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材質:
呼拉圈由塑料或橡膠製成,其規格、重量沒有嚴格的規定。練習者可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也可用藝術體操的圈代替,對場地器材要求不高。練習者通過四肢或身體其他部位繞環運動,使呼拉圈繞身體旋轉。圈繞身體某一部位旋轉的時間越長,或一人同時旋轉的圈的數量越多,則表明其水平越高。呼拉圈按練習者的身體部位可分為:頸部運動、腰部運動、腿部運動、膝部轉動、踝部轉動、手部轉動和臂部轉動。
這項運動對素質要求不高,練習的身體各關節的運動幅度不超出正常的生理活動範圍,屬自然性動作,適合不同年齡的人。呼拉圈運動趣味性強,形式生動活潑,既能培養練習者靈敏。協調等身體素質,又能陶冶情操、磨練意志,目前在美國中小學課外活動開展得較為廣泛。轉呼拉圈是項大衆喜愛的健身運動,特別受女孩子的青睞,因為轉呼啦圈,可以減少腹部脂肪,瘦身塑形。
呼啦圈的歷史
在1958年,如果世界上的哪個地方沒有人玩這種美國塑料圈就說明這地方尚未“與世界接軌”有史以來真正風靡世界的玩具,是由加利福尼亞州聖加夫列爾的兩個年輕玩具製造商做出來的。理查德·內爾和阿瑟·梅林是一傢名叫惠姆·奧製造公司的合夥老闆。1958年3月,在紐約的一次玩具博覽會上,有個熟人告訴他們,有一種大木圈正在澳大利亞到處流行,孩子把它套在屁股上轉着玩。回到公司後,內爾和梅林便開始製造木圈。但做了2o來個,就停下了。他們不喜歡木頭的,想用塑料來試一試。到5月,他們做出了符合他們要求的東西,他們用花花緑緑的聚乙烯管做成3英尺大的圈,每衹售價九角三分,可得毛利16%。惠姆·奧公司的這種新玩具定名為呼拉圈。
要取得這種玩具的專利權是不可能的,到勞工節時,便已有十多傢公司依樣仿製,另立商標出售。這年秋天,若把國內外的仿製品通通計算在內,呼拉圈的總銷售量估計有幾千萬個。使用的人多得使歐洲的醫學刊物紛紛發出警告,謹防因過度激烈而損傷身體。實際受傷的例子非常多。在荷蘭的萊登,有個荷蘭婦女被送往外科手術室去割除闌尾,但經醫生檢查,發現她的病實際上是腹肌受到損傷,而這完全是因為套上呼拉圈旋轉過猛引起的。在英國,呼拉圈的銷售量達到25萬個,英國醫學會發出警告說:“凡是己發現有心髒病的人都不能玩呼拉圈,凡是缺乏訓練的人都不能一開始就玩得太猛。”在日本,醫院急診室裏擠滿了因玩呼拉圈而引起腰椎間盤突出和脊椎骨錯位的病人。
約旦的紮伊奈太後旅歐返國時,行李中也裝着一個呼拉圈,按說這足已以證明呼拉圈並非不正當的玩藝兒。可是,有些玩具製造商仍不免心情緊張。成年人所以願意觀看別人玩呼拉圈,是因為有些人屁股的扭動頗富誘惑性。那年秋天,每當舉行橄欖球賽時,常出現一種意想不到的樂事:那就是觀看迷人的樂隊女隊長發狂般地扭動着自己的腰部,引得成千上萬的觀衆歡叫不已。
不管看的人會有什麽樣下流的想法,這種美國新玩藝兒在其他國傢照樣十分風行。在德國,沒有孩子的德國人要買玩具總有點說不過去,為了避免讓人看見,他們請商店把貨包好,在夜間送到傢裏去。一支比利時探險隊出發去南極時,在他們的行裝裏也有20個呼拉圈:這筆錢是作為文娛費用開支的。在華沙,一傢為青年辦的周報竟談到,“如果輕工業部和手工業局還不開始生産呼拉圈,我們在這方面的進展,特別從國際範圍來看,就將大大落後了。”這兩個部門仍然拖拖拉拉,於是呼拉圈就通過東德走私進來。
呼拉圈熱來得快,去得也快。到1959年夏,許多城市的垃圾場上都堆滿了丟棄的呼拉圈。但不管怎樣,從這種狂熱完全可以看出,美國群衆文化生活中即使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對世界其他地方都會有多麽巨大的影響。
呼啦圈運動的註意事項
搖呼啦圈是一個簡單方便的室內健身運動,隨時隨地都能玩。轉呼啦圈可以幫助腸道的蠕動,幫助消化和排便,更好的輔助瘦身並且積極幫助清除體內的垃圾,達到美容的效果!但是搖呼啦圈是否真的可以瘦身?美格菲健身中心的國傢級健美操教練張昕認為,搖呼啦圈要想達到瘦身效果,必須考慮以下幾個重點:
1、運動多久能達到健身效果?
搖呼啦圈是一種全身性運動,可以達到運動瘦身的效果,不過運動的時間一定要夠長。因為搖呼啦圈的運動強度並不很強,惟有延長運動時間而且是持續性的運動,達到有氧運動的階段,這樣纔可消耗身體儲存的脂肪及過多的熱量。到底應該搖多久才能達到健身效果?不妨參考國傢體委會推行的“三三三”運動,每周運動三次,每次至少三十分鐘,心跳達一百三十下。由於搖呼啦圈的運動強度不夠,如果要增加心跳速率,就必須要加快搖動的速度。
2、呼啦圈越重效果越好?
其實,不見得越重越好。或許較重的呼啦圈在開始的一剎那,需要花較大的勁兒才能甩得動,不過之後便成為一種慣性運動,重點還是運動的時間一定要夠久,否則短暫的劇烈運動衹屬於無氧運動,衹會換來肌肉的酸痛,並不會消耗多餘的熱量。另外,呼啦圈在甩動時會撞擊腹部、背部內的髒器(如腎髒),太重的呼啦圈相對地撞擊的力量也較大,可能會有傷及髒腑的危機,所以還是選擇重量適中的吧!
3、不適合有腰肌勞損或缺鈣者
因為搖呼啦圈主要靠腰部用力,充分運動了腰肌、腹肌、側腰肌等部位,堅持運動可以達到收緊腰腹的效果。但是,需要提醒的是有腰肌勞損者、脊椎有傷者、骨質疏鬆患者以及老年人,是不適宜此項運動的。另外,在搖呼啦圈之前,應當先做一些伸展運動,伸展韌帶,避免扭傷。運動不是一天兩天的事,肥胖也不是一天兩天造成的,不管你從事何種運動,記得把握一個原則:長時間且持續,有點喘又不會太喘。相信很快你就會是窈窕一族的成員。
4.轉呼啦圈的部位
呼拉圈扭轉擺動的部位正好在胸腰椎交接處.
上了年紀的人,對於減肥的重視已不在於形體,而在於健康。無論是高血壓、心髒病還是糖尿病,一項很重要的防治措施就是保持體重。為了達到這個目標,人們又開始玩起了曾經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初風靡一時的呼啦圈。
然而專傢認為,轉呼啦圈運動量並不大,很難達到減肥效果,一旦活動不當還容易引起不良後果。因為轉呼拉圈是單純的腰部運動,運動量不大,要想達到減肥的目的必須有足夠長的運動時間,而且是持續的不間斷的運動,才能消耗身體儲存的脂肪及過多的熱量,基本要求每周運動3次,每次至少30分鐘,心跳達每分鐘130次。人體腹腔內的髒器都有各自的位置,一般的運動很少會引起錯位,但是有一些身體素質本來就不好的人,腹腔髒器的位置非常容易改變,比如胃下垂,子宮和卵巢異位等。胰髒的位置位於腹腔的深處,是不容易改變的,但是有可能因為大範圍的轉身運動引起損傷。大範圍的扭轉身體,彎腰轉身搬動重物,都可能引起胰髒的損傷。
但是,對於老年人來說,這個標準顯然是太高了。因為搖呼啦圈主要靠腰部用力,充分運動腰肌、腹肌、側腰肌,長時間地扭動腰部,容易造成或加重腰肌勞損、腰椎小關節增生和腰椎間盤突出,而老年人大多患骨質疏鬆,會加重病情。其次,每分鐘130次的心跳對於老年人的心髒是個很大的負擔,容易誘發心律失常或心力衰竭。此外,同一方向長時間的扭轉,還容易發生腸扭轉。因此老年人要想減肥,不如進行快走或慢跑、遊泳等有氧運動。 |
|
呼啦圈又稱健身圈,20世紀50年代流行於歐美、澳日等國。由於其輕便美觀,練習活動占地不大,很快成為一項老少皆宜的運動項目。熟練者能獲得腰腹肌肉、臀部肌肉、腿部肌肉較好的運動與發展,能有效提高人體腰、髖、膝關節的靈活性、柔韌性。
經常參加呼啦圈運動能夠保持良好的身段,使得身體的腰腹、臀腿肌肉不僵硬、不退化。強健的肌肉力量,健美的身體形態以及良好的身體活動幅度與運動能力是生命活動和價值的重要體現。健身者可以根據自身的體力與經驗進行各種呼啦圈的腰腹運動。
呼拉圈由塑料或橡膠製成,其規格、重量沒有嚴格的規定。練習者可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也可用藝術體操的圈代替,對場地器材要求不高。練習者通過四肢或身體其他部位繞環運動,使呼拉圈繞身體旋轉。圈繞身體某一部位旋轉的時間越長,或一人同時旋轉的圈的數量越多,則表明其水平越高。呼拉圈按練習者的身體部位可分為:頸部運動、腰部運動、腿部運動、膝部轉動、踝部轉動、手部轉動和臂部轉動。
這項運動對素質要求不高,練習的身體各關節的運動幅度不超出正常的生理活動範圍,屬自然性動作,適合不同年齡的人。呼拉圈運動趣味性強,形式生動活潑,既能培養練習者靈敏。協調等身體素質,又能陶冶情操、磨練意志,目前在美國中小學課外活動開展得較為廣泛。轉呼拉圈是項大衆喜愛的健身運動,特別受女孩子的青睞,因為轉呼啦圈,可以減少腹部脂肪,瘦身塑形。 |
|
在1958年,如果世界上的哪個地方沒有人玩這種美國塑料圈就說明這地方尚未“與世界接軌”。呼啦圈是有史以來真正風靡世界的玩具,是由加利福尼亞州聖加夫列爾的兩個年輕玩具製造商做出來的。理查德·內爾和阿瑟·梅林是一傢名叫惠姆·奧製造公司的合夥老闆。1958年3月,在紐約的一次玩具博覽會上,有個熟人告訴他們,有一種大木圈正在澳大利亞到處流行,孩子把它套在屁股上轉着玩。回到公司後,內爾和梅林便開始製造木圈。但做了20來個,就停下了。他們不喜歡木頭的,想用塑料來試一試。到5月,他們做出了符合他們要求的東西,他們用花花緑緑的聚乙烯管做成3英尺大的圈,每衹售價九角三分,可得毛利16%。惠姆·奧公司的這種新玩具定名為呼拉圈。
要取得這種玩具的專利權是不可能的,到勞工節時,便已有十多傢公司依樣仿製,另立商標出售。這年秋天,若把國內外的仿製品通通計算在內,呼拉圈的總銷售量估計有幾千萬個。使用的人多得使歐洲的醫學刊物紛紛發出警告,謹防因過度激烈而損傷身體。實際受傷的例子非常多。在荷蘭的萊登,有個荷蘭婦女被送往外科手術室去割除闌尾,但經醫生檢查,發現她的病實際上是腹肌受到損傷,而這完全是因為套上呼拉圈旋轉過猛引起的。在英國,呼拉圈的銷售量達到25萬個,英國醫學會發出警告說:“凡是己發現有心髒病的人都不能玩呼拉圈,凡是缺乏訓練的人都不能一開始就玩得太猛。”在日本,醫院急診室裏擠滿了因玩呼拉圈而引起腰椎間盤突出和脊椎骨錯位的病人。
約旦的紮伊奈太後旅歐返國時,行李中也裝着一個呼拉圈,按說這足已以證明呼拉圈並非不正當的玩藝兒。可是,有些玩具製造商仍不免心情緊張。成年人所以願意觀看別人玩呼拉圈,是因為有些人屁股的扭動頗富誘惑性。那年秋天,每當舉行橄欖球賽時,常出現一種意想不到的樂事:那就是觀看迷人的樂隊女隊長發狂般地扭動着自己的腰部,引得成千上萬的觀衆歡叫不已。
不管看的人會有什麽樣下流的想法,這種美國新玩藝兒在其他國傢照樣十分風行。在德國,沒有孩子的德國人要買玩具總有點說不過去,為了避免讓人看見,他們請商店把貨包好,在夜間送到傢裏去。一支比利時探險隊出發去南極時,在他們的行裝裏也有20個呼拉圈:這筆錢是作為文娛費用開支的。在華沙,一傢為青年辦的周報竟談到,“如果輕工業部和手工業局還不開始生産呼拉圈,我們在這方面的進展,特別從國際範圍來看,就將大大落後了。”這兩個部門仍然拖拖拉拉,於是呼拉圈就通過東德走私進來。
呼拉圈熱來得快,去得也快。到1959年夏,許多城市的垃圾場上都堆滿了丟棄的呼拉圈。但不管怎樣,從這種狂熱完全可以看出,美國群衆文化生活中即使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對世界其他地方都會有多麽巨大的影響。 |
|
搖呼啦圈是一個簡單方便的室內健身運動,隨時隨地都能玩。轉呼啦圈可以幫助腸道的蠕動,幫助消化和排便,更好的輔助瘦身並且積極幫助清除體內的垃圾,達到美容的效果!但是搖呼啦圈是否真的可以瘦身?美格菲健身中心的國傢級健美操教練張昕認為,搖呼啦圈要想達到瘦身效果,必須考慮以下幾個重點:
1、運動多久能達到健身效果?
運動頻率:每周4~6次,每次2~3組,每組2~3分鐘,組間休息2~3分鐘,一般不超過45分鐘。
搖呼啦圈是一種全身性運動,可以達到運動瘦身的效果,不過運動的時間一定要夠長。因為搖呼啦圈的運動強度並不很強,惟有延長運動時間而且是持續性的運動,達到有氧運動的階段,這樣纔可消耗身體儲存的脂肪及過多的熱量。到底應該搖多久才能達到健身效果?不妨參考國傢體委會推行的“三三三”運動,每周運動三次,每次至少三十分鐘,心跳達一百三十下。由於搖呼啦圈的運動強度不夠,如果要增加心跳速率,就必須要加快搖動的速度。
2、呼啦圈越重效果越好?
其實,不見得越重越好。或許較重的呼啦圈在開始的一剎那,需要花較大的勁兒才能甩得動,不過之後便成為一種慣性運動,重點還是運動的時間一定要夠久,否則短暫的劇烈運動衹屬於無氧運動,衹會換來肌肉的酸痛,並不會消耗多餘的熱量。另外,呼啦圈在甩動時會撞擊腹部、背部內的髒器(如腎髒),太重的呼啦圈相對地撞擊的力量也較大,可能會有傷及髒腑的危機,所以還是選擇重量適中的吧!
3、不適合有腰肌勞損或缺鈣者
運動強度和適應人群:腰部旋轉練習,屬中等運動強度。青少年、腰腹肌力較差者、體型發胖的中年人、腰部脂肪堆積較多的青年男女、體質測定腰圍比例較大者。兒童與老年人謹慎,患有腰椎骨質增生、腰椎間盤脫出癥患者禁忌,高血壓、心髒病患者不宜。
因為搖呼啦圈主要靠腰部用力,充分運動了腰肌、腹肌、側腰肌等部位,堅持運動可以達到收緊腰腹的效果。但是,需要提醒的是有腰肌勞損者、脊椎有傷者、骨質疏鬆患者以及老年人,是不適宜此項運動的。另外,在搖呼啦圈之前,應當先做一些伸展運動,伸展韌帶,避免扭傷。運動不是一天兩天的事,肥胖也不是一天兩天造成的,不管你從事何種運動,記得把握一個原則:長時間且持續,有點喘又不會太喘。相信很快你就會是窈窕一族的成員。
4.轉呼啦圈的部位
呼拉圈扭轉擺動的部位正好在胸腰椎交接處。
上了年紀的人,對於減肥的重視已不在於形體,而在於健康。無論是高血壓、心髒病還是糖尿病,一項很重要的防治措施就是保持體重。為了達到這個目標,人們又開始玩起了曾經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初風靡一時的呼啦圈。
然而專傢認為,轉呼啦圈運動量並不大,很難達到減肥效果,一旦活動不當還容易引起不良後果。因為轉呼拉圈是單純的腰部運動,運動量不大,要想達到減肥的目的必須有足夠長的運動時間,而且是持續的不間斷的運動,才能消耗身體儲存的脂肪及過多的熱量,基本要求每周運動3次,每次至少30分鐘,心跳達每分鐘130次。人體腹腔內的髒器都有各自的位置,一般的運動很少會引起錯位,但是有一些身體素質本來就不好的人,腹腔髒器的位置非常容易改變,比如胃下垂,子宮和卵巢異位等。胰髒的位置位於腹腔的深處,是不容易改變的,但是有可能因為大範圍的轉身運動引起損傷。大範圍的扭轉身體,彎腰轉身搬動重物,都可能引起胰髒的損傷。
但是,對於老年人來說,這個標準顯然是太高了。因為搖呼啦圈主要靠腰部用力,充分運動腰肌、腹肌、側腰肌,長時間地扭動腰部,容易造成或加重腰肌勞損、腰椎小關節增生和腰椎間盤突出,而老年人大多患骨質疏鬆,會加重病情。其次,每分鐘130次的心跳對於老年人的心髒是個很大的負擔,容易誘發心律失常或心力衰竭。此外,同一方向長時間的扭轉,還容易發生腸扭轉。因此老年人要想減肥,不如進行快走或慢跑、遊泳等有氧運動。
5.註意事項
飯前飯後1小時之內不運動;不將呼啦圈放在脖子上運動;兒童僅將呼啦圈作為娛樂進行玩耍;女性孕期、月經期避免運動。
6.效果評價
定期檢測三圍、背力、腰背活動幅度。
7.相應輔助運動
扭腰器、健腹器、伸背器、美腰訓練器、下腰訓練器、腹肌架、腹肌臺、腰背拉力器、健身操、健美操、減肥操、有氧訓練操、形體健美操、廣播體操、藝術體操、芭蕾舞訓練、遊泳等。 |
|
STEP1:後舵式——主攻目標:手臂上臂、腰部兩側及後背
1、 雙腳站立,與肩同寬,兩臂在身後呈3點和9點位置,握住呼拉圈,使之與身體保持30公分遠。吸氣挺胸,盡力夾緊肩胛骨.
2、 順時針轉動呼拉圈,直到左手置於頭部正上方,右手置於臀後。堅持10秒鐘,慢慢深呼吸,感到肌肉在拉長。
3、 回到初始姿勢,逆時針轉動呼拉圈,直到右手置於頭部正上方,左手置於臀後。堅持10秒鐘,慢慢深呼吸,之後恢復初始狀態。
STEP2:前屈身——主攻目標:背部、雙臂及肩部
1、 雙腳站立與肩同寬,雙手握住呼拉圈,分別呈10點、2點位置,並將其置於腳前。屈膝、臀部嚮下坐,到離地大約1米處停住。用呼啦圈支撐身體,如圖嚮前伸直雙臂,感到雙肩有拉伸感。
2、 繼續嚮前拉伸身體,直到腹部貼到大腿,然後盡全力將雙臂嚮前伸,感到脊柱和背部正在慢慢拉長。同時深呼吸,放鬆頸部,保持頭部朝下。堅持10秒後,慢慢直立身體。
STEP3:直立扭腰——主攻目標:腹部、雙肩及背部
1. 與“後舵式”的初始姿勢一樣,腳尖朝前,雙腿與肩同寬,頭部與脊骨保持一條綫。
2. 分別嚮左、右轉動身體,直到胸部和頭部都朝嚮一側,堅持10秒鐘,並深呼吸。
註意:完成拉1-3的熱身運動後,抖動全身,放鬆肌肉,然後再進入下一個動作。
STEP4:超級呼拉——主攻目標:腹部、下背部及培養身體的整體平衡力
正確:擡高下顎,保持雙肩、胸部、頭部穩定靜止,膝部保持放鬆。
錯誤:轉呼啦圈時,眼睛不要盯着呼拉圈(否則會弄亂整個節奏),不要屈腰或者誇張的轉動。
1. 讓呼啦圈圍繞腰部轉動,嚮左、嚮右轉動均可。
2. 開始時慢慢轉動,找準一個節奏。
3. 接下來把你的雙手放到頭部(這個動作可使身體保持穩定)。
4. 轉動3分鐘後停下來,再嚮相反方向轉動3分鐘。
挑戰環節:索套式——像西部牛仔耍拘馬套的動作
主攻目標:手臂肱二頭肌、肱三頭肌
1. 緊握呼啦圈,將其舉至頭頂上部。做出準備嚮外投擲物品的動作,慢慢搖起呼啦圈(好像在用繩套索捕獵物一樣)。
2. 每一次轉動呼拉圈時,都是先抓住後放手。一旦開始後,就要打開手掌,使呼啦圈圍繞手掌轉動。
3. 每轉動一分鐘後換另一隻手。共堅持10分鐘。 |
|
其實轉呼啦圈也是一種很好的減肌方法,不過剛開始時腰的兩邊會很痛,但時間長了就好了,搖呼拉圈會不會瘦身?首先我們必須考慮幾個重點:
您花掉的熱量是否比吃進的熱量多?
不要以為有動就會瘦哦!有時運動所消耗掉的熱量是不如想象中的多的,比方說50公斤的人爬山半個小時,纔不過花掉八分滿左右的飯!如果您以為已經運動了,反而多補充一些食品,我想您得到的會比減掉的多!
您運動了多久?運動強度多強?
搖呼拉圈是可以達到運動的效果,不過您運動的時間一定要夠久,因為搖呼拉圈的運動強度並不很強,唯有延長運動時間且持續性的運動,使其達到有氧運動的階段,這樣纔可消耗身體儲存的脂肪及過多的熱量。許多人運動都有個盲點,以為一定要流汗纔是運動,其實並不盡然,有些人本身對熱的耐受性比較高,就有可能比較不容易流汗。
呼拉圈重量越大效果越好?
較重的呼拉圈在開始的那一剎那,須要花較大的勁兒才能甩的動,之後便成為一種慣性運動,重點是運動的時間一定要夠久,否則短暫的劇烈運動衹屬於無氧運動,衹換來肌肉的酸痛,並不會消耗多餘的熱量。另外,呼拉圈在甩動時會撞擊腹部、背部內的髒器,太重的呼拉圈相對地撞擊的力量也較大,恐有傷及髒腑的危機!還是選擇重量適中的吧!
應該搖多久纔足夠?
不妨參考“三三三”運動,每周運動三次,每次至少三十分鐘,心跳達一百三十下,由於搖呼拉圈的運動強度並不很強,如果要增加心跳速率,就必須要加快搖動的速度!
運動不是一天兩天的事,肥胖也不是一天兩天所造成的,不管您從事何種運動,記得把握一個原則:長時間且持續,有點喘又不會太喘。相信很快您就會是窈窕一族的成員!加油喔!加油!
搖呼啦圈是一個簡單方便的室內健身運動,隨時隨地都能玩。轉呼啦圈可以幫助腸道的蠕動,幫助消化和排便,更好的輔助瘦身並且積極幫助清除體內的垃圾,達到美容的效果! |
|
一、跳流星
1 規則及方法:學生圍成一直徑為6米的圓,一名學生站在中央,手持用繩係的呼啦圈,手臂壓低,做順時針轉動(也可變方向),速度可快可慢,呼啦圈在經過遊戲者腳下時要跳起,遊戲者不能被呼啦圈碰到,如碰到被視為失敗,換圈中人繼續進行。
2 註意事項:精神集中,反應快,彈跳要有彈性,跳得高,空中滯留時間盡量長。
3 目的:增強彈跳能力及快速反應能力。
二、開火車
1 規則及方法:四人一組,站成一路縱隊,用呼啦圈將學生連成一排,逆時針跑,追前面一組學生,追上一列“火車”的5分,在1分鐘內追到“火車”多的隊為勝。圓的大小,可根據場地和學生人數决定。
2 註意事項:不能衹靠圈拉住身體,學生應雙手搭肩,並註意安全。
3 目的:培養快速奔跑能力及吃苦耐勞,團结互助的集體主義精神。
三、過河
1 規則及方法:將學生分成四小組,每小組間距10米,面對面站好,每組排頭學生持兩個呼啦圈,教師發令後,將一圈拋出,然後跳進呼啦圈內,將另一呼啦圈放到前面,再跳進第二個呼啦圈內,轉身將第一個呼啦圈拿起再拋嚮前方,如此反復,直至跳至對面學生處,其他學生依此法進行。
2 註意事項:拋呼啦圈時不能拋太遠,應在自己彈跳的能力之內,雙腳始終不能離開圈外,否則返回重新進行。
3 目的:發展下肢彈跳及手腳相互配合能力,培養勇於拼搏,力爭上遊的精神。
四、抓害蟲
1 規則及方法:將學生分成兩組一組分別面對面站在相距4米的兩直綫後,每人兩個呼啦圈,另一組從通道中的雙手後背在身後,跳過通道,綫兩側的學生,兩側學生用呼啦圈套田中的“害蟲”,每套到一個得一分,被套到的“害蟲”即出田,最後比一比哪組的纍计分多。
2 註意事項:“害蟲”跳的時候雙腳並跳,不能用手擋呼啦圈。
3 目的:發展下肢彈跳力及機敏的反應能力。
五、“8”字滾圈
1 規則及方法:每人兩個呼啦圈,用一個圈推另一個圈進行行進間滾圈,繞場地變換方向滾圈,轉彎時身體重心轉移。
2 註意事項:練習中讓學生摸索兩圈接觸的位置,方向改變時的雙手用力力度。
3 目的:發展身體協調性,提高上臂的靈活性。 |
|
美國人羅琳·羅美莉1973年年以同時搖轉15個呼啦圈的成績創造了吉尼斯世界紀錄,當時她衹有14歲。而1999年,她的新紀錄已經是同時搖轉82個呼啦圈了。羅梅利8歲的時候,她的祖母送給她一個呼啦圈,那是她第一次接觸呼啦圈。現在她每天練習呼啦圈1個小時,在健身房鍛煉卻達2個小時左右,因為82個呼啦圈合在一起,重量可不輕。
2001年6月16日,呼拉圈吉尼斯世界紀錄保持人羅琳·羅美莉(LORILYNN LOMELI)嚮自我挑戰。在臺北世貿展覽館,她以同時搖動83個呼拉圈的成績,成功打破兩年前由她自己創下的吉尼斯紀錄。
2005年七月,美國一名“吉尼斯專業戶”刷新了一項呼啦圈紀錄——轉動世界上最大的呼啦圈。這個巨型呼啦圈直徑達4.5米,比日本人保持的紀錄足足寬了30釐米。在紐約皇后區的一個公園,弗曼和他的助手花了不少工夫將這個重7.3公斤的鋁質呼啦圈組裝起來,然後弗曼用泡沫護具包裹住自己的腰部,以防止腰部受傷。 簡單的熱身後,弗曼開始了他的挑戰。最後他連續轉了19圈,輕鬆打破吉尼斯世界紀錄。
2004年5月31日,美國人Ashrita Furman在剋林姆林宮外一邊跑步一邊玩着呼啦圈,他正在創造自己的第80項吉尼斯世界紀錄。Furman先生曾在14分40秒內玩着呼啦圈跑完了1200米。
2007年5月12日,吉尼斯世界紀錄的常客福爾曼又嚮吉尼斯發起了挑戰。這次他的挑戰同樣充滿了新奇創意,在水下轉呼啦圈。這個呼啦圈是一個特製的金屬呼啦圈,在陸地上轉轉還可以算是輕而易舉,可到了水下由於水的阻力和浮力等因素的影響,想要轉起這呼啦圈可决非易事。這次他選擇挑戰的地點是美國佛羅裏達州的海豚醫療島嶼,這裏專門為一些病重以及殘疾的兒童提供海豚療法,讓海豚和他們一起玩耍,給他們帶來快樂與希望。福爾曼希望自己的挑戰能夠使更多人關註這些需要關愛的孩子。最終,福爾曼在水下堅持了2分20秒。他的這種奇怪舉動不僅吸引了人們的關註,還吸引了不少海豚前來“看熱鬧”。 |
|
- n.: hu la hoop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