已經不是哥特的最愛。哥特以顯示身材的比例美作為基本穿着概念。體現身上的完美比例纔是哥特最最主要的穿着風格。
哥特精神
  為哥特次文化定義一個明確的思想體係並不太容易,主要有幾個原因。第一,心境及審美觀占有非常重要的角色。有部分是受到浪漫主義和新浪漫主義的啓發。黑暗、神秘、病態的印象及心境也存在於傳統浪漫主義的哥特小說中。在18世紀末期和19世紀,恐怖感及對超自然的畏懼普遍存在於大衆文學中,並持續到現代的恐怖電影。哥特另一個核心元素是滑稽誇張及自我戲劇化,出現在哥特小說和哥特次文化中。
  哥特次文化的成員一般都不支持暴力,而是容忍暴力。許多媒體錯誤地將哥特次文化與暴力、對少數族群的敵意、白人至上和其他仇恨連結在一起。然而,暴力和仇恨 並不是構成哥特思想的元素,相反地,部分哥特思想是由主流文化希望忽略或遺忘的社會或個人罪惡的認知、瞭解、悲痛所組成。這也是哥特音樂中極為普遍的主題。
  阻礙明確定義哥特思想的第二個原因是哥特厭惡政治的特質。在19世紀,個人對於社會規範的蔑視是非常大膽的事情,但遠遠比不上今日的激進程度。因此,哥特次文化的反抗性是有限的,並且吸取了西方核心文化的意象。不同於嬉皮或朋剋運動,哥特次文化沒有散發政治訊息或呼籲社會運動,而是強調個人主義、對多元化的包容、創造力、理智主義、厭惡社會保守主義和傾嚮溫和的犬儒主義,但這些想法也不是適用於所有成員。哥特思想主要是建立在審美觀上,而不是道德或政治。
  哥特當然有其政治傾嚮,範圍可從社會自由主義到無政府主義,但他們不會特別表達出來,成為他們文化的一部份。相反地,政治立場如同宗教,被視為與個人觀念有關。與朋剋不同,衹有少數人在政治立場和“哥特”身分之間有所衝突。
  身為哥特,處在次文化中是極為寶貴的,且能實現個人抱負,特別是有關創作的事物。然而,這也可能是有風險的,特別是年輕人。部分原因是來自於大衆對哥特次文化的誤解所造成的負面觀感。年輕人在運動中所找到的價值,可由哥特次文化的持續存在,而其他80年代的次文化(像是新浪漫運動)卻已消失來證明。
  給哥特崇拜者們的一些話
  哥特是一種人類文化發展中,某個和常理分歧的文化體係。現在我們所接觸到的哥特式從最早西歐文化中,提取他們的殘舊,暗雅作為元素産生的而産生的社會另一種的聲音。一種思想表達方式。
  由這種思想方式延伸出了,音樂,小說,電影,服裝,時尚。哥特它獨特及富有魅力的表現方式,深深影響着這個社會。現在,它已經不單單衹從西歐古典風格裏面“拿來主義”,加入了魔鬼,偏冷門宗教,死亡,朋剋等因素,哥特就像是個巨大的蠕蟲吞噬着所有可以強大自己的文化,衹要它黑暗,陰鬱。但它並不是一種生活態度,它更像一種反諷。表面上似乎哥特崇拜着死亡,陰鬱,恐怖,但實際上我們現實的生活難道不是連地獄也不如嗎?與其生活在這樣的社會裏,我們寧願選擇生活在地獄。哥特,衹是一種思想表現方式,他並不代表死亡,自殺是美麗的。
  很多人被唱片,明星們欺騙了。認為自殺是美麗的,死亡是解脫。這實際上衹是明星們給你開的一個玩笑。既然他如此崇拜死亡,為什麽自己卻還活在這個世界呢?就像魯迅的《狂人日記》一樣,他是一種方式,一種諷刺社會,嘲笑自己的方式,所以換種角度來說,魯迅是中國的哥特主義人士。
  哥特並不要多華麗的服裝,也不要多凄慘多憂鬱的化妝。那衹是他的表面,並不是真實的內在。
  也不需要自殘,自虐。那並不是哥特,那衹是一個被西方流行音樂欺騙的白癡。
  如果你真心喜歡哥特,你應該像學習一種語言樣學習他,而不是學習怎麽做人的態度學習。他是一種說話方式,一種反思維模式,一種嘲笑社會悲哀的聲音。如果你能冷靜的看哥特,你會發現,哥特在它那陰暗的外表下,有着一種怎麽熱愛生命的熱忱。
突出特徵
  哥特樂隊
  1、此樂隊的音樂氣氛怪誕且超現實。
  2、此樂隊的歌詞包含哥特主題。
  3、樂隊成員的外表十分哥特化,一水兒黑。
  4、樂隊自稱哥特樂隊,和其他哥特樂隊一起演出,並出現在哥特合輯當中。
  5、來自於四大哥特唱片公司Cleopatra、Projekt、Tess、Anubis的樂隊。
  哥特樂隊目錄
  NIGHTWISH
  Within temptation
  Siouxsie and Banshees
  Evanescence
相關詞
音樂樂隊金屬搖滾前衛金屬斯堪的納維亞金屬黑色交響意大利
Nova百科大全建築風格帝國民族音樂建築文化古典藝術藝術
哥特皇朝藝術傢黑金金屬樂歌劇交響linux非主流
朋剋香頌楊誠俊更多結果...
包含詞
哥特訥哥特人哥特體哥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