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 > 周堯
目錄
No. 1
  昆蟲分類學家、教授,聖馬利諾共和國國際科學院院士。
  1912年生於浙江鄞縣,1932年9月—1936年6月就讀於南通農學院,1936年去意大利那波裏大學,在世界昆蟲分類學權威silvestri教授的指導下攻讀昆蟲學博士學位。1937年7月7日,蘆溝橋事件爆發,祖國河山遭到踐踏,他悲憤不已,深感“不殺大蟲,殺小蟲何用”,於1938年回到祖國,投筆從戎,隨軍到了抗日前綫。
  1939年5月10日,他以昆蟲學專傢的身份參加了中英庚款會川康科學考察團,同年11月被聘為西北農學院教授,從此紮根祖國西北,把一生精力都傾註在昆蟲學的教學和科學研究事業上。
  從1939年到1979年40年中,周堯教授主要從事植物保護專業的普通昆蟲學教學。他重視課堂講授,講課思路清晰,內容純熟,語句簡練,表達確切生動,板書工整。再加上他繪畫昆蟲圖的獨到功夫,深深地吸引着學生。他重視教學實踐環節,盡力把講課和實驗結合起來,根據昆蟲分類實踐性強的特點,采用使學生聽、看、做、議相結合的教學方法,常帶領學生到田間觀察和採集標本,結合實際,傳授技術,幫助學生識別昆蟲。
  周堯教授認為高等學校的教學必須和科學研究相結合。他不間斷地進行科學研究。既重視應用研究,解决農業生産中的實際問題,又重視基礎理論研究,解决教學或科學發展中的問題。在昆蟲分類、小麥吸漿蟲防治、中國昆蟲學史等諸多領域均取得了令人矚目的研究成果。
  周堯教授從1936年起即進行昆蟲分類研究。昆蟲分類研究是他的主攻方向和第一專長,他認為昆蟲分類工作的順利進展取决於三個條件:標本積纍、文獻積纍和經驗積纍。60年來,他親自採集,並帶領全係師生到全國各地進行採集,目前經過整理和保存的昆蟲標本有70萬號,使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成為全國動物學研究單位和高等院校中保存昆蟲標本最多的單位之一。由於周堯教授在昆蟲分類研究方面有了上述三個方面的積纍,不僅為他自己,而且也為同事及研究生進行分類研究奠定了很好的工作基礎。他獨自、合作或指導研究生進行過25個昆蟲類群的分類研究,是國內外昆蟲分類學中涉及研究對象類群最多的學者之一。
  他對昆蟲綱總科以上分類階元進行了重新劃分,建立了23個新亞目,45個新總科,2個新科。他先後發表昆蟲學研究論文和著作200多篇(册),發現記述360個新種,32個新屬,並培養出一大批碩士、博士、博士後昆蟲分類研究高級人才。
  周堯教授曾先後擔任西北農學院總務長、植物保護係主任、西北農業大學(現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昆蟲研究所所長、昆蟲博物館館長,並先後兼任過西北大學教授、西北醫學院教授、西北林學院名譽教授、北京自然博物館研究員、陝西省動物研究所所長、西北五省野生動物保護委員會主任顧問、中國昆蟲學會理事、中國昆蟲學會蝴蝶分會會長、中國科學技術學會理事、西安世界語學會名譽會長、九三學社中央參議委員會委員、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六、第七屆全國委員會委員、《昆蟲學報》、《動物分類學報》、《昆蟲知識》、《中國動物志》、《中國蝶類志》等雜志及很多係列叢書的編委等職務,為陝西省及全國昆蟲學會、科技史學會、世界語學會的發展與壯大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周堯教授是國內外享有盛名的昆蟲學家和學者,1979年國務院授予他“農業先進工作者”的稱號,意大利那波裏大學授予他榮譽奬狀,1985年他當選為聖馬力諾共和國國際科學院院士。香港亞洲農業發展基金會授予他“亞洲農業傑出人士”稱號並授予金奬,又因他在科技世界語領域的成就,1988年被國際科技世界語大會授予“緑色宇宙大奬”。
成果貢獻
  過去世界昆蟲學史,言必稱 Aristoteles、Linnaeus、Darwin,竟無“中國”二字。周堯教授內心非常難受,為此開始研究我國古代昆蟲學史,於1953―1956年閱讀經史子集筆記小說及地方志等綫裝書七十餘册,研究全國各地考古發掘資料,通過沙裏淘金,於1957年寫成《中國早期昆蟲學研究》,此研究創立了我國昆蟲史的新學科並為之奠定了基礎。1980年,周堯教授又在前期研究的基礎上改寫成《中國昆蟲學史》,考證出在益蟲飼養、害蟲防治、形態學研究、天敵與化學藥劑利用等昆蟲學諸領域,中國都較歐美國傢早幾個世紀。此書一出震驚了世界昆蟲學界與生物科學史壇,被國外專傢譽為“不朽的著作”,世界昆蟲學史由此被改寫。該書內容現已被國內外專著及教科書所廣泛引用,1990年獲中國優秀科技史圖書一等奬,現有中文、英文、世界語、意大利文、德文等5種版本。著名昆蟲分類學家周堯
  早在六十年代,他就第一次在中國提出“時空統一”的進化分類與歧序分類的理論,並對昆蟲的高級階元類群進行了重新劃分。在過去的60多年中,周堯教授在昆蟲分類研究上發表有200多篇(册)論文與專著;建立了23個新亞目,45個新總科和2個新科,發現420多個新種與26個新屬。更為可貴的是研究標本他都親自採集。他採集昆蟲標本的足跡遍及祖國除臺灣、西藏以外的每個省、市、自治區。 
  早在他上大學期間,就創辦了《趣味昆蟲》、《中國昆蟲學雜志》等昆蟲學刊物3種。1979年,他創辦並主編國際性學術刊物《昆蟲分類學報》,聘請中、英、美、意、丹、日等國26位權威學者為編委,至今已23年,發表昆蟲分類論文數為開國至今全國同類報刊的4倍,已與世界100多個國傢和地區的300餘種科學期刊建立了長期交換關係,每年換回外文資料價值約2萬美元,為國內同行專傢、學者和研究生開展科學研究提供了豐富的資料。
  經過50年的研究,周堯於1989年完成的三捲本巨著《中國盾蚧志》,包括了全部中國已知種316種,而其中經過他親自研究的就有212種。該書榮獲中國優秀科技圖書一等奬。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周堯教授1994年主編出版的《中國蝶類志》一書,該書堪稱中國昆蟲學劃時代的科學巨著。全書100萬字,彩色圖片5000餘幅,包括中國蝴蝶12科366屬1800餘種及亞種,不僅編排了中國蝴蝶的分類係統,還嚴格按照《國際動物命名法規》的規定,糾正了中外書籍上不少蝴蝶學名的歷史性錯誤,審查了全部已有的中國蝴蝶的“中名”,並擬定了所有中國蝴蝶的屬名與大批的新中名。第一次為中國蝴蝶中名的統一與係統化奠定了基礎。該書堪稱是世界各國蝴蝶志中最完善、最精美而無與倫比的一部巨著。該書1995年獲全國優秀科技圖書二等奬及第九屆中國圖書奬。
  1997年,周堯教授完成了《中國蝴蝶分類研究》一書,60萬字,圖版195版,為全世界研究蝴蝶屬徵與翅脈最全的一部專著,使中國的蝴蝶研究達到更加完善的地步。該書2000年獲第十二屆中國圖書奬。周堯教授也因此被國內外譽為“亞洲之光”、“蟲壇怪傑”、“蝶神”。
  逸事: 周堯教授的生平經歷還被拍成電影電視劇《蝶之夢》
  性情愛好
  周堯教授除了在事業上的頗多建樹外,文學、繪畫、書法、集郵、篆刻、攝影、武術以至打獵,他也都喜歡。年輕時,他還學過中醫、法律、木工、鑄工、鉗工,後來又學會了排版、印刷、編輯,自己辦印刷廠。他精通意大利語、世界語、英語等多門外語。他曾深有感觸地說,很難設想,如果沒有這些業餘愛好,自己能不能在昆蟲研究王國裏馳騁,能否取得那麽多的成就。
榮譽成就
  1979年國務院授予他“農業先進工作者”的稱號
  1985年他當選為聖馬力諾共和國國際科學院院士。
  1983年和1988年當選為全國政協第六、七屆委員;
  1979年和1989年當選九三學社中央委員及中央參議委員;
  1988年被國際科技世界語大會授予“緑色宇宙大奬”,
  1995年獲亞洲農業發展基金會“亞洲農業傑出人士奬”;
  2001年又獲得何梁何利基金會“科技進步奬”。
去世
  2008年12月15日7時40分,一生富有傳奇色彩並在國內外享有“蟲壇怪傑”和“蝶神”美稱的世界著名昆蟲學家、聖馬力諾共和國國際科學院院士、全國勞動模範、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博士生導師周堯教授,因病在陝西楊凌逝世,享年98歲。
相關詞
傳媒民辦出版社