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 咽部機械性創傷
  【概述】
  咽部機械性創傷多由外界的直接暴力引起,如戰傷、交通事故、工傷、自殺等,也可由來自內部的創傷如手術損傷、異物損傷等。咽外部的刺傷或切傷多見於口咽部和喉咽部,傷口多在舌骨和甲狀軟骨之間,以利刃刎頸的切傷多為橫行,銳利兵器所致的刺傷、切傷和割傷多為盲管傷,皮膚刺入口較小,嚮內刺入較深,或為貫通傷。挫傷為鈍器的擊傷,可致深部組織斷裂,爆炸傷常引起頸部組織廣泛損傷。
  【治療措施】
  咽部挫傷以保守治療為主,囑患者臥床信息,局部冷敷或熱敷。對開放性咽外傷患者以止血、解除窒息和治療休剋為原則。
  1.出血的處理頸部較大的血管受傷時可發生嚴重出血。大出血的緊急處理為指壓頸總動脈暫時止血,減少出血量。傷口局部壓迫可止血,但應防止填塞物進入咽部引起呼吸睏難。待病人一般情況好轉後或止血條件具備時,詳細檢查傷口,查清活動性出血點,較小的血管以血管鉗止血並結紮之。較大的動靜脈裂口可以細絲綫縫合,必要時可行血管吻合術。
  2.解除呼吸睏難咽部開放性傷口如情況緊急,可將氣管套管插入傷口或以吸引器導管進入咽腔,吸除呼吸道內的分泌和盤托出、血塊和取出異物,保持呼吸道通暢。如外傷範圍較廣,有喉、胸腹部外傷時應行氣管切開術。
  3.防治休剋在休剋癥狀出現之前應預防先防止。病人出血過多,應立即輸血、輸液,應用強心劑等,註意保暖,采取頭低位。
  4.傷口的處理以生理????水或雙氧水反復衝洗傷口後,清創並縫合,根據解剖學關係應盡可能恢復其結構,咽部粘膜應盡可能對位縫合,缺損較大者可以鄰近組織修復,然後分層對位縫合。後期出現咽部疤痕性狹窄者可經口擴張、激光燒灼、藥物註射或咽側切開整復。
  5.營養供給咽部傷口影響進食者,應插鼻胃管鼻飼流質。
  6.異物的處理表淺易取的異物,或遠離主要血管的異物可於術中取出。異物位於大血管附近或異物隨頸動脈搏動者應考慮到手術的危險性和復雜性,應在充分準備下予以取出。
  此外,應註意應用抗生素防止感染,預防瘢痕性狹窄,處治並發癥等。
  【臨床表現】
  咽部挫傷以局部疼痛為主,講話、吞咽、咳嗽時疼痛加重。銳器傷有傷口出血、皮下氣腫、咯血,如傷及大血管可因失血而休剋或死亡。血液流入喉氣管內可引起咳嗽、呼吸睏難等。挫傷或爆炸傷或伴有喉外傷可致咽喉部水腫、血腫、喉軟骨骨折而致呼吸睏難。貫通傷可致傷口流涎和吞咽睏難。傷口繼發感染則有發燒等全身癥狀。
  檢查首先要註意病人一般情況,如呼吸、脈搏、血壓等。咽內部的刺傷,常傷及口咽後壁或軟齶,咽部有出血及血腫、粘膜破裂,懸雍垂粘膜下瘀血,呈藍紫色腫脹。頸部挫傷常見頸部腫脹或出現瘀斑,如伴有頸部軟組織內出血及氣腫,則頸部粗大;如伴有喉挫傷可有喉軟骨骨折及脫位。銳器傷傷口雖小,但損傷較深,大多並發皮下氣腫及咯血。切傷多見於刎頸者,以橫切口多見,大多位於甲狀舌骨膜及甲狀軟骨,切傷後常因頸闊肌及頸前縱肌收縮而使傷口擴大。嚴重的咽喉開放性外傷患者,常可通過傷口見到咽壁及喉內組織。槍傷、炸傷等外傷的範圍廣泛,常伴有頸部大血管、頸椎、頸段氣管或食管外傷。傷口位於頸部大血管部位者,檢查應慎重,準備良好的照明設備及搶救止血器械,否則不能貿然取出傷口內的凝血塊或異物,也不宜用探針探查傷口,以免引起大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