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 > 鹹潮
目錄
No. 1
  海潮。水鹹,故稱。
No. 2
  海潮。海水鹹,故稱。 清 謝元淮 《鹺言》詩之七:“磚池汲鹹潮,盬????出之曬。”
概述
  鹹潮(又稱鹹潮上溯、????水入侵),是一種天然水文現象,它是由太陽和月球(主要是月球)對地表海水的吸引力引起的。當淡水河流量不足,令海水倒灌,鹹淡水混合造成上遊河道水體變鹹,即形成鹹潮鹹潮一般發生於鼕季或幹旱的季節,即每年十月至翌年三月之間出現在河海交匯處,例如長三角、珠三角周邊地區。
  影響鹹潮的主要因素有天氣變化及潮汐漲退。尤其在天文大潮時,鹹潮上溯的情況更為嚴重。另外,全球氣候變化導致海平面上升過程讓鹹潮十分緩慢地增加,但長期的纍積也在逐漸顯現。
  鹹度(亦稱????度)測量單位為度,一度為一升河水中大且微剋氯化物(包括氯化鈉),據中國《生活飲用水水源水質標準》(cj3020-93),氯化物含量均應小於250 mg/l(即250度)。當河道水體含????度超過250度就不達供水水質標準。如鋼鐵工業生産要求總鹹度不能超過200度,電廠鍋爐用水要求鹹度300度以下;水稻育秧期則要求鹹度低於600度。
鹹潮成因
  1. 降水少是主要原因
  由於2003年全流域降雨比多年平均減少2成以上。廣州市番禹區沙灣水道上遊西江流域減少6成,加上2004年入鼕以來降雨銳減,導致南粵各地江、湖、庫水位急劇下降,目前廣東省30座大型水庫總蓄水量為11048.4百萬立方米,比幹旱的2003年同期減少3363.6百萬立方米,減幅為23%。降雨減少導致江河流量嚴重減少,2005年初西江高要站的水位為-0.06米。珠江上遊少雨,源水水量減少,下遊則受海水潮汐影響,形成鹹潮鹹潮的直接誘因就是南粵大地連年幹旱。
  2. 珠江無序挖沙也助長了特大鹹潮的形成
  整個珠江口的年平均沙量是8000萬噸,這個數字是包括懸浮在水裏的泥沙的,而沉在河底的粗沙衹占總量的5%~6%,人們挖走的泥沙部分都是粗沙,而且開採量已經連續15年超過了8000萬噸,這就把歷史上積存的河沙也挖盡了,而且上遊的泥沙不夠補夠補充已被挖走的河沙。
  目前,整個珠江三角洲河段約有100多艘非法采沙船,導致河段已基本沒有河沙;沒有河沙河段正沿着大江大河自下溯江而上;過量濫采河沙造成河床嚴重下切,引發鹹潮上溯。
  3.海平面上升加劇鹹潮蔓延
  海平面上升與鹹潮之間的關係引人註目。最近,由中國科學院、廣東省科學院等13個單位、100多位科技人員歷時8年合作完成的一項研究表明,珠江三角洲地區的海平面到2030年可能會上升30釐米。該研究小組一位研究員說,如果疏於防範,珠三角這一中國最發達的地區將遭受更為嚴重的洪水、風暴潮、澇災和鹹潮的襲擊,面臨“被淹”的危險。
  4.生産和生活用水增加加劇鹹潮的嚴重
  南一帶沿海地區隨着經濟急速發展,工業生産規模擴張,常住人口增長,生産和生活用水急劇增加,導致江河水流量減少,這使當地鹹潮入侵日益增加。
鹹潮危害
  海水的氯化物濃度一般高於5000毫剋/升,當鹹潮發生時,河水中氯化物濃度從每升幾毫剋上升到超過250毫剋。水中的????度過高,就會對人體造成危害,老年人和患高血壓、心髒病、糖尿病等病人不宜飲用。水中的????度高還會對企業生産造成威脅,生産設備容易氧化,鍋爐容易積垢。在鹹潮災害中,生産中用水量較大的化學原料及化學製品製造、金屬製品、紡織服裝等産業受到的衝擊較大,其中一些企業不得不停産。
  鹹潮還會造成地下水和土壤內的????度升高,給“魚米之鄉”的珠三角農業生産造成嚴重影響,危害到當地的植物生存。從廣州市番禹區農村看到的情況令人觸目驚心。在番禹石樓鎮的一些稻田邊,儘管水溝裏蓄有一些水,然而田地卻龜裂着。該鎮因為鹹潮,溝裏的水鹹度已達0.5%,而如果農作物“飲用”鹹度超過0.4%的水,半個月後就會停止生長,甚至死掉。
  水質性缺水對當地農業的影響是明顯的。據統計部門統計數據顯示:廣州市番禹區2004年全區早稻面積計劃完成6.5萬畝,同比減少2.1萬畝,近1/3的稻田無法下插;甘蔗面積5.2萬畝,同比減少0.1萬畝;常年蔬菜面積11萬畝,同比減少1.8萬畝。
鹹潮防治
  1.建立預警機製
  加強對鹹潮形成機理的研究,運用先進的超聲波流速剖面儀等設備和技術,對鹹潮實施同步的嚴密監測,並建立預警機製,建立協調機構,在鹹潮到來之前做好防範。如2004年9月中旬和10月上旬珠江口出現歷史罕見提前來臨的鹹潮,先後襲擊了珠海、中山之後,廣東省水利、三防、水文部門就提前介入了鹹潮的預測、預報、預警。這樣,對罕見的鹹潮入侵就應對自如、有條不紊一、秩序井然。
  2.采取調水以淡壓鹹
  由於鹹潮活動主要受潮汐活動和上遊來水控製。潮汐活動可調節的餘地有限,而上遊徑流的調節則是大有可為的。進入21世紀,抵禦鹹潮迫切要求水利樞紐的運作。調水以淡壓鹹是目前比較有效的應急辦法。專傢介紹說,珠江水係中西江大部分水電站的調節庫容較小、能力有限,且比較分散,因此,應急調水壓鹹調度應以西江幹流天牛橋一級、岩灘水庫為主,鑒於北江飛來峽距離珠江三角洲較近、流程約1~2天,也應當優先考慮其調水壓鹹作用,通過調水以淡壓鹹可以允分發揮大珠江流域水資源的綜合效益。
  3.加強河道采砂管理
  鑒於目前珠江三角洲河段過量濫采河砂造成河床嚴重下切,引發鹹潮上溯,有關部門應對珠江全流域加強采砂的管理,用立法手段嚴厲打擊違法采砂行為。
  4.節約用水
  據廣東水利局統計,廣東省年總用水量持續多年遞增,年遞增幅度約5%,居全國榜首;全省用水消耗量(即浪費量)為167.49億立方米,浪費率之大占總用水量的37.5%,此項指標同樣高居全國榜首,其中農業是首當其衝的浪費大戶,占總消耗量的7成以上;全省人均綜合用水量達到584立方米,此項指標高於全國平均值。珠江流域其他省份也與廣東省一樣用水浪費嚴重。用水的嚴重浪費導致河流水位下降,加重鹹潮的危害。所以,應提倡人們節約用水,提高水的利用效率,以減輕威潮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