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周旋
[明](約公元一四五o年前後在世)字中規,號畏庵,永嘉人。生卒年不詳,約明代宗景泰初前後在世。正統元年,(公元一四三六年)進士第一。官至左春坊左庶子。旋著有畏庵集十捲,《四庫總目》章綸為之序。
周旋(1397—1454),字仲規,號畏庵,永嘉城內(今鹿城區)人。出身寒微,勤學不倦,工詩善文,五次落第。明宣德五年(1430),何文淵來知溫州,着意栽培,並和樂清章綸等談論經史,學識大進,遂於十年中進士,廷試第一,授翰林院修撰,不久升侍講,進左春坊左庶子兼國史經筵講官。景泰元年(1450),上疏時事十四條,建言整頓吏治,加強邊防,薦賢舉能,改革弊政。所著《時務策》,愛國憂時,提及“迎駕處聖”(指迎回被俘的英宗皇帝),觸發景帝隱患,未被采納。刑部右侍郎何文淵以兩次議獄不當病休,旋上《薦何文淵、朱良鼐啓》,使文淵始得起復。為官廉正,傢教甚嚴,景泰三年,寄書其子冕,提出“四戒”,張貼永嘉故居中堂。五年三月,吏部尚書何文淵以災異為給事中林聰舉劾,旋復疏言其枉;聰並劾旋。御史曹凱復上殿力辯,遂與文淵俱下獄。聰疏有“囑內臣語太監興安,請詰主名”,聰不敢堅對,乃釋文淵。旋亦於同年病卒。遺著有《畏庵集》10捲,章綸作序,盛贊其詩“典雅閑淡,不假雕琢”。其《江心寺》詩:“江心勝景似蓬萊,占斷壺天絶點埃;不與人間連世界,卻從海上結樓臺。巍巍古塔雙峰峙,隱隱晨鐘萬戶開;昨夜老竜來聽法,滿江風浪吼如雷。”至今猶為人傳誦。
亦作“ 周還 ”。 1.運轉。《左傳·僖公十五年》:“亂氣狡憤,陰血周作,張脈僨興,外彊中乾,進退不可,周旋不能。”《國語·越語下》:“必順天道,周旋無究。”《漢書·天文志》:“熒惑出則有大兵,入則兵散。周還止息,乃為其死喪。”
2.謂輾轉相追逐。《左傳·僖公二十三年》:“若不獲命,其左執鞭弭、右屬橐鞬,以與君周旋。” 杜預 註:“周旋,相追逐也。” 宋 蘇軾 《和子由苦寒見寄》:“何時逐汝去?與虜試周旋。” 楊朔 《火並》:“如果能有五百個武裝的隊員,他們便可以建立抗日政權,不怕城裏那一班紳士反對,也可以進一步和敵人周旋了。”
3.古代行禮時進退揖讓的動作。《禮記·樂記》:“升降上下,周還裼襲,禮之文也。” 陸德明 釋文:“還,音旋。” 孔穎達 疏:“周謂行禮周麯迴旋也。”《孟子·盡心下》:“動容周旋中禮者,盛德之至也。”
4.引申為交往;交際應酬。 三國 魏 曹操 《與荀彧追傷郭嘉書》:“ 郭奉孝 年不滿四十,相與周旋十一年,險阻艱難,皆共罹之。”《朱子語類》捲一三六:“ 王導 為相,衹周旋人過一生。嘗有座客二十餘人,逐一稱贊。” 明 王世貞 《觚不觚錄》:“餘自 嘉靖 丁巳、戊午間為青臬,前後所周還三撫臺, 劉公 來 、 傅公 頤 、 丁公 以忠 ,皆知己。” 老捨 《四世同堂》三七:“嘆完了氣,他還得有說有笑的和友人們周旋。”
5.環繞;盤麯。《列子·湯問》:“其山高下周旋三萬裏,其頂平處九千裏。”《三國志·吳志·諸葛恪傳》:“衆議鹹以 丹陽 地勢險阻,與 吳郡 、 會稽 、 新都 、 鄱陽 四郡鄰接,周旋數千裏,山𠔌萬重。” 元 王子一 《誤入桃源》第二折:“山環水繞 天台洞 ,勢周旋,形麯折。”
6.盤桓;展轉;反復。 晉 夏侯湛 《東方朔畫贊》:“周旋祠宇,庭序荒蕪。” 宋 蘇軾 《漁樵閑話錄》下篇:“周旋宛轉,思之不得。” 清 周亮工 《朱靜一詩序》:“﹝近人之詩若文﹞驟觀之,非不洋洋焉煜煜焉,周旋觀之,嚼蠟矣。”
7.照顧;周濟。《三國志·魏志·臧洪傳》:“每登城勒兵,望主人之旗鼓,感故友之周旋。”《古今小說·裴晉公義還原配》:“當朝 裴晉公 每懷惻隱,極肯周旋落難之人。” 蘇曼殊 《與劉三書》:“ 曼 前離 蕪 時,已囊空若洗,幸朋友周旋,不致悲窮途也。”
8.美好;漂亮。《敦煌變文集·醜女緣起》:“毀謗阿羅嘆(漢)果業,緻令人貌不周旋。” 蔣禮鴻 通釋:“﹝周旋﹞是漂亮、好看的意思。”
1.交際;應酬。 清 戴名世 《贈蔣玉度還毘陵序》:“習剽竊之文,工側媚之貌,奔走形勢之途,周旋僕隸之際,以低首柔聲乞哀於公卿之門。”
2.周全;照顧。《恨海》第八回:“年伯如此周旋,真是粉身難報。”
(1) [socialize]∶打交道;應酬
周旋於達官顯貴之間
(2) [contend with]∶相機進退,與對手追逐較量
若不獲命,其左執鞭弭,右屬橐鞭,以與君周旋。——《左傳·僖公二十三年》
在山區與日本侵略者周旋
(3) [circle]∶盤旋;旋轉
跨躡地絡,周旋天網。——唐· 李白《大鵬賦》 | | - n.: do the agreeable to, make the agreeable to, socialize, contend with, circle
- v.: go or move about, attend to guests or friends
| | - v. traiter avec civilité, bien accueillir, faire face à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